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釣鯽,靈與鈍平衡的藝術,如何選?

靈、鈍是調漂的重要狀態,對信號的捕捉,對揚竿時機的把握,及最終的釣效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然而這也是一個相對模糊的概念,受到居多因素的影響。

老手能通過過往經驗,結合當時實際情況做出最優選擇,與新手拉開距離。當身邊釣友頻頻上魚,而你不上魚,除考慮餌料因素之外,調漂也是重要的原因。


什麼是靈、鈍

冬釣鯽,靈與鈍平衡的藝術,如何選?


理解靈、鈍之前,先要清楚,調目和釣目。

調目釣目是作釣之前已經設定,通過削減鉛皮,及調整浮漂來確定。調目及空鉤半水調漂時,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數;釣目則是掛餌作釣,雙鉤在水中狀態已經確定時,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數。

為了清楚線組在水底的狀態,調漂經過:空鉤半水調漂——掛餌半水調漂——橡皮找底——調整浮漂位置的過程。

線組狀態有:雙鉤離底;下鉤觸底,上鉤懸浮;雙鉤都伏底這三種狀態。

雙鉤狀態對靈、鈍有很大的影響,從靈到鈍依次為:雙鉤離底 >下鉤觸底,上鉤懸浮 >雙鉤都伏底。

靈與鈍並非絕對值,而是相對而言。在雙鉤水中狀態確定後,浮漂露出水面目數越大,剩餘浮力越大,需要克服靜止狀態的外力越大,就越鈍,反之則靈。

調漂時,調五釣二比調四釣二更靈敏。通過削減鉛皮,增加餌料重量,作釣過程中餌料重量變化區間更大,及擺動的作用力更大,反應在浮漂上也更靈敏。(過大的餌團也會造成入口差的問題)

調四釣二是常用的狀態,介於靈與鈍之間,能夠應對大多數魚情。


各自的優點

冬釣鯽,靈與鈍平衡的藝術,如何選?


「釣靈的優點」

浮漂的動作大,信號明顯,能清楚地感知到魚是否進窩,可以準確的把握鉤上是否有餌,能捕捉到微小的信號。也因為靈敏,遇到小雜魚鬧窩時,會有產生很多假信號,對揚竿造成誤判。

雙鉤離底時,魚群在近餌遊動,刮碰,及產生的渦流都會產生送漂和下頓的信號,類似真實信號,但提竿便空。

「釣鈍的優點」

遇到很多虛假的信號,釣鈍則可以過濾掉虛假的信息,有利於抓實口。


冬釣鯽,靈or鈍

冬釣鯽,靈與鈍平衡的藝術,如何選?


冬釣鯽,當水溫低於15℃,會待在深水區,所以長竿更具優勢。

鯽魚雖然還在覓食,但活性低。需小鉤,鉤條細,鉤尖鋒利,推薦使用袖鉤,或休閒釣使用的海夕等。

線要小號,並且子線要軟,以免發生擋口。

使用商品餌時,餌料輕、軟,以增加入口性,推薦使用拉餌。

小漂釣靈,更易捕捉細小的信號。漂型的差異也會影響靈敏度,推薦使用靈敏度較高的漂型如:短腳細身,漂尾在11-13目,且漂尾直徑要小的浮漂。

整個線組搭配的目的是讓魚吸餌的力量大於浮漂剩餘浮力,這樣才能產生信號。

調漂時,因為浮漂材質問題,浮力會發生變化,要想更為精準的調漂,可參考 。

使用商品餌時,作釣鉤的狀態一般是下鉤觸底、上鉤懸浮,除常用的調四釣二之外,也可嘗試減鉛皮,加餌料的方式調高釣低如:調五釣二,以增加靈敏度,考慮到餌團需小,所以調整需適宜。

使用蚯蚓作釣時,不能釣太靈,否則浮漂會經常出現假動作。也可嘗試釣鈍,調低釣高,半水雙鉤掛上蚯蚓後,加減鉛皮或咬鉛調至平水或露1目,然後根據魚情的快慢來決定釣目,釣2-4目。


平衡之術

冬釣鯽,靈與鈍平衡的藝術,如何選?


調靈、調鈍是慢工出細活的事情,所以需要足夠的耐心,鉛要一點點的削,目數半目的調整。包鉛雖然是可以補救的方法,但要儘量避免發生。

調靈,調鈍也是一項平衡的藝術,釣魚人需要掌握的就是根據魚情去找到最佳平衡點。而這就是漁的魅力,需要不斷學習,鑽研的地方。


如果文章有幫助,歡迎釣友兄弟點贊支持

本期話題:冬釣鯽魚,你喜歡調幾釣幾?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