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解读多次赔付重疾险?

自卑毁人一生


01重疾险多次赔付的意义

个人建议,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多次赔付的重疾险,为什么呢?

其一,医学在发展,很多以前是不治之症的,随着医学的发展,后来变成可治愈疾病。而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重疾的治愈率会越来越高。

比如,癌症治愈率也越来越高,一个人发生癌症之后,三年后状态持续,复发,转移或者新发都可以再次赔付一次保额,一定是很有意义的。

其二,检测手段也在不断提高,也越来越精准,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也为疾病治愈提供很好帮助。

其三,一个人一旦罹患重疾,基本很难再买重疾险。不同重疾多次赔付的产品让被保险人有机会得到2倍甚至5倍的保额赔偿。选择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可以给自己更周全的保障。


02重疾险多次赔付的分组玄机

其中多次赔付的重疾险有的涉及到分组赔付,那么分组是怎么回事,分组有什么玄机呢?

重疾险分组的玄机

重疾分组就是说同组重疾只能赔付一次。

分组是为了降低高发重疾的二次理赔发生率,如果不分组,获得赔付的概率高于分组型产品。

目前市面上重疾多次赔付的产品一般会把重疾种类进行相应的分组,例如合同约定保障100种重大疾病,则可能会把这100种重大疾病分为四个组,如果第一次罹患了某一个分组中的重大疾病,则赔付之后这整个组的责任都除外,也就是说一下子少了很多种重大疾病的保障;

其实重点还不在于只是少了一些病种这么简单,重点在于少了的疾病种类可能是这人以后最高发的疾病,因为病种都是有相关性的。

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时,对于重疾种类的分组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他们会把相关丙组放在一个分组里面,这样一旦生了某种病下次最有可能生的病都被一起责任除外了,大大的降低了保险公司的赔付比率,这一点对于外行人是不懂的。

所以分组是很有学问的。不同公司的重疾险分组是不一样的。

尽可能选择恶性肿瘤单独分组的重疾险

不同公司对于重疾险分组,有的公司同一组有恶性肿瘤,也有重大器官移植,一旦发生恶性肿瘤,那么这一组疾病都不再赔付。

所以,多分组要优于少分组。

如果恶性肿瘤单独分一组,那就更好一点。因为,一旦一个人发生恶性肿瘤间隔一段时间后需要做器官移植(比如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肝癌需要肝脏移植),那么是可以再次赔付保额的,所以尽可能选择恶性肿瘤单独分组的产品!


03 重疾险不分组的优势

既然分组的产品有这些坑,所以就不难理解重疾种类不分组的产品的优势所在了吧,例如合同约定还是保障100种重大疾病,如若第一次不幸罹患某种重大疾病,则进行相应赔付之后只是会把这一种重大疾病的责任终止,以后如果不幸在罹患其他重大疾病,达到合同约定的赔付条件则还是可以得到相应的赔付。

所以,从保障来说:不分组>多分组>少分组>单次赔付(>代表优于)

所以,我个人建议,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不分组多次赔付的重疾,尽量选择癌症单独分组的重疾,尽量选择多次赔付间隔时间短的重疾!



热带雨林札记


看到个不错的提问,没人邀请,那我自己来。

多次赔付重疾险是2016年底在保险公司开始推广的重疾险产品,很多人第一接触多次赔付重疾险,多多少少会有疑问,多次赔付是否有必要?得了一场大病,我觉得差不多了,那是不是这样?

重疾险多次赔付很有必要!


先看国内两家保险公司重疾理赔数据,恶性肿瘤理赔占多数,一家79.9%,一家77.6%,国内保险公司重疾中恶性肿瘤理赔基本在75%,其他重疾理赔加起来占约25%。

假设1:你买了单次赔付重疾险,万一得了乳腺癌或者肺癌,那么保额是50万,你就拿50万,合同终止了。

假设2:你买了多次赔付重疾险,万一得了乳腺癌或者肺癌,保额50万,先拿50万,过了一年后有急性心肌梗塞,再拿50万,难道不好吗?

