把奋斗的青春扎根在乡野沃土上

把奋斗的青春扎根在乡野沃土上

——记绿野乡村生态散养鸡养殖场专业户张奇雄

坐落在和林格尔县舍必崖乡舍必崖村边树林中的绿野乡村生态散养鸡养殖场,有一群特殊的“居民”生活在这里,它们喝着甘甜的深井水,吃着绿色的“农家菜”,夏有树荫、冬有棚舍,追逐打闹、尽情嬉戏,生活得好不惬意……它们就是绿野乡村生态散养鸡养殖场饲养的4000多只散养鸡。

把奋斗的青春扎根在乡野沃土上

脱下绿军装,投身“绿事业”,村里娃当起了“鸡司令”

绿野乡村生态散养鸡养殖场的负责人张奇雄,是一名年轻的80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憨厚质朴、勤劳踏实。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自己的养殖场里里外外地忙活着,一会儿给鸡撒吃食、一会儿给鸡喂水,一会儿又提着篮子在空旷的鸡栏里四处捡鸡蛋,虽然是初冬时节,但一通活计忙下来,张奇雄的头上还是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当记者问他这样一天忙下来累不累时,他笑着说:“咱就是干这个的,早习惯啦!”

如果不是他自己告诉记者,谁也不会想到这样一个一眼看上去就是村里娃的年轻人,曾是一名有着5年军旅生涯的军人。现在的他,身上虽已看不到军人的英姿飒爽,但军人的真诚朴实在他身上一览无遗。

张奇雄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17岁时参军入伍,在部队一待就是5年。2009年退役后,张奇雄一开始也干过各种各样的工作,但一是多年从军经历使他选择工作的范围有限,再则他总是觉着这些工作不是自己真正擅长的,2011年年末他决定改变这种状况,自己创业。经过一番思虑,张奇雄选择回村养鸡。张奇雄说,之所以选择养鸡,是因为自己打小在村里长大,熟悉村里鸡鸣狗吠、猪跑羊叫的那种环境和气息,养鸡的成本对初创阶段的自己来说也相对较低,更是因为自己作为村里娃的那份乡野情结。

把奋斗的青春扎根在乡野沃土上

越挫越勇,初心不改,养殖“小白”变身创富能手

2012年,张奇雄购进了第一批1600只鸡苗,为节省开支,还在父亲和弟弟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建了养殖场第一座鸡舍。鸡苗买回来了,鸡舍盖起来了,满心憧憬着自己的鸡通过精心饲喂,可以很快出栏收益,但随之而来的现实将他的美好憧憬击了个粉碎——由于不是从正规孵化厂购进,1600只鸡苗不到两个月就死了1000多只,损失了50000多元,他的首次创业以失败收场。

在首次养鸡失败后,张奇雄并没有放弃。这时候,军旅生涯磨砺出的坚忍不拔、一往无前的意志品格成为了他继续前行的动力。他反思总结,失败的原因在于自己对规模养殖的知识、技术掌握不深、准备不足。于是,他购买专业养殖书籍、咨询农科院专家、上网查阅养殖资料……2000只、3000只、4000只,两座鸡舍、三座鸡舍、五座鸡舍,不断的学习和摸索使他的养殖事业完成了从激情型向专业型的蜕变,养殖规模越做越大。现在的张奇雄说起养殖技术来,也能讲得头头是道,他笑称自己也是半个“养殖专家”了。

把奋斗的青春扎根在乡野沃土上

如今,张奇雄的养鸡场饲养着蛋鸡、乌骨鸡、红公鸡、大鹅等4000多只,由于鸡是纯绿色饲喂,生态散养肉质好,所以销路也不错,有时购买者还需要提前一到两星期预订才能买到,一年下来除去各项开支,可以纯收入十五、六万元。

在自己成功的同时,帮助乡亲们增加收入也是张奇雄朴实的愿望,在他的带动下,包括贫困户的30多户村民家里也养起了鸡,少则30、50只,多则上百只,最多的一户有300多只,由他帮助采购鸡苗并提供技术指导,跟着他养鸡,村里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谈到今后的打算,张奇雄信心满怀,他告诉记者:“现在扶持农村农民发展的政策这么多,我想和乡亲们再做的大一些、广一些,下一步除了养鸡,我还想尝试着发展农家猪、农家蔬菜……”

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实施如火如荼,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美好图景需要更多像张奇雄这样扎根乡村,撸起袖子扎实苦干的奋斗者才能更快更好绘就,乡村振兴需要这样的人……

(云瑞)

丨本期初审:杨利霞

丨本期复审:胡文彬

丨本期终审:韩新梅

把奋斗的青春扎根在乡野沃土上

所有稿件专人统一处理,采用发布后,工作人员会与作者联系

把奋斗的青春扎根在乡野沃土上

[email protected]

把奋斗的青春扎根在乡野沃土上

0471-7188422

把奋斗的青春扎根在乡野沃土上

地址:和林格尔县新闻中心(原广播局院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