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绾曾经是刘邦两小无猜的铁兄弟,为何最终选择了背叛?

陈琦


卢绾是汉高祖刘邦铁杆小弟中的铁杆,到底有多铁呢?举个例子吧,刘邦在成为汉中王乃至皇帝之后,所有下属要见他都必须提前通报,经刘邦同意之后才能获得接见,即便韩信、萧何、张良、曹参、樊哙等等这些开国元勋也不例外。但是,有两个人却是例外,一个人是刘邦同父异母的亲弟弟楚元王刘交,另一个就是卢绾。这二人可以不经任何通报直接去见刘邦,甚至可以未经通报直接进入刘邦的寝室。由此可见,在刘邦心中是把卢绾和自己的亲弟弟同等对待的,这一点从后来刘邦跨越萧何、曹参、樊哙等功勋更大的开国元勋,封卢绾为燕王也能够看得出。



卢绾,沛丰邑中阳里人。这个地名儿是不是很熟悉?对!卢绾和刘邦是同村的。不仅是同村,而且还是邻居。不单如此,刘、卢二人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读书,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光屁股玩到大的发小”。刘、卢二人的关系好得就像是亲兄弟一般,甚至超过很多关系疏远的亲兄弟。在未发迹之前,但凡刘邦惹是生非吃官司,身边总少不了卢绾的身影。



刘邦在沛县起兵之时,卢绾就是其最初的班底之一。之后,卢绾跟随刘邦南征北战,即便在刘邦兵败最为落魄之时,也不离不弃,心甘情愿跟着刘邦吃糠咽菜。正因为如此,战功并非最大的卢绾,在楚汉大战之时便已经官居太尉,封长安侯。长安,后来西汉王朝的都城所在——京畿重地,同时也关中最为肥沃的土地之一。这么一块地方被刘邦封给了卢绾作为封地,也足可见二人之间的关系有多铁了。



刘邦正式称帝之后的汉五年,燕王臧荼反叛,刘邦亲自率军弹压。叛乱平息之后,刘邦随即封卢绾为燕王。事实上,彼时的刘邦已经开始着手解决异姓诸侯王的问题了。但是,转头又封了卢绾这么一个异姓诸侯王,颇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或许在刘邦心中早已经把卢绾这个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发小当成了自家亲兄弟,封王之时把他也是异姓给忽略了。又或许……真实原因恐怕只有刘邦自己知道了。



至于后来卢绾走上“反叛”之路,多多少少有那么点儿阴差阳错,也有那么点儿形势所迫。实际上卢绾的“反叛”并不是要叛刘自立,更不是想改朝换代,其中自保的成分占绝大多数。正如前面所说,刘邦封卢绾为燕王时,实际上已经在着手解决异姓诸侯王问题了,而这时候卢绾恰恰又成为了新的这异姓诸侯王。刘邦可以拿卢绾当自家亲兄弟,但是,卢绾不能这么想,不能倚老卖老,毕竟他姓卢而不姓刘。



汉高祖十一年,陈豨在代地反叛。刘邦率军亲征,并让卢绾从东北方向夹击陈豨。陈豨不敌,于是向匈奴求援。彼时与匈奴接壤、拥有地利之便的燕王卢绾也派出了使者张胜,向匈奴散播陈豨已经兵败的消息,企图阻止匈奴出兵救援陈豨。 就在这个当口,前燕王臧荼的儿子也流亡到了匈奴。于是这位前王子便开始做起了卢绾使者张胜的工作:“燕国之所以能够撑到现在,都是因为各大势力纷争不断,燕国才有可存在的必要。如今诸侯王纷纷被剪除,一旦陈豨再被灭,下一个就要轮到你们新任燕王卢绾了。张胜你是因为熟悉匈奴才被燕王重用,一旦燕王被灭,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你们燕国不如与匈奴合作,留着陈豨,保留燕、代之地一个长期的战争状态。这样一来,你燕国也就有了继续存在的必要,燕王卢绾也就能够安稳做他的诸侯王了”。张胜觉得有理,未经请示汇报,便转而劝说匈奴出兵援救陈豨。



在燕国的卢绾得到消息后,当即判断张胜反了,便上书刘邦要将其族灭。之后,张胜返回燕国,将如此这般跟卢绾说了一遍,卢绾纠结再三,也觉得张胜所言有理。于是,又上书刘邦说自己搞错了,张胜并没有反,以求保全张胜,作为自己与匈奴之间的掮客。之后,卢绾又派人联络陈豨,希望他与燕国“连兵勿决”,即保持长期战争状态,企图以此自保。



