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生活13年,跟随一个个朝圣的家庭,创作“西藏人的肖像”


于小冬于1980到1984年,在鲁迅美术学院学习国画专业,上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学习油画,“一路摸索,算‘自学成才’。直到今天,我经常自嘲是国画出身的业余油画家。”——目前在天津美术学院担任油画系教授的他这样说。

1984 年毕业于鲁美后,21岁的于小冬自愿申请进藏工作,并在西藏大学艺术系任教至1997年,在西藏有13年的生活经历。“因为看了陈丹青的《西藏组画》,知道还有那样一个地方和那样一个质朴的民族”,他回忆当时的动机说。在内调天津后,他又多次返回西藏考察。2009年底,于小冬第四次前往夏鲁寺研究寺中壁画,在他心目中,夏鲁寺与白居寺壁画是体现绘画艺术古典原则的例证。

于小冬以西藏人的肖像为主题,起始于1996年,也正是他决定内调的那一年。“在西藏的曰子不多了,我才发现我画的西藏人物并不多,虽然西藏各处都跑遍了,但却很少画西藏”。他觉得,当时回避西藏题材的原因,是“西藏题材太热,有太多的人画西藏了,我不想再去凑热闹”。但是在即将离开西藏时,他却感到“以往题材选择的失误”,并意识到题材冷热只是一个假问题,而重要的只是:是否画好了它。


他认为“能直接表现西藏精神世界的是那儿的人们”,于是决定把西藏人的肖像做为自已的核心题材,并且采取了记者式的工作方式,进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他曾经跟随一个个朝圣的家庭,同他们住在一起,学习他们的方言,参与宗教活动,并且画下这些家庭里的老老少少。这段时间的积累,产生了《一家人》和《宁玛派僧人贡布一家》等一批家庭群像和肖像作品。

他的观念在今天看来,似乎显得过于质朴简单——因为这样的观念既能产生佳作、同时也会是庸作的借口——他认为,这样的作品“要以真实作为它的坚实支撑,在面对真实的时刻,想象力活起来。发掘一张张真实面孔的蕴含,发现表象背后的意味”。

于小冬认为,人们去西藏,一个原因是因为,人们觉得“西藏是古代”。对于学院出身,“画过中世纪的人”的中国画家们来说,他们可以在西藏的僧人身上实践一种正统的处理画面质感的方式,那些手势、道具、服装等“古代特征”,再加上所受到的视觉训练,似乎中国画家们都普遍善于发现其时空张力,“西藏突出的古代状态,有一种和古人处在同时代的感受”,于小冬说。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