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得了腎病會浮腫?

samyasa


腎臟作為人體的一個排洩器官,起到一個特別重要的作用.

我們身體的水都是要經過腎排出體外的,如果腎臟出了問題,代謝的水還有鈉離子就會留 在體內,造成水腫.


比如,當身體發生了急性腎炎,或者是慢性腎炎的時候.有的患者就會因為高血壓或者血 容量增加等其他因素,讓毛細血管內的液體不正常的跑向組織間隙.

如果發現腎臟有問題要及時去醫院做一套腎臟方面的檢查,確定腎的損害程度.

有什麼方法可以減輕這種情況造成的浮腫呢?

1:減輕食鹽的攝入量,所以在做菜的時候就要記得少放鹽了,嚴重的情況下最好不要吃含 鹽的食物.

2:控制水量的攝入,身體出現腎炎之後,水的代謝會受影響,如果吃的含水量多的食物,會 加重水腫.

3:控制刺激性食物的攝入,發生腎炎了首先是要吃清淡性的食物.

4:避免熬夜,忌過於勞累.治療期間多注意休息.


KK健康


浮腫,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症狀,浮腫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常發生的部位為眼瞼,頭面部,腹部及雙下肢等。許多種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均會出現浮腫。引起浮腫的原因有多種,需要根據不同的疾病而具體分析。比如心衰病人,主要是因為心肌無力排血,導致靜脈的迴流受到阻礙,進而出現組織水腫。再比如肝病進展到肝硬化的程度時,肝靜脈迴流受阻,出現腹部的浮腫。

除此之外,臨床上還有一類疾病也常常會引起浮腫,那就是腎性水腫,即腎臟疾病引起的水腫,引起此類水腫的原因主要是血漿蛋白的大量丟失,為什麼身體丟失蛋白之後會引起浮腫呢?原來,我們的血液中的蛋白會產生一種膠體滲透壓,而膠體滲透壓可以將體液吸附在血管內,當血液中的蛋白減少時,膠體滲透壓也會下降,繼而不能將體液吸附在血管中,當體液進入到組織間隙時,也就出現了浮腫。而患有腎臟病的病人,尿常規檢查時往往出現大量蛋白尿,提示大量的蛋白從尿中流失,那麼血漿中的蛋白自然減少,就會出現如上所說的情況。如果通俗地理解,我們可以將蛋白的膠體滲透壓產生的作用想象為一塊海綿,膠體滲透壓對體液的吸附作用,就相當於海綿對水的吸附作用。這樣大家就可以明白為什麼得了腎病會浮腫了吧?當然,腎臟病出現浮腫的另一個原因是腎病會引起體內離子代謝的異常,導致水液過多的在體內積聚,進而出現浮腫。

當腎病出現浮腫時,一定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因為血管中大量體液流失到血管外,會造成血管內粘稠度較高而極易發生血栓。一旦形成血栓,那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杏花島


腎病是一種什麼病?為什麼近年來它的患病率越來越高,而且總是困擾著很多人。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其實,腎病是分為很多種的,比如說各種原發性腎小球腎炎、各種繼發性的腎小球腎炎、腎間質的病變、遺傳性的腎臟病。而腎病患者的尿液通常會出現血尿,蛋白尿等現象,身體則會出現浮腫等症狀。

那麼,大家都知道,腎臟是跟尿液排放有關的,所以得了腎病的人存在血尿,蛋白尿,尿頻尿急等現象可能大家都可以想象,但是腎病又為什麼會使得患者身體浮腫呢?這可能就讓很多人不可思議了吧。

大家知道腎病會導致蛋白尿出現,也就是說人體內所需的蛋白質會隨著尿液排出來,可以想象,蛋白質絲毫不受控制地排出就會導致身體血漿內蛋白質含量減少,從而滲透壓降低,組織液內外滲透壓不平衡,因而造成了身體浮腫。另外一個原因是腎病患者的腎臟中的腎小球濾過率會有所下降,因此導致了身體內的水鈉瀦留,進而導致了水腫。

綜上所述,導致腎病患者出現浮腫的原因通常是由於人體流失的蛋白質過量導致組織液內外滲透壓不平衡或者是腎臟中的腎小球過濾能力下降導致身體出現了水份滯留現象。

身體浮腫很大程度上會改變人體的整體美好形象,使得人們的外形大打折扣,因此各位朋友們應該好好注意身體,平時改掉憋尿,飲水不足等不良好的生活習慣,否則身體不僅僅要忍受治療的苦痛,還要忍受病痛給身體帶來的摧殘。