医学技术进步,重疾发病率越来越高,但生存率也越来越高,恶性肿瘤5年存活率(医学上认为癌症患者经手术治疗能生存5年以上,意味着已接近治愈,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已经从上世纪50年代初的35%提高到21世纪的68.6%,数据来源于美国癌症学会。

而且有些癌症,即使罹患了,正常工作也没什么,比如甲状腺癌,目前甲状腺癌5年存活率高达95%以上,更别说多次赔付重疾险中2次重疾赔付间隔通常是180天或者365天,而不是整整5年。

得了大病,不代表你的一生就结束了,现在医学技术快速发展,总有一天,癌症也会被攻破的。

说完理赔,接下来谈单次赔付和多次赔付重疾险保费。

平安福2018和泰康健康百分百A都是重疾单次赔付产品。

中英爱守护,中意人寿悦享安康,工银安盛御享人生,同方全球健康一生多倍保,天安的健康源优享都是重疾多次赔付产品。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多次赔付重疾险产品比单次的还便宜?

渠道不一样。

上述的多次赔付重疾险是通过保险经纪人,第三方销售,而平安福2018和泰康健康百分百A是通过自家保险公司的代理人销售。

保障更全面,花的钱还少了,那为什么不选择多次赔付重疾险呢?

关注一家有保(微信公众号:一家有保),了解更多保险知识,每周分享保险文章,教你如何选对保险,避开保险的各种坑,有任何保险问题可咨询我。


一家有保


在目前的市场上,有不少重疾险都是可以多次赔付的,从字面上来看,就是在保障期限内,得了一次重疾,保险公司赔付之后,再得重疾,保险公司还会赔付。

什么是多次赔付重疾险?

其实,重疾险的多次赔付,并没有那么简单,一般来说,多次赔付的重疾险,是将众多重大疾病分成不同的组,一般有2-5组,每组十几种或者二十多种重大疾病,如果得了其中一组中的重大疾病,那么本组中的其他重疾保障终止,而其他组仍旧提供保障。

例如:某多次赔付重疾险将重大疾病分为A、B、C三组,假如被保险人发生了A组中约定的某种疾病,保险公司支付重疾理赔金,该组重疾责任终止,身故、全残责任终止,保单现金价值变为0,但其他B、C组重疾责任依然有效,若一定时间后,罹患B、C组的重大疾病,继续理赔。

需要注意的是,多次赔付是有间隔期限的,一般90天到1年,如果是针对癌症这种单一疾病的多次赔付,等待期会更长,通常是3-5年,两次赔付期间可能还会加上康复要求等。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多次赔付重疾险的其他内容。

首先,多次赔付重疾险保费贵。既然能多次赔付,其保费自然不便宜,都会比单次赔付的重疾险要贵上不少。

其次,如果有轻症责任,在重疾理赔之后,相对应的轻症责任终止。如今不少重疾险都会保一定的轻症,对于多次赔付的重疾险来说,赔付一次之后,整组内的重疾和对应的轻症都不会再赔付。

事实上有些多次赔付重疾险,在首次赔付重疾保险金后,还有其他次重疾赔付的机会,合同依然有效,但会规定死亡、全残、疾病终末期和轻症疾病责任效力终止。

相信大家对于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已经有足够的了解,这种类型的重疾险好不好,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判断,是否要投保,也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规划,


梧桐树保险网


这类重疾险当下最火,很多人却说它只是一个噱头!

今天来聊一聊多次给付重疾。

对于这类保险,争议一直很大:

有人觉得得了一次重疾,是不是还有那个命再得第二次重疾,不好说;

也有人认为,多次赔付重疾,相当于用一份的钱买了多份保障,非常实用。

那么,这类保险究竟值不值得买?实用性如何?

