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界真君子,公认的四位大师之一,如今还有几个人记得他呢?

相声界真君子,公认的四位大师之一,如今还有几个人记得他呢?

侯宝林、刘宝瑞、马季

有人说,“文人相轻,艺人相贱”,在相声这个靠说赚钱的行当,艺人间相互争斗、倾轧的现象也不少见,很多相声演员十五六岁已是饱尝风霜。

于是,“单口大王”刘宝瑞的天真无邪总是显得与这个环境格格不入。要论阅历,从天津、到北京、到南京,刘宝瑞阅历不浅;论智慧,刘宝瑞曾因嗓音问题而不被师父张寿臣看好,最终却靠着自己的勤奋与聪明,成为一代单口相声大师。因此,有人说,刘宝瑞是阅历虽久而不深,是相声界的性情中人。这样的评价里,有喜爱、有欣赏,可同时,也饱含着无限惋惜。正是这样的性格,为他悲剧的命运结局做了铺垫。

曾有人这样总结:“中国相声界能配得上大师美誉的只有四位,他们分别是张寿臣、马三立、刘宝瑞、侯宝林”。张寿臣、马三立、侯宝林门下弟子众多,艺术生命很长,都得到了大师应有的殊荣,只有刘宝瑞,这位真性情、热爱生活的汉子,最终却被生活迫害。

50年代末,马三立因为一段《买猴儿》被批斗,儿子马志明跟着挨斗。后来因为实在受不了打了,马志明从天津跑到北京,投奔刘宝瑞。刘宝瑞没有含糊:“就在我这住着吧!”刘宝瑞还不时地宽慰马志明:“甭听那个,过些日子都没事了,咱们一个说相声的,有什么了不起的错。”可谁知道,那会儿,刘宝瑞自己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后来,再提起刘宝瑞,马志明总要说:我们是过命的交情。

相声界真君子,公认的四位大师之一,如今还有几个人记得他呢?

马志明、黄族民

50年代,中国广播说唱团有四位相声名家:侯宝林、刘宝瑞、郭启儒、郭全宝。1956年,马季因为在全国职工汇演中的出色表现,被调入广播说唱团,享受着“四师一徒”的待遇。后来,大多数人与此相关的记忆,都是马季是侯宝林的徒弟。在1983年的春晚,侯宝林公开指着马季说:这是我徒弟——更是令许多人印象深刻。可很少有人知道,当年,是刘宝瑞和郭全宝最先发现了马季这棵苗子,而在说唱团里,马季和刘宝瑞在感情上也是最深的。当人们翻看老年间的照片时发现,马季可以搂着刘宝瑞的肩膀照相,“他敢搂侯宝林吗?”后来被观众尊为“单口大王”的刘宝瑞,在生活里是那么潇洒、热情,他喜欢请朋友、徒弟们一起吃饭,甚至被称为“老小孩儿”。

刘宝瑞是相声界出了名的“胆小”,可他的性格又很单纯,容不得一丝坏事情,判断事情也总是从自己的好恶、是非观念出发。以至于在动荡年代初期,因为和对方争辩,愤怒的他竟然一把就拿水壶砸了过去。在平时,“胆小”“怯懦”的他,是听到楼梯有脚步声也会心惊肉跳、面若死灰的呀。

相声界真君子,公认的四位大师之一,如今还有几个人记得他呢?

左一:刘宝瑞

对待相声也是如此,他可以一门心思地把所有热情都投入到自己热爱的这项事业中。刘宝瑞对徒弟们说过一句话:“许你不演,但不许你不懂”。所以,当有一年大年初一,徒弟们拜年时问了一句玩笑话:“师父,慈禧的厕所叫什么”时,刘宝瑞就当真了。还没过十五,他就顶风冒雪,一趟又一趟去图书馆,把一句玩笑话变成了相声的材料,变成了徒弟们的知识。

《化蜡扦》《日遭三县》《珍珠翡翠白玉汤》《官场斗》《连升三级》《解学士》……这一段段经他之口说出的经典之作,伴随着观众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欢笑。

人们喜爱他的纯真、喜爱他的性情,可或许,又是这样的性情,注定了他悲剧的命运。

相声界真君子,公认的四位大师之一,如今还有几个人记得他呢?

纪念刘宝瑞九十五周年诞辰专场

1968年,刘宝瑞在下放劳动时,永远地离开了人间,那一天,正是中秋节。让人们心痛的是,包括至亲和徒弟在内,几乎没有人知道,他是因何而亡;他被安排告别这个世界的方式,又是那样草草,“没有更衣,没有棺木”,他被放在土坑里,一锹锹土,和着雨水,盖在他的身上。

那年,他不过54岁,本应有更加璀璨的艺术生涯,本应让更多的观众记住他,本应如马三立、侯宝林一样,享受一番大师应有的风光。他就这样走了,给爱他的人留下了欢笑、留下了惋惜,给相声界留下了一代大师“真性情”的影子。

相声界真君子,公认的四位大师之一,如今还有几个人记得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