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常说的“穷柴火,富水缸”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农嫂话农事


农村常说的“穷柴火,富水缸”到底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记得当时在小时候,农村上了年纪的老人曾经说过“穷柴火,富水缸”这句话。那时候,每到放学以后,父亲便会安排我去拾草或者挑水。要知道,那时候农村的柴火“金贵”着呢,家家户户都用柴草做饭。可是水与柴火相比,就很充裕,要知道,我们村的水井不光是水位高,而且很甘甜。那这句“穷柴火,富水缸”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并非是说家里柴火多了就“穷”,缸里水多了就“富”。这里的穷与富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指灶前的柴火要少,家里的水缸里的水要满。

穷柴火

记得那个时候,很多人家的柴火都是堆在灶膛后,烧火的时候随手就拿来,很是方便。也是为了生火的时候,柴火干燥容易引火。如果堆在外面,下雨淋湿以后,烧火的时候,就会满家冒烟。

但往往这看似方便的堆积柴草的习惯,也隐藏一些潜在的安全因素。比方说,烧火的时候容易掉出柴火,稍有不慎便会引燃柴火堆,引发火灾,严重的就有可能连房屋都烧毁。

所以这“穷柴火”的“穷”在这里的意思是将灶门口的柴火清理干净之意。只有在做完饭以后,将灶门口的没有烧完的柴草清理干净,即使掉出火星,也引不着一旁的柴火,才能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后来,人们大都将柴火垛在院墙外,这样家里既卫生,又安全。

富水缸

那时候,家里的水缸大都放在锅台边上,上面盖有用旧的锅盖。家里人口多,水缸也大,有时候挑满水缸就得七八担水。记得那时候,我家水缸平日里总是满满的。有时候,水刚刚用了一些,父亲便会支使我们去挑满。有时候看看缸里还有那么多水,总觉得父亲净是多余叫我干的活儿,等再用用挑水还晚了么。

后来的一件事,我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记得那次是星期天,母亲将玉米面饼子贴到锅沿上以后,叮嘱我在家烧火,她去自留地里帮父亲刨地瓜。锅烧开有一会儿以后,估计饼子也熟透的时候,恰巧小伙伴来叫我出去玩儿。我赶忙往灶膛里添了几把柴,直到塞不下了,就和小伙伴们出去玩儿去了。

就是这,差点惹了大祸。奶奶眼不好,我走的时候,她坐在东间炕上。我走后不久,灶膛里的火掉了出来,引燃了灶门口的柴草。奶奶闻到烟味儿,喊我的名字,也没人答应。她摸索着下炕后,隐隐看到灶门口那火光(奶奶稍微能看到一点儿)。那时,在后面的柴火已经被引燃,眼看火势就要起来。她连忙掀去水缸上的锅盖,用水瓢舀水浇火。幸亏那天水缸里的水是满满的,她连泼带喊。这时,周围的邻居闻声赶来,帮忙将火扑灭。

后来的结果,我自然免不了一顿臭揍。至今,我还记得父亲打我时候下手的那股“狠劲儿”。要知道,如果柴火堆着起来,那房屋也就毁了。

所以,在这里“富水缸”的“富”指的是充裕的意思。一来农村人认为有水便有财,水多财多。二来缸里备满水,也是供急时所需,有备无患。

如今,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了,都用上了自来水等。但过去农村老人口中的这句“穷柴火,富水缸”,还是值得借鉴的,就是提醒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有充足的准备,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有消除隐患。你对于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欢迎留言补充。


建行渐远


现在时代在快速发展,小时候的经历,现在看都难看见了,穷柴火,富水缸在70/80年代的农村是比较有道理的,因为那个年代的农村没有煤气,也没有什么电磁炉等等方便的做饭工具,绝大数的需要热量的都是通过烧柴火得来,最容易让人勾起回忆的莫过于是那盒放在厨房的火柴了。

