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决定这学期成绩的,其实是后半学期!你的规划做好了吗?

期中考试已经落下帷幕,一番反思、总结过后,我们要踏上新的备考征程,此时,除了总结经验、

整理错题本,还有父母要和你一起战胜的问题外,更重要的一件事儿需要你抓紧去做的就是——规划。


真正决定这学期成绩的,其实是后半学期!你的规划做好了吗?


那就是,做好后半学期的提分规划!

往事不可追,不管你期中考得好不好,它确实已经结束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考得不好不要气馁,因为你还有后半学期可以赶超,考得好的千万不要骄傲,说不定,只是因为:你会的,恰好都考了,当然没考的,你可就不一定全会了。

所以同学们,想要赢到最后,不能放松自己,必须不懈努力。

我知道很多同学不会做规划,做了也不实施,实施了打折扣,觉得没效果。可是那么多学霸的经验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有规划!

那么,怎样做一个有效提高成绩的学习规划呢?


其实只需要做好以下两点:

调整心态


先不管如何规划具体学习内容,你先想明白一点:成绩可以不好,但心态必须积极。

有些同学对提高成绩有很深的执念,给自己的压力很大,可能是来自于家庭,也可能来自于自身的争强心理。争强好胜其实并没有什么错,很多时候还会激励你不断取得好成绩,但是如果不小心恶化成攀比,背离自己的初衷,偏离自己的目标,那就不可取了。

容易表现出来就是:

看到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上课玩,下课也玩,就会莫名地沮丧,甚至怀疑自己;还有,一道题花了好久的时间都做不出来,就无心再做其他作业,愤愤不平,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地熬夜学习,为什么还是不会做;甚至,晚上睡觉焦虑,我要是下次考试考不好,怎么办?他们肯定会嘲笑我...


真正决定这学期成绩的,其实是后半学期!你的规划做好了吗?


这些有的没的,很可能会成为压垮你的天外飞石。所以,我劝你,心态一定要好。

他们不学习就能有好成绩,我天赋如此,我凭后天努力成功不丢人,而且天赋这东西不靠谱,说有就有,说没有也没有,而努力是长远的。

一道题做不出来没关系,我已经思考过了,明天问老师或同学,保证这种题下次一定会就OK了,先把其他作业写完。

睡前给自己一个鼓励,今天的学习任务完成的不错,虽然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是我会不断改进。努力去做就好,剩下的就交给时间。


真正决定这学期成绩的,其实是后半学期!你的规划做好了吗?



合理规划


我想这个世界上,不怕失败的人,才能赢吧!

心态调整之后,给你几点在做学习规划时的小建议:

①关于记背技能

中学学习中需要记忆的东西真的很多,还记得你做期中后的总结时,是不是发现有很多知识点是因为没记住而造成失分?所以什么时候都不能忽略记忆的技能。

另外,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记背任务不一定非要放在早晨,傍晚和睡前也是很好的记忆时间,而且有的人晚上记忆效果更好,早上做题更有效果。

如果英语单词或语文课文,你读了很多遍,背了很久还是记不住,不妨找找录音,在上学路上,或是其他时间带上耳机听,有的人对听过的东西,很容易记忆。

②关于理科学习

谁说理科学习全靠做题的,其实也要记背。除了数学、物理的一部分,剩下的化学、生物,都得背。

化学物质颜色特点背过了,推断题就会了,生物概念背过了,很多题就会了,物理公式背过了,虽然一时不知道用哪个,可是一看答案就恍然大悟了,久而久之,也就会套用了。(研究答案也是一种学习方法,领会一下)

做题累了就读一读、背一背。时间自己选,只要适合自己,并且有效果才最重要。

做题之后的规律总结是必须的,有很多教你做笔记,做错题本的方法,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把握住一点:归纳总结的目的永远是为了学会,不再错,而不是总结本身。

③关于放松玩耍

玩的时候记得叫上你的朋友,可以爬山,打球,K歌...

