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起跑線,該如何守護?

莊立勝


教育的起路線,是父母的認知線。

我們說一個人不能給別人自己沒有的東西。如果父母自己沒有正確的信念和價值觀,又怎麼給到孩子呢?

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是每一個人建立成功快樂的人生的本錢。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是在他出生後的整個成長過程中,憑著每天的人生經驗總結累積而發展出來的。那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 誰對孩子影響最大?誰對孩子灌輸人生經驗最多? 當然是父母了。所以說,如果父母本身做的是錯的,孩子又怎麼對呢?

比如:父母在家議論同事誰誰誰不好,卻要求孩子不要議論同學?;父母下班回來就看電視打遊戲,卻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父母說一拿起書本就頭痛,卻對孩子說你要多看書?等等。

所以,總的來說,教育的起跑線,是父母的認知線。如果父母有思想、有智慧、有追求,有修養,事事身體力行,言行合一,那孩子自然也陽光、積極、向上。

你覺得我說的對嗎?歡迎在評論裡和我討論哦。


榜樣媽媽家庭教育指導


公平,是社會發展的基石,唯有基石牢固,大廈方能直衝雲天;

公平,是人心向背的風帆,唯有同心同向,巨輪方能高歌遠航。

1、對教育公平的渴望,是“窮人”的想法。無論我們承認與否,對這個話題最感興趣的、最積極熱烈討論的是生活在這個社會底層的群體。這個群體形象清晰而模糊——基層一線的工人、農村的農民、城市的小商品售賣者、營業員、司機、科級以下公務員等等等。這個群體,因為處於社會資源分配的劣勢,所以對孩子的教育、對教育的公平非常非常敏感,任何有關公平的政策、規定、話題等等都能觸動其敏感的神經系統,刺痛其脆弱的內心。


2、教育公平是底線公平,是不能失守的底線。在醫療、環境、健康、提拔等等方面,教育是最底線的公平。唯有實現教育的公平,才能給生活在底層的人留一條上升的通道,留一條改變命運的途徑,留一條能看見陽光小縫,方可防止階層固化。看到希望,是每個人進步的動力。教育公平,是每個人實現希望、實現夢想的道路。這條路,應當暢通,沒有紅綠燈,沒有超車道,不能插車。教育公平是底線,底線絕不可失守。

3、均衡教育資源,是確保教育公平的根本。教育不公平,其實就是各個群體擁有的現實的和潛在的教育資源不均等。要從政策引導、規章制度、師資力量、職稱評審、工資晉升、個人榮譽等方面綜合發力,多措並舉,逐步實現公平。

公平,是社會發展的基石,唯有基石牢固,大廈方能直衝雲天;

公平,是人心向背的風帆,唯有同心同向,巨輪方能高歌遠航。


註冊消防考試那些事


前段時間讀過一個文章,寫到幼兒教育“小學化”

現在有好多幼兒園更注重讓孩子學一些小學學的知識,而忽略了孩子的探索心,在玩耍中探索世界,尋求知識。更多的的家長也注重孩子學了多少東西,而不是孩子本身的健康發展,一味地讓孩子學更多的生硬知識,怕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其實有這種心理,孩子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我認為幼兒教育更要注重孩子興趣愛好發展,這個階段的孩子對世界充滿好奇心與探索心,在孩子探索的基礎上加以引導,而不是一味地拉著孩子,讓孩子按著你的步伐走。

換句話說,沒有了家長拉著孩子,孩子怎麼辦,缺少探索心理,孩子怎麼去做,怎麼去獨立完成。

總結一下,我感覺教育出發點更應該注重孩子興趣愛好,以及好奇心發展。借鑑學習一下西方教育,而不是一味地應試教育。

這是我的小小建議,希望採納,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