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齡童的《敢問路在何方》能超越《戰狼2》的票房嗎?

用戶66315184960


不吹不黑,客觀的說,《敢問路在何方》想超越《戰狼2》可能性很小很小。

(電影概念海報)

2015年初,《敢問路在何方》要拍攝的消息傳了出來,六小齡童、馬德華等人加盟,而且還是中美合拍,要打造東方史詩魔幻電影。

但是,這兩年一直沒有消息。2017年年底,總製片人柯利明接受採訪,表明影片前期準備工作基本完成。2018年9月開始棚拍,而且是三部一起套拍的形式,預計2019年上映第一部,全球發行。


為什麼說《敢問路在何方》難以超越《戰狼2》呢?

第一個原因就是《西遊記》眾口難調。

這部電影的主創方很明確的表示,本片要進入全球市場,所以和好萊塢的特效團隊合作。

要表現東方審美,還要顧及海外市場,可不是一點點的困難。今年澳大利亞版的《西遊記》上映,很多人直呼“辣眼睛”,但是人家卻看得津津有味。08年《功夫之王》上映的時候,也是蹭的《西遊記》背景,雖然有李連杰和成龍加光環,但是票房並不理想。

為什麼呢?東西方文化的交融並沒有這麼容易,尤其是深受國人追捧的《西遊記》文化。

一開始就定位成全球市場的話,肯定會為了照顧歐美觀眾,在故事和視覺效果上有所改變。這樣的話,能不能被中國觀眾接受?不一定。


第二個原因就是故事。

中國近年來的所謂“特效大片”,幾乎都死在了故事上面。

看看《敢問路在何方》的故事吧,官方給出的梗概是這樣的:

《敢問路在何方》系列嘗試構建三界運轉體系,人或下地獄或昇天宮,而上面的神仙也有受罰墜入人間,地獄也有吐納,迴轉不息。三部以此係統為基本,又各具風格。 第一部為收徒篇,既鋪陳了師徒幾人的前生後世,又展現了唐僧的慈悲與智慧,依然是五指山、高老莊、流沙河,卻是處處思辨、充滿東方文化韻味的世界。 第二部為背叛篇,師徒遇牛魔王、鐵扇公主、紅孩兒一家,孫悟空面對往日兄嫂和七十二洞舊部無法抉擇,而鐵扇公主又藏著與小三鬥法引丈夫歸家的苦局,巧妙與火焰山相結合,炙熱痛苦。 第三部為獅駝國殉難篇,借原著中最殘酷可怕連眾仙與羅漢都躲之不及的妖國,玄奘偏要以身度魔,從而帶動眾徒真正解脫悟道,展現出從未有過的恐怖、重生之旅。

有沒有隱隱的一絲擔憂?像《西遊記》,似乎又不是《西遊記》。

《大聖歸來》

怕就怕這一點,成也創新,敗也創新。如果講了一個非常精彩的故事,只是借用了《西遊記》的人物和背景,還是極有可能成功的,比如15年的《大聖歸來》

但是講不好一個故事的話,就會徹底的失敗,淪為炫特效的片子。再看到製片方強調中美合作的時候,真的為故事捏了一把汗。


第三,這部片子的特點到底是什麼呢?

目前來看,對國內是六小齡童和馬德華,畢竟他們身上有《西遊記》最美好的回憶,這張“情懷牌”還是有吸引力的。

(《敢問路在何方》劇組亮相北影節)

對國外的話,可能就是特效團隊,東方故事……只要能融合的好,應該票房還不錯。

但是,看官方給出的一段話,瞬間又擔心了:

……在美學設計和效果設計上,中美文化的差異非常大,比如如何呈現七十二變,如何讓全世界的觀眾都理解“筋斗雲”,包括具體角色的美術設計,都是我們在前期籌備中需要完成的工作。