在竹子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看最多赔几次,而是:多赔几次的概率能不能值回你多付出的钱。

重疾险的定价,基于重疾的发生概率。

如果增加发生概率10%,为此每年多付出100元,我觉得很ok。

如果增加概率只为1%,为此每年多付出1000元,还值得洋洋得意吗?

今天竹子就单纯从重疾发生率的角度,和大家聊一聊目前市面上哪几类多次赔付产品值得买,而哪几类又不值得买这个问题。

-1-

首先来看几组数据:

A.重疾理赔数据

目前内地的多次赔付重疾,还没有相关的数据可查。

竹子援引了香港保险科普,制作的[疾病多次理赔发生概率表], 图中的发生概率主要建立在香港重疾险的理赔数据上,可做参考。

先来看一下图中涉及到的几个名词,以癌症为例:

a.相对理赔概率

癌症75.2%(数据来源:香港友邦2016年重疾理赔报告),指如果已经发生重疾,则该种重疾是癌症的概率为75.2%。

b.绝对理赔概率

指一个正常人在一年内患癌症的概率。

从图中数据可知:

1)患癌后第二次癌症复发概率为8.03%,第三次癌症复发概率为2.01%;

2)患心脏病后,第二次心脏病复发概率为2.42%;

3)其他所有责任,不管是患了癌症再患其他重疾,还是患了其他重疾再患癌症,概率累加起来都不超过2%。

需要注意的是:

香港的多次赔付重疾一般采取的是第一次癌症确诊日起3年,无论癌症持续,扩散,复发都可获得理赔。

而内地的产品,即便有癌症多次赔付,一般也是痊愈5年后方可理赔,例如平安福2018。

因此,癌症理赔数据,应该会低于香港的这个数。

B.重疾生存概率

以2017年天安人寿公布的理赔率最高的10种重大疾病数据为例:

从图中可以看到,绝大部分理赔还是集中在恶性肿瘤上。

而不同癌症、不同分期的五年生存率差距会非常大,因此这里涉及到的数据也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根据官方报告,理赔率最高的甲状腺癌的五年生存率高达67.5%,而肝癌的五年生存率却仅为10.1%。

总的来看,目前癌症在中国的五年生存率大约为30.9%。

(数据来源:国家癌症中心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

C.不同疾病重疾理赔占比分布

根据以往的数据显示,重疾险理赔往往呈现如下的理赔比例:

恶性肿瘤占70%-80%,其他疾病占20%-30%;

或者是,

6种必保疾病占90%-95%,其他疾病占5%-10%;

重疾险6种必保疾病:

1)恶性肿瘤——不包括部分早期恶性肿瘤

2)急性心肌梗塞

3)脑中风后遗症——永久性功能障碍

4)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须异体移植术

5)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须开胸手术

6)终末期肾病(或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须透析治疗或肾脏移植手术

又或者是,

25种规定疾病≥99%,其他疾病≤1%。

-2-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了解到,对于多重赔付类重疾,是否分组合理,是考察它是否实用的一个关键指标。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重大器官移植”和“癌症”。

许多多重赔付重疾把这两个放在了同一组内,而根据《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则研究披露,那些接受了诸如肾脏、肝脏、心脏或肺等实体器官移植的病人,其总体的罹患癌症风险是一般人的200%。

这样看来,将癌症单独列为一组的产品会比其他类产品更占优势。

当然,这里竹子并不是让你把几十种重疾的分组都锱铢必较,那样工程浩大而且没必要。

在我看来,6种最高发的重大疾病分组合理,就够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目前市面上几款主流多重赔付重疾险的分组究竟如何:

