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在的家長要當孩子的全科老師,你怎麼看?

喵嗚oO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肯定的: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老師現在我校小學班級平均人數達到七十人,三年級之前內容還稍微簡單,可以基本輔導到全部孩子,但是對於成績靠後的孩子來說光靠教師輔導也是不現實的,因為畢竟在校時間有限,而且老師也要處理其他事務,孩子也要上其他學科的課,進行德智體美勞得全面發展。這時候就需要家長配合,參與到孩子的輔導中去。到了四五年級就更不用說了,四年級上學期很多孩子會被刷下來,成績可以說從八十能降到六十多分,學習內容變得多而且難,光靠老師是不大可能了,就需要家長配合。為了不讓孩子走彎路,能和老師、課本教的方法一致,家長們有時候不得不和孩子們一起閱讀課本,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不進輔導了孩子而且還增進了父母和孩子的相互理解!


小學數學教師之家


我不這樣看。

首先,家長要身體力行,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尤其是在樹立是非觀方面,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主要應該把重點放在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不是作為孩子的全科老師。專業的事由專業的人去做。

其次,家長要在生活中,發現孩子的缺點和不足,要及時的糾正和教育!

我們可以想一想,孩子是願意和父母一起坐在客廳,聊天交流。還是喜歡自己一個人在那邊玩,父母每個人捧著一個手機。其實要想教育好孩子,我們首先要改掉自己的一些壞的習慣。

對於孩子教育,希望交流的可以關注 ,十分歡迎!



有人認為,現在的學校要家長指導孩子學習就是要當孩子的全科老師,恰恰說明這一部分家長對家庭教育的理解不準,定位不當。這些家長把家庭教育理解成學校教育,在知識傳授上下功夫,以期靠自己的家庭輔導能幫孩子提高成績:在孩子讀小學的時候,不少家長自恃還懂得,就指導孩子學習和作業。到了初中,家長的指導能力就非常有限了。但是有些家長還不死心,仍然憑著自己的老經驗指點一二。到了高中,家長終於覺悟或者說絕望了,高中我是真一點都指導不了啦。所以,有這個看法的大部分是小學、初中的家長。這些家長髮現自己無法解決問題時,焦慮情緒蔓延,轉而責怪老師自己不教,卻要家長當全科老師。

家庭教育中指導孩子學習重點不在知識輔導,而在於行為習慣的養成。例如:在小學階段,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及時完成、認真書寫的習慣。但很多家長都在陪孩子作業,隨時應對指導孩子作業遇到的問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孩子放學回來之後,稍事休息,就要開始複習今天所學,開始完成家庭作業。家長要提出要求:及時完成、認真書寫,不可貪快,準確率要高;如遇問題先回看課本,確需提問可以標註好集中提問;作業完成提交家長檢查簽字。如果孩子作業準確率不高,說明其當天課堂沒有認真聽講,要求其複習並糾正。

家庭教育中指導孩子學習要調動孩子的主動性,千萬不能越俎代庖。前面說到的家長試圖用自己的輔導過程代替孩子的學習過程,孩子的學習沒有真正發生,其效果可想而知。在家庭教育中要重視幫助孩子樹立奮鬥目標,引導其尋找奮鬥途徑,激發其奮發有為。孩子的思想問題解決了,想學習了,家長的幫助同樣不是做全科老師,而是提供必要的條件和資源,為其學習奠定基礎。

客家有句俗語:養子過學堂。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唯有分工協作,配合默契,才能更好促進孩子成長成才。


咬文嚼字的魚


老師說了,你們在家管一個孩子,我們老師要管一百多個,哪個好管些?我暈!首先,初中那麼多門課都是我們家長管,你老師不就一門麼?其次最重要的就是孩子最聽老師的話,我們家長說一百句頂不住老師一句話!過去書背不掉,一個一個門口站著,背完才給回家,哪個敢不背?不要說家長不給老師管孩子,那是極其少數的人,大部分家長哪個不支持老師,只要不是惡毒的老師對吧!戒尺打手怎麼了?在家裡不聽話不也是打!我周圍反正沒有那樣護小孩的,所以這不是老師不管孩子的理由!每天,各種作業要關注短信,關注微信,qq,為了打印資料,換了電腦,買了打印機!!幾乎每天都有要打印的!然後各種要報聽寫的,簽字的,都是要求家長的,上班回來還要折騰這些,關鍵是效果並不好,做的不好就請家長,真的是無奈哦!


