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期間農村沒有小賣部沒有代銷店,平常農村人的生活用品日用品是怎麼購買的?

hryqt


很多沒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是難以想象那個物質饋乏的時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些什麼商品,又是怎樣在生活中採購日用商品的。

其實那時候錢少,勞動價值低,農民在社裡參加勞動一年到頭一總結還要給社裡補錢的還不少。也就說你一家人勞動了一年到年底沒收入還得給社裡錢。現在的你可能很驚訝,說我一月隨便到哪幫人做點工也會掙個千兒八百,哪還有倒貼的?是的,那時候就是實情,給隊裡幹一年活,你除了得到糧食外,其它沒有收穫,末了還要給隊裡貼錢。

人們掙錢很少,當時一個工人也就十多二十元。我爺爺八十年代退休時才有五十多元工資。當然用錢也就少,生病不是忍不住了都不看醫生,平時就買點鹽、煤油、火柴,很多時候家裡沒火柴、煤油了得到別人家去借,有時間做飯時扯把稻草到正做飯人家裡點火後拿回家做引火,鄰里稱為“包火”,鹽沒了能忍則忍,來客人沒有了就去哪家借點。很多家裡做飯有了油卻沒鹽,就說了一句俏皮話:有油無鹽黑起往年。

衣服是要穿的,一般情況是要過年了會有一套新衣,夏天來了有一套新衣,都是買布然後找裁縫製成衣服。鞋子不一定會買,多數做千層底布鞋。雨天都不買雨鞋,光著腳行走在泥濘的道路上。

七十年代還是公社,下面分大隊,生產隊,每個大隊有一個供銷社的代銷點,由供銷社安排人員,貨物。這個代銷點基本設在大隊的中間地點,方便周圍的村民買東西。鹽、煤油、火柴,醬油醋菸酒茶,鍋碗勺盆,布匹等日常用品都可以購買。

要想有更多的選擇性,品種更齊全就得上更高一級的供銷社,或者到縣上的百貨公司。供銷社下面也有很多分支:專門百貨的,農機五金的等等。糧食由糧站統管。

也有趕集的日子,最早都是統一的,不象現在周圍很多集趕,今天李莊明天張莊後天王莊.....那時候工人上班、學生上學,農民趕集都以周為單位,一週一天,學生讀書上六天,休息一天,趕集是週日為趕集日。

不過,農民是沒有假日的,要趕集得請假,沒有工分。農民也很少趕集,不做買賣,糧食不一定夠吃,也沒什麼去賣。最需購買的就是想辦法買個豬仔或小雞仔,養大了可以賣點錢。



yungkey


這個問題,我就以我那個地方來說說!

我那是個比較偏僻的山村,很多村莊都是離集市比較遠的,一般的都有四五公里,而且每個村裡的人都是住的比較分散的,這幾戶那幾戶的,比較少集中在一塊,這個有區別於其它地方,所以村裡面也比較少有代銷店啊,小商店啊之類的,就算有也是很少的生活日用品!

由於日常生活用品不齊全,除了非常急用的到代銷店去買之外,基本上都是到鎮上的集市去買的,每個鎮上都有固定的趕集日,也就是圩日!每到圩日農村的人不管買不買東西,一般都喜歡到圩上去轉轉!包括現在也都還是一樣!

我是農夫光頭強,你那是怎樣的呢?歡迎評論區說說





農夫光頭強


我們村周邊有好幾個集市,也有供銷社。

集市時間日期也是錯開來的,好比這個集市是一 三 五 七 九。。逢單開市,那個集市是二四六八十。。逢雙開市,同時這樣好處是人流量集中,避免集市同開造成人流量分散。


村民們每天都可以去集市買生活用品和日用品。


碭山小班


70年代的時候火柴2分錢一盒,叫洋火。別的商品洋油、洋菸等就不介紹了。各項生活用品公社(鄉鎮)有供銷社,各個行政村有代銷店。但商品遠沒有現在齊全,有時候缺鹽,有時候缺火柴,偶爾來一次‘’海貨‘’鹹魚在代銷店附近的買的到,離的遠的只能聞聞味。還有一個購貨渠道就是‘’貨郎‘’,他們拿著一個手鼓,手鼓兩邊拴著繩疙瘩,用手一搖,發出響聲,因此都喊他們為‘’貨郎鼓子‘’,只要聽見鼓響了,老人們就把早預備好的頭髮,舊鞋,破繩頭子等拿出來換針,換火柴等。想想也挺有趣。





-簾幽夢245


上世紀70年代買東西:

自行車、手錶、縫紉機、收音機(這稱“四大件”,前三種稱“三大件”)、座鐘、衣服、布匹、膠鞋、鉛筆、鋼筆、紙張、簿本、玩具等等,在百貨公司門市部(或稱百貨商店、百貨大樓,不止一個就稱簡稱一門市、二門市……或簡稱百貨、二百,或另起名字。)。