天安健康源优享

被称为多重赔付的王者,重疾保障多达105种。

这款产品最大的优势就是将恶性肿瘤单独划为一组(A组),如果不幸罹患癌症,按照分组规则,后面5种高发重疾仍能获得保障。

另外,健康源优享率先将轻症赔付取消了分组,在轻症保障上达到了单次赔付重疾险的水平。

对于这一点,竹子还是比较认可的,对于我们投保人来讲,也是比较好的进步。

且自带轻症、重疾豁免,而可附加投保人豁免,如果投保人发生轻症、重疾、身故、全残可以豁免后续保费,保障仍然延续。

同方康健一生多倍保

康健一生多倍保是中国大陆地区最早的多次给付产品,奠定了多次给付类产品形态。

重疾分组上分了3组,我们可以见到恶性肿瘤、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终末期肾病是在一组的。

也就是说,如果不幸确诊恶性肿瘤(癌症),那么获得理赔后这组就作废了,只有其他的组别是可以获得赔付的。实用性上稍弱一点。

弘康哆啦A保

这个产品是竹子比较中意,且觉得非常有意思的一款。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一般分四组的重疾,6种极危重疾病会分布在三组——哆啦A保却不然,将终末期肾病从重要器官的第一组拿了出来,单独放在了第四组。

其他重疾产品分类中规中矩,乏善可陈,唯独对终末期肾病的分组,虽然让人摸不着头脑,却也对消费者不是坏事。

另外,哆啦A保的55种轻疾形成了绝对的碾压优势,赔付比例30%,间隔期只有180天,各项数据都堪称完美。

再者,哆啦A保提供智能核保功能,如果身体有异常,智能核保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尝试。

新华人寿多倍保成人版

重疾分为五组,极危重的6种疾病被分在四个组内,分布较为均匀。

分类依据清晰,分别是:

癌症/恶性肿瘤、心脏相关、神经系统相关、重要器官相关和其他,组内均为该分类下的病种,联系相对紧密。

特别的是,产品将癌症单独分为一组,诚意满满。

太平人寿福禄倍至

重疾分为三组,极危重疾病分布在三组,分布紧凑。

分类依据容易判断,分别是癌症+重要器官、心脏相关、神经系统相关+其他,组内病种联系非常紧密。

比如第三组,神经系统与剩余疾病划归一组,“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等病症与神经系统相关性就很强。

工银安盛御享人生

这款产品也是问的比较多的一款。分组和同方多倍保类似。分别是癌症+重要器官、心脏相关、神经系统相关、其他。

光从癌症理赔数据来作参考,获得第2次理赔的概率不超过2%,获得第3次理赔的概率,可忽略不计。这是需要考虑的地方。

另外,这款产品在分组上还有两个游离的疾病:“严重阿尔茨海默病”和“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虽然竹子并没搞懂他这样分组的意图,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应该不是一件坏事。

-3-

几款产品对比下来,我们可以总结一个规律就是:

多次给付重疾一般分为恶性肿瘤、重要器官相关的疾病、心脏相关的疾病、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以及其他,五个组别。

具体分组如下所示:

1)将恶性肿瘤与重要器官相关的疾病放在一组,6种极危重疾病分布在3组,比如同方全球多倍保、工银安盛御享人生、太平福禄倍至。

2)将癌症单独成组,6种极危重疾病分布在四组更为均匀,比如天安健康源优享、新华人寿多倍保、弘康哆啦A保。

就竹子个人而言,更倾向于天安健康源和弘康哆啦A保。这两款产品都是目前市场欢迎度非常高的多次赔付型产品。

另外,在这里提前告知一下,天安健康源优享将于3月30日进行下架停售处理,之后或许会升级,但可以确定的是后期费率会做上浮调整。

现在看来,重疾险保费上调已经开始有所体现。

-4-

综上所述,是否要投保多种赔付重疾,竹子认为你应该参考三个标准:

1)有分组的,观察分组是否合理,如上所说;

2)间隔期越短越好。目前市面上的产品,最短的是180天,有的产品针对癌症的二次赔付,间隔期要长达3年(友邦加裕倍安保)或5年(平安福2018);

3)经济适用角度。如果多次给付和单次给付价格相差不大、甚至更便宜,多一道保障,何乐不为呢?

