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有人说俄乌冲突有三种可能性,一美国指使、二波萝申科为了选举、三偶然事件?哪个最靠谱?

我上网来看看


乌俄刻赤海峡事件,是在美俄首脑会唔前夕突然发生,这不是偶的。2013年乌克兰是在美国策划下,掀起颜色革命推翻了当时亲俄的总统,波罗申科是美国扶持坐上乌克兰总统位置。2014年俄罗斯成功收回克里米亚领土主权,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对俄罗斯侵吞乌克兰克里米亚领土,相继对俄罗斯实行严厉制裁。随着美国第45届总统特朗普上台,改变了奥巴马政府的美国对外政策,试图改善美俄关系,这就触动了乌克兰波罗申科的神经。就在上次“双普会”前夕特朗普突然抛出,“克里米亚人讲俄语理应属俄罗斯领土”这一言论,让乌克兰上下惊慌失措,对乌克兰造成巨大伤害。好在美国国内“通俄门”调查,挡住了特朗普的冒进思想。那么,这次“双普会”依然存在同样的风险。波罗申科的支持率下滑,是鉴于乌克兰当前的政治困境,波罗申科是需要拉提支持率,才能有希望明年3月份选举获连任。因此,11月25日就发生了波罗申科策划的刻赤海峡军事摩擦事件,在顿涅茨克相继发生炮击事件,乌俄冲突危机骤然升级。波罗申科宣布全国30天战时状态,紧急呼吁西方派兵进驻乌克兰,明示要求美国出兵保卫乌克兰夺取克里米亚。这个危机是波罗申科亲手制造,1、借危机阻碍第二次“双普会”,可能对乌克兰不利的事情发生;2、借此危机拉拢北约或美国驻军,在乌克兰建军事基地;3、为明年3月份乌克兰总统选举给自己加分;


锣锅10


都不是。根本原因还是俄罗斯欺人太甚。国内目前对这个事件的报道一边倒地偏向俄罗斯,其实并不是这样。乌克兰这次被扣押的Gurza-M是一种内河炮艇,排水量只有54吨,只能负责港口附近的巡逻,根本不具备任何海战能力炮艇上的两个炮塔是从BMP-3装甲车上拆下来的。如果乌克兰方面真要挑衅,为什么会派这样两艘毫无作战能力,只有5名船员的“蚊子船”去“闯关”?

我以前也曾认为,这次是乌克兰方面故意碰瓷。后来从乌克兰方面得到了一些第一手信息,大大出乎意料。从几个月前,俄罗斯方面就开始积极调防海军力量,将一些军舰从里海甚至波罗的海调到黑海。到10月为止,黑海聚集了120艘战舰和小型船只。俄罗斯七艘最新建成的22460级巡逻舰配备了直升机,于11月初从北方和波罗的海舰队重新部署到亚速海。这些调动不是毫无目的的。亚速海危机是俄军有预谋的行动。

22460级巡逻舰的性能数据:

标准排水量630吨、最大航速30节、巡航速度21节、航程3,500英里、自持力60天;配备1门AK-630 30毫米加特林速射炮,1架直升机,1架无人机。

这次被扣押的两艘乌克兰Gurza-M级炮艇和一艘拖轮是从母港敖德萨开往新的基地马里乌波尔进行换防任务的。亚速海是乌克兰的领海,对刻赤海峡享有通过权,却遭到了俄罗斯方面的无端阻挠。在刻赤海峡外对峙半天之后,乌克兰舰艇选择放弃换防任务,转向敖德萨,因为乌军Gurza-M级炮艇只有五名船员,只能进行五天的自主航行,耽误半天就无法到达目的地了

然而,俄军却在乌军要撤退时开火了。先是对乌军的拖船进行撞击,其后,俄军的卡-52武装直升机飞临上空,向乌克兰舰艇发射了穿甲弹、火箭弹等。三艘乌克兰舰艇被迫投降,二十四名乌克兰军人被俘虏,其中6人受伤。


莱茵的黄金


这个问题问的,你要直接说是美国,估计有人骂!要说波罗申科为了国内政治目的,只能说波罗申科“胆儿肥”了!但要说是偶然事件,绝不是!