鐵鍋、瓷碗、筷子、當地產的木器傢俱等等,在土產門市。

農具、農藥,在農機門市。

糧食,在糧食局的門市部。

副食品,如肉、蛋、魚、調料、煙、酒、水果等等,在副食品商店(門市)。

蔬菜,在農貿市場。農貿市場也有肉、蛋、掃帚、炊帚等,屬“自由市場”性質。副食品商店也供應蔬菜。

農村有供銷社,供應各種日用品。


平武鄉野男孩


70年代,我們大隊有一個代銷點,是公社供銷社設的,離我家很近。裡面銷售一些除了糖茶菸酒及針頭線腦之類的日常用品外,還銷售照明點燈用的煤油、做鞋用的紋布、鬆緊布、女孩用的髮卡、潤膚用的棒棒油等之類東西。平常也收購雞蛋之類的農副產品,最高興的事是偷家裡的雞蛋換糖吃。代銷點負責人姓陳,人都叫老陳,名字已不記得了。

做衣服買布需要去公社供銷社去,不僅要錢,還要布證。那時人窮,一年也買不了多少東西,並不覺得不方便。日月穿梭,時過境遷,一切又彷彿就在眼前,不甚慨嘆。


秋色紅黃白77158224


回想農村七十年代的艱難歲月,真是叫人難以忘懷,往事歷歷在目,酸楚一陣陣湧上心頭。前期還是人民公社大集體的時代,我們這裡是八零年才分田到戶的。分田到產之前個人不能許經營小賣部,農村人只有在縣商業局下屬供銷聯社設在公社(相當於現在的鄉鎮)的供銷社(百貨商店)或大隊(現在稱村)的代銷點購買平常的生活用品和日用品。化肥,農資由生產隊統一到供銷社買。每逢農曆初一十五(跟集日)周邊五公里以外有大的集市,大點的生活用品諸如修房的木材,牲畜,糧食等上集市交易。物資匱乏,不像現在這麼豐富。國家對農村糧食不夠吃的農戶採供應糧的辦法(貴時也就一二毛錢,還有更便宜的),比集市上買的便宜的多,因為國家掏了一部分錢,品種也較單調,蔬菜基本上是自已種的,因為每家每戶分有自留地。我們本地七二、三年連續二年遭受旱災大多農戶糧食不夠吃,國家供給供應糧,極度缺糧戶每人每天供應八兩,根本不夠吃,因為生產隊勞動強度大,全靠野菜充飢。家中有工人,幹部的還有一點錢買(工人,幹部每月拿咪啦哨個錢,也就36.5元,在那個年代就很不錯了),好多戶連這點錢都拿不起,但這必須得想盡一切辦法買上,畢竟這是救命呀!出外帶糧票,不然貴著吃不起,有時甚至國營飯店買不上飯。大隊的代銷點商品品種比起現在少的可憐,穿衣的布料有什麼花大尼,的確良,畢基,條絨,格子尼等,成品衣服很少,七十年代初還用國家發的布票,沒布票就買不上布。大隊代銷點平常商品很少,就買些食鹽,鹼面子水果糖之類的,學生用文具,作業本買一張大紙自己動手杳,不會大人幫助製作。七十年代後期,隨著開改開放號角的吹響,物品越來越好,銷售購買渠道的逐漸暢通,市場的豐富,農村購買渠道就向更好更便捷的方向發展了。


瓜州瓜迷


說起這個真是滿滿的回憶,那時候只有去趕集,趕集也得湊巧了趕上週末才能去,或者去供銷社,我的父親就是供銷社的一員,現在退休好多年了,時間過得真快。還有一種小賣部都是開在學校或者村委會旁邊,就只賣那幾樣,白丸子、花生米、豬頭肉、老白乾、豬皮凍、醬油醋、一毛錢的老冰棍,最香的就數午餐肉了,沒有添加劑,沒有色素,那時候吃的很開心,特別好吃。錢掙得少,人也單純。


杜魯門812


七十年代農村村部有代銷點,貨物不是很多,大部分還是要到供銷社去買,也就是現在的集鎮上,偏遠的山區有十幾里路。.那個時候不像現在沒有那麼多東西買,糧油根據你出工掙工分在生產隊裡領,買的東西基本上就是曰常用的火柴.肥皂.煤油.(當時照明用)電池鹽之類的,那時農村刷牙的幾乎沒有,毛巾用的有破洞還在用,洗衣詵頭有的用皂角,稻草灰,茶籽粕,買東西的次數很少,偶爾有些貨郎進村賣些針線,頭髮繩.髮夾.生髮油.潤裂油等一些小百貨,長年手裡沒錢的家庭多,拿什麼買?跟現在比起來真是天壤之別啊。


甘甜298825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