最好别闷在家里独自打游戏,游戏越打越空虚,也不利于身体健康。和大家一活动一下,一来给体育加分,二来还能减少不学习的罪恶感,比较容易心安理得。

玩的时候就不要想着学习了,学习的时候就往死里学,别想着玩。这是老生常谈,但真正做到也有点不容易。

如果学习任务落下了好多,那就不要出去玩了,玩也玩不好,还不如好好补作业。

计划好做,但执行起来太痛苦,太难了啊~

其实按照计划,我应该是“学霸”,没毛病。可现实是,越是反复强调“我要自制”,让自己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就更做不好了。嗯,不可否认,这是所有人的通病,不光你们,大人们同样如此呀。


我做了规划,但我的学习计划就总是完不成,怎么办?

学习计划都是白费力气,唉...

计划得很好,为啥总是夭折,是我的自制力太差?


有三个解决方法可以供你参考:


改“自制力”为“他制力”


谈到“自制力”,好像只是和自己有关系,是“自己要改变”才行,但往往给自己“打鸡血”或者“打鸡汤”,只能维持很短的一段时间,兴奋过后,又变成得过且过,还会产生自责。

换个思路,你可以改“自制”为“他制”。比如你习惯在卧室或客厅学习,但这两个空间往往会有吃的、玩的、看的,还有一张床让你想躺就躺。那么,你就很容易看了几分钟后,打开电视看看节目,或者躺在床上刷刷手机,结果时间很快就浪费掉了。


所以,你可以把学习的场合,换到自习室(如果你还在上学),或者单独的学习区域,去找一个你没办法想躺就躺、想玩就玩的地方,然后就在那儿进行你的学习,用环境的“他制”来替代你不够强的“自制”。

管理好自己的专注时间


人能够保持专注的时间是有限的,只有在自己的专注时间里,效率才最高,大脑也最活跃。

这个时间长度,和你自己的生理特点有关,比如有的人可以保持半个小时的专注,有的人则只能专注十几分钟。超过这个时间范围之后,就能够明显观察到注意力曲线的下降,与此同时,学习效率也随之下降。

这个时候,你可能感到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或者感觉脑子有些累,理解东西没那么快了。其实就是你的专注时间“到期”了,脑力有些耗竭了,再继续学习下去,就效率很低了,事倍功半。

当然,有的人会觉得这是因为休息不好,或者不够“精神”导致的,于是就喝咖啡、喝茶,来给自己提神儿。短时间内这是有效的,但长远来看,肯定是不那么理想,是一种脑力的“透支”。

所以,比较好的方式,是你测量出自己的专注时间,找个不受打扰的地方,用一个计时器,看自己能坚持多长时间的专注,然后以此为标准,给自己设定一个番茄时钟,就在这个专注时间里学习,到了时间之后就休息,然后再开始下一期的“专注时间”。

管理好自己的精力


每个人在一天当中,精力曲线会有起起伏伏,比如早晨可能是一天之中最精神、最容易保持专注的时间段,比较适合背诵,或者学习新东西;到了下午可能精力下降,就比较适合观看视频课程,或者听一些讲座,而晚上又有一个曲线的升起,可能比较适合学习文字类的内容。

每个人的精力曲线都不太一样,和自己的生活习惯也有关系。所以,你需要去测量自己的精力曲线,看看这一天之中,哪些时间段是你比较有精神的,哪些时间段是你比较没精神的。那么,你就可以安排自己在有精神的时间学习和做事,而没精神的时间,就尽量做和学习无关的事情吧,比如听听音乐、运动健身等等。

俗话说,好钢要用到刀刃上,要在最适合的时间和精力区间,才能有最好的执行效果。


接着加油干吧,计划是你的,成绩也是你的,一点建议是我的,总之,未来是你的!加油!

你下半学期的计划是什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