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说:“任何一个单位只要到了开始强调考勤、打卡的时候,一定走下坡路”,你认为呢?

胖脚丫88


最近单位在修订新的规章制度,在打卡上规定的更严格了一些,和同事聊起了九十年代出版社不用坐班一周只需去单位开两次会就好。而现在出版全行业都是打卡坐班,其实没有必要这样一刀切。同事就开玩笑说起了白岩松那个“单位强调打卡就走下坡路”说法。

作为央视最能说的男主持人之一,白岩松的主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虽然不像俞敏洪那样频繁用下结论的方式鼓动,但白岩松的主持中多少也带有这种下结论的方式。这种好下结论的方式,很大一个问题是在扼杀可能性。


白岩松说很多单位强调打卡,就是走下坡路的开始,确实有一定的经验依据,也符合广大群众的呼声,谁愿意打卡?但这个结论做预测就有问题了,现在大部分企业都会打卡,也有不少企业强调打卡,但每家企业的情况都有所不同,即使下滑,主要原因也不是强调打卡导致的。

支持白岩松这句话的部分是,可以有打卡,但要多一些弹性,调动主动性,让企业员工的可能性释放出来。

你工作的单位需要打卡吗?你觉得有必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老李有刀


白岩松说:“任何一个单位只要到了开始强调考勤、打卡的时候,一定走下坡路”

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对

我就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以前我最开始在某个单位上班时,这个单位是采取的弹性工作时间,没人强迫员工必须考勤。

当时单位的工作气氛是很有正能量的。只要员工付出了,就会有回报。这些回报有时是物质上的奖励,有时是精神上的奖励。那个时候,大家都觉得干活有劲,都愿意主动干活。

后来,单位的一把手换成了老王,整个单位的工作氛围就变了。

老王作为一把手,统抓单位的大小事。但是,他很没有管理水平,而且特别喜欢会拍马屁的人。

单位里真正干实事的人,成天累死累活也得不到回报,还要挨骂受罚。

会拍马屁、会讨好领导的人,动动嘴皮子就能升职加薪。

明面上单位有一套升职加薪的制度,但是,实际上升职加薪根本不看你做了多少工作,而是看你会不会讨好领导,会不会拍马屁。

时间长了,大家都不愿意好好工作了,每天都是得过且过、能逃滑就逃滑的状态。

老王看到大家干活喊一下才干一下,心里很着急,他认为该加强管理,他的加强管理就是强调考勤、打卡。一天早中晚三次打卡,不定期抽查。

这样一来,大家从偷溜逃滑的状态变成了按时签到、签退,坐在单位掐着点磨洋工了。

一个单位能不能发展好、员工愿不愿意干活,不是靠强调打卡就可以实现的。

要想大家上班积极,最重要的是单位有一整套奖惩机制。这套机制要公平公正。一定要从制度上保证让多干活的老实人不吃亏。也要从公司文化上激励员工追求卓越、追求成就感。

聪明的公司都懂得去激励员工主动付出、主动干活,只有不懂管理、不懂经营的公司才会死抓着考勤、打卡不放。


我是柳柳很忙,您身边的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

请关注我。更多教育、心理、人际关系前沿知识推送给您。

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发私信给我,愿意为您答疑解惑。

欢迎您点赞转发。每次点赞和转发,您都是在帮助他人。


柳柳很忙


据说微信之父张小龙爱睡懒觉是出了名的,连马化腾也没办法。

张小龙总是以“起不来”为借口不去参加腾讯例会,马化腾说,“以后让我的秘书叫你起来。”后来张小龙又说“路上太堵,怕赶不上”。于是马化腾每星期都派车来接张小龙,直到他再也找不出任何借口。张小龙就这样有些不情愿地,半推半就地走出了他的世界。

你让他打卡试试,呵呵。

这些典型的知识型工作者,肯定不应该强调打卡。

因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员工的绩效和成果呀。而且,那些具备创新精神和挑战意识的创新性员工,恰恰是自我驱动的,他们崇尚自由,你提供好的环境与氛围还有激励机制,不强调打卡人家都有自觉性,相反,你一强调打卡,人家还不乐意干了。即便被迫的,那也是形式上的,表面上遵从,实际上才不会对你有认同感呢。

最典型的企业就是谷歌了,办公环境不说了,看看:

别具一格吧:

还有餐厅:

如果你要强调打卡的话,呵呵,员工的反应可能是这样的:

如果是一些制造型企业,那么,考勤打卡这些是最起码的,应当是融入员工内心的,强调服从和纪律嘛,但是,如果要开始强调了,那么,就说明一个企业连这些最起码的东西都没有,肯定是在走下坡路了。

所以,对于白岩松的这个观点,基本上还是赞同的,但个中缘由还是不简单。

我们必须认识到,管理的终极目标应当是结果和绩效!考勤和打卡并不一定带来绩效!