毛老师已经分析了,英武在这里补充几点:

1.俄罗斯已经将一些细节抖落出来。乌克兰自己的水手已经承认了,是乌克兰蓄谋已久的。但波罗申科——一个依靠界都革命起来的总统,有这个胆量吗?

2.从俄罗斯释放的视频可以看出:俄罗斯虽然有所准备,但是面对乌克兰三艘船只硬闯,俄罗斯海防警卫队除了出动武力,甚至从初始的骂骂咧咧到最后的勇往直前,都反映了俄罗斯海警边防军官从最初的紧张到后来的从容,从而客观上反应出俄罗斯确实没有想武力解决的,但是无线呼叫没有回应,只能如此了。

3.要说波罗申科受到美西方蛊惑,为了自己的未来总统大选而借势造势,也是比较合理的,但这方面的概率有一个前提:美西方支持!

据报道:当刻赤海峡发生俄乌冲突后,美国在地中海却将俄罗斯的商船拦截,要进行各种检查,还查到了药品,俄罗斯解释是为叙运送战备物资......结果,俄罗斯从叙利亚基地飞过来一架(仅仅是一架)苏24战斗机,美国就放船放人,然后将情况报给俄罗斯,并且迅速溜号!

而就在发生刻赤海峡的同一时刻:阿勒颇发生了化武袭击。俄罗斯迅速反击,查到了阿勒颇发射毒气弹药的地方并迅速摧毁,还将法国化武专家给活捉了......

综合以上分析:美西方蛊惑,美国背后出损招,同时波罗申科借势造势,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分析。当然,按照题目来说,就是美国指使的!


英武


俄乌冲突有可能的三种情况,看似方方面面考虑进去了,但是我觉得不可能是一因一果的关系。

哲学告诉我们,一定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绝对的一因一果关系是不存在的。绝大多数都是多因一果。

那么俄乌冲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觉得主要由以下两大因素决定的。与偶然事件一点关系也没有。

第一,美国因素。这个因素也许是事件发生的基础原因。

1,制造俄乌紧张局势,可以化解特朗普“通俄门的”风险。最近中期选举结束,特朗普失去了众议院,但是只有与俄罗斯划清界限,他才可以避免被民主党丑话,被民主党人所诟病。所以取消了本来约定好的阿根廷首都“双普会”,所以才挑起俄乌冲突,让俄罗斯迫于奔命!

2,乌克兰政府是亲俄政府,波罗申科总统也是美国支持下上台的。所以美国授意的波罗申科,必须按照美国主子的要求去办!

3,俄乌关系紧张,消耗的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经济政治实力,二者对峙,更有利于美国寻找突破口,继续打压俄罗斯。

4,美国政府看准,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选举上任是因为高举反俄亲美大旗;要想继续连任必须高举反俄亲美的旗帜。就是不能连任,把乌克兰消费一把,也是不错的选择,必须给死敌俄罗斯制造混乱制造麻烦!

5,既然这样做对于美国没有任何伤害,而且可以对俄罗斯制造麻烦,为什么美国总统不采取这样的策略呢?难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愚笨吗?

第二,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选举的需要。这个因素是俄乌冲突的导火索!

1,最近最新的民调显示,乌克兰2019年3月大选,但是几位候选人的民调显示,波罗申科总统的支持率最低,只有7.9%。

2,波罗申科总统不会治理,只会举办政治。领导经济民生问题没有具体措施,但是对反俄情有独钟,而且也水到渠成。历史的经验教训要求他必须提振民粹,树立自己形象。

3,俄乌冲突,不仅仅是刻赤海域问题,而且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都用兵了,乌克兰呼吁土耳其关闭通过达达尼尔和博斯布鲁斯海峡的船只,也是冲突的一部分。

4,目前的乌克兰人民有点觉醒,不希望那个领导人继续把乌克兰当做美国或者俄罗斯的棋子使用。尽管继续玩弄反俄亲美把戏不一定灵验,但是可以赢得美国政府的支持,也是不错的选择。所以波罗申科呼吁美国必须介入战争,呼吁北约一定要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围堵!