有些《西遊記》特色的改動,如果偏向於給歐美觀眾解釋清楚,那就很容易變得不倫不類。

不過,既然主創團隊花了至少2年多時間,來做前期準備,也有可能創造奇蹟。

先期待吧,希望2019年能看到第一部《敢問路在何方》。


看電影的廚子


作為一個80出的人來說,只要是六小齡童指導的孫悟空必看。是他讓我成為了戰神孫悟空的鐵粉。一個真正天不怕地不怕而且還能反天反地的英雄。只有六小齡童,參透了孫悟空的真諦。

網上流傳一個笑話,孫猴子看守蟠桃園,仙女們來了,他法力無邊的把幾大美女全部定住,不說跟幾個仙女深入交流一下,而是不著調的去偷桃了。

從我小時候到現在,孫悟空在我心目中都是完美的,沒有任何缺陷的英雄。但很多導演,把孫猴子編排的,泡妹,還有愛情。周星馳甚至告訴大家,孫猴子就是一個妖怪,是個惡霸勢力,只要有靠山,孫猴子就跳不出五指山。簡直歪曲孫悟空形象。

六小齡童演的孫悟空,就是我們80後心目中的神。因此我們是否超過真不好說。

不要忘了,現在的一線女明星基本都是八零後。為什麼?我個人覺得,現在八零後是消費的主力軍。八零後已經接班,九零後還在努力。



誑X


能不能超越我不敢說,但是我可以推斷一下劇情是如何的,能不能超越,那看你喜不喜歡了!

作為一名痴迷的西遊記愛好者,楊角風多次幻想如果讓我來拍西遊記,我會怎麼拍?如果有幸角風進入了編劇行列,又會怎麼編呢?

但是幻想是幻想,真正意義上原班人馬的《西遊記》電影版就要來了,雖然跟六小齡童2015年說的話對不上進度了,還好,不久前六小齡童和馬德華跟主創人員宣佈了該項目的最新進展,預計是2018年9月份真人版開拍,到2019年上映。而且不止一部哦!

我相信中國人講故事的能力,但是並不看好拍攝和後期製作能力,值得期待的是這三部曲電影都是好萊塢特效團隊加盟的,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感受。

角風不才,我將根據目前公佈出來的點點滴滴劇情,大膽預測一下劇情的詳細信息,如果不幸被我言中,那我就上天了……

《敢問路在何方》系列分三部,嘗試構建天地人三界體系,人生盡頭或下地獄或昇天宮,神仙受罰墜入人間,地獄也有吐納,因果輪迴,運轉不息。三部以此係統為基本設定,又各具風格。

電影版西遊記將會比電視劇版的更加宏大,它會對神、人、生物、妖、鬼等身份變化進行詳細的講解,在這裡面長生將會成為一個永恆的主題,而且很可能會對因果輪迴進行一個深刻的反思,到底因果是人為的還是天意?這將是整三部或者其中一部的主題,並且最後賺足觀眾的眼淚……

第一部的收徒篇(一):

電影版必須要把這幾個人通過某種方式聯繫到一起,比如前世,前世他們到底是誰?通過哪種關係聯繫在一起?

電視劇版的西遊記第一主角是孫悟空,而電影版第一篇的主角必須是唐僧,他的人生經歷才是第一部的主線,包括他是如何被如來佛祖貶進輪迴裡面,又如何十世修行以後出發取經,並沿途收了這些徒弟。

而關於孫悟空獨打戲份會減少,畢竟電影屏幕上太多的大鬧天宮了,所以這次的電影版不會給大鬧天宮多少時間,甚至就幾個鏡頭,反而更加側重於孫悟空的前世以及出生後如何戰勝自己的心魔,跟唐僧在五行山下絕對有一場文戲,對話會加入非常多的人生哲理,讓孫悟空願意當唐僧徒弟,而唐僧也願意收他為徒,而主導收不收徒的不再是觀音菩薩,而是唐僧本人。且不再跟之前一樣,到了就把他符文摘掉,莫名其妙的就收了個大徒弟。

第一部的收徒篇(二):

西遊記原著中的唐僧非常的軟弱,動不動就大哭不止,而這部電影版的西遊記中,唐僧絕對是其餘幾個徒弟的思想導師,跟政委差不多的身份,會增加非常多的心理描寫,包括他糾結要不要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兒,要不要念緊箍咒?

