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什么要撕毁500架五代战机订单?

第一军情


题目指的应该是印度退出和俄罗斯联合的“FGFA五代机研制计划”吧,看来三哥这次也算是“开窍”了一回,没有被老毛子牵着鼻子走,其实在世界军火市场上,印度也算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大客户了,典型的“人傻钱多”类型,不管是跟西方国家,还是俄罗斯,印度都买过不少的武器,尤其是对现在经济低迷、被西方制裁得不要不要的俄罗斯来讲,这么好说(忽)话(悠)的客户是很难得的,所以,自己的五代机计划怎么能不带上这个好(冤)伙(大)伴(头)呢?


来了解一下所谓的“FGFA”计划,就知道印度退出也是情有可原了,这个计划的全称是“Sukhoi/HAL FGFA”,听起来好像听高大上啊,其实也就是在俄罗斯自己的五代机(苏-57,曾叫T-50)计划“Sukhoi PAK FA”的基础上搞起来的,嗯,没错,说白了就是俄罗斯没钱了,然后拉印度入伙,负责打钱,等我的“PAK FA”研制计划完成了,我再给你造一个印度版的苏-57,帮你完成所谓的印度“HAL FGFA”(就是在苏-57的基础上根据印度的要求稍微修改一下,至于这个修改有没有用就不好说了)。

所以,这其实就是一个“捆绑性”的合作,反正俄罗斯就吃准了单凭印度自己是绝对弄不出五代机的,美国也不会帮印度研制,只能优惠一点,高价卖点飞机给你,中国就更加不可能跟印度合作了,所以,你印度想要五代机就必须跟我俄罗斯合作,让你出钱就出钱,但是实际呢,印度出的钱就是砸在俄罗斯自己的“PAK FA”中,只有等俄罗斯自己的“PAK FA”完成了,印度版的五代机计划“HAL FGFA”才能有着落,而印度在参加了这个计划后,就已经是骑虎难下了,毕竟都开始砸钱了,也就只能盼着能不能出点成绩了,当然,看看今天的苏-57什么样就知道三哥的心里肯定是MMP的!


而且还有一点大家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就是这个“Sukhoi/HAL FGFA”计划的开始时间,刚好在2010年9 月份,这个时间点有什么不一样呢?没错,刚好是我国的歼20还未首飞但是媒体和网络上已经铺天盖地在报道的时候,可以看出俄罗斯为了坑印度还真是步步为营了,连时间都掐的死死的,利用歼20横空出世的压力,使得印度HAL尽快开展的所谓的“FGFA”计划,最终不得不和俄罗斯合作,成了一个冤大头,而印度最终退出这个计划,可能也是觉得自己不能再傻下去了吧,毕竟砸了那么多钱,然后出来一个不上不上的苏-57,还不如直接跟美国买F-35呢!


哨兵ZH


据悉,印度已正式宣布,终止和俄罗斯共同研发第五代战机~T50。历时11年,印度已经耗资近百亿美元,望眼欲穿的第五代隐形战机,印度为什么要放弃呢?



有书君认为,印度选择对俄罗斯说“不”,应该有以下几种心理吧。


一,印度想尽量摆脱对俄罗斯军火的依赖,转向多源头采购。


印度作为全球最大的军火进口国,其一掷千金的土豪派头,简直就是别人眼中的小肥羊。

俄罗斯和印度是多年的军售伙伴,印度大多数武器装备都是俄制系列,尤其是战机基本都是俄制造。


2007年,俄印开始计划十年之内,共同研发第五代战机。其实他们是各取所需,俄罗斯没钱,印度没技术,两国一拍即合,2010年,达成初步协议。印度曾梦想着,2017年能部署最新的第五代隐形战机。可是,俄罗斯除了源源不断的讨要后续研发资金,其战机的核心技术,印度一点都摸不着边。


虽然,俄罗斯的第五代战机苏57已经公开亮相,可是俄声称,其生产后先装备俄空军。也就是说,印度想要购买还要再等几年。印度眼看着苏57,不但隐身性能没有达到印度的要求,而且投入使用还是遥遥无期,印度再面对着资金的无底洞怎能不着急?