锦绣中华一捧土




一、美国指使乌克兰与俄罗斯挑起冲突,就是不想让俄罗斯安稳的执行发展战略。最近有两条信息比较热,就是俄罗斯从叙利亚撤出部分军队和俄罗斯与日本磋商北方四岛问题,这些信息的背后,说明俄罗斯在为国内经济发展营造氛围和条件,但是美国可不想让俄罗斯远离纠纷、闷头发展。据报道,24日前,沙特联军进驻叙利亚,并声称支持叙利亚民主军和库尔德武装,在25日俄乌发生军舰冲突时,不但乌克兰政府军正与顿涅茨克民兵作战,而且叙利亚阿勒颇同步发生化武袭击,而在29日乌克兰又请求国际社会对俄罗斯关闭博斯普鲁斯海峡。这一系列事件都离不开美国的背后操控,美国之所以如此作为,大概率就是不想让俄罗斯在远离外界干扰下,致力于本国经济发展。



二、美国指使乌克兰与俄罗斯挑起冲突,是把欧洲重新拉回美国阵营的危机策略。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使欧洲盟友很受伤,致使欧洲国家与美国分歧越来越多,到了最近,法国总统马克龙高调呼吁建立欧洲军,德国总理默克尔强力声援,美国面临将失去欧洲盟友的危机。而美国在此时挑动乌克兰与俄罗斯发生冲突,特别是俄罗斯武力解决冲突的做法,正中美国下怀,这对于一直预防“莫斯科扩张”的欧洲来说,会产生强烈的危机感,虽然事后普京在27日主动与默克尔通话商谈冲突事件,但是不可能完全消除欧洲对俄罗斯内心深处的提防,欧洲必然还要依靠美国和北约的防卫力量,这正是美国想要的结果,也只有这样,在欧洲军不成气候的状态下,欧洲才会倚重北约部队,才会自觉掏军费,才会靠向美国甘愿受其驱使。



三、乌克兰受美国指使与俄罗斯挑起事端,是波罗申科应对乌克兰大选的需要。在乌克兰总统候选人中,波罗申科的支持率已经下降到了7%左右,可以说波罗申科在来年的乌克兰大选中,看不到任何胜出的希望。波罗申科原本想通过做成乌克兰加入北约和欧盟,来提高支持率和民意,从而实现连任目的落空,此时此刻的波罗申科,非常需要美西方的支持,也需要通过民粹主义来提高支持率,而与俄罗斯发生磨擦,打乱俄罗斯发展计划,就是最好的敲门砖。波罗申科此举不但可以得到美国的支持,也可以提高国内支持率,一举两得的好处,波罗申科只能是赌了。赌美国和欧洲会支持乌克兰、支持波罗申科,赌俄罗斯不会把冲突事件升级闹大,从俄罗斯和普京的态度看,波罗申科赌对了,普京确实不想让事件扩大化,但是会不会对波罗申科有利、美国会不会发力支持乌克兰还真不好说,有待事情的进一步发展来印证。

总之,俄乌军舰冲突,是美国和波罗申科彼此利益需求下的共同体现,美国对此事件还没有明确表态,但是欧洲确声明无意针对此事对俄罗斯发起新制裁。具体美国会有什么新动向不得而知,但是波罗申科已经在29日请求国际社会对俄罗斯关闭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概率猜测,在美国授意下,乌克兰必定会象牛皮糖一样,抓住俄乌军舰冲突事件大做文章,把俄罗斯拖入纠纷漩涡,让俄罗斯不能安生国家发展。


兵谣视角


首先可以肯定的说,俄罗斯和乌克兰刻赤海峡冲突不是偶然事件。


至于说有美国背景,那是肯定,美国把俄罗斯列为战略对手,当然乌克兰是对付俄罗斯最好的棋子,所以美国脱不掉关系。

但是绝不是美国政府故意而为,毕竟特朗普和普京的双普会一定要受到影响,这是特朗普不愿意看到的。但是没有美国授权,乌克兰是不敢闹出这么大动静来,由此可见,特朗普班子里的内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既让乌克兰再次撕裂与俄罗斯的关系,又起到了阻止特朗普与普京会谈。



