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聚德收入和利潤滯脹六年,第二大股東虧錢也要清倉

全聚德收入和利润滞胀六年,第二大股东亏钱也要清仓

以烤鴨聞名的全聚德,從 2013 年開始,營收、利潤再無增長。近期,曾在 2014 年以 14 元/股左右入股全聚德的知名風投機構 IDG,在目前浮虧超過 15%的情況下,準備清倉式減持5.63% 股權。

全聚德的生意很簡單,掛爐烤鴨,通常一隻賣 200-300 元,另加 10%服務費。因為有一定的品牌效應,成為到京人群的消費選擇之一。尤其是,2005 年後,國內基建熱火朝天,地方官員都要跑北京拿審批,全聚德這樣的高端餐廳成為重要的商務宴請場所。也因此,全聚德在 2007 年上市之後也有過業績年均增長 20%的景氣時期。

只是,作為餐飲企業,單店收入的天花板是很容易觸碰到的,要麼提高價錢,要麼提高翻檯率。對全聚德來說,商務宴請幾乎沒有提高翻檯率的空間,而 2012 年底出臺的限制公務消費的“八項規定”更是直接打擊了提價能力。

在“八項規定”出臺後,全聚德、湘鄂情、茅臺、洋河等高端消費品企業的業績都大受影響。

為了拓寬業務、尋找新的增長空間,全聚德也做過一些嘗試。

首先,在單店增長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它開了更多的店。2007 年上市時,全聚德有 9 家直營店、55 家加盟店;而現在有 45 家直營店,68 家加盟店。換言之,12 年增加了 49 家,每年只增加 4 家。而且並沒有實現異地複製,80%的收入還是來自北京。

其次,2016 年它推出了外賣業務,推出了外賣平臺“小鴨哥”。但直營外賣、昂貴价格、運輸途中口感變差,讓它無法跟美團、餓了麼平臺上的平價餐飲競爭。根據 2017 年財報,外賣業務只進行了 1 年多,收入 36 萬,虧損 243 萬,全聚德停止了這個業務。

所以,它現在主要就是接待旅行團的團餐餐廳,利潤當然上不去。2013-2017 年,營收為從 19.02 億跌到 18.6 億;淨利潤則來回反覆,2016 年 1.5 億、去年 1.36 億。

全聚德的停滯不前,也折射出更多關於餐飲消費的變化。

在住房、醫藥、教育佔了居民絕大部分可支配收入的情況下,同樣是賣鴨子,貴的烤鴨賣不動,但便宜的周黑鴨、絕味等等品牌持續高增長,都在近年紛紛上市了;而且可選的消費品類變得更多了。

在這個變化趨勢中,中式餐飲門店做起來的,反而是像呷哺呷哺這樣的低價火鍋,以及大快活、大家樂這樣的快餐店。原因也簡單:便宜、容易複製。

呷哺呷哺把曾經人均 100 元以上的火鍋生意,做到了人均 50 元以下,品類也足夠多,13%的淨利潤率比翠華、小南國都高出一籌。大快活、大家樂在香港維持多年增長後,也停止了增長。

但不幸的是,全聚德並沒有選擇調整烤鴨產品、推出新產品,也沒有做低價品牌,增長停滯也就難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