其实,印度已经被俄罗斯坑了N次了。俄延时交付印度购买的二手航母,并中途多次提价,印度所付费用比新建航母还高。而且,俄罗斯一直掌控着核心技术,印度至今还要依靠俄罗斯维修航母,其舰载机则需要俄罗斯专家帮助升级。


印度购买的俄系列战机坠机率之高,世界闻名,飞行过程中经常零部件脱落。印度想让俄罗斯维修,俄大手一伸,想维修先拿钱。印度真是冤大头啊。印度付出了大量的金钱,依旧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不能独立生产武器装备,处处受制于俄罗斯。


这次他们宁肯前期费用打水漂,也要摆脱俄罗斯。他们想转向美国军购,美国的F35战机也不是低价能买到的。印度在俄美眼中都是一样的小肥羊,俄美只为了赚钱,没有谁会真正的帮他。


二,印度想和俄罗斯讨价还价,让其出让苏57战机的核心技术。


在俄印共同研发五代战机的过程中,印度只是提供资金的角色。印度一直想得到战机的核心技术,进而能通过山寨,独立生产战机。可是俄罗斯掌控着核心技术不撒手,印度也是无可奈何。

印度知道终止合作,俄罗斯也损失惨重。俄罗斯缺钱,如果没有印度的后续资金,俄也无力完成苏57的后续改造,到投入生产的工程。


印度可能也想,冒险一试,赌一把是不是可以逼出苏57的核心技术。


三,印度也想逼着自己开始自主研发第五代战机。


印度多年来,采购军火都要仰人鼻息。究其原因,一个是为了政治利益,获得别国的支持。有书君觉得,更重要的原因是印度没有完整的军工体系,不能自主研发武器装备。这次,印度想抛弃俄罗斯,自主研发第五代战机,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也开始了AMCA计划,预计2019年完成全部设计,并投入生产,2021年完成首飞。



有书君认为,印度想自主研发第五代战机并不现实,有可能成为笑话。印度缺少军工技术支撑,不具备自主研发的能力。只有通过第一代到四代战机,逐步研发积累,厚积簿发才能成功。印度想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是不行的。


早在2008年,印度就提出了AMCA计划,十年过去了,该计划依旧没有什么进展。印度买了大量武器装备,别说山寨版了,就是日常维修升级都要受制于人,归根到底就是自身的军工实力问题。

有书君觉得,印度想要成为拥有第五代战机国家,还要回归到购买俄美战机,依旧前路漫漫,遥遥无期。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一向对俄罗斯逆来顺受的“冤大头”印度,终于鼓起勇气,发俄罗斯发出滔滔恒河水般的怒吼,不惜让前期的50亿美元的投资打水漂,也要撕毁与俄罗斯联合研制的五代机T-50的200架采购合同,表面上看起来是一项涉及几百亿美元的军购合同的废弃,实质上是俄印双边关系悄然发生质量,而更深沉次的原因则是印度以丧失独立自主的代价,紧跟美国,以期狂飙突进的方式实现超级大国梦。

一、表象:T-50的技术无法达到印度的要求

只是地区大国的印度,一直做着超级大国梦,在莫迪上台后,以“印度制造”为旗号,无限放大印度人的世界超级大国的梦想,渴望尽早超越俄罗斯、英国、法国等老牌西方列强,与美国、还有他平起平坐。