但是也不排除是特朗普故意而为,既给了普京一个诱饵,又制造理由破坏掉,从而吊着普京的胃口,又让普京得不到,同时又不给美国国内的反对者留下把柄,让那些准备炒作特朗普和普京会谈的媒体空欢喜一场,从特朗普在和普京会谈前几个小时的时间取消会谈活动,特朗普确实值得怀疑,特朗普实实在在的玩了一把猫戏老鼠的游戏。


美国还有一个理由操纵这个事件发生,那就是向欧洲施压,自特朗普入主白宫以来,欧洲国家和俄罗斯互动频繁,并且在对待美国上遥相呼应,如果不给欧洲国家踩急刹车,恐怕以后更难控制。

作为事件的乌克兰,现在没有民意,只有政客们为了利益尔虞我诈,乌克兰前美女总理前段时间曾警告说,波罗申科可能制造事端,然后宣布有利于波罗申科打击竞选对手的政策。事实也确实如此,那边冲突骤起,这边波罗申科就准备好了乌克兰全国进入战争状态60天的政策,几乎就到了大选日期。而冲突以后,除了乌克兰基层激进分子抗议俄罗斯外,乌克兰政客中的执政者和在野者却讨论的是战争状态时间,波罗申科坚持两个月,其他总统候选人则强烈要求取消战争状态,最后双方妥协达成战争状态30天的方案,可见乌克兰的政客们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乌克兰的利益。



其实还有一点提问者没有问,这个里面应该还有俄罗斯的目的,乌克兰一再引进外国力量,尤其是黑海里西方国家的军舰、军机成了长客,俄罗斯急需理由在刻赤海峡和克里米亚部署反舰导弹等等,只有逮到乌克兰的挑衅,就有理由趁机完成在刻赤海峡和克里米亚的布防。事实上,俄罗斯确实是冲突之后第一时间就大规模的布防了。


可见刻赤海峡冲突,都是有备而来,只不过乌克兰赢得了美国和西方国家支持的口号,俄罗斯完成了对刻赤海峡的布防,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最实惠,在大选前期,成功的圈禁了竞选对手,至于乌克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那就打个水漂吧。


诗人的眼睛83314


俄乌这场冲突,老铁认为最靠谱的动因是第一二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而第三种偶发因素,应该换成北极熊四两拨千斤的精准动作,是出于对美乌战略意图洞若观火,有的放矢的反制,几方面因素共同促成了这次事件的发生。

这次事件突然而不偶然。这既是美国在与俄罗斯地缘搏弈中极其歹毒凶险的谋局布势,借与乌克兰、格鲁吉亚合作,从亚速海和格鲁吉亚两个战略方向对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里海产油区的北极熊心脏插进致命一刀。这种布势迟早都得遭到北极熊的反制,只待抓住有利战机,一招制敌,化解美乌这种战略布局对自己形成的致命威胁,这可以看做俄罗斯继克里米亚事件、介入叙利亚战争后,第三次以绝对精准的动作,成功克敌制胜的经典。所以这并非偶,而是必然发生的。

而愚蠢的巧克力当局,为了自己在即将到来的大选中,拉抬低迷可怜(支持率6%)的选情,鬼催的自信爆棚,基于打破刻赤海峡通行中俄罗斯的管辖权,让美国军得以无障碍进入海速海,切断俄海军及油气出口之里海——亚速海——黑海通道,在这里形成随时绞杀北极熊的态势(这甜蜜巧克力也够阴损的!)迫使北极熊的反制来刺激国内民粹,推高或者挽救自己的民意支持度,说白了就是为了骗选票,所以说巧克力的这种政治操作,是这次事件的最直接动因。

只是这巧克力为了实现自己连任的目的,急功近利,在美国的利诱之下利令智昏,一步迈坑里去了。这次事件会把巧克力烤成糖稀,其政治生命将在明年三月底划上句号。由此美乌两家这种绞杀北极熊的战略企图也将因此而泡汤,没的玩了。


铁岭锋


这次俄乌在刻赤海峡的冲突,前两种原因最大。

先说美国,美国为了维护自己在世界上的霸权,对于在世界上军事能力处于第二的俄罗斯处处打压,步步设防。

乌克兰本是原苏联的加盟国,苏联解体后成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自独立后在亲西方还是亲俄罗斯上国内分成两派,现在来看亲西方的政治势力在乌克兰占了上风。