這部電影將有兩場精彩絕倫的打戲,分別在高老莊和流沙河,分別是孫悟空對陣豬八戒,孫悟空和豬八戒對陣沙和尚,屆時視覺效果將會非常棒,只是角風有點擔心的是六小齡童老師的身體還能不能打的起來?

既然是電影,沒有女人,這個電影將會遜色十分,所以這部電影必須加入感情戲,而這場感情戲的主角就是豬八戒和高小姐。角風甚至大膽推測,當年調戲的嫦娥跟高小姐長得一樣,通過跟高小姐的對戲,洗脫豬八戒前世的罪名。也表明豬八戒的重情重義,以及高小姐的識大局。

對沙和尚的描寫將側重於孤獨感,沙和尚太孤獨,並且在以後的取經道路上,沙和尚需要慢慢接受這個取經隊伍,接受自己的內心改變。

第一部的收徒篇(三)

既然是中外合資的電影,中國傳統元素的植入是非常必須的,比如打鬥的過程也會加入一些傳統的猴戲,武生對打等細節,甚至有可能會加入八卦、太極拳等武功招式。

傳統文化的集中展現將會出現在高老莊,包括抬花轎、鬧洞房、田園種菜等等,可以想象的到的是高太公等人的服裝和衣著,包括高小姐閨房的佈置,他們說話的語氣,以及對唐僧寺院生活的一個大體概述。

當然剛才也提到了,這部電影也會加入對愛情的探討,到底人妖能不能相愛?併為以後豬八戒到底回不回高老莊做足鋪墊。

總之這將是一部大體框架不變,但細節和視覺更驚豔的電影,畢竟六小齡童老師是非常反對顛覆經典的,所以我猜他們拍攝的時候劇情也不會太過離奇!

哎呀,不小心寫了這麼多,那麼關於第二部和第三部的推斷我們下回再講!

我叫楊角風,換一種視角看西遊,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請關注吧!(只針對小說中的人物,原創文章,不喜勿噴)

更多精彩盡在眾號:楊角風發作!


楊角風發作


為何要去超越別部電影?還是贏得好口碑最重要。


粵港澳深大灣區委


拿什麼超越《戰狼2》?



《敢問路在何方》在2015年就啟動了,之後再也沒有什麼消息,曾看過本片製作人柯利明的採訪,說在2018年9月之前開拍,現在已經到了九月還沒消息,項目肯定是進展不順利,不過我還是相信他們在認真做這件事。但要說到票房,我就不得不潑些冷水了,別說超《戰狼2》,想回本都難。


首先來看,本片的賣點是什麼?


《敢問路在何方》打著3D魔幻電影的旗號,當然特效是一大賣點。採訪中說特效都是美國頂尖特效公司做的,即使成片出來後特效驚人,票房就一定會好嗎?


事實是:東方魔幻大片在中國根本不賣座!



就舉今年的例子,光線傳媒出品的《動物世界》製作精良,口碑上佳,但僅有5億票房,分賬之後恐難回本。號稱投資7.5億的魔幻鉅製《阿修羅》品質根本不過關,評分太低,緊急撤檔,遭遇群嘲。徐克導演的古代魔幻片《狄仁傑四大天王》也被同檔期的喜劇片摁到地上摩擦。魔幻片在中國市場還是個未知數!




就算特效不行,還有情懷呢不是?

六小齡童親自出演,總歸是有一定情懷的,可是如果片子質量不好,情懷又不能當飯吃!《愛情公寓》大電影豆瓣2.6分就是最好的下場!