指導專家:周琪,主治醫生,馬鞍山市人民醫院腎內科。

公立三甲醫院工作十年,擅長腎小球疾病、糖尿病腎病、系統性紅斑狼瘡腎病、血液淨化。


醫聯媒體


你是臉腫,還是腿腫?它倆可不一樣。

有位答主貼了個視頻,解釋了部分內容。比喻直觀易懂,題主想知道原理的話看視頻就很好。這裡要說的,會有些延伸,可能對大家有幫助。


臉腫、眼皮腫,這叫「腎炎性水腫」

可以簡單把我們人想象成一個口袋。平時喝水就是往口袋裡灌水,排尿就是把口袋裡的水往外倒,喝水和排尿這兩個行為維持著我們人這個口袋的水平衡,健康人喝水多了排尿就多,喝少了排尿也少。

現在問題來了:

假如這個口袋光進水不出水會變成什麼樣?

答案顯而易見,口袋會被撐鼓。這就是腎炎性水腫——顏面部水腫的發生機制。

這種水腫是由於球管失衡,腎排水過少,像這種情況,水會流向哪裡?

當然是往壓力低的地方流。而我們人體皮膚組織哪的壓力最低?

1.有“洞”的地方壓力低

2.皮薄(肌肉少)的地方壓力低。

而顏面剛好符合這兩條,所以這種水腫先腫臉。

因為這種水腫是“撐”出來的,所以血壓經常會高。

記得測血壓。


接下來看腿腫,這叫「腎病性水腫」

我們腎病患者尿出來的白蛋白,這貨在血液裡屬於「乾貨」——可以吸水。

當腎臟生病,大量白蛋白隨尿丟失,血管內白蛋白減少,乾貨減少,就吸不住水了。血管內的水,就跑到了血管外造成水腫。

這種時候,哪裡的血管流動最費勁(對抗重力),哪裡就越腫的厲害。

因為腳部血管的水,向上流回心臟太困難,所以很多人是先腫腳,再腫腿。

腿腫的病人都有個體會:

早上不怎麼腿腫,下午這腿就腫起來了,是怎麼回事?

這叫做晨輕暮重:早上臥床剛起,水還都在後背、腰臀部,下肢和足部不明顯;直立行走一段時間後,水就到腿上了。

這就是腎病性水腫。這種水腫與腎炎綜合徵導致的臉腫正好相反,它的血管是“癟”的,所以,腎病綜合徵裡就沒有高血壓這一條。


全身腫

剛開始時,是眼瞼、面部腫,或是足部、腿部腫;

隨著病情發展,病變增加,這兩種水腫都可能會波及全身,嚴重時會呼吸困難。

全身水腫的部位太多,不再一一展開。其實臉腫和腿腫都可以控制下來,咱們別讓全身性水腫發生。如果發生全身水腫甚至病危,定是治療不規範,可能是醫生的鍋,也可能是患者的鍋。


腎病之友


 腎臟是人體一個重要的部位,如果腎臟出現了問題,得了腎病之後,就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影響,其中一種就是水腫,那麼腎病患者為什麼會出現水腫呢,長期手yin,不節制等引起的勃起問題,時間太快恢復,推薦我寫的,"賀凌山彎路"這篇汶章上的方法,對你有幫助

一般把水腫分為兩種:腎病性水腫和腎炎性水腫。

1、腎病性水腫:通常發生在原發性腎小球腎病及其他各種原因引起的腎病綜合症。

 這種水腫的發病機制主要是由於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腎病時大量尿蛋白引起低蛋白血癥,致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使毛細血管內體液濾過增加,從組織間回收的體液顯著減少,最終形成水腫。有效血容量減少:血漿的外滲使有效血容量減少,利鈉激素分泌減少,腎小管重吸收鈉增多,進一步加重水、鈉瀦留,致水腫加重。

2、腎炎性水腫:主要見於急性腎炎,或部分急進性腎炎、慢性腎炎以及其他腎小球疾病。

而這種水腫的發病機制由於,當出現急性腎炎時,部分患者由於血容量增加、高血壓等原因發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加重水、鈉瀦留;毛細血管流體靜壓增高,使毛細血管內液過多地移向組織間隙而致水腫。