乌克兰为了能够对抗俄罗斯,多次申请加入北约,由于种种原因乌克兰的愿望尚没有实现。虽然乌克兰现时没有加入北约,但不耽误和美国以及北约勾勾搭搭,寻求美国以及北约在提供武器、道义上的支持,前些日子美国就向乌克兰提供了致命性的武器,从提供给乌克兰致命性武器上,乌克兰和美国以及北约结成了对抗俄罗斯的统一战线。美国出枪出炮给乌克兰,并和西方国家在刻赤海峡的冲突中站在乌克兰一边就不奇怪了。

2019年是乌克兰总统大选年,前乌克兰总理、祖国党主席季莫申科的民意支持率遥遥领先于现任总统波罗申科,这次刻赤海峡事件的发生,极有可能是波罗申科为了转移国内话题、提振自己在国内支持度的政治需要故意向俄罗斯发起挑衅。依据乌克兰的国力,军事能力,乌克兰和俄罗斯比差了不是一点点,俄罗斯对于乌克兰是完全碾压的存在。

这次乌克兰发起对俄罗斯的挑衅,有可能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偷鸡不成蚀把米,招来俄罗斯更强硬的对抗,最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刻赤海峡事件尚没有解决,以后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王春来342



如果说俄乌冲突只有这三种可能性,那么,其百分比,个人认为是:美国指使60%,波罗申科为了选举40%,不可能是偶然事件。


为啥说美国指使可能性最大,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乌克兰尤其是波罗申科担任总统后的乌克兰,一直有亲美、亲西方的倾向,这是美国求之不得、梦寐以求的事情。既然乌克兰要亲美,美国当然要指使乌克兰干一些事情,既是考验乌克兰是否真心,也是渲染“俄罗斯威胁论”。


第二,法国、德国呼吁建立“欧洲军”,挑战了美国的权威,影响了北约的地位。美国为了巩固北约的地位,在乌克兰有意加入欧盟、北约的情况下,美国当然要拉拢乌克兰。乌克兰要加入欧盟、北约,也要为美国干点事情,干什么事情,与俄罗斯作对就是讨好美国的最好办法。


第三,乌克兰明年要大选,美国当然希望波罗申科继续当选、继续亲美。如果选出一个反美、亲俄的乌克兰总统,显然不符合美国利益。


为啥说波罗申科为了选举可能性很大,因为波罗申科很想连任,但目前支持率很低,在几名候选人中支持率垫底,企图通过对俄罗斯表示强硬以提升支持率,争取达到连任的目的。


为啥说偶然事件不可能,俄罗斯方面已经说明原因,这次冲突就是乌克兰有计划、有预谋、有组织的一次行动,是对俄罗斯的挑衅。而且在G20峰会“双普”决定会谈之前,既是对普京的抗议,也是对特朗普的考验。特朗普已经宣布取消G20峰会“双普会”,波罗申科的目的已经达到。


毛开云


先聊聊美国撺掇说,具体到这次俄乌冲突,这个锅美国真的背不上,特朗普本身是想和俄罗斯搞关系的,只是囿于美俄固有矛盾,个人意志只好屈就于美国国家利益,依旧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动刀子这事儿上不能让步。但是也就是不让步,不会主动发起或挑唆攻击。

再聊聊偶然事件说,这简直是万金油了,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偶然事件,说这事儿是偶然,毫无用处,无非是没有意义的废话。说偶然就能让双方罢兵还是能让双方握手言和,说声误会误会?显然都不能。双方早就是互相恨透对方,不出这事儿又会出那事儿,不这么偶然侵犯俄境就会那么偶然侵犯乌东部,总之,非说是偶然,那就是俄乌冲突必然趋势下的偶然事件。

现在申科这个大菠萝选情堪忧,这个时候挑起事端,会转移乌国内对选举的关注,将不满的炮口对准俄罗斯,菠萝申科在一示强,在外敌面前激扬慷慨,那支持率恐怕就有提高的可能。所以这次,更多地可能是菠萝或菠萝粉儿们制造的事件。而且,即使是偶然,也会让他们大肆宣传,大打悲情牌,争取国内和西方的支持。政客就是政客,不会真的为乌克兰着想,只有自己的总统宝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