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周產檢,醫生說羊水少,要怎麼補?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夕顏108227121


34周產檢,醫生說羊水少,要怎麼補?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我們可以顯卡看一下B超單,對照一下羊水標準,計算羊水指數,看是否在標準範圍內,如果羊水確實偏少,需要補充,如果不少的話沒必要補充。順便說一下如果羊水偏少,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計算羊水是否缺少

1、羊水暗區:

羊水的4個數值分別是:右上41mm、右下30mm、左上19mm、左下0mm。

上面代表的是羊水暗區,羊水暗區的標準是3-7釐米,左側羊水偏少。

2、羊水指數:

根據檢查單上顯示的4個數值,通過計算得出準確的羊水指數。

羊水指數是上述4個數值相加,即4.1+3+1.9+0=9。

羊水指數的標準範圍是8-18釐米,9在這個範圍之內,說明羊水量剛好達標。

綜合來看,醫生的建議是認為補充一下羊水會更理想,所以可以遵照醫囑。

羊水少如何補充

如果覺得羊水少,想補充的話,可以通過飲用液體的方法來進行。



具體做法是在2小時內喝足2000ml液體,小口小口的、間斷性的喝水,不是一次性短時間內喝上2000ml,這種方式才會被人體吸收,達到補充羊水的作用。

液體可以是水,也可以是豆漿、牛奶、自己鮮榨的果汁,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很多媽媽在2小時內喝2000ml水會覺得困難,如果換幾種液體會覺得舒服一些。

我小姑子當時就出現過羊水偏少的情況,就是就是讓她通過喝水來補充的。

羊水偏少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羊水偏少,很容易造成胎兒發育遲緩、宮內窘迫,嚴重的會造成新生兒窒息。

如果早期發現羊水少,容易出現胎兒畸形。晚期羊水少,胎兒缺氧、早產的可能性比較大,所以一旦發現羊水偏少,要及時補充。

平時要注意數胎動,防止胎兒缺氧窘迫。還要做好胎心監護,及時發現胎兒缺氧情況。

總之,羊水確實偏少會對胎兒發育不利,需要及時補充羊水。

新晉二胎寶媽,曾經叱吒職場的Career Hero,青雲計劃獲獎者,獲多平臺原創邀約。家有凝寶被派遣赴美文化交流。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凝媽悟語


前不久我前同事說,孩子已經39周了,羊水偏少,還沒發動,醫生建議催生。怕寶寶在裡面缺氧。

然後這位準媽媽什麼招數都用了,最終孩子還是沒有發動。

用她的話說,當天打了催生針,見紅了。可是宮口未開,後面醫生又讓吃藥。整整搞了4天,還是沒有發動。醫生就說,要不你就剖腹吧,要不就只能用最後一招了,物理引產---掛水囊。她想了想,能不能不生了?醫生說,羊水指數上來了,你也可以先回家觀察觀察。她說,在醫院住了4天,子宮羊水指數從4上升到了11。

那麼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羊水是什麼?為什麼會成為醫生判斷懷孕狀況的指標之一?

我們知道,寶寶一直是泡在羊水裡長大的,羊水是子宮羊腔內的液體,在整個懷孕過程中,它維持胎兒生命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也是整個孕期檢查的重要指標。媽媽們比較關心的是羊水為啥會少,少了又該怎麼辦?

羊水指數標準及作用

羊水具有保護胎兒免受外部衝擊的作用,同時參與胎兒的新城代謝,對母體而言,能夠阻擋胎動導致的不適感。

羊水是一個變量,在整個孕期中會隨著孕育推移而逐漸增多,一般38周達到1000ml,足月降降為800ml。所以說,這是一個變量值,偶爾少了,也不用太擔心!

羊水有兩個專業術語:羊水深度&羊水指數。

羊水指數在8-27正常,低於這個過少,高於則羊水過多。

羊水少了的徵兆

1.胎動會有腹痛感;胎盤功能衰減,可能導致胎動減少


2.子宮敏感,易發生宮縮

3.產檢時,能明顯感覺功高、腹圍小於妊娠月份;胎兒活動受限制

4.臨產陣痛明顯,宮縮不協調

羊水缺少的原因如下:

胎盤問題,胎兒先天性畸形比如尿道閉鎖或腎功能不完善,孕婦患有疾病比如慢性高血壓、先兆子癇、糖尿病等;當然懷有多胎也能使得羊水過少胎盤博羅等原因,但羊水減少,孕婦沒有明顯感覺。

羊水少了怎麼辦?

