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独立学院的学生会“冒充”本部学生?仅仅是因为虚荣吗?

这些年,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很多新生事物,所谓的“独立学院”就是一个。“独立学院”一般都是社会力量和公办高校合作建立的学校,为民办性质,享受公办院校的师资,部分独立学院还和公办高校共享校园。独立学院满足了很多高考“二本”落榜生上大学的需求,为这些学生提供了本科学历教育,为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为什么独立学院的学生会“冒充”本部学生?仅仅是因为虚荣吗?

以前独立学院基本上都是“三本”,随着一些省市将“二三本”合并,有些独立学院也进入“二本”批次招生。但是在很多人的观念中,独立学院还是“三本”的代名词。

独立学院虽然也是本科,但是是本科金字塔的最底端,不论是升学还是求职抑或是社会认可度,都和本部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独立学院大部分又都是挂在本部下面,一般校名都是“XX大学XX学院”,听起来很像是大学下面的一个二级学院。不知情的人还以为独立学院就是大学的一部分,和“XX大学经管学院”、“XX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是一个类型。于是一些独立学院的毕业生也开始鱼目混珠,开始“冒充”本部学生。那么问题来了,独立学院的学生“冒充”本部学生仅仅是因为虚荣心吗?

为什么独立学院的学生会“冒充”本部学生?仅仅是因为虚荣吗?

独立学院学生“冒充”本部学生这种现象在求职和向他人自我介绍时最为突出。

求职时“冒充”主要是因为独立学院和本部在求职时所处的境遇有天壤之别。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在求职时和本部的毕业生根本没法相比,一个是徘徊在小公司一个是被顶尖大公司争抢,这难免会让独立学院的学生有些“眼红”,走上“冒充”之路。举几个例子,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和四川大学的学生所面临的机会肯定大不相同,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毕业生在求职方面自然也是无法与厦大本部的学生相提并论。独立学院学生“冒充”本部学生求职还是有很大风险的,因为很多公司后期都会重新对求职者的资料进行核验,如果是不懂行的HR估计能被冒充者糊弄过去,如果是懂行的,冒充者很容易就被揭穿了。

在自我介绍时“冒充”主要还是虚荣心,仔细想想,给别人介绍时自然想给别人一个好印象,如果说自己是“三本生”,那肯定不如说自己是“一二本”生那样有面子。

其实“独立学院”的学生根本没必要“冒充”本部学生。如今“独立学院”也是正规本科,也可以考研,与其去“冒充”不如考研考进本部,当正儿八经的“本部人”。

为什么独立学院的学生会“冒充”本部学生?仅仅是因为虚荣吗?

你怎么看?你觉得“独立学院”学生“冒充”本部学生还有哪些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