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致富 不忘家乡

创业致富 不忘家乡

——记江苏协力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海波

《涟水日报》记者 潘 曼

创业致富 不忘家乡


1978年出生的徐海波是江苏协力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目前公司拥有员工600余人,年产值逾2亿。

与很多企业家一样,徐海波可谓白手起家。出生在高沟镇扁担村普通农村家庭的他,父母靠务农为生,对儿时的记忆还是黑白电视机、收音机。也正是这些所看所听让他“蠢蠢欲动”——必须走出村子,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

1993年杨口中学毕业后,徐海波开始了在家的务农生活。虽不富裕,徐海波的父母却身体力行地教育他做人要实在正派,要有责任心,要愿意付出、懂得感恩。

“这让我以后无论是打工,还是自己创业时,都保持着亲力亲为、敢于担当的习惯。”徐海波说,这一切都得益于父母从小给他带来的融入骨子里的影响。

徐海波不愿意一辈子呆在田地里,不甘平庸的他想改变现状,闯出一番事业,于是,他动了南下打工的念头。2005年,他咬咬牙,拿出仅有的积蓄,买了一辆面包车,跟随一位方渡做建筑的老板,来到常州工地做工。由于学历不高,又无一技之长,只能从最脏最累的学徒工干起,扛砖、搬瓦、卸货、用面包车拖运建筑材料,从最底层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积累经验,这一年里,他连本带利挣了12000元。年底结账时,老板跟他结工钱,可是徐海波是个感恩的人,老板的赏识和器重才给了他机会,他拒绝了老板的工钱,希望可以多学些东西。正是被徐海波这种精神所打动,这位老板也成了他的良师益友。第二年,这位老板介绍一处工地让他自己经营,可是现实很残酷,由于他不善于管理,一年到底,按工期核算亏了近200万元。

现实的残酷并没有打败徐海波,他也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而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等待机会重新再来。为了多学点知识,徐海波上班时候找工人学、找师傅问,晚上去参加专业培训。从建筑知识到结构施工,从装修到幕墙施工,他每天晚上都要学到凌晨1点多,不断充实自己,掌握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为以后做足准备。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机会终于来了。他看准了一片非常开阔的住宅用地,如果建成高楼,不仅可以偿还了债务,还可以赚到钱。于是,他凭着自己良好的信誉向银行贷款买下了这块地,做起了建筑劳务。从此,他天天泡在了工地,跟工人一起干,吃住在工地。当时的条件很艰苦,但他工作格外用心卖力,不挑活,不怕苦,只要能长本事,他就去干。“桩基施工、气体抹灰、木工、钢筋工、装修工、水电工……”在那期间,徐海波几乎把工地现场的活儿都干了个遍。由于他的不懈努力,这个工程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徐海波净赚1000万元,这也是他开创自己事业的第一桶金。

徐海波有着一颗不安分的心,他誓要出人头地。“总打工是不行的,在积累了一些资金后,我决定寻找更广阔的舞台。”徐海波说。2012年,徐海波着手成立了自己的劳务公司——江苏协力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从打工仔到承包工程再到公司老总,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但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压力。从工程预算、材料采购、人员组织、施工安排,到工程决算、竣工验收,为了更好地安排作业和精心管理,徐海波天天蹲守在工地。正因为这样,慢慢积累了客户和信誉。

在不少人觉得徐海波“摊子大、步子快”的时候,他却有着自己的盘算。他坚信自己的理念——用心去做,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从打工者到企业家,这个 “倔强小伙”已经蜕变为受人尊敬的资深“大哥”,也正凭借着这种信念和努力,当年的打工仔实现了“逆袭”和华丽蜕变。

但成功后的徐海波并没有忘记生育培养他的家乡,他时刻关心着家乡的发展。2012年,他捐助3万元,用于扁担村部及幼儿园建设。从2013年起每年拿出1万余元支持扁担村举办各项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生活。2014为村里考入本科院校及以上的优秀学子给予资金奖励。(本科二批1000元/人,本科一批1500元/人,研究生2000元/人,博士生10000元/人)。

看着日益发展的家乡,徐海波萌生了回乡创业,帮助家乡致富的想法。今年6月份,他跟随高沟镇领导到江苏科技大学学习,洽谈蚕桑全产业链项目。他觉得这个项目前景非常好,经过多方调研,毅然回乡流转1500亩土地,用于蚕桑全产业链项目。目前一个单元1500亩蚕桑全产业链项目已经启动,土地流转基本完成,项目实施后将形成屋顶发电,桑叶养蚕,桑田养草鸡,桑园旅游观光,桑葚采摘,桑葚酿酒,桑叶制茶等蚕桑全产业链,预计可提供800个就业岗位,村集体每年可增收30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