从军事的角度来讲,除了安全的需求外,印度急需一款五代机来撑起门面——五代机是军事超级大国的标准,目前,只有两个国家是五代机俱乐部的会员,俄罗斯的技术实力也有可能让他拿到邀请函,甚至会员。于是,没钱的俄罗斯与没技术的印度一拍即合,一个出技术,一个出钱,联合研制五代机T-50。十几年过去了,T-50对于印度仍然是水中花、镜中月,虽然俄罗斯去年给T-50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苏-57。但这款被誉为拍扁的苏-27,在印度人眼里,大概是四代半战机,跟苏-37并没有技术上的代差,其隐身、超音速巡航、发动机、雷达等等都达不到印度的要求,即便如此,俄罗斯还不肯向印度转让技术。蹉跎了十几年后,印度期望的先进的五代机仍然是空中楼阁,失望至极,怒不可遏,在搭上美国后,终于壮胆发飙了,宁可让前期的50亿美元的投资打水漂,也要撕毁200架T-50战机的采购合同。

印度撕毁这份大合同,俗语自损八百,杀敌一千的行动,俄罗斯的损失比印度更大:俄罗斯的经济能承受几百亿美元的损失?没有了印度的研发投资与后续大规模的采购,俄罗斯可能连把T-50,也就是苏-57从四代半战机改进为真正的五代机的钱也拿不出来,远没有“爱买不买,不买滚蛋”的潇洒。

二、背后:俄罗斯与印度的关系出现了质变

像五代机这种大国利器的大规模采购,,绝不仅仅是普通的商业行动,往往受到政治、军事、外交等等因素的左右。

在这之前,俄罗斯与印度的关系尽管很好很牢固,但从来都没有平等过——俄罗斯是老大,印度就是小弟,就像日本、韩国是美国的小弟、仆从一样。印度没有技术,没有强大的工业能力,几乎所有的武器装备都得向外国采购,而几十年来,他一直是俄罗斯的第一大军售客户,任由俄罗斯宰割,成为跟沙特齐名的军售冤大头。

莫迪2014年上台后,持续地燃烧着印度超级大国梦,特别是美国出台“印太战略”后,给印度画了一个实现超级大国的饼,印度没有丝毫挣扎就上钩了——印度与俄罗斯不平等的双边关系已经成为印度实现超级大国梦的拦路虎,而不仅仅是不愿意再做冤大头;改变政策,疏离俄罗斯,紧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印度实现超级大国梦指日可待,至少莫迪是这么想,印度人对此也深信不疑。

因此,亲美远俄,将是印度未来的外交政策的核心,特别是莫迪连任总理的话。无论是俄罗斯,还是美国,都不会平等地对待印度,印度对此心知肚明,既然美俄都凌驾在印度头上,那跟随一个更有实力的老大才是明智之举。

三、本质:印度跟随美国,牺牲独立自主原则

印度是不结盟运动组织的领导者,从尼赫鲁开始,就一直强调独立自主的原则,制定的外交基石是:亲美、和西(方)——亲近俄罗斯,结成不平等的准盟友关系,与此同时,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和气、友好。

然而,胸怀印度超级大国梦的莫迪,在特朗普的鼓动下,愉快地钻进美国炮制的“印太战略”,在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分量瞬间吃重了,莫迪成了他们的座上宾,印度成了他们强有力的伙伴,给印度的超级大国梦抹了不少的润滑剂。而美国表示愿意把F-16的生产线转移到印度,并向印度转让技术,为“印度制造”加持,特别是美国许诺愿意把技术成熟、先进的五代机F-35卖给印度,给印度吃了一个定心丸。

于是,莫迪修改外交政策,有之前的亲俄和西,变更为亲美远俄。印度撕毁采购200架T-50战机的合同,只是俄印关系嬗变的一个标志而已,后续的发展将更精彩,更复杂。

对于印度而言,紧跟美国,也就搭上了通过超级大国的快车,没有比这更重要的利益呢,即使牺牲独立自主的原则也在所不惜!至于俄罗斯,印度今后的态度则是:自个儿耍去。


飞狼


原因很简单,俄罗斯根本无法提供印度所需的五代机。印度与俄罗斯合作的FGFA项目在技术的基础是苏-57战斗机(即之前的T-50),而苏-57目前已经被证明并不是一个成功的战斗机设计。