可惜,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关于张胜反叛之事,卢绾上书内容的前后不一本来就已经使刘邦起疑。卢绾私下派人联络陈豨之事不久又被陈豨所部的降将传到了刘邦耳朵里。刘邦从内心而言其实是不愿相信卢绾会背叛自己的,但是,事实又让他不得不面对现实。毕竟事涉卢绾,刘邦对此还是十分慎重的,便派人赴燕国召见卢绾,想卢绾当面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是,卢绾心中畏惧,称病推辞。此举一出,让刘邦更加起疑,但彼时刘邦的内心还是心存侥幸的,他依然不愿相信卢绾会背叛自己。于是又派出辟阳侯审食其和御史大夫赵尧去召见卢绾,顺带调查一下具体情况。得到消息之后的卢绾心中更加畏惧,于是闭门谢客,并在私下对身边的人说:“现在的异姓诸侯王,只剩下我和长沙王吴芮了,韩信、彭越相继亡于吕后之手。现在皇帝在病中,政事皆决于吕后,吕后一直在找借口诛杀异姓诸侯王和开国功臣。”于是,卢绾继续称病推辞,不愿前往长安。卢绾这些话,明着是说吕后的,但吕后背后是谁呢?肯定是刘邦啊。没有刘邦的默许,吕后怎敢如此放肆?毕竟刘邦不是他儿子汉惠帝刘盈。卢绾这些话实际上颇有些指桑骂槐的味道。说到底,卢绾还是对刘邦不放心,怕自己的这位发小像对待其他异姓诸侯王那样处置自己。可偏偏这些话又被审食其知道了,最后传到了刘邦的耳朵里。 之后,刘邦又从匈奴降人那里得知了张胜在匈奴充当燕使之事。未经请示汇报,私自向敌国派遣使者,自此,刘邦最终认定,卢绾反了。



如果是别人反叛,对于刘邦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哪怕是自己一手提拔重用的韩信。但是,卢绾反叛对于刘邦的打击是巨大的。在刘邦心中,早已把卢绾当成了自家亲兄弟。可这位亲兄弟居然私下联络匈奴、勾结陈豨,刘邦愤怒了,也彻底绝望了。除了老刘家的自家人,刘邦不再相信任何人,于是便有了“白马之盟”——非刘姓而王,天下共击之。



在确认卢绾反叛之后,刘邦随即派樊哙率军前往征讨卢绾。为什么派樊哙,个人觉得,刘邦这一安排还是留了后手的。因为樊哙和刘邦、卢绾都是发小,并且感情也都还不错,而且樊哙也深知刘邦和卢绾的关系。刘邦派樊哙去,至少樊哙不会当场就要了卢绾的命。换作其他人,就很难说了。因此,个人觉得,实际上刘邦直到最后一刻,也依旧没有想致卢绾于死地之意,他也一直在纠结如何处置自己这个“光屁股玩到大的发小”,而卢绾同样也不想与刘邦为敌。



因此,燕军对于樊哙所部几乎未作任何抵抗,卢绾便带领家人和随从逃往汉匈边境。而且,在很的长一段时间里,卢绾并没有叛逃匈奴,而是在长城附近滞留、徘徊。实际上,他也在等刘邦回心转意,给自己解释的机会。只可惜,这一切都随着刘邦的去世而彻底画上了句号,卢绾最后向发小表明心迹的机会也没有了。无可奈何的卢绾最终只得带领家人和随从叛逃匈奴。 抵达匈奴之后,卢绾被匈奴单于封为东胡卢王。虽然仍然是王,但毕竟是寄人篱下,卢绾家族在匈奴的日子并不好过。



多年之后,卢绾的孙子卢他之于汉景帝中元六年,以匈奴东胡卢王的身份率部降汉,卢绾家族自此重回汉王朝的怀抱。之后,汉景帝封卢他之为亚谷侯,也算是汉朝官方为卢绾变相平反了。


不务正业歪医生


对一个人而言,自己最好的朋友当上了皇帝,是好事,还是坏事?

作为政治动物的帝王和臣子,是否也有寻常人所惜取的一生之谊?

都言“苟富贵,勿相忘”,可最终为何你无情,我无义,泪目相怨?

01

天作之谊:我的发小是皇帝

公元前256年,秦灭周王。

此时,后来成为秦始皇的嬴政刚刚三岁,作为质子之后,和母亲避居于赵国邯郸。

一日,楚国丰县中阳里的两户人家,先后传来婴儿降生的响亮哭声。

同迎弄璋之喜,对于小山村而言是一件大事,村民抬羊提酒,纷纷来贺。

而本就是好友的刘太公与卢太公自然也喜不自禁。

这两个孩子,一个起名刘季,一个起名卢绾。

光阴荏苒,很快,刘季与卢绾已到总角之年,这对自幼亲密无间的小伙伴又一同被送到当地学者马惟先生的马公书院读书。

刘季聪颖顽劣,读几页书就心下长草,先生一不留神,他就溜出去上山疯跑或者下河捉鱼。

而卢绾则为人憨厚,如同小跟班般跟在刘季的屁股后面。

近弱冠之年,刘季(后称刘邦)游手好闲、不务农事、任侠豪爽,俨然已成乡里的“问题青年”,甚至常常惹下祸事,被官府通缉捉拿。

而卢绾,依然如兄弟般追随刘季东奔西走,不离不弃。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在距离他们故乡不远的蕲县大泽乡,冷雨夜里的一声怒吼,点燃了秦末天下大乱的烈火。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小混混”刘邦在纷乱之世展露出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华,并渐成大势。

