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们都不愿照顾老人呢?

苏来玛乃3


当今社会,动不动给年轻人扣个不孝不愿照顾老人的罪名,我个人觉得,有很多老人自身问题很多,比如说我前夫的爷爷奶奶都九十多了,外人都觉得他们夫妻修寂的好,双双都能活到这么大岁数实属不易,应该是做了很多好事才活这么久,岂不知这两老夫妻简直就是奇葩中的战斗机,这么大岁数都不为后代积德,很是作不是一般的作,一开始住在二儿子家,整天说像住牢笼,家里没人整天叨叨说饭菜不好,硬了咸了油腻了,然后跑我父母跟前告状,意思是想回我前夫家,我父母也是出于好心,觉得他们这么大岁数了可怜,就去我前夫父母哪里说情,然后把他们老夫妻接到一起住,结果后来证明我和我父母都被套路了,没住几天就各样挑毛病,吃完饭就往客厅沙发一躺,左手遥控器右手苍蝇拍,专门看河南豫剧和京剧,我的耳朵很难过,然后我觉得我才嫁过去不好说啥,看见他们也不想说话,完了把我盯上了说我没事整天板个脸也不说话,后来生了我儿子,他们各样挑事,我前夫父母加他们老夫妻两个,在我爷爷去世第七天早上,四个合伙吵我一个说我没本事就会带个孩子,后来还跑我父母跟前告状说我不好,我妈说那就住县城房子里,然后我和我儿子住到县城,我前夫父母把家里鸡杀了猪卖了粮食卖光住到县城,整天和我吵说我不要脸住他们买的房子,然后我带着儿子住到我前夫福建的单位住,觉得他们那些家伙应该消停了,那两老夫妻搬到河南大儿子家里住了,没住多久就拿着退休金买了个七八千的老人代步三轮车,头次坐上去开就摔下来把腿摔断了,他二儿子又把他夫妻接回来,治疗好了说想大女子了,又跑到河北住了半年,觉得不好又嚷着要回来,回来实在没意思,又住到我们市的养老院,没住几个月说养老院有些人起太早吵到他们睡觉,完了没办法又被接回我前夫家,后来又嚷着要请保姆,我和我前夫15年春节回家过年,我父母非要逼我去他家过年,否则门不让我进,我知道我父母为我好,想着他家那些人经历这些事应该改过自新,让我之前的事一把挽倒不要计较好好过日子,我硬着头皮被我弟弟开车送到他家过年。正月初三晚上,他大姑大姑夫表弟二叔二妈堂妹他父母妹爷爷奶奶我和我儿子一起吃饭,我儿子无意用小手扇了我前夫的脸,他二叔就说,要是他外甥敢这样,他一巴掌呼死,我说两岁多小的孩子怎么经得住大人一巴掌,他说我一个外姓人插什么嘴就一个碗扔到我跟前,我也气急了一个盘子扔过去,然后一大家子吵我一个包括我前夫,说我生的儿子他们都不稀罕,他离了我可以再娶再生,宁愿他吃喝嫖赌也要和我离婚,要不是他大姑夫拉着,估计他们还想打我,自比彻底寒了心他家起诉离婚,我就争取儿子的抚养权,他家扣了我和孩子户口本以及孩子出生证明,接种疫苗本,让我去求他们一家人才给我,而我的性子硬,求谁都不去求这样的一家人。离婚后我带着儿子来到西安,我前夫的二叔打电话威胁我爸说要报复我家,然后又霸占了我前夫家地盘盖了两层楼,拉拢那两老夫妻对付我前夫父母,笑话我前夫父母,你儿子离婚了孙子也被我带走了女儿的未婚夫又坐牢了,搬家还每家通知去送礼包括我父母,完了我前夫后悔了要复婚,说家里所有的都是我儿子的,为了证明和我一条心,他回家和他二叔吵架,被他二叔差点用花盆砸死了,然后他父母又向着他二叔拉偏架,如今他二叔二妈爷奶住在新房子的二楼,他家住一楼,他二叔就两个女子,大女子嫁到东北在天津买房生了一儿子,和公婆闹得不可开胶,他二叔挑唆他大女子离婚把孩子弄回来抚养,没成想孩子被带到东北去了,县城房子空置,到处说他要复婚,就让我们母子住在县城,分开住没矛盾,我想想当初和这些人有交集我都恶心死了,复婚做白日梦吧。当今社会的一些人太喜欢道德绑架,说年轻人不孝顺不愿意伺候老人,没有在一起同锅搅勺觉得都很好,真的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就像我一样,离婚是最终结局