当然,有些时候有些工作可能还是有需要,但这种应当成为惯例,而不需要强调,否则,就说明真的是在走下坡路了。


你觉得呢?


另外,也欢迎评论区发表不同留言。


冯起升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完全赞同。

教授让学员评估3家公司前景:

A. 8点上班,迟到罚款;统一佩戴胸卡;每年1-4次旅游和比赛。

B. 9点上班,不考勤;办公室自我布置;上班时间可以理发和游泳。

C. 想来就来,上班可带狗和孩子,上班时间度假不扣工资。90%的学员选了。

结果: A是倒闭的金正公司, B是微软, C是谷歌。



可能这些高大上的公司很多人会觉得有一定的偶然性,或者感受不到,下面我说说我们学校曾经的两个完全不同风格的校长导致的完全不同的结果吧!

A校长,整天坐在办公室,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每个星期开会就是宣布自己的制度。迟到扣多少钱、早退扣多少钱、旷课扣多少钱、甚至学生出现问题扣多少钱,下面的教师骂声一片,很多人仅仅是没有正面反对,心里都想,我能做的想做的就做,其它的我就不管,你愿扣多少就扣吧!


结果是,教师一片唉声叹气,大家都没有积极性,属于那种出工不出力的人,学生成绩也不怎么样。

B校长,基本上不考虑制度问题,每天就是和我们一起打篮球,一起吃饭。然后就给大家说:“我知道大家都不容易,我也不会用多少制度来控制大家,只是希望大家帮个忙,一起把学校的教学成绩提高,这样大家都好,既有成绩又有名气。”

结果是B校长那一年是学校历史以来成绩最好的,老师们都不看制度,都有一种想法,我不好好干工作对不起校长。


其实我觉得,一个公司也好,一个单位也好,想要获得很好的发展,专靠考勤制度一定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一个好的领导,让下属有一种感觉,不好好做对不起领导,对不起公司。


教师之声


白岩松的原话是:

我发明过一个“白氏理论”:任何一个单位,只要到了开始强调考勤、打卡等纪律的时候,一定是它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因为一个走上坡路的单位,人人不待扬鞭自奋蹄。

或许员工10点才来上班,并没有赶在8点打卡,却自觉干到第二天凌晨3点,不需要监督和催促。


单位走上坡路,大家就会不待扬鞭自奋蹄,他这段话里实在是经不起推敲啊!

问题是,大家如果不好好工作,公司哪里来的走上坡路?……这不就是陷入了“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无休止争论中了吗?


2000年的时候,我在广州呆的第一家广告公司(也是4A公司),来了一个新的副总经理,他来的第二天就在公司的前台面板上,贴了一个有奖趣味调查问卷,问题很多,但是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其中一道问题:如果团队完成了一个重要的项目后,你是赞同奖励平均呢,还是多劳多得?


因为是实名答题(在自己选中的答案后签名),所以问卷快结束时,我专门去看了一下,发现赞同多劳多得的人,都是那些有能力有冲劲的人。而赞成平均的,就呵呵了。


当然,这个副总做这个调查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更快的掌握每个人实际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态度而已。


考勤?……我曾多次对公司的同事说,哪怕你就是十点钟上班,照样会有人迟到;而事实也正是如此,不迟到的人几乎从不迟到,哪怕是堵车或突然天降暴雨。而喜欢迟到的人,可以有无数的理由经常迟到,而他们最喜欢的人就是:白岩松!


越夜越激情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我很有发言权。以前我们的公司员工和老板都是非常和睦的。销售额也非常好。总是超额完成任务。公司也风风火火了。后来老板接触的人多了,就有人跟他说员工要打卡上班。要立规矩,犯了就罚,但没有什么奖励机制,销售额每年都要加。大家刚开始都反感,老板却一直坚持。到后来就是老员工慢慢走了,同时也带走了很多客户资源。慢慢的公司销售额就走下坡路了。对于这个事,我们不能说没有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嘛!只是任何事情都要循序渐进,一下子改变了太多,任何人都接受不了的。从前大家工作热情高因为即能拿高工资工作又舒服。一改革变成了,不舒服还拿不了高工资。说实话打工就是为了赚钱的。从高往低谁心里都不舒服的。


