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六年先後去世的三位中央“老人”餘款有多少?最後是怎麼花的?

近幾年有一個讓人欣慰的現象是,越來越多的人是去關注中國近代史。不少中國關於中國近代史的影視劇不斷上映,諸如《建軍大業》、《海棠依舊》以及其他關於開國元勳的電視劇,紀錄片等等讓人們開始去回顧那一代人的事蹟,也讓眾多偉人的形象開始在現在人心中豐滿、鮮活起來。同時那一偉人的高風亮節也是我們在觀看完這些影片之餘該思考的地方。今天著重講三個人,毛主席、周總理和朱老總。


七六年先後去世的三位中央“老人”餘款有多少?最後是怎麼花的?


毛主席這一生講過不少留給後世人的話語,但這些話都有一個共同點離不開人民。諸如,最為震撼的那一句: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再比如:人民萬歲。再比如:為人民服務。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我們從他寫過的一首詩中便了窺探一二。1958年,餘江縣終於克服了困擾他們許久的血吸蟲,主席看到這一消息,興奮得不得了。他高興得睡不著,更是揮筆寫下:“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高度肯定了人民的作用。這位老人在1976年的秋天走完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讓人們最為感動的是,這位領袖人物,生前只餘500左右的存款。這個數目都談不上存款,最終還都按照他的遺願交了黨費。


七六年先後去世的三位中央“老人”餘款有多少?最後是怎麼花的?


再說周總理,毫不誇張的說,在中國的近代史上,他是最獨一無二的那一位。他的才能和所做的貢獻找不出來第二個。他給自己賦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比別人多,所以無論是要他力挽狂瀾還是縱橫捭闔,他都不曾抱怨過一句。身居高位,他從來沒有利用資歷與資源成就自己,反而一次次主動犧牲自己,直到生命盡頭。很多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掛在嘴邊,不過是喊個豪情的口號罷了,但總理卻一直在身體力行。

1976年春天的時候,總理去世。工作人員後來在清算的時候發現他還有5709.80的餘款。這些錢在他夫人去世後,悉數交給了國家,也是用作黨費。


七六年先後去世的三位中央“老人”餘款有多少?最後是怎麼花的?


朱德,一位被稱作“紅軍之父”的老總,在人民群眾中同樣享有崇高的榮譽。美國一位友人這樣評價他:“戰士們喜歡他,他是他們的父親和母親。”老人家一生都在戰鬥。新中國一路走來,他未曾缺席。建國後,他雖漸漸隱到了幕後,但從未忘過國家生產,該提的建議他一直提,該盡心做的努力一直在做。

1976年7月6日,老總逝世。他的餘款稍多一點,結算出來是兩萬。他和並肩數年的總理一樣,選擇將這筆錢做黨費,

他的妻子康克清照做了。

從這些領導人身上,我們能夠看到只有四個字克己奉公,這是他們選擇的幸福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