有機肥料生產製造


事實上,目前在城裡,孩子的作業輔導任務都是由家長來完成的,很自然,家長也就當起了孩子的全科老師。我這個認為這是一種不好的現象。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師本來就被賦予教書育人的任務,教師讓家長檢查作業正常,但不能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家長。

家長是有義務輔導孩子,但也不是所有的作業都需要家長來輔導,家長又不是萬能的。加之,目前依舊有許多家長學歷不高,自然也是輔導不了孩子的。

作為一個對孩子負責的家長,肯定會督促孩子的功課的,但是家長也有有心無力的時候,而家校共育才是真正地對孩子負責。即使作為高學歷的家長,他也只能在他的領域裡高人一等,也並不代表著什麼東西都會。如果學校非要家長當起孩子的全科老師,這就是學校和老師的不負責了。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更多有關升學、考試、志願填報、學習方法、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內容請關注今日頭條或微信公眾號“秦學優選好課”。


秦學優選好課


的確是這樣的,老師老生常談的就是孩子是你家長的,你都不負責任,難道指望老師負責任。之後就是孩子將來有出息你也輕鬆,好好的把孩子的成績搞上去!之後就是大量的家庭作業都是默背的!的確老師教一個班的孩子,兼顧不到個別的孩子,但是以前得老師是怎麼做的!?那時的家長都不管孩子的作業和成績的!有人說沒有經濟實力不能做全職太太,因為全職太太可以陪孩子做作業,督促孩子的功課,這是我們這些上班媽媽的硬傷,全憑一口仙氣吊著,一邊上班一邊給孩子輔導工課,檢查作業。所以我覺得,將來孩子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能不生就別生孩子了!不然就是大人孩子都痛苦。有錢和有權的人生孩子,直接生在了起跑線上了,沒有辦法比


婧婧161


個人覺得,家長被老師逼迫做孩子的全科老師,這個問題普遍存在,核心問題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職責不清導致的。

教育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應該各司其職,家庭教育負責育人,學校教育應該教書,社會教育應該育才!

三個部分如果偶有交叉,這個沒有問題,但是現在非常明顯的是學校教育把本屬於自己的一部分職責轉嫁給了家庭教育,這是一種越位。越位的後果是,增加了家長的負擔,也使本來應該由教師承擔的責任被人為減少(教師依舊很累,不過,教師的累體現在各種評比方面,以成績為唯一指揮棒,教師壓力也不小)。

不過這樣帶來的後果是,教書不專業的家長,必須要學習各科知識,以適應輔導孩子寫作業這個任務。如果家長沒有相關知識,那麼,您出錢請家教或者去補課呀!這是不是既增加了家長的經濟負擔,也增加了家長的精神負擔?

所以,我覺得家庭教育要回歸育人的本職,學校教育也要承擔起自己的職責。這樣家長就不需要變成孩子們的全科老師啦!

當然,家長也有主動越位參與到學校教育當中的嫌疑。不少家長焦慮於孩子的未來,給予學校教育太多的期待,學校教育未能滿足自己的期待,治好親自上手😊


news968


我作為兩個農村孩子的媽媽,來談一下我的感受。

我的大女兒和小兒子分別出生在八十年代未和九十年代初,當時家裡只有兩間破草房。孩子剛出生時連頓飽飯都吃不上。後來在我和老公的不懈努力下,把女兒培養到大學畢業,兒子是中科大畢業後到加拿大全額獎學金讀了碩士。這其間我們夫婦二人付出的努力可想而之,當然孩子們在讀書其間也非常地努力,我們賺足了農村周圍羨慕的眼神。

孩子們目前都成家立業,而且都在上海這個大都市買了房,照說我可以鬆了一口氣了,殊不知正是因為買房,孩子們那種自私,進而冷漠的家庭觀念逐漸顯露出來,他們總是千方百計地挑我這個生他們,養他們的媽媽的毛病,基本的孝順都談不上,而且存在道德品行問題。

雖然他們都是成年人,但作為他們的媽媽我看茌眼裡,急在心頭,我們雖然允許年輕人犯錯,但作為父母,孩子們小的時候成績固然重要,但華廈幾千年的優良傳統一定要讓孩子們懂得!


梅子145529338


指導孩子學習的主要責任在老師,家長主要是配合,要求家長做全科老師不專業也不現實。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則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僅僅是在學校難以完成;二則老師的教學沒有注重學生學習能力、方法和習慣的培養,一味地強調多做多練,反覆練習。教育體制也有責任,一方面強調減負,另一方面考試成績決定一切,你減負了你的學業成績就上不去,你拼了學業成績就上來了,誰都不肯輸,那就拼家長。


都市草帽


家長需要關注孩子的,是內心世界的成長與正確的興趣與職業培養和引導,你讓一個習慣畫畫的孩子去踢足球,或者讓一個熱愛自然的孩子去繼承家族事業,都是不對的,家長不需要全面與否,更多的是與時俱進的心態自己換位思考的理解。這才是家長需要做的,其次,並非學習就是換一個孩子需要的東西,有些孩子不擅長學習,卻需要動手,那麼職業內學校,前提是好的職業學校就是孩子所需要考慮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