总之,竹子认为只要预算足够,所有人都适合多重赔付重疾。

况且以哆啦A保为代表的一系列多重赔付产品费率已经和单次赔付的一样低了。

那么,既然用一样的价格能买到更好的保障,为什么不买?

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此,如果你对今天提到的多次给付重疾感兴趣,非常欢迎和竹子进行进一步的沟通。毕竟,只有充分沟通细节,才能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产品哦。

最后,祝大家周末愉快!


竹子说保


提到重疾险,大家一定不陌生。但是说到重疾险的种类划分,大家一定很迷茫。

重疾险从最初的只保障几十种重疾、只赔付一次,到现在发展至保障重疾、中症和轻症,还提供重疾轻症多次赔付的保障。

重疾险的每次升级带来的结果是保障渐趋完善,性价比越来越高。

下面的内容我们就去了解一下目前市场中的几款主流的、保障终身的、多次赔付重疾险,让我们用同类产品之间的对比来说话!

提示:本篇文章篇幅较长,如果想直观获得产品建议,请仔细看测评图下方;如果想详细了解每款产品请耐心阅读全文。

本篇文章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 1.10款多次赔付型重疾险测评

  • 2.是否有必要购买多次赔付型重疾险?

  • 3.多次赔付重疾险投保建议


一、10款多次赔付重疾险测评

看完产品测评图,南姐先总体说一下投保结论,由于我们每个人在投保时的关注点不同,自然导致投保需求也有差异,所以我们根据不同的侧重点说一下大致选择:

如果我们预算比较充足,且十分在意赔付次数:可以选择天安健康源优享/尊享,以及复星保德意的星满意。重疾病种均≥100种,且赔付次数较多。并且这三款产品都将癌症单独划分一组进行赔付,实在是很贴心了。

如果在意轻症及中症保障:可以选择天安健康源尊享、童佳保和百年康倍保。这些产品新增的中症保障,可以将传统的高发轻症获得专门的保障。中症方面,赔付比例均为50%,但是健康源尊享和康倍保均可以赔付2次,康倍保可赔1次。轻症方面,康倍保的赔付比例要比其他二者高了15%保额。

如果比较看重性价比:哆啦A保和昆仑健康保是比较合适的选择。特别是哆啦A保提供的智能核保功能,给身体有异常的用户提供了投保的机会,是南姐比较看好的产品。

如果关注其他方面的保障:童佳保、康倍保比较适合。童佳保有疾病终末期保障,康倍保多了一项重疾豁免,且康倍保的18岁前身故保障比童佳保多了1倍。

下面我们根据产品做一下具体分析:

1.天安健康源优享+尊享

都是一家的产品,咱们就放在一起说。

尊享版是优享版的升级产品,3月末优享版退市,4月初尊享版上市。当然新面貌也带来了新变化——部分轻症升级为中症且提高了赔付比例,重疾赔付次数增加1次,还可以自主选择附加两全保险(这也是为了满足部分用户返本的需求)。

尊享版的35种轻症中,有31种来自于优享版的轻症,另外增加了“轻度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度严重昏迷”、“中度克隆病”;

尊享版的20种中症中,有18种来自于优享版的轻症,另外增加了“中度严重瘫痪”、“结核性脊髓炎”。

(优享版50种轻症中的“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在尊享版中取消。)

南姐认为,尊享版的中症保障升级得相当实在,赔付比例提高、赔付次数增加意味着保障更加完善,对于疾病赔付来讲更为合理。当然重疾赔付次数和赔付比例也做了升级调整。整体升级后,价格也上调了大概4%,仔细衡量一下这上调4%的保费只换一项中症保障也是相当值得的。

手头预算较多,且真的很想要多次赔付、全面保障的朋友可以选择这一款。

2.工银安盛御享人生

这款产品在这次对比中没有明显优势,不过最长30年的缴费期倒是可以减轻用户的缴费压力。重疾病种分组也不是很合理,虽然分为4组,但却将6种高发重疾放在了3组中,和其他产品的相比,御享人生的分组不够合理。且在重疾中阿尔茨海默症和严重帕金森病的保障期到70岁,大家也知道这两项重疾年龄越大患病几率越高。