沉死鱼落乌鸦


不是孩子们不愿意照顾老人,而是孩子们害怕把老人接到家里后,反倒成了仇人!远香近臭!现实生活中的样子,着实让年轻人害怕。有些老人,好强了一辈子,不能体谅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不能换位思考,总想用自己的思想左右孩子们,势必让看似简单的养老,成为谈虎色变!好多人是躲之不及,宁愿出钱,也不愿出力!其实,养老无非就是自己吃什么,父母吃什么。无非就是天长日久的陪伴,照顾,洗洗涮涮。这些日常事我们平时都在做,也没感觉到累什么的。那么为什么不愿意养老?我觉得不是害怕出力,而是害怕出力不讨好。害怕受老人的气,更害怕得不到老公的理解。在养老这个问题上面,如果老公能体谅老婆。主动分担家务,劝慰自己的父母不要挑剔媳妇,我相信十有八九的女人还是心甘情愿的会主动孝敬公婆的。如果公婆不示弱,公婆看不到媳妇的善良,认为自己所做一切都是正确的,更认为自己从来就没范过错,这样强势老人只能自己吃亏了!每个人走的路,最后的结果,都是自己选择的,是幸福,是艰难,都来源于自己的眼光行为和思想。希望每一位老人都有一个幸福快乐,举家团聚的晚年生活,而不是到养老院去走完人生!悲哀的人生就是儿孙满堂,却不能团聚!珍惜眼前相聚的时光,不要错过这辈子。。。


Wxq帝兰圣雪435


有一句老话,猪老得人吃,人老得人闲!老人的话也是有道理的,我带孙子在公交车上,有两个女孩说,小孩沒牙,笑走来好看,老人沒牙笑起来好丑,其实她们说得沒错,人老了,不但很丑,而且,看起来脏兮兮的,谁见了,谁不喜欢!还要象照顾小孩那样照顾!有些老人身上还有异味!肯定沒人愿意照顾老人!当然,人能自理时,还是自己照顾自已好,真不能动了!有人照顾更好,送养老院也行,真汶人照顾时,躺床上,闭眼,静心!不吃不喝,也很快会死,不要帕,人总是要死的!


改善从恶


不是不愿照顾,是个现实问题,我今年66岁,我母亲83岁,我想照顾她老人家,可我身患重病,生命靠药物维持,每天生存在痛苦之中,但也得苦中作乐,孩子不能耽搁工作照顾,自己照顾自己,一想到年迈的母亲心里很是内疚,每年出点钱给母亲养老,但不能在床前端水端药,自己佷想大哭一场,但又有什么用,那么无耐,无力,无助只愿妈妈健康长寿吧!


晚霞237258426


人生都是父母养,我们要孝父母娘。世上也有不孝儿,爹娘不问甩一旁。我的邻居张老哥,一生养了三儿子。人到七十无人问,夫妻年老住破房。没有钱用没有粮,生活过得很孤单。过年也不上门望,父母整天泪汪汪。去年父亲病在床,无人服待守身旁。父亲临终做棺材,三子吵闹暗斗伤。都说经济不平等,打烂棺材闹一场。世上父母年已老,就有儿女心不良。父母为你成家业,一生为你流血汗。父母年高身体差,就把父母甩一方。都嫌父母是负担,推来推去不抚养。我写此文来呼吁:人生理应孝爹娘。





