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岭阻击战

北岭阻击战

北岭阻击战

北岭阻击战


1939年11月底,平邑据点的日军中队长畑烟纠集日伪军近300多人,向蒙山前保太一带“扫荡”,借以袭击驻华家村的一一五师东进支队七团。天刚蒙蒙亮,日军气势汹汹地来到华家村西南4华里外的保太村。事先得到情报后,八路军津浦路东支队司令员彭雄和七团团长李子英带领4个连队分别埋伏在保太东、西、北岭高地。日军分东西两路进犯。上午9时许,当东路日军走到北岭下的洼地时,被埋伏在两侧的七团战士顺地势夹击,敌后退之路被堵住,前行之路被火力压制,日伪军在开阔地带上动弹不得。东路日军正在进退两难之际,敌西路骑兵冲过来,把垂头丧气的畑烟接出重围。经过一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日寇被打了回去。此战毙伤日伪军30余人,畑烟的两个手指被打断,翻译官被打死。

费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大夫宁成立

1940年2月16日,费县各界抗日代表大会在大夫宁村(当时属费县六区保太乡)隆重召开,到会的各界代表共230余人。大会讨论通过了费县人民抗日救亡的13项决议,选举成立了费县抗日民主政府县政委员会和参议会,选举韩文一为县长,唐绍典为参议长。同时选举产生了费县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樊鹏飞、孙冠璧、石塔先等15人为动委会常委,樊鹏飞为主任。由刘次恭、韩文一、王瑞、樊鹏飞4人组成中共政府党团,刘次恭任党团书记。民主政府工作人员的组成,不仅保证了党的领导,而且也体现了抗日政权中“三三制”的原则。费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建立,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巩固和扩大蒙山抗日根据地,为以后该地区抗日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洼里村战斗

洼里村距费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大夫宁村仅3华里路。该村原封建迷信组织“无极道”,被反动地主分子挟持,不顾抗日大局,对当时刚来到不久的八路军一一五师持敌对态度。他们反对抗日民主政府的政策法令,严闭寨门,不准群众进出,更不准八路军进村进行抗日宣传,即使从附近路过,也要进行盘查甚至开枪射击。这个“土围子”,已成为揳在蒙山抗日根据地的一颗钉子。一一五师及地方武装虽派出代表,三番五次地对其进行说服动员,晓以大义,但其道徒仍冥顽不化,严重影响了抗日工作的开展。1940年3月7日晚10点钟,一一五师七团参谋长贺东生率七团4个连和六八六团1个连,共计5个连参战,采用“火鸡攻寨”的方案,将几十只活公鸡浇上煤油,点燃后从围墙东北角一并扔进去放飞,有的落在树杈上,有的落在草屋上,还有的落在地主华士元的柴草垛上,不管落到哪里,都会带起一片大火。顿时,寨内火光四起,浓烟滚滚,烈火冲天,地主家的粮仓也先后起了火。“无极道”头目华婆子等人面对熊熊烈火不知所措。我军乘混乱之际,搭梯翻入围墙,持手雷的战士炸开铁丝网打开了东门,突入寨内,一阵机枪扫射,被挟持的群众纷纷逃散,仅剩100余名教徒在教堂里负隅顽抗。战士们集中火力将其击溃,当场打倒40余人,活捉了华婆子等几个“无极道”头目。号称“铁桶”的洼里村在我军主力部队的进攻下,不到两个小时就土崩瓦解了。

继后,一一五师与费北县武装又平叛了尹家村等十八村“红枪会”。经洼里、尹家村两次战斗后,费北县“无极道”、“红枪会”组织纷纷解散,区乡村政权统归民主政府领导。1941年1月27日,为更好地依托蒙山有利条件,适应蒙山抗日根据地对敌斗争的需要,中共费北县委、行署决定整顿区、乡组织,对原区乡重新划分。将原来统战区长改当特派员,由中共党员任区长;将费北划为仲村、保太、固城、卞桥、上冶5个大区,每个大区划分为4至5个乡,且每个区的北部都与蒙山相连。特别是保太区,地处蒙山腹地,更具有天然的回旋余地,随即,县委和行署陆续派阎墨林、唐绍鼎、郝士文、朱琳等人到保太开展工作。

白壤刺刀战

1942年春,仲村据点的伪费县警备队第六大队,准备到白壤一带抢粮、破坏春耕生产。打入仲村据点给伪区长管有恩做秘书的中共党员吴保甲,得到情报后将此绘成图,并作了说明,交给了在仲村开药房的地下交通员吴西闵。吴西闵以出诊看病为名,骑上毛驴,把情报送到驻扎在羊子庄的中共费北县委。县委得到情报后,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给仲村日伪军一个沉重打击,以震敌胆。

一天上午,驻仲村的伪第六大队6个中队及日军1个小队共计500余人,按计划如期分三路出动,直奔杨家白壤、孔家白壤、张家白壤这三个相连的村庄。

费北行署大队按县委制定的作战方案,一排埋伏于中路,二排埋伏于北路,三排埋伏于南路,形成包围圈。同时保太区中队、仲里区中队分别迂回到日伪军两侧,一旦战斗打响,迅速包抄、堵截日伪军的退路。行署大队的部分战士扮成浇菜种地的农民,散布于田间;有的则在靠近村边的民房墙上,掏了许多射击孔,准备战斗。

当大部分日伪军进入包围圈后,行署大队副大队长王保胜抓住战机,发出了开始战斗的命令。战士们端着刺刀,从四面八方冲向抢粮的伪军。扮成浇地种菜的战士们近距离向伪军射击,形成内外夹击的局面,打得敌人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伪军枪还没摘下来,有的被刺毙,有的当了俘虏,还有的掉头就往回跑。断后的日军被溃逃的伪军冲散,也夹在其中逃窜。途中又遇保太、仲里区中队的堵截,给敌人以致命打击。此战,毙伤日伪军100余人,俘虏30余人。

这次战斗,在革命极其艰难困苦的时期,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极大鼓舞了费北人民的抗战斗志。战后在柏林杨谢召开的祝捷大会上,八路军鲁中军区政委罗舜初、费北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马鸿祥、县武委会副主任时俊到会讲话,都给予高度的评价。军民还编演了许多节目,其中一段快板书流传至今:“白壤刺刀战,打得真威风;吓得日本鬼,胆颤又心惊;钻回据点里,不敢再妄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