很多军事爱好者戏称苏-57为“拍扁了的苏-27”,虽然这个说法不过是对苏-57外形的调侃,但也不难看出该机在气动设计上的保守。作为一种第五代战斗机,苏-57在设计上过于保守,其继承自苏-27的布局虽然降低了设计风险,但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该机的设计水准。

苏-57在隐身设计上非常糟糕,该机甚至不具有对发动机叶片起遮蔽作用的S型进气道,在座舱盖、翼身连接部分等部位处理也不够认真,结果导致该机的雷达反射面积远高于其他第五代战斗机,据称甚至达到了0.4平方米(相比之下F-22仅有0.05平方米)。加之目前俄罗斯仍然无法生产推重比10级别的涡扇发动机,结果导致苏-57既不能超音速巡航、又不具有理想的超机动能力。

同样,苏-57在传感器方面的研制进度也非常拖沓,甚至直接影响到了苏-57的定型和生产。综上,目前的苏-57在五代机的“4S(超机动性、超音速巡航、雷达隐身能力和超信息优势)”放米啊你都不合格,其相比于第四代战斗机的优势大打折扣、与其他第五代战斗机相比差距明显。而FGFA作为一种为印度定制的战斗机,其在设计上还与苏-57存在差异、并需要满足一些印度的特殊要求(如专门研发双座型)、并改装印方要求配用的设备和武器,其研制进度可想而知。

历史上,俄印之间的军事贸易曾屡次发生俄罗斯工程进度过慢、反过来要求印度反复增加资金投入的情况,对于印度来说自然不希望再次出现这种状况。目前,美国已经在出口F-35问题上对印度有所松动,这意味着印度很可能获取这种性能更加合格的第五代战斗机、且有望能够更早获得实机。既然俄罗斯无法提供印度需要的五代机、美国又能够提供更好的选择,也就无怪印度撕毁订单了。


军机图


印度跟俄国签订的PAK-FA也就是苏-57的意向订单哪有500架啊,笔者记得一个模糊不清的数据,大约是100架单座型号,还有100到150架左右的用于执行双重任务的双座型号,总数超不过250架——事实上印度和俄罗斯的五代机合作目前细节仍然不清楚,展现出来的都是一笔糊涂账,但是说意向订单高达500架那肯定是瞎掰:你让印度买500架五代机,他有那个钱吗?

不过,虽然有点不清不楚,但是印、俄之间的五代机合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肯定是有些问题存在的。这个问题不单单是几年前盛传的双方合作份额的问题,也不一定全都是印俄两方技术共享的问题,问题的焦点现在怕是要集中在苏-57型战斗机的性能上了——笔者之前就分析过苏-57战机在隐身性能上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上个月俄罗斯公开宣布“在2025年前只会采购12架苏-57战机”无疑又让这种怀疑多了一层可信度。在俄国可能将现有的苏-57战机进行深度改进以尽可能地达到“完整的五代机标准”的情况下,印度也不太可能为这种“不完全体”的五代机买单——印度人虽然在对外军购上不太精明,但也绝对不傻,拿着这种有缺陷的五代机撑场面,坐看俄国改进自己的五代机,有点头脑的都绝对不会干。

何况,自美国的“印度-太平洋战略”愈演愈烈,对于印度的战略扶持程度也日渐增加,除了表示能够向印度提供P-8A反潜机、F-16C生产线之外,甚至还有向印度提供F-35A第五代战斗机的呼声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也不排除莫迪政府玩这种“以退为进”的把戏,以在印俄的五代机合作中获取更多的叫价。


军武次位面


对于印度5代机研制计划来讲,平心而论俄罗斯在欺负印度。

2007年俄罗斯和印度开始联合研制五代机。其结果就是T-50战斗机。T-50战斗机预计会有两个分支:第一个是Su-57,这个型号的战斗机是俄罗斯准备装备本国空天军的;第二个型号是SU-55,这个型号的战斗机才是给印度空军的产品。