在众多产品的对比下,御享人生的表现不算优秀。

3.同方全球多倍保+中意悦享安康

南姐在去年曾多次推荐过这款产品,因为当时的同方多倍保凭借单次赔付的价格扛起了多次赔付的保障,综合战斗力5颗星。

但是随着保险市场的不断发展,新产品的更迭总是要不断超越旧产品。比如紧挨着同方多倍保的中意人寿悦享安康,后者凭借“多次赔付不分组”的优势打开了重疾赔付的新市场,多次赔付不分组的优势在于:只要是不同的重疾病种,符合间隔时间后均可得到理赔,而不用担心由于分组无法获赔的情况。

中意悦享安康在赔付方面略胜于同方多倍保,而同方多倍保在整体保障方面却不甘示弱。

重疾方面:同方多倍保是80种疾病分4组,悦享安康是50种疾病不分组,两款产品其实都包含了25种重疾,不过同方多倍保的比悦享安康多了些特定的儿童重疾保障,像严重川崎病、重症手足口病这样的。赔付次数这里也是多倍保比悦享安康多一次。而赔付间隔时间也是比较关键的,一般的重疾险大多是180天,好一些的是90天,但是悦享安康是1年。

轻症方面:多倍保28种>悦享安康10种,都包含了较为高发的病种,比如原位癌、轻度脑中风等;但是多倍保依然比悦享安康多了18种,“一肢缺失”、“单眼失明”、“肝脏移植”等疾病包含在内。赔付次数也是多倍保比悦享安康多一次,同时悦享安康的间隔时间要满1年。

其他保障:多倍保可以附加投保人豁免轻症/重疾/身故,悦享安康投保人豁免不包含轻症;多倍保有疾病终末期保障和就医绿色通道服务,后者均无。

当然价格上也是有区别的,悦享安康的价格要比多倍保贵一些。其实这两款做选择的话,区分点就在于重疾赔付是否分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关注重点去考虑。

至于病种是否分组这个问题,南姐的观念是这样的:由于重疾险的重疾病种数目较多,而其中有一小部分属于高发重疾,也就是保监会规定每款重疾险必须要有的高发的6种重疾(这6种高发重疾占所有重疾理赔的80%左右):

6种高发重疾: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终末期肾病。

所以不分组的话是最好的,如果分组那么尽量将高发重疾划分在不同的组别,更好的就是将癌症单独分组,比如天安尊享、复星保德信的星满意。除此以外,可以将这6种高发重疾分散在所有组别中也是不错的,比如弘康哆啦A保。下面我们就继续讲哆啦A保。

4.哆啦A保

哆啦A保保持着一贯的设计理念,保障足够、价格合理,所以在多次赔付的产品中,它的费率也更低。

重疾保障方面:哆啦A保虽然没有将癌症单独列组,但是6种高发重疾的分布也较为均衡,比工银安盛御享人生、同方多倍保和百年康倍保的分布更合理一些。

轻症方面:覆盖了诸如原位癌、轻度脑中风、不典型心肌梗塞等高发轻症,最高可赔付5次。

最得南姐青睐的是它的智能核保功能,其实产品好不好是一个方面,但是我们能不能投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如果这款产品我们连基本门槛都达不到,它再怎么好我们也只能干瞪眼儿不是?