109416PENG


“任何一个单位只要到了开始强调考勤、打卡的时候,一定是在走下坡路”,有书君感觉这句话很对。

其有以下几种原因:

1.如果这家公司开始“强调”考勤、打卡说明这家的员工积极性出现了问题,迟到早退现象增加,工作热情低落。

而能激发员工积极性的就是奖励制度,没有了奖励的兑现就说明这家公司在走下坡路。

2.这家公司已经没有了什么规划和技能来激励员工,只能用硬性规定来约束员工。

如果没有了规划就会转移精力,把一些没有提高效益的政策提上日程,没有用公司的美好远景文化去引导员工,而是用硬性规定来强调员工的一致性,说明这家公司在走下坡路。

3.当一家公司的行为需要不断强调、需要明文规定、需要细节规范的时候,说明这家公司的行为已经不受控制。

原有的公司文化力量已经开始失效,这一点,说明公司的文化出现问题。

4.当一家公司出现必须要强硬的制度去管理的时候,就说明,这家公司的成员结构里面已经出现打破原有和谐共生方式的人物出现。

如果这个人物还继续留在公司,将造成公司的行为失衡,从这一点儿,说明这家公司的管理出现问题。

一家很有远景的公司是不需要靠打卡、考勤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的,一来一家发展很好的公司主要是看个人的业绩,二来看个人的工作效率,三来看个人的能力。

所以一家公司开始“强调”考勤、打卡时,公司一定是有了问题,开始走下坡路了。


有书共读


对于这个问题,我无法判断绝对的对与不对,只能用我到目前工作过的五家公司,结合自己的感受来进行分析:

第一家公司,国内某知名房产代理公司

工作类型:驻场,办公地点随项目而定

上下班标准时间:9:00,18:00

考勤情况:无打卡,无考勤

大四实习时候的一家公司,规模很大,先后分别在三个项目工作过,这家公司大家都听说过,而且从建司以来驻场人员就没有打卡习惯,是我至今工作过的地方中团队氛围最好的,这种无考勤制度带来的是什么效果呢?上班时间,大家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基本都会在要求上班时间前后10分钟左右到岗,下班的话虽然有明确规定,但基本上都要18:30左右才会走,工作的时候各司其职,很少有耗点儿的情况,大家的工作完成度很高,工作劲头也很足,团队氛围十分和谐。

第二家公司,某小型房产代理公司

工作类型:驻场,办公地点随项目而定

上下班标准时间:9:00,18:00

考勤情况:指纹上下班打卡,算考勤

第二家公司是一个小型的公司,整个公司80个人左右,项目里有30来个人,老板规定上下班必须要指纹打卡,而且后台对考勤卡的很严,晚一秒钟都要算迟到,由于指纹打卡机可以由管理员挑时间,负责考勤的行政也不在项目办公,所以我们经常“勾结”管理员一起改时间补打卡记录,然而我们后台的行政在管理上十分“死板”,死板到什么程度呢?有一天我们早上和甲方一起去其他项目调研,回到项目已经十点多了,和项目考勤管理员说了一声,管理员说直接打卡就行,她和行政打报告,我们就打了,然而到了月底核算考勤,我们却惊奇地发现调研那天被算做了迟到,我们疑惑地问了行政,行政说不能那样,就算早上和甲方去调研,也必须先回项目打卡然后再去,调研的地方距离我们办公地点1个小时车程,和甲方约9点见,难不成我们8点时候先来项目打个卡再去?就算是这样,为什么没有提前和我们声明呢?而老板对这件事也并不在意,含糊其词地说听行政的,从那以后我们也对这个考勤行为表示特别反感,于是便养成了“到点上下班”的习惯,能不加班绝对不加班,到现在这个公司已经快要倒闭了,理由就是甲方都觉得老板“死板”,再加上市场不好,都不合作了。

第三家公司,某知名互联网电商房产公司

上下班标准时间:9:00,5:30

工作类型:市场拓展类,流动工作

考勤情况:手机定位上下班打卡,算考勤

第三家公司是一个互联网公司,做的工作是类似市场推广的工作,每天去各个门店谈合作,每个人负责一片区域,因为工作地点不定,所以采用的是微信定位打卡,每天上报工作情况就行,那时候说白了就是混日子,没人管没指标,总部来人就糊弄,手机打卡定位也没有范围要求,所以每天就跟白拿钱一样,大家也并不会拿手机打卡当回事儿,漏打只要经理批准补卡就可以了,所以公司人员一直懒懒散散,待遇也算可以,后来觉得在这混也不是个事儿,就基本离职了,现在仗着总部钱多,一直勉强维持着公司的存在。