當然我最想看到的還是被打臉,中國電影的發展需要有更多人嘗試,才會有更多可能,《戰狼2》上映前也沒多少人看好。三部曲形式的中國電影除了《敢問路在何方》,還有烏爾善導演的《封神三部曲》,後者貌似更靠譜一點。


張二糰子


不請自來,六小齡童的《敢問路在何方》正在籌備中,預計將於2019年,與廣大觀眾見面。《戰狼2》在中國影史上,必將留名,最終票房約為56億軟妹幣。

可以直言,《敢問路在何方》票房超越《戰狼2》,根本不可能。我將從幾個方面,加以專業的分析,仔細看哦。

兩片的賣點對比

《戰狼2》票房一舉登上中國影史票房排行榜冠軍寶座,很多業內人士沒有預估到,吳京本人也沒想到。那麼為什麼《戰狼2》可以取得現象級的票房呢?其一,電影本身製作優良,業內對《戰狼2》的評價是,已經達到好萊塢的製作水準。其二,吳京的敬業精神,不用替身,各種危險動作親力親為,對電影這門藝術存有敬畏之心,他的努力觀眾看得見。其三,也是《戰狼2》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本片徹底點燃了觀眾的愛國情懷。很多人刷好幾遍,並不是因為其中的動作場面,而是因為被壓抑的愛國情懷得到了釋放。

我們再看看《敢問路在何方》的賣點,其一,毫無意外是情懷,從片名就可以看得出來,《敢問路在何方》本身就是86版《西遊記》的主題曲。其二,特效,作為奇幻電影,自然少不了特效,中國觀眾普遍患有“特效缺乏症”。

目前的市場環境分析

在目前的中國影視市場,缺乏與《西遊記》相關的作品嗎?答案顯而易見,無論是劇版還是影版,堆積如山,比如每年春節檔的鄭寶瑞《西遊記》系列,網劇、網大電影就更不用說了。如此一來,觀眾看多了相關影視作品,會產生審美疲勞,對此類作品的需求度不高。

六小齡童對於孫悟空的詮釋,毋庸置疑,很經典。但是如果《敢問路在何方》中,六小齡童再次擔任孫悟空的扮演者,有很多問題,首先是年齡,六小齡童2018年59歲,能否承受得住超大的工作量,以及吊威亞等高難度動作。其次,六小齡童自2000年的《西遊記續》後,沒有出演過相關角色,能否拾起當年的演技,令人質疑。

觀眾對國產特效的吐槽在此就不多言了,《敢問路在何方》的特效能否過關,依然存疑,使用好萊塢特效團隊的話,就另當別論了。所以綜上,無論怎樣想,《敢問路在何方》票房超越《戰狼2》是不可能的,時隔十幾年後才想起重啟,總感覺有種出來圈錢的錯覺。


漫影像


關於六小齡童的《敢問路在何方》,在我看來該討論的根本不是票房進不進世界前十的事,而是到底是“難產”還是“不孕不育”的事兒。

第一次聽說六小齡童要籌拍電影版《西遊記》是在2007年,那年我還在上初中,如今11年過去了,他的電影還在籌備,電影名字從《西遊記》到《美猴王》再到《敢問路在何方》,不知道下次是什麼,反正依然沒有正式開拍的消息,幾乎每一年都會把這個消息放出來,但年年都沒有下文,不管是炒作還是消費情懷,新鮮感早已消耗殆盡。

另外撇開這個長達11年的“情懷”不說,就說六小齡童的孫悟空真的出現在大銀幕上,真的能帶來86版時候的效果嗎?我看未必,從不否認六小齡童在86版《西遊記》中塑造的孫悟空形象是迄今為止口碑最好,最為經典的,但那不是他六小齡童自己的功勞,是楊潔導演帶領整個劇組用長達六年的時間打造出來的,導演 攝像 化妝 替身 配音… 這些都是西遊記的功臣,絕非六小齡童自己耍耍棍子就能成功的,同時86版《西遊記》的成功也與時代有著非常重要的關係,在那個甚至一個鄉鎮只有一臺電視機的年代,人們只在評書,小說,戲劇中聽到或見到過孫悟空形象,第一次在電視熒幕上看到真人版的孫悟空,難免的會有先入為主的心理,既使央視版《西遊記》與原著相比改編很大,但依然會被人們認為,最為接近原著,最為經典!