但是哆啦A保的只能核保就可以让我们在几分钟内获得核保结论,像常见的乙肝、乳腺结节都可以通过只能核保获得核保结论,这两种疾病的核保情况南姐前几天都讲过。

5.永大光明童佳保

这是一款主打“中症”保障的重疾险,且深受众人喜爱。我们一起看一下它的保障情况。

轻症方面:35种病种,高发的轻症“原位癌”、“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微创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均包括在内;赔付比例为30%基本保额,可赔3次。

南姐看了下条款,发现童佳保的轻症理赔标准相对一些产品来说还是比较宽松的,比如“早期肝硬化”中,童佳保的规定是持续180天肝功能衰竭,有的产品要求持续一年;“昏迷”中,童佳保规定达到48小时可以理赔,而也有产品要求达到72小时。这里就简单举两个例子说一下。

而“轻微脑中风”则升级到了中症保障责任中,较为高发的脑血管类、器官功能类疾病和其他疾病比如中度脑炎或脑膜炎后遗症、中度帕金森氏病、中度面积III烧伤(15%)等也在中症的保障范围内;赔付比例为50%基本保额。像天安优享版中的“中度帕金森氏病”、“中度脑损伤”、“单个肢体缺失”是按照轻症理赔,而在童佳保里归类为中症,提高了赔付额度。

豁免这里主险本身自带了轻症和中症豁免,另外可以附加投保人豁免轻症/中症/重症/全残/身故/终末期疾病豁免。

我们从图片中可以看到它的保费也不算高,而且若保额超过30万,实际可以免缴一年保费,但是保障不变。和某福2018比起来,这个费率堪称亲民,所以这款产品走红保险市场也不足为奇。

6.昆仑健康保

这是一款消费型重疾险,南姐之前专门测评过,大家可以再温习一下(点击查看)保障是足够的,且价格比较便宜,更重要的是这款产品不限制投保职业。真正适合预算一般且看重保障的人群。

如果觉得身故保障较低,可以搭配一份定期寿险,比如同样投保相当宽松的瑞泰瑞和,提高身故价值。

7.复星保德信星满意+百年康倍保

大家看图片红色标注区域,这两款产品在重疾第二次和第三次赔付时,保额会增长,当然星满意在第四次第五次赔付也都保持保额增长的方式。

以同样50万保额为例,在第二次重疾理赔时,星满意可以获赔55万,康倍保可获赔75万,但是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五次赔付的比例高低如何,要看个人选择,比如有的人更看重第一次赔付,就更喜欢哆啦A保或者天安健康源尊享。

轻症保障也是按照赔付次数递增赔付额,康倍保的额度要比星满意高一些且赔付没有间隔期,这里比较好。

二、是否需要买多次赔付型产品?

当我们发现多次赔付重疾险面世时,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多次赔付和单次赔付的价格相当的话,我为什么不买多次赔付呢?多次赔付肯定保障更全面啊!有的重疾治疗期很长,还有的人罹患重疾维持了很长的生存期。

不过也有人会这样想:

一生中得重疾的概率虽然很大,但是得过一次后,再得第二次的概率就很小了,何不将第一次疾病的保障做全呢?提高保额,把重心放在第一次保障上。

这样看来,是否购买多次赔付型产品其实要看我们个人的观念,加上经济情况。如果预算充足,可以选择多次赔付的产品,更加妥当些;如果预算不多,建议把第一次赔付做足,保额做高,尽力抵抗第一次风险。

三、多次赔付型重疾险的投保建议

在上文的产品分析中,南姐也给大家提到了很多投保的建议,其实在实际投保中,更需要我们认真看产品的保障条款和病种情况。

比如轻症方面,我们需要去看轻症疾病的定义和理赔规定,较为高发的轻症大家最好眼熟一下,这样在选择时也能做到心中有数。(原位癌、轻度脑中风、不典型心肌梗塞、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等)

中症方面,其实在保费差别不大的前提下,可以考虑有这项保障,因为中症的赔付比例大于轻症,是重疾险的优化升级,对我们用户更加有益处。

重疾疾病分组这里是较为重要的内容,要么不分组多次赔付,要么就是将癌症单列一组,剩余几种都分到不同组别中,这样性价比更高。

至于是否选择保费返还,就要看我们的预算了,大家心里也知道选择返还的产品缴的钱就多;所以更注重性价比不在意返还的话,南姐还是比较推荐弘康哆啦A保,多次赔付重疾险中价格相当便宜的一款。

最后再多说一点:由于本篇讲的是重疾险,很多人也觉得重疾险条款复杂、陷阱较多,所以如果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或是南姐没有讲到的地方,可以私信或评论咨询。


选保指南


我们对于多次赔付重疾险的挑选标准应该有哪些呢?