  對於腎病出現的水腫,患者朋友應該引起注意,在出現水腫期間,應該減少鈉、鉀等物質的攝入量,否則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所以對於患者朋友應該正確的對待水腫現象。


廈門賀凌山


我父親就是專治腎病的,人身五行,脾屬土,肝屬木,腎屬水,心屬火,肺屬金。既然是水腫那就是腎出了問題,而如果脾土旺盛,則能治水,因此肯定脾虛,而木克土,有的人肝就有可能出現問題,因此需要疏肝理氣。還有肺為水母,和肺也息息相關,有的診斷屬於秘密所以不能說,但也說了很多實際應用的情況,只是要對不同人辯症治療並不是一概而論


曹醫生兒子


腎病患者通常會有水腫表現,主要表現為雙下肢及眼瞼、額面部,當然,嚴重的患者會有周身及漿膜腔積液,比如胸腔積液、腹腔積液及心包積液等。腎病水腫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導致的鈉水瀦留:隨著腎功能的病變,流經腎小球的血流量,腎小球的濾過率,腎小球濾過面積或者是可用腎單位的減少,導致水鈉瀦留,隨著水鈉瀦留,毛細血管靜水壓升高,液體進入疏鬆的結締組織,引起水腫。二、低白蛋白引起的水腫:由於很多腎病患者伴有蛋白尿,主要以白蛋白為主,隨著大量的白蛋白隨尿液的丟失,導致低白蛋白血癥,而白蛋白是維持人體膠體滲透壓的主要蛋白,白蛋白的丟失,引起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體液隨滲透壓重新分佈進入周圍結締組織,引起周身水腫。綜上,腎病水腫多有上訴兩種主要原因引起,當然,人體是一個複雜的機體,腎病水腫往往存在多因素相互促進與關聯。


柳樹1382


為什麼會出現水腫 ?

確定是腎病綜合徵了,大量尿蛋白從體內排出為什麼會引起水腫?這是因為當大量蛋白從尿中流失,血清白蛋白就會降低。而血清白蛋白降低會使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的結果就是“拉不住血管內的水”,水分會從血管腔滲入到組織間隙,造成組織間隙水腫。也有一些病人因腎小球濾過率下降等因素同時存在水、鈉瀦留,加重浮腫。

何謂“水、鈉瀦留”?

正常情況下,人體水分的代謝是每天約2500ml水分通過進食、飲水進入體內,也有約同等量的水分通過腎臟、皮膚、胃腸道排出到體外。

所謂水鈉瀦留,就是指進入體內的水分(包括吃、喝、輸液)不能等量排出,多出來的水分存在於組織間隙,導致體重增加,出現浮腫。

例如,一個病人昨天的尿量是700 ml/24小時。但昨日吃喝、補液,一共補進了2000ml/日水,那體內的水分就瀦留了1300ml,體重也會增加1公斤多。

如果總是進的多,出的少,一天天累積下去,浮腫就會越來越重。有的腎病綜合徵病人來就診時體重甚至會增加5~10 公斤。也因此,腎病綜合徵患者應關注體重變化,關注體內可能有多少水分瀦留,根據體重的增減來觀察病情有沒有好轉。

『 跟著腎事管家學習科普知識 』

科普與治療同等重要,跟著腎事管家學習科普知識,讓腎友對腎病有更清晰的認知、避免走彎路,走出迷茫和恐懼 ,重拾治療的希望和生活的信心。

科普內容: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腎移植、ckd1-2、腎病綜合症、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腎病營養、腎病藥物、延緩腎衰、iga腎病、狼瘡性腎炎、結石性腎病......


腎事管家


腎臟損傷後,多數腎病患者會出現水腫的情況。

腎病早期徵兆之一,就是眼瞼部位或者下肢踝部出現水腫,尤其是晨起時觀察更明顯。

腎臟是人體的排除水、鈉的主要器官,當腎臟出現異常時,水、鈉滯留在體內,形成水腫。

可以分為腎病性和腎炎性水腫,有水腫出現時,飲食要注意控鹽,限制鈉的攝入。

今天就分享這些,有想了解更多的腎病知識,可以點右上角 (+關注),腎友小寶為您帶來更多健康知識。


腎友小寶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360,"vname":"[健康之路]腎病早知道(下) 現場演示:為什麼得了腎病會浮腫?.mp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