第四家公司:某大型房产代理公司

上下班标准时间:9:30,6:00

工作类型:后台运营类工作

考勤情况:钉钉打卡,算考勤

第四家公司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家房产代理公司,因为职位的变化不再跟着项目跑,而是在固定的写字楼里工作,一开始是指纹打卡,上9:00,但有时候电梯实在人太多,还时不时坏掉,等电梯的功夫可能就迟到了,而且又来了一个从北京来的新城市总,就决定改成9:30上班,且用钉钉打卡上班,一开始听见这个消息我们这个爽啊,毕竟还没9:30上班过了,于是大家纷纷举双手赞成,单位也很少有迟到的,因为错过了早高峰,所以大家也不用担心挤地铁挤公交的问题,省去了挤地铁这一“体力劳动”,还能多睡一会儿,大家的工作状态都改善了不少,就算是考勤管的严也大家也没啥意见,毕竟不用挤地铁了,睡眠时间也增长了,还要啥自行车?

第五家公司:某即将上市互联网公司

上下班标准时间:8:30,5:30

工作类型:运营类工作

考勤情况:自行打卡,算考勤

第五家公司,也是目前工作的公司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打卡采用自己手写,没错,就是给你一个表格,你自己写上班下班时间,然后行政去算考勤,因为是你自己写,再加上也没人盯着,所以自然而然就是无人迟到,当然大家到单位的时间也不会太晚,加班超过两小时会管晚饭,也是算比较人性化,目前团队较为和谐,老板也愿意听从大家意见,如果有觉得上班时间早的也可以申请弹性工作制,管理比较人性化。

总结自己工作的这五家公司,个人觉得其实严格考勤制度,狠抓上下班打卡,针对企业角度也没什么错,很多人也觉得这样会引起员工反感,我倒觉得没这么绝对。当企业决定狠抓考勤时,一定也要考虑其他方面因素,比如目前的上下班时间是否合理?稍微延后上班时间是否在不影响工作效率的情况下带给员工更好的工作面貌?狠抓上班考勤的话,加班是否会给员工福利?如果只是狠抓考勤而不考虑其他连带因素的话,我想这样做是十分无意义的,毕竟大家的工作都是各司其职,无论是否按时上班都要完成自己的工作,那为什么不给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愉快的工作心情呢?

作为企业而言,不怕做这件事会带来什么后果,怕的是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所以这样的企业,并不是因为狠抓考勤而走下坡路,而是在自己前进方向上就存在模糊的判断。


逗包有话说


我在过的一个厂。

打卡打六次:早上八点之前一次。中午十一点半下班吃午饭,半小时时间,你不能十一点十几分打,必须间隔二十分钟左右。十二点打上班卡,不休息,下午四点半下班吃饭打卡,半小时吃完五点回来上班,然后下班打卡。

就是这样一个打卡六次的厂却不怎么样,一开始进去的时候问过为什么打卡那么多次,人事部说怕工人偷懒。

本以为这样的方式里面秩序方面都应该很好。然而事实上是里面的人十一点半打了卡之后吃饭回来,都差不多是找地方睡觉,玩手机,到处串岗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偷懒的人很多,纪律也不怎么样。

一个小厂,两百来号人,工资脱个五天左右正常,里面的机器是租的,老员工之前快倒闭了,政府救助的。所以我想这句话是有理的。

但是个别很好的厂也是打六次卡,但是辞职的人很少。中午还有两小时午休,福利待遇也很好。这和上面的是不同的概念。


孟栀槐


任何一个单位开始强调考勤,打卡的时候,走下坡路。



这个我深有感触,记得12-16年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公司搞研发的,没有考勤,也没有打卡,那个时候我们干活的积极性特别高,很多想法,很多突破,今天这个组搞出这个,明天那个组就要搞出另一个,大家争先恐后的你争我夺,就是领导一个月不来,工作都进行的有条不紊,记得那个时候别的部门抱怨,领导一句话,搞研发的人,没必要考勤,因为今天活你干不出来,你晚上睡不着觉,早上迟到没关系,因为大家经常晚上加班到半夜,很正常。



之后,领导换了,开始考勤,打卡了,新领导说:考勤,打卡的不是目的,只是更好的了解一下大家的工作动态,过一段时间,今天这个迟到了,明天那个早退了,今天这个加班了,明天那个没加班,慢慢的部门里的气氛变了,没有了活力,没有了激情,有的是按部就班,开始有人辞职,现在一个个的走,感觉死气沉沉。



太有感触了。考勤,打卡,没有了激情和活力,有了应付和消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