从T-50到Su-55、Su-57之间还有很多的过渡型号组成了一个新的T-50家族战斗机族。

但印度和俄罗斯合作研发T-50的道路并不顺畅,先后出现了多次的项目延期。在2013年印度也没有见到T-50的真机。据传闻后来印度代表团看到一架停放在地面上的T-50战机要求参观,被俄军拒绝,只能远远的膜拜。

至此印度和俄罗斯在战机合作项目上就有了很大的分歧,一方面是印度不断的投钱进去、另一方却是印度看不到任何实际成果。

而在项目上印度队战绩提出了将近50项修改意见,诸如增加双座版本、适配印度本国研制的空对空导弹、增加网络作战等印度人认为的最强战机的需求。

在此俄罗斯一方承诺加入这些功能一方面不断的提高项目收费。从最初的25亿美元至今一路提升到70亿美元,如果印度继续接受那么在印度版T-50最终成军的时候印度将付出将近400亿美元的成本。而只能获得不到200架的战机(与最初印度设想的150亿美元获得500架战机的想法大相径庭)。

因此印度经过痛苦的抉择选择在今年4月拒绝了再付款37亿美元的提议决绝的退出了T50的联合研制计划。

迄今为止,印度在T-50上完成了15%的技术工作付出了一半以上的研制成本。却真的是一架飞机的螺丝钉都没有拿到。

后面俄罗斯的Su-57恐怕又要俄国独霸天空10年,10年后恐怕会再次以军售的形式直接销售给印度了,就是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看在联合研发的面子上给印度打个折。


军武数据库


印度曾经迫于无奈和俄罗斯做了逼不得已的合作,即印度出钱,俄罗斯出技术,两家合作研制新五代战机。为了这个项目的成功,印度先后投入了近百亿美元,但俄罗斯方面始终没有明白回话,这让印度人很是抓狂。从当初合作到如今全面崩盘,时间跨度已经有十几年了,随着印度的正式退出,意味着两国在这个项目上面正式分道扬镳。


这款双方合作的战机名叫T-50也叫苏57。其实印度退出实在是无可奈何的选择,毕竟谁也不愿意花了那么多钱却没有得到一点回报,可问题并不是印度,而是俄罗斯。这些年俄罗斯的军工实力不断下降,一直在吃苏联得老本,到了今天,俄罗斯已经没有能力再提供T-50所需要的技术和人才。

印度在和俄罗斯合作的过程中也曾几次表示想看一下研究成果,但都未能看到实际成果。印度也屡次表示希望俄罗斯加入一些黑科技以符合自己国家的战略需要,却被俄罗斯搪塞敷衍。俄罗斯还以此为借口,向印度索要更多的研发资金,到了今天印度才发现不知不觉,自己已经砸了近百亿美元下去,却没得到一点好处,所以阿三终于受不了了。

如今的印度又和美国眉来眼去,当然不想再招惹俄罗斯了,果断的撕毁了当初两家的协议。其实印度也实在被俄罗斯坑惨了,以前的航母,买的比自己造的还贵,战斗机,坠毁的比能飞的多,现在的五代机花了那么多钱连影子都没看到,阿三是真的惨。

我是头条作者一树梅花一放翁,希望大家可以给我点个赞,关注一下,谢谢各位啦!


历史十二郎


印度已经正式通知俄罗斯,将不再继续参与联合研制FGFA五代机的项目。在原有的合作框架下,印度将采购127架FGFA战斗机,而不是题目所说的500架,合同总价值至少为86.3亿美元。

1、俄罗斯敷衍印度的军备需求

FGFA五代机项目的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参与的双方分别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俄罗斯的苏霍伊设计局。2010年,苏霍伊设计局的PAK-FA战斗机设计成功,并向印度隆重推荐,结果印度很不满意俄罗斯的这种所谓推荐,提出超过50处的改进意见。

