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國擁有50萬軍隊,兵強馬壯,為何沒有全力進攻宋朝?


西夏國擁有50萬軍隊,兵強馬壯,為何沒有全力進攻宋朝?


在北宋歷史,宋朝前期在和北方的遼國反覆鏖戰,到底中後期則是一心對付西夏國。宋朝與西夏的戰爭並不順利,宋朝軍隊屢戰屢敗。在鼎盛時期,西夏擁有50萬軍隊,已經對宋朝形成了兵力優勢。既然自己兵強馬壯,西夏為何沒有能力全面進攻宋朝呢?認真的說,西夏的地盤並不算小,但是國內的人口和資源太少,根本就無力維持長期的戰爭。


西夏國擁有50萬軍隊,兵強馬壯,為何沒有全力進攻宋朝?


一、西夏國的資源很有限,根本就無力維持長期戰爭

西夏國的面積主要包括今天的甘肅、寧夏、內蒙和陝北的部分地區,這些地區的地質結構複雜,能夠耕種的土地不多。西夏全國的人口只有200多萬,這點人口僅僅相當於宋朝的一個州府。在全民皆兵的情況下,能夠積極50萬左右的軍隊。但是這樣的情況無法持久,依靠自己貧弱的能力,根本無法長期供養。因此,西夏軍隊的大兵團作戰有一個慣性,那就是速戰速決,一旦被拖入持久戰,對於西夏國非常的不利。西夏的常備軍不到10萬,這才是西夏軍隊的機動力量。至於50萬人的數字,包含了臨時徵集的農夫和後方運輸的壯丁。鑑於西夏國的情況,根本無法與對方進行長期戰爭。


西夏國擁有50萬軍隊,兵強馬壯,為何沒有全力進攻宋朝?


西夏崛起以後,開始全力向西發展,進攻盤踞在甘肅西部的甘州回鶻部落。甘州回鶻是回鶻的一個分支,這個部落很富裕,可是軍隊戰鬥力不行,這一點和宋朝很相似。這樣的部落當然是西夏眼中的肥肉,經過前後幾次進攻,西夏最終消滅了甘州回鶻,控制了至關重要的絲綢之路。在此之後,宋朝與西方的貿易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但是在吞併了甘州回鶻之後,西夏沒有繼續向西發展,因為西邊的喀喇汗國非常強大。喀喇汗國控制了新疆和中亞的部分地區,這個國家的人口不少,軍隊戰鬥力與西夏處於同一水平。面對這麼一個強國,西夏不敢主動招惹。截止喀喇汗國垮臺,西夏都不敢主動發動進攻。


西夏國擁有50萬軍隊,兵強馬壯,為何沒有全力進攻宋朝?


二、西夏周邊強敵環繞,不能陷入長期的戰爭

西北的喀喇汗國,西夏惹不起,其中周邊的其他國家,西夏同樣惹不起。在歷史中,西夏與宋朝爆發了長期的戰爭,但基本上是打打停停的情況。在軍隊戰鬥力上,宋朝軍隊明顯不如西夏。但是宋朝的人口有好幾千萬,各方面的資源甩了西夏幾十條街。宋朝經得起長期的戰爭消耗,而西夏經不起。因此,雖然西夏屢次擊敗宋朝,但都是見好就收的局面。如果與宋朝進行全面戰爭,宋朝能夠利用自己的優勢熬死西夏國。在西夏的南部是青唐吐蕃政權,青唐吐蕃與西夏是死對頭,不存在任何談判的可能。西夏的實力高於青唐吐蕃,但想徹底消滅青唐吐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青唐吐蕃和宋朝是盟友,宋朝絕不會眼看自己的隊友被西夏吞併,這對宋朝非常不利。


西夏國擁有50萬軍隊,兵強馬壯,為何沒有全力進攻宋朝?


至於西夏的北部,那是遼國的地盤,強悍的大遼國堪稱是東亞大陸上最強的國家之一。當年,西夏招撫了邊境上的一些遼國牧民進入自己境內,結果激怒了遼國。遼道宗率領10萬軍隊御駕親征,雖然最終遼國軍隊戰敗,但西夏立刻主動求和。西夏根本不敢招惹遼國,如果西夏與周邊國家爆發長期戰爭,遼國甚至會考慮主動進攻西夏。所以說,西夏四面受敵,無論哪個對手,都不算好惹的。西夏能夠在戰術上擊敗對手,卻不敢陷入長期的消耗戰。宋朝正是抓住了西夏這個弱點,搞得西夏非常頭疼。


西夏國擁有50萬軍隊,兵強馬壯,為何沒有全力進攻宋朝?


三、宋朝穩紮穩打的戰術,確實是西夏的軟肋

宋朝一直強調自己是東亞宗藩體系的核心,西夏的崛起等於直接打了宋朝的臉。在宋夏戰爭的前期,宋朝一直想集中兵力消滅西夏。例如五路伐夏戰爭,宋朝集結了30多萬軍隊,想用最短的時間消滅西夏。事實證明,宋朝沒有這樣的能力。在經歷一系列的慘敗以後,宋朝改變了自己的戰略部署,宋朝開始在兩國邊境上修築堡壘,逐步向西夏境內延伸。宋朝軍隊採用了步步為營的方式,連續修建了50多座城堡。防禦戰是宋朝軍隊最擅長的,西夏軍隊幾次大規模反擊都沒有成功。宋朝的部署起到了效果,西夏的東線越來越危急。宋朝軍隊逐步佔領了橫山、天都山一線,西夏的腹地暴露給了宋朝軍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