当然,刘邦的成功之路绝非坦途,期间也曾屡陷困厄乃至险境,而卢绾,一如既往,始终伴其左右,既无异心,更无怨言。

若论才华功劳,张良、萧何、韩信等人的光芒自然更为璀璨,但若论亲近信任,则无人能与卢绾相比。

卢绾同时担任着刘邦的“贴身内卫”、“大内总管”、“知心兄弟”三重角色,不但要将刘邦的饮食起居安排妥帖,还要负责近身保护刘邦的安全,更要在刘邦遭受挫折,意志消沉之际为其打气鼓劲。

而刘邦对于卢绾,亦自然不薄。

先封将军,又封太尉,再封长安侯。

看到卢绾无甚军事才能,更无甚军功,刘邦做起了“导演”——在击败项羽后,让卢绾率军收拾残局获取军功,还让另一名将辅之,唯恐有失。

此间用心良苦,令人感怀。

天下平定,大封群臣时,刘邦更是强烈暗示文武群臣举荐卢绾,结果卢绾被封燕王,成为汉初七大异姓王之一。

在七王之中,卢绾可能才华最弱,功劳最小,然恩宠一时无双。

须知,刘邦其人心胸偏狭。

只因当年去大哥家蹭饭,曾遭大嫂白眼,刘邦竟一直记恨在心,成为皇帝后竟封大哥之子刘信为“羹颉侯”,作“敲饭盆(没饭了)”之讽,成为笑谈。

两相比较,刘邦对卢绾之情,更显难能可贵。


汉周读书


卢绾不仅和刘邦是同乡,而且是同一天生日,他们两家的关系也非常好,因此刘邦对卢绾很信任和亲厚,刘邦建立大汉后,封卢绾为候,同时又封了韩信、彭越、臧荼等七位异姓王。

后来刘邦消灭燕王臧荼后,因为他和卢绾的关系,同时对卢绾的信任,所以改封卢绾为燕王,卢绾因此一跃成为第八位异姓藩王,可见卢绾在刘邦心中的地位。

刘邦在建立大汉后,因为异姓藩王手握重兵,对朝廷构成严重的威胁,所以就贬楚王韩信为淮阴侯,后来刘邦和吕雉又杀了韩信、彭越、臧荼,英布起兵被刘邦打败被杀,赵王张耳的儿子、刘邦的女婿张敖被贬为候。

而卢绾在燕王臧荼被杀后,刘邦封卢绾为新的燕王,后来异姓王只有卢绾和吴芮在世,卢绾虽然地位高了,但风险也大了。他看到异姓藩王一个个被杀,他不会没有考虑过自己的。

而没多久陈豨叛乱,刘邦去攻打陈豨,这时卢绾的手下就告诉卢绾,异姓王如今您和吴芮,这都是吕后的注意,你如今位列藩王,吕后是不会放过您的,所以这时卢绾就暗中和陈豨来往,同时又和匈奴来往。


刘邦知道后非常生气,就命樊哙和周勃去攻打卢绾。并且杀白马立誓“非刘氏不得封王”。因为当时刘邦正在重病,卢绾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对,所以就带着家人和随从来到长安,想等到刘邦身体病好康复后,亲自向刘邦请罪。

但是刘邦这次病情严重,最终刘邦驾崩,刘邦去世后,刘盈登基为帝,吕雉尊为皇太后,掌握大权。

卢绾深知吕后的为人,自己又是一个藩王,知道吕雉不会放过自己的,所以卢绾害怕吕雉加害自己,就投降了匈奴,卢绾到了匈奴,也受到匈奴的封赏。卢绾最终也在那里去世。


所以,卢绾背叛刘邦投降匈奴,当时卢绾是很无奈的,其实他心里并不想背叛刘邦,甚至他想在刘邦身体好后亲自去请罪,然而刘邦却驾崩了。卢绾的结局,其实在卢绾被燕王时就注定卢绾的结局。


中孚鉴


卢綰是害怕跑了,主要是看到韩信彭越英布都被杀了,并且刘邦为了防止吕后做大(樊哙娶了吕后妹妹吕旭)派人去杀樊哙,在路上得知刘邦去世,就没有杀樊哙,压回来后被吕后放了,被封王的都被杀了,卢綰是燕王,害怕被杀,起兵造反了失败跑到匈奴,死在了匈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