按照印度方面的要求,FGFA战斗机应该具备优秀的隐身能力、有强大的发动机、可以同其他战场系统进行实时的信息交互、雷达系统应该足够强、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但俄罗斯显然没有做到。

2、俄罗斯与印度合作纯粹冲着钱去

在随后的合作过程中,俄印双方在项目的主导权上发生争执。在这个五代机的项目中,印度扮演“出钱”的角色,想要掌握战机研发的核心技术,但是俄罗斯只想把印度当无底洞,以至于这个项目进展非常缓慢,拖到了现在也没什么成果。

截至目前,印度已经花了上百亿美元,对项目的发展更是看不到未来,不如干脆放弃与俄罗斯的合作,减少无畏的损失。由于长期受制于俄罗斯,印度同俄罗斯的其他军事技术合作也遭遇重重挫折。

3、印度欲摆脱军备受制的现状

在“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的维修方面,印度已经开始同乌克兰方面进行接洽,准备一脚踢开俄罗斯。在S-400防空导弹系统方面,双方发生着激烈的价格拉锯。这一系列不愉快的因子,让印度对俄罗斯的信任不断锐减。

不单是针对俄罗斯,印度还拒绝了美国提供的F-35战斗机,转而独立研制国产AMCA隐身战斗机,预计在2019年拿出最终设计方案,在2021年实现试飞。不难看出,在长期吃亏和购买国外高价战斗机之后,印度军方开始认识到自主研发的重要性。

不过,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美国、俄罗斯都具有完整的战斗机研发体系,经历了从一代到四代的研发过程,厚积而薄发。印度只有一个不成功的光辉战机LCA,没有技术上的积淀,想要一举成名恐怕很难。强化国产装备研发本身是没问题,但如果操之过快,只会遭遇滑铁卢,毕竟印度这样的案例太多了。

2018年再度连任的普京能否挽救俄罗斯经济?几百万印度女犯人为何与男子关在一起?关注“金十数据”,我们给您提供更专业的解答!

金十数据


我只能说印度是个脑残,而且不是一般的脑残。

首先我们知道印度自己是造不出先进战斗机的,但印度嘴上虽说自己并不认为自己造不出,但实际上自己造的飞机连印度自己都看不上,印度的光辉战斗机造了多少年,还不堪使用。事故频发。因此一度看上了俄罗斯的五代战机。

但是印度为这些战机提出的条件,让俄罗斯方面难以忍受,印度认为俄罗斯的发动机性能不好,让俄罗斯更换,还要让俄罗斯转让全套的五代机技术,五代机的技术在全球来讲都只是被少数国家掌握,是不能被外传的机密,印度想轻松获得,理所当然地被俄罗斯拒绝。

又由于五代机制造时间过长,印度看到无法满足自己的期望,就单方面撕毁协议。这可以说是脑残的典型特征,印度和西方国家也是大致如此,西方国家也是不愿意给印度提供五代机技术,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愿意提供500架战机就是很不错了,而印度撕毁协议,预示着印度将在很长时间没有先进战斗机了。

对印度这个国家,我是一如既往的表示无语。


春风踢碎鬼门关



印度与俄罗斯联合研制的FGFA战斗机就是使用当时验证机完成度较高的T–50为原型, 根据印度需要而修改的一型战斗机,如果进展顺利也许它会像印度版的СУ–30I那样会叫做:СУ–57I。 可是这个项目目前已经终止了,而T–50经过很多年的磕磕绊绊正式服役编号叫做:СУ–57。俄军在普京总统视察完该机后可怜的订购了2架。