補充液體,羊水大部分是水,我一直喝自家打的豆漿,從沒出現過羊水少的情況,每天早上都是咕咚一大碗五穀雜糧豆漿。

一方面補充了蛋白質,再者粗糧的膳食纖維也使得孕晚期不容易便秘。

1.補充氧氣、輸液、喝湯都是增加羊水的渠道。

當然這是在孕婦沒有併發症,只是單純的羊水少的情況下, 適當吃綠色植物和水果補充維生素C

2.假如是胎兒或胎盤問題導致的,敬遵醫囑。

羊水少對胎兒的影響


你這個34周,屬於中晚期了,羊水過少,容易引起胎兒皮膚幹,嚴重的會影響胎兒肌肉骨骼發育,如斜頸、曲背、手足畸形等。也有胎兒先天性疾病導致的羊水少,這就引起肺發育不全、扁平鼻、耳朵大位置低,很多會導致胎兒死亡。

羊水少的準媽媽可以試著做好胎監及補充羊水等待足月,一般羊水過少會引起胎兒窘迫,所以胎動異常就應該去醫院,讓醫生採取措施。


媽媽咪呀之有娃以後


寶媽們都知道寶寶靠水養,知道羊水少了對不寶寶不好,但是很多人對羊水少這個概念不是很清楚,甚至包括有些醫生,我在這裡再次給大家科普一下,避免大家盲目的補羊水。盲目補液不僅會出現很多併發症,而且效果也不明顯。悲劇不可重演。

妊娠晚期羊水量少於300ml為羊水過少。羊水過少可能與胎兒泌尿系統畸形、過期妊娠、胎兒宮內發育受限等有關,但是絕大部分為特發性羊水過少,也就是找不到原因的羊水過少。臨床工作中不可能直接測量羊水量,只能通過B超測量值來評估羊水多少,其中最重要的是羊水最大暗區和羊水指數,羊水最大暗區更敏感。B超檢查最大羊水池深度(AFV)≤2cm或AFI≤5cm為羊水過少,羊水指數(AFI)≤8cm為可疑羊水偏少。RCT的數據表明與羊水指數(AFI)相比,羊水最深池深度(AFV)診斷羊水過少可減少不必要的產科干預而不增加不良圍產結局。羊水過少(孕周36-37周)需要干預,不及時終止妊娠會導致胎兒不良結局的增加,寶寶在狹小的空間內生長,還不如早點出來(胎心監護監測胎兒安危很重要),外面估計比宮內環境要好。

羊水過少的終止妊娠方式包括(陰道試產和剖宮產),也就是說不是羊水過少就一定要剖宮產的,孕36周前羊水過少和羊水偏少的情況下只要監測羊水量跟胎兒情況就可以了,不需要通過干預來達到補羊水的目的。

接下來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題主的B超提示羊水量其實是正常的,羊水最大暗區41mm,羊水指數90mm,在正常範圍內,無需特別擔心,也不建議補羊水,只要繼續觀察就行,但是待產過程中存在發展為羊水過少可能,幾率不大,即使發生了也近足月了,可以終止分娩了,建議勤數胎動,如有不適,去醫院就診。


補羊水的誤區:以前經常會建議大量喝水,喝豆漿,甚至輸液來補羊水,其實是不科學的,沒有臨床依據。而且盲目補液容易導致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心衰等併發症,反而幫了倒忙。

實用小百科:不要盲目相信B超,但也不能不信,有時候一次B超提示羊水少,不一定是真的少,可以次日再次複查瞭解羊水量,如果兩次都少,可以確診羊水少,避免不必要的干預。


產科醫療顧問


喝水還不是一口一口那樣喝,得一個大水杯一口氣喝掉,一口一口喝是補不上來的;我經歷過所以瞭解,喝到看見水就討厭,肚子裡都是咕嚕咕嚕的水聲,可我最後還是因為羊水少胎心過快剖腹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