那时候我们村的每个人都会去砍柴,一个山头大小从头到尾的去捆扎回来,拿回来烧砖,那时候烧一窑青砖可是要不间断的烧几天几夜的,纯由柴火,我去烧过,轮流值班烧不能中断,因为中断的砖就不会那么有硬度了,累了困了就在砖窑边睡觉,想想都心情澎湃,可想而知那个年代柴火的重要性,那时候的柴砍错别人一点,别人就说你偷,还要偿还的,水就不一样,河水清澈见底,或者挖个水井水都会源源不断,但是柴就不会,砍了一次要很久才能长回来,所以在当时年代,穷柴火,富水缸是很有道理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句话时代已经给了它新的寓意,因为穷柴火,富水缸的是在以前落后的时候出现的,现在我们用来侧面说要创新,创新造成美好的东西,创新才能赢得未来。


农村啊甘


”穷柴火,富水缸“是农村老年人留下来的谚语。穷柴火,就是灶台的柴火要少;富水缸就是水缸里的水要满。

穷柴火意思是灶台少放柴火。在北方的农村大多都睡火炕,灶台和炕是连着的,做饭烧炕都用柴火。如果灶台的柴火收拾不干净,容易引起火灾。以前农村因灶台柴火引起火灾的事时有发生!

富水缸意思是水缸经常满着好,在农村水缸经常满着,就说这家人勤劳能干。另外很早以前农村一般一个村只有一口井,离家很远,还得挑水吃。有时下雨或者下雪,还得停两天才能去挑。所以说,水缸水经常满着,以备急用。


山村农事


你好!

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对柴火跟水缸应该都是非常熟悉的!在过去农村烧火做饭,几乎都是用柴火,每个家庭几乎都会有有个灶房,而我们去林子里玩,也不忘收集干枯的树枝,捆绑好带回家,像花生藤,玉米杆晒干以后都是燃烧的好材料!现在虽然条件好了,很多家庭都使用天然气做饭,既安全,又卫生!但是在很多农村地方依然延续着用柴火做饭的习惯,一方面是省了一笔燃气费,一方面是资源利用了!


农村常说的“穷柴火,富水缸”到底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对于这句话“柴火”跟“水缸”,相信大家都非常好理解,关键就在于这个“穷”跟“富”,很多人容易理解成柴火贫穷跟水缸富贵或者富裕,当然不能这样理解了,不仅语句不通,也无法表达意思!这个“穷”跟“富”其实就是少跟多的意思!

穷柴火

今年开始,北方很多地方已经规定农村不允许用柴火生火做饭了,但是我们这目前还可以,我媳妇家就是,村里家家都有灶房,有的是在房子里,都得是独立出来的!灶房里面打个灶台,灶房的柴火叠的整整齐齐!每次回去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做饭,岳母不放心,总是叮嘱我们,火不要烧的太旺,注意火星,把柴火隔离,烧火的时候一定要专门看着,不能大意,一但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要“穷柴火”,少放柴火注意防火,万一烧起来了,整个灶房都是柴火,火势无法控制,整个家庭都会毁于一旦,一下子就贫了!



富水缸

以前农村是没有自来水的,家家户户都会有个水缸存水,而水缸的水又需要去井里或者河里担,有的还不远!水缸里存的水,不仅要满足一日三餐做饭的需求,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水也是从水缸里获取,所以给水缸存水,是我们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在这里是指,家里生火做饭都是用柴火,安全系数本来就不高,万一发生个火灾,人们肯定束手无策,去河里挑水也来不及了,“远水救不了近火”,唯一可以灭火的水缸,这个时候就是关键,就是救星,所以水缸里的水尽量要多一点,存的满一点,有备无患便是“富”,也就有了“富水缸”之说!



有道理吗?

我觉得是非常有道理的!“火灾猛于虎”,安全防范,提高警惕非常有必要!每年因为火灾“吞噬”可多少无辜的生命,让多少原本幸福的家庭,变得贫困而艰难,很多时候都是一时大意或者疏忽!毕竟农村不像城市,发生火灾人们只能自救,而一缸满满的水,它就是希望!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三农资讯分享,可以关注下我,谢谢!