印度与俄罗斯在战斗机交易上是有传统历史的,印度空军装备苏/俄制战斗机目前有:МИГ–21/23/27/29、СУ–30…等型号总数量超过了1000架,也正是拥有了这样多的苏/俄制战斗机,从飞行员对装备熟悉程度和维护地勤人员技术保障熟悉度这两方面来看,印度空军也确实倾向于购置俄制装备……印–俄之间达成联合研制“第五代战斗机”项目也就水到渠成了。 那么,为何这次印度退出了这次合作?这是因为印度自己“长心眼”了,早年间由于印度军工水平低下印度在购买外国武器的时候屡次上当,购买的装备质次价高!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国际卖家都是“狠宰冤大头”,印度与俄罗斯交易当中最大的一次“挨宰”就是“戈尔什科夫号”(后来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当时俄政府是将这艘“基辅级”航母赠与印度,但是航母的改装工作交由俄罗斯船厂和舰载必须购买俄罗斯的миг–29K战斗机……后来在这艘旧航母身上发生的事情和弊端经常出现国际媒体上,这次交易印度最少被“宰”了20亿美元! 而这次印–俄联合研制FGFA战斗机项目印度打算较深入的加入,并且提出:新飞机要提高隐身性能(机体是改不了了,可能是隐身涂料)、增加新航电设备,通讯设备(可能要添置一些西方装备)、拓展武器弹药集成(就是要求俄罗斯开放火控计算机原代码)……印度这样要求的目的就是利用FGFA(T–50)较成熟的验证机打造一型最适合自己的战斗机,然后为将来自己研制新飞机积累经验。甚至要求俄罗斯对FGFA提出了技术转让,这是因为印度当年的СУ–30I战斗机项目,印度没有提出转让,引进的只是一条组装生产线,大量的零件都需要进口俄国货……最后组装完的货甚至比原装的都贵!

印度的这点“小算盘”作为国际军工市场的“老行尊”俄罗斯当然明白,“买的没有卖的精”自古以来就是“商经”!俄罗斯当前在国际市场上有价值的商品就是石油和资源型初级产品,再一个就是武器装备了,而出口武器装备也是俄罗斯“以贸养军”的重要资金来源……对于武器装备的秘密绝不会外泄,并且对印度这种以前没条件讲价的买家,现在提出来要参与内心深处是不悦的! FGFA项目开始后,需要印–俄双方总投资328亿美元!该飞机是俄罗斯T–50为蓝本,但是俄罗斯航空工业从苏联解体后技术能力就已经断崖式下降了,吃老本改进СУ–27/30系列还行,真的要设计新型飞机真的是有些力不从心,T–50本身就许多技术不稳定的地方,再以它为蓝本设计的FGFA战斗机需要改进小项目有40多项之多,由于俄罗斯技术严重下降,造成了FGFA项目一直进展缓慢,随着公布的服役时间越来越近,印度仍然没有看到任何整机也就对这个项目失去了耐心,原来印度打算购置214架FGFA,后来削减成了144架,最终又成了127架,而且印度对该项目的投资所占份额也越来越少,原本是328亿美元两家各占50%,但是到了最后印度所占比例降到了13%。 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方面认为所谓的FGFA完全是俄罗斯方面“诈钱”的项目,整个项目印度前后投入了近3亿美元,结果是连飞机的影子也没看见!但俄罗斯方面认为印度仍然需要再投资近70亿美元,因为整个项目总额是328亿美元,实际上印度再投资70亿美元最后也仅能得到俄罗斯提供的4架样机,而且印度还得为每架样机再花上1.35亿美元(127架×1.35亿美元是多少?)!这样令人咂舌的价格实在是让印度承受不起,再难以承受的价格面前印度打算只购买12架,但俄罗斯仍然坚持127架…就在这种“扯皮”和无效率工作当中,印度最终退出了FGFA计划。 FGFA计划再次让印度吃了暴亏!问题归根到底仍然是印度自身痼疾所致,而这个痼疾就是长期以来印度根本没有进入到“工业化时代”,工业化水平低,国家的武器制造水平必然极低!没有办法只能去国际市场购买,而国际商业规则就是“在商言商”,没有什么优惠和情面之说!所以,对于国际卖家来看印度的钱不赚白不赚,你不赚就会丢失市场……也正是这样的商业思维,最后只能是印度当冤大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