恋爱婚姻家庭道德驿站


不是孩子们都不愿意照顾老人,是社会不允许!这样的孩子们大多是穷人,他们艰难的生存状况决定了他们的态度。温饱思淫欲,饥寒起盗心,现今的社会风气差至极点,信仰缺失,道德沦丧。虽然生活好了,但是,一旦因为家中老人需要孩子寸步不离时,难题也随之而来。金钱社会,离了钱万事不能。辞职专门伺候老人,社会来源没了。就算其他孩子都给钱,伺候老人的五险一金单位可是不会给你交的。再说了,老人高寿,孩子退休,退休的人也到了需要人伺候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去跳广场舞的。有的人不到退休年龄就病入膏肓了,自己都照顾不了自己了,怎么去照顾?再说,现今的人都会享受了,经济殷实的家庭,大多数人都不愿意伺候人,请保姆,让别人伺候,老人也任由孩子安排,总比把你送养老院强吧?总之,都是钱闹的。四十年前就没有这种现象,有那心,也没那胆。那时候基层组织都会把问题解决好的,而现今的民事调解都是走法律程序了。


不需要理由3644374


我现在只希望我的父母不得好死 我想离开他们可是所有的可能都被他们弄死了 他们就是想着一个无处可去好控制有能挨打的人养老那 他们老了我会割他们的肉 跑都跑不了 想让我死了拿尸体卖钱那


夏末154215651


我先讲讲我为什么不愿意跟老人一块儿住。也想帮他!每次帮他都说你做的不好!列如:做饭不好吃!卫生做不干净!你稍微跟他的想法,聊天儿不一样的话!立马就火冒三丈,大急特急!另外,总说这个儿女不好,那个儿女不好。每次我去哪儿?干什么都小心翼翼!聊天儿都小心翼翼!所以我现在越来越不爱去。


蓉忍


我父母属包办婚姻,感情不合。考虑方方面面没离!但情感生活实在是一团糟!很恐惧他们吵架!母亲说,实在不愿意与父亲单独过,所以自从我结婚就住在一个屋檐。

可是却苦了孩子了!三岁那年孩子看别人吃冰棍,看的时间长了一点,我们都上班了。我母亲把孩子拉到角落,拿剪子奔孩子眼镜比划去了,孩子吓得哇哇大哭!今年孩子都二十多了,还记得呢!成长中多次提起这个经历!

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了,父母年纪大了更不能分开了,都八十了!但母亲依然强势!这样环境下,孩子今年诊断出抑郁症了,无法上班!每天看着可怜的孩子,年迈的父母真的没有办法去平衡!心里老师第一句话就是,你们分开住!能分开吗!去年过年岳母有病,我们回去看望。走时还叮嘱我妹照顾我父母几天,结果回来母亲心脏病就犯了,治了两个来月才恢复!这回不敢离开家了!对我们非常依赖!

更不要去考虑什么旅游,我爱人常年在家照顾我父母,每天最多就是下午能有两个小时的空闲时间!全年无休!我也感觉她挺清苦的,奔五的人了,没出过省啊!

难道这就是我们唯一的养老模式?代价太大了!可能生活就是熬吧!还没熬到时候,到时候就破茧成蝶了!


其喜洋洋者矣


有些话说起来可能有些逆耳,但却是真话,照顾老人肯定需要时间,有几个人会愿意放弃自己休息娱乐的时间去照顾老人呢?更不用说放弃工作了,且不说年轻人生活工作压力有多大,就是跟老人的沟通交流都会有障碍,代沟的存在是必然的,老人们的固执甚至偏执更让人抓狂,都说照顾老人就该有耐心,要顺着老人的意思,真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耐心很快会被磨没,现在很多年轻人宁愿花钱雇人伺候,也不愿意自己伺候,是孩子们不孝吗?老人们也该反思一下,尽量理解孩子的不易,不要摆封建家长那套,高高在上,权威不容侵犯。有事多跟孩子商量,听听孩子的意见,不要让孩子觉得挨累不讨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