1998年《西遊記續集》開拍,楊潔導演曾坦言,她本人對續集並不滿意,因為央視限制,加上幾個主演的“大牌情緒”,《西遊記續集》在楊潔導演心裡一直是有著些許遺憾的,對比幾個主演的化妝和演技,化妝過於臉譜化,面具也和86版裡沒得比了,過於僵硬,而那個活靈活現身手敏捷的孫悟空也已經不見了,在續集裡,孫悟空的最多的動作就是彎腰弓背踮腳扯袖子。

如果說續集還能算作原班人馬再續經典的話,那麼2007年的《吳承恩與西遊記》可算是,徹底毀了孫悟空形象了,號稱全球首部3D電視劇,確實首部,好像至今為止沒有第二部3D電視劇。這部劇,上大學的時候衝著是“原班人馬”,我在暴風影音上,咬著牙堅持著看了一遍,真是無力吐槽,無論是劇情還是演技還是化妝,只有一個字“爛”,無與倫比的爛!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網上搜著看看。說了這麼多,無非就是想說,86版《西遊記》的成功,一是楊潔導演的團隊,二是時代背景!離開了這兩個因素,想再塑經典,完全不可能!

我很喜歡86版《西遊記》裡的孫悟空,但對於六小齡童章金萊本人,沒有一絲絲好感,一個天天把藝德掛在嘴上的人,做過的幾件事與藝德真的相去甚遠。其一,否認替身,甚至還打官司起訴自己的替身理由是破壞名譽,其實很多人都知道也都理解,那個年代使用替身並不像現在的小鮮肉,不是因為主演怕吃苦,怕危險,不願意去演危險動作,完全是為了劇情,為了角色更加完美,可偏偏六小齡童自己不願承認,到哪裡都是一句話:“我這樣的演員是不可能有替身的,所有動作都是我自己完成的”,請問這就是您老所謂的“藝德”。不知道名字的暫且不提,86版《西遊記》和續集裡演過孫悟空的,可以知道名字的就有,徐霆雷 劉江發 任鳳坡 丁健 還有配音演員李世宏 李楊,離開了他們,孫悟空形象不知道會降幾個檔次!

其二,揹著劇組和楊潔導演,師徒四人走穴撈金,楊潔導演曾有一段時間幾乎與六小齡童 遲重瑞 馬德華 閆懷禮四人斷交,長達幾年沒有任何聯繫,原因就是這師徒四人揹著楊潔導演,代表西遊記劇組到新加坡馬拉西亞走穴,深深的傷害了楊潔導演,直到98年續集開拍前,師徒幾人找到楊潔導演道歉才有了聯繫,而既使這樣,楊潔導演依然堅持換掉豬八戒和沙僧,目的就是“殺豬給猴看”,請問六小齡童老師,您的藝德何在!

其三,處處抨擊別人太高自己,六小齡童無論出席任何場合,必講的事就是孫悟空應該怎麼演孫悟空不該怎麼演,大致意思總結一下就是,孫悟空只能六小齡童演不能別人演,孫悟空是神話人物,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別人眼裡的孫悟空可以是別的形象,你可以演別人也可以演,你沒資格去批評別人演的不行,總是說孫悟空不能惡搞不能瞎演,自己跑去《大鬧天竺》客串孫悟空,幹嘛呢?演的什麼玩意兒?(另外說一下,《大鬧天竺》裡客串的孫悟空,鏡頭基本上都是替身於尚完成的,又打臉了,是替身於尚),看過《西遊記》原著小說的話應該都知道,央視版西遊記對原著的改編其實是很大的,六小齡童的孫悟空其實與原著描述的孫悟空形象也大有不同,可六小齡童可不這麼認為,在他眼裡,自己就是孫悟空,甚至還給遊戲夢幻西遊打過官司,告人家侵犯肖像權,要求遊戲製作方賠償100萬,真把自己當孫悟空了,孫悟空的肖像幹你毛事,結果就是,法院根本不接,這官司太離譜!

