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作為一個華夏的炎黃子孫你瞭解多少?你怎麼看?

光明中的一個小黑點


我們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這代人,由於極左思潮的影響,自打上學起,對中國文化四書五經等經典著作涉獵的很少,這是人生的一大憾事。好在經過近三四十年的沉甸,特別是近幾年,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開始重視傳統文化,研究傳統文化。

客觀地講,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比不上韓國和日本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精深。記得有一次去韓國考察,韓國的導遊是個三十幾歲的小夥子,洋洋得意,向所有的客人提出一個問題:考你們一下,誰知道中國文化最核心的5個字是什麼?包括我自己,先是默然,然後是羞愧。我們自己對不起我們的老祖宗啊。“仁,義,禮,智,信”,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生不息,靠的不正是老祖宗留下的這最核心的文化和至今全世界最偉大的文明嗎。我們自己的文化,竟然需要外國人來指點我們,真是無地自容。

在北京圖書館,偶然看到日本明治維新時期一個叫高島的人寫的一本書,叫高島易斷。他是偶然在日本得到一本殘缺的易經,獄中學了四個月,採用易傳的斷法,斷出中日甲午戰爭的勝負,斷出李鴻章什麼時間去日本簽訂協議,不看則已,看罷奇恥大辱。我們偉大的易經讓這個高島利用為其政府服務。我默然了。

千百年來,世事多變,蒼海桑田,世界上最偉大的經書,有聖經,佛經,等等,等等。但是,最偉大中的偉大當屬易經,她永遠在指導著人們不斷前行。

因此,作為炎黃子孫,我們對中國文化的把握應從最偉大的哲學思想易經開始,她是一切中國文化的核心和基礎。

我曾經就中國地產文化徵詢中國養老地產先行者張濤先生,他介紹我來海南的綠城.桃裡春風看看。綠城養老地產在全國做的頂尖。好就好在她對中國文化把握的準,把握的到位。她的亭院,她的連廊,她的精緻,她那既節儉又不失開闊的空間與自然之美,讓人留戀感嘆。她們是中國文化真正的傳承者。

回顧歷史,展望未來。中華文明正在闊步向前。每一箇中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哪怕這種力量不足兮,涓涓細流也必將匯成滔滔江河,一路東向,奔赴大海。








l笠翁


傳承孝道文化,教育子孫後代

從我出生記事時的每年春節,爺奶和父母總是想盡一切辦法把我留在家。做什麼呢?

老人們讓我給“家譜”上香上供並下硊叩頭……一切按老人們要求去做了,奶奶把我抱在懷裡又親了幾口說“大孫子,你知道家譜上寫的紅字是哪位祖先嗎”?我說“不知道呀”!於是老人家講了古狀元高文舉“忠”和“孝”兩全的故事……後來在作文方面我真進步了……

時間到了1999年,老弟因病早亡。有一天父親找到我說,經外鎮一位大師卦之,說咱家未供祖先,並且把祖先板釘於它處……從那以後我弘揚中華傳統孝道文化啦……

我們祖孫幾代人真是,龍鳳呈祥人財旺,鶯歌燕舞福滿堂。


gzj6068


慚愧!這話問得我啞口無言。

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是小學時候就知道的書本知識,並且我們國家的書籍編撰、印刷中,都將這一定義寫進其中,使之成為和中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但這個觀點卻受到來自西方的抵制和否定,他們給出的認定結果,較之五千年曆史,整整縮短了一千八百年,或者說兩千年。

但無論怎麼說,中華民族籍此而生存和繁榮的過往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其間也誕生了輝煌燦爛的民族文化,成為哺育我們這個民族的瓊漿,養育了獨特的東方文明。

真的慚愧,我個人雖然是個特別喜愛文化氛圍的人,也愛讀幾本書,還被認定為文化問答達人,竟然不能如數家珍的班荊道故,列舉出可以絢麗奪目的文化經典,實在有愧這個稱號和所謂的文化自詡。

可以這麼說,中華文明延宕五千年,俯拾皆是的都是文化,一樁樁一件件,都飽含了濃烈的文化氣息,使得我們不知不覺中浸染於此,生存於此,成就於此。

我們的手裡,有一種天然的使命,將我們民族的文化傳承下去,成為我們這個民族的底蘊和脊樑。


圖片來自網絡


龍吟148119260


中國是多民族的國家,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流傳至今,從開始創造了造紙業,鍊鋼煉煤,造船,造飛機,汽車,原子彈,,還有水利電力發展,後來又創造了人造地球衛星,又發明了宇宙飛船,現在的無線網絡,人們正向往著高科技發展,在建築行業中,全國各地都是高樓大廈,,運輸行業由原來的普通火車到如今的高鐵,讓時間突飛猛進,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段向前發展,中國在不久的將來將成為世界最先進的國家,是引領世界走向富強的帶頭人,讓中國的文化走向世界。


Xujicung



慧芳山泉


不得不承認自己對傳統文化了解甚少,也非常膚淺,也發表了一些如何學習傳統文化的意見和看法,可以說連自己都不滿意。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更的缺憾。當和日本,韓國,英國等國家的一些漢學家交流的時候,真感到有些自慚形穢。

現在是傳統文化熱。真希望一些專家們拿出一些真知灼見,很好的傳承中國傳統文化。而不是抱殘守缺,是非不辨。更不應該以賺錢為目的毫無根據的滿嘴跑火車。

教育的失敗,不僅反映在對傳統文化的態度上。更可憐的是對西方文化的學習也非常膚淺。用那麼一點可憐的西方知識,無端的指責中國傳統文化,我們自己培養了一批反叛者。

本人已有心無力,只能寄託希望於年輕人。


老梁139490047


中華五千年文明,是對中華民族創造的文化科學理論技術研究發展體系的概括。也就是說中華民族文化科學理論技術研究發展體系偉大寶庫創造形成至今,以有五千年曆史。


用戶3952914800960


思想類:易經,道德經,論語,中庸,莊子,六祖壇經,王陽明全集

歷史類:春秋,左傳,山海經,史記等二十四史

文學類:詩經,漢賦,唐詩,宋詞,四大名著

修道類:太上感應篇,抱朴子,鍾呂傳道集,大成捷要,伍柳仙蹤,金剛經,心經,法華經,華嚴經

另外建築,藝術,繪畫,音樂,服裝,飲食等還有諸多成就。

總之,中華文化洋洋五千年,燦爛輝煌,曾經獨步天下。雖然近代以來落後了,但我們正在迎頭趕上,中華正在崛起,我們在創造歷史。


行似龍


中華文化傳承至今,開枝散葉此起彼伏的流派數不勝數,但道統只有一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無論哪個流派最終都是追求這個去的。選一條正路走下去就好!


野渡懶船伕


好多人對於歷史倒背如流,卻不知明天的路該怎麼走,五千年的文化固然重要,但我們更多的應該想想,明天,以後,將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