保障全面:重症疾病种类覆盖全面,重疾保额能满足未来医疗需求,或者有搭配重疾医疗险的都不错;

价格合理:有身故责任,有豁免责任,有多次赔付,其实保障已经比纯消费型重疾险要高不少,价格就更要考虑进去;

缴费期限:预估自己的家庭未来现金流情况,缴费时间越长,占用家庭现金流越少,缴费时间越短,占用家庭现金流越多,不要让保险成为沉重的负债。

按需搭配

:上面介绍的重疾险产品都各有亮点和劣势,根据自己的个人需求进行搭配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如果要求性价比哆啦A保是首选。

如果要求重疾多次赔付的疾病覆盖更有保障,疾病不分组的长生福不错。

如果要未来重疾多次赔付额度能跟上保证治疗,康倍保也不错(贵)。

如果想尝试世界的患病极限,常青树的6次赔付等着勇者挑战,虽然是噱头大于实际用处。

依据自身的需求,去挑选合适的险种,就是最棒的保险。


慧择保险网


先说说重疾多次赔付分不分组有什么区别吧。

一、重疾多次赔付优于单次赔付,不分组赔付优于分组赔付,良心分组赔付优于瞎分组赔付。

二、多次赔付肯定比单次赔付好,但一定不是次数越多越好,赔付五、六次对客户而言基本是享受不到的保障功能,但缴纳保费时却要为此买单,因此多次赔付的次数合适够用就好。

三、不分组赔付的第二次赔付范围仅需减少一种疾病,保障范围大于分组赔付在第二次赔付时要扣除一组疾病,对客户保障效应更强,反过来说,如果是分组赔付第二次重疾与第一次重疾在同一组别中,即使购买了具有重疾多次赔付责任的保险产品,也无法获得赔付,不符合客户购买产品保障需求的初衷。

四、分组是否为良心,需要较高的专业水平并结合实际风险数据进行判断,这是目前我们无法做到的,既然无法判断分组是否为良心,那就只有一个最优选择——不分组。


玉选优保


OK,你这个问题我从两方面来给你回复,重大疾病的多次赔付分为三种情况;

1:特定赔付;在保险合同里面有一些疾病是特殊规定的,比如;肝癌,如果一个人得了肝癌,那么保险公司除了要赔付他/她的保额外,额外要多赔付50%的保险额度,这个就是保险公司规定的特定病种赔付。

2;特殊关怀;例如一个人因为重大疾病身故后,保险公司会给予保险金额的基础上,额外给付一定比例的保险金作为特殊关怀,俗称特别关爱金。

3:三重赔付;这个是你问这个问题最核心的一块;三重赔付一般指的是将人体的疾病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排序赔付,分为;器官类,神经类,血液类,其他类的。分为不同的组别。如果一个人得了人体器官类的重大疾病,如肝癌,那么保险公司赔付他保险保额,保险继续有效,如果过了一年,又得了神经类的重大疾病,那么再次赔付保险保额,保险继续有效,再过一年,这个人得了血液或者其他类的重大疾病,那么再次赔付保险金额,直到这里保险合同才结束。重大疾病赔付也随之结束。这个才是真正的重大疾病三重赔付含义。我还见过市面上有病情达到不同阶段的三次赔付呢,这种就看看吧,很难做准确的定义。

重大疾病的多次赔付这种保险最早的开发是在友邦保险的儿童重大疾病保险里, 随之,国内就出现了不同版本的三重赔付,呵呵。这个大家感兴趣可以去查查就明白了 。三重赔付现在已经在大人的重大疾病里面呈现出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