六小齡童近些年,不斷的參加各種活動,標榜自己是“西遊文化”的代言人,是孫悟空的代言人,處處宣傳自己,處處賣情懷,不管是自己真的酷愛《西遊記》和孫悟空,還是為了功利,這樣的消費情懷只會讓人們對他越來越失望,總之,86版《西遊記》是經典,近些年那些翻牌,哪一個超過了之前的經典,六小齡童本人又是一個極度自負和高傲的人,在我看來,他是絕對不可能再塑經典的,只能是自毀形象,把自己的經典一點點的砸在自己手裡!








正心為武


皮哥認為《敢問路在何方》的票房要超越《戰狼2》是根本不可能了。

一般而言,票房和內容是呈正比的,當然也有例外,譬如星爺的《美人魚》,雖然口碑欠佳,但是觀眾仍願意補上欠星爺的電影票,但這種情況並不多見。

這部由86年西遊原班主演出演的

大電影《敢問路在何方》,不說拍的如何,單看宣傳的呼聲,也能推測為情懷買單的觀眾絕對會成為支撐該電影票房的大半天。

然而,近年來透支情懷的電影真是比比皆是,從趙薇的《致青春》到劉若英的《後來的我們》,他們都是成功的情懷電影。

雖然觀眾為其買單了,但顯然早對這種透支情懷的做法有所反感。

當然,六小齡童老師是無可非議的表演藝術家,對中國西遊文化的傳承及發揚功勳卓著,此次他決定將孫悟空搬上大熒幕,也是希望能夠藉助現代影視特效技術重塑或繼續發揚西遊文化。從皮哥個人的角度,如果《敢問路在何方》還能保持《西遊記》的原汁原味,自然希望這部電影能夠獲得更高的關注度,斬獲更高的票房。

但現實還是現實,現在國內電影市場早已是愛情片、喜劇片的天下,這部電影上映後如果票房能過5億,皮哥便覺得已經是巨大成功。

問題中將《敢問路在何方》和《戰狼2》作比較,這對前者是有點不太公平的。

《戰狼2》的成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同檔期沒有能與之抗爭的電影,影片題材較為新穎,愛國情懷超燃,都是這部電影成功的原因,缺一不可。

可以說《戰狼2》的成功是必然也是偶然,而《敢問路在何方》想要複製這種成功,幾乎是不可能的。


皮皮電影


這個不確定,超越《戰狼2》肯定有一天會因一部電影,但不能說是《敢問路在何方》,有可能超越,有可能不會,要根據很多因素確定的!





磨利劍99


首先要說一下《戰狼2》的票房是56.8億,這個問題也可以理解為《敢問路在何方》的票房能否超過56.8億。

我的回答是:肯定不會。原因如下:

1.這幾年打著《西遊記》的旗號的電影很多,但是很可惜,幾乎都成了爛片,除了《西遊降魔篇》因為周星馳的金字招牌票房收了12.45億,這也是僅存的一顆果實。但是重度消費《西遊記》的後果已經慢慢顯現,很多人對新西遊已經免疫,想在新西遊裡打出一片天地,很難。

2.《敢問路在何方》主演六小齡童和馬6華。從名字和主演上就可以看出來,又是一部情懷劇。情懷劇有一個魔咒,鮮有能打破的,那就是逢情懷必爛片。六小齡童能否打破這個魔咒?不是很看好。

3.近期六小齡童一直是熱議的焦點。原因是他對《大話西遊》等自由作品的批評,讓部分人反感,認為六爺這是搞壟斷,不能因為你演了孫大聖就不能讓別人演西遊。從網上的聲音來看,批評的還是更多一些。作為主創,這個結果對電影來說肯定會有較大的影響。

4.特效。這個不多說,上圖,反正我看了是沒有看電影的慾望了。


56億真的很難,而超越《戰狼2》很顯然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