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民选秀到垂直化,看网络综艺的爆款进行曲

对于综艺节目,大部分人的记忆可能还停留在电视台各种选秀、问答、竞猜、竞技类节目上。即使近几年综艺节目从电视台转向更年轻化的网络平台,但多数节目里还是充满了那些换汤不换药的选秀、竞技等元素,观众不胜其烦。

而从去年开始,这一切发生了变化。

网络综艺出现了一个趋势——垂直化,以垂直切口为特点,锁定某一圈层文化,以此引爆大众热点,撬动整个文化IP的商业开发。

什么意思呢?以综艺节目《心动的信号》为例。节目的形式是4对单身男女住进一个心动小屋,根据游戏规则匹配各自的约会对象,明星嘉宾朱亚文、张雨绮、杨超越等通过观察他们的表现做场外的情感分析和推理。

这个节目找到了很典型的90后、95后的单身男女,通过观察他们的生活状态,聚焦并展示年轻一代的恋爱观和社交态度、技巧,观众很容易从中获得共鸣、启发或鼓舞。在这一方面做好了,节目的名声也就在整个90后95后圈子里传播开了。

从全民选秀到垂直化,看网络综艺的爆款进行曲


然而,要打破圈层,首先要在圈层内部创造巨大的热点,其次还要让圈层外的观众产生共鸣。这就要求节目既要满足垂直领域观众的专业诉求,又要通过节目的戏剧性满足圈层外观众的情感共鸣。那么,那些优秀的网综又都是怎么做的呢?

01找准需求

以《奇葩说》为例,《奇葩说》第一季高举自由表达的大旗,从全国各地网罗了具有“奇葩”观点的网友,辅以辩论的方式,将心中“三观不正”的观点表达出来。而这些看似三观不正的人,往往也代表了社会各个阶层、各种性格的人士。

那些与众不同的声音平时只能隐藏在观众心里不敢说出来,如今有了这样一个平台能够帮助他们吐露心声,自然会引起他们的关注。这就是《奇葩说》找到的网络时代人们的表达需求。

从全民选秀到垂直化,看网络综艺的爆款进行曲


在找准圈层需求方面,不止《奇葩说》做得好,电视综艺《我就是演员》《声临其境》等也是这方面的佼佼者。这类节目则是抓住了电影市场流量明星泛滥时,观众对实力派演员作品的观看需求,从而打造出展现演员专业素养的爆款节目。《我就是演员》节目版权甚至远销海外,实现口碑、话题热度双丰收。

从全民选秀到垂直化,看网络综艺的爆款进行曲


02创意混搭

与以往综艺节目单一的表现形式不同(访谈是访谈,真人秀是真人秀),现如今的网综为了网罗更多的目标观众已经玩起了“创意混搭”。如《十三邀》,本质上是一个谈话类节目,然而节目中却不停地变换谈话地点与时间,甚至出现一些美食、美景等元素。

众多元素加成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同时又能把诸多元素处理得主次有序,不显杂乱,可以说是谈话类节目的升级版。

从全民选秀到垂直化,看网络综艺的爆款进行曲


同样,豆瓣评分高达9.2的《奇遇人生》也是玩的创意混搭,真人秀+旅行+谈话+风景+美食,一边体验世界一边谈话聊天,既满足了观众对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美食玩物的好奇,又兼备谈话类节目的情感共鸣,深入人心。

从全民选秀到垂直化,看网络综艺的爆款进行曲


当然,以上只是一些简单的案例。在制作网络综艺方面,曾打造出《明日之子》《创造101》《奇遇人生》《一本好书》《心动的信号》等多款优质综艺的腾讯视频,建立了一个专属的五维价值模型来说明优质网综应该具备的五大元素。这五个元素分别是需求创新、品牌锐度、共鸣深度、用户稀缺性和商业潜力。

从全民选秀到垂直化,看网络综艺的爆款进行曲


其中需求创新、共鸣深度和商业潜力应该都比较容易理解。品牌锐度指的是品牌是否有鲜明的个性和价值主张,而用户稀缺性则是考量节目对平台用户拉新、促活和留存的能力。

伴随着网络综艺越来越多,市场竞争越来越大,优胜劣汰之下,优质节目也会越来越多。综艺节目将很难靠明星卖脸取胜,更多的还是需要打造内容上的人文关怀,正如企鹅影视天相工作室副总经理邱越所说,“真正的好节目应当能够直击人心,给人希望”。

从全民选秀到垂直化,看网络综艺的爆款进行曲


好融艺致力于中国电影市场的规范

让更多热爱影视文化的爱好者

了解电影行业的发展

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大众娱乐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