水果不甜不要钱


穷柴火

生活在农村的朋友们都知道,过去都烧土灶,在土灶前离不开柴草,木柴。麦秸秆,都秸秆燃烧快,要是不往灶膛里面添,一会就烧完了。要是木柴硬柴,燃烧慢,有时候饭都做好了里面的柴火还有。


要是蹦一点火星,就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就有了“穷柴火”。在灶前少放点柴草,木柴,避免引起火灾,穷柴火就是少的意思。我小时候烧土灶,烧好锅以后就在锅灶前洒点水,防止火灾。在灶前少放柴火,才能防范未然。

富水缸

在农村过去没有自来水,家家都是挑水吃,一个村有的一口井或两口井。因此要让水缸里的水多些,挑水都是家里的青壮年,白天都要下地劳动,家里有水老人可以帮着做个饭,洗个衣服什么的。



水缸里多放水,以防急需用水时,没有水可用。退一步讲另外万一发生火灾了,也可以用来灭火,以解燃眉之急。


后来农村有了压水井,水缸才用的少了,现在农村也通上了自来水,再也用不上水缸了。虽然现在很多农村家庭已经不再使用柴火或者水缸,我们也可以通过这句农村俗话,延伸到我们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星点小事


穷柴火,就是柴火要少。我们农村的柴火灶要烧柴火,为了方便,柴火就放在灶口旁。但柴火是易燃物,容易引起火灾。为了安全灶口就要少放点柴火,不能堆得满满的,否则一旦引发火灾,那可是大事。

富水缸,就是水缸里的水要多。这和柴火刚好相反,万一有个火灾,水多容易救火,避免损失。以前,农村家家户户都有水缸,用来装日常生活用水。现在好了,农村不需要水缸了,家家户户都有压水井,还有的用上了自来水。可能只需要一个水桶,像我家,没有自来水,连水桶都没用,压水井离厨房近,随用随压。

肯定有道理呀,可以说这是几千年来的经验总结,是通过多少教顺得来的经验总结。


红霞在湖北


过去农村生活方式中:水和柴火是每个家庭必备的物品。

在云南省滇西保山昌宁县,大水缸的式样有几种:一种是水层岩石做成的薄石块五面石砌成;一种是烧制成的大瓦知,一种是用木材(冬瓜木)等木结构做成的大桶。

每天清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桃水倒入水缸中。用较大的缸的目的就是要基本上能够满足半天或者一天的人畜饮水。

农村挑水的河一般是念书娃,进入初、高中的学生,基本上由他们负责完成。挑水的地方每一个自然村都有一个水井。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有的井远近离不一样。因此家家户都必有须早起完成这一任务。这种汲水方式多样。我初下农村住农家。成了我每日淸晨的功课。

每一个自然村都育有一片山林或大或小,家家户户每一年的农事大忙季节前和秋天收获粮食休闲的时候。上山先砍好柴火。劳动力强的人家上山一般都砍好"一排"到数排的柴堆放晒干,然后抽时间挑回家,用干煮饭,煮猪食,家家除灶台(双锅),还有一个火塘,上置三角架,用于烧开水洗茶罐喝水、抽旱烟。白天用土锅煮罗锅饭,煮鸡、牛羊肉也用铁三角架。因此一天二十四小时火都不会熄灭。不用之时用灶灰掩盖。这样省柴火。

值得注意的是生活用盐是从滇西禄丰一带熬制成的锅底盐。盐巴一整块的安放在火塘边上角。一般来说,盐巴不仅供人食用,还必须满足牛、羊、猪、鸡、狗"六畜兴旺发达的必须品。

历史以来形成的自然村。随着人口的增长,村也逐渐扩大。

在老昆明,使用自来水是六十年代的事情。之前,一个大杂院都有一口水井。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Sj51586581987


"富水缸"的意思是水缸里要经常满着水。过去农村绝大多数地方都没有自来水,都是村里某个井里去挑水,所以过井台树下是人们闲谈默论发布新闻的最佳场所。每户家里都要备一口大水缸,这一个生活所需,二是以防不测。这个不测就是万一发生火灾,这口缸里的水最能解燃眉之急!更有一层深的意思,农村人大都相信风水,迷信。"风水"两个字,风是气脉;水是财运。家中不断水欲视为不断财。水是财源,水缸水满也就意为着财源不断。

现在农村生活普遍提高了,除一部分老年人乐意睡火炕烧些柴禾外,基本没人用柴草做饭取暖了,家家也都有自来水或水井,也不再用大水缸盛水了,这到是龙头一开滚滚来,也正应验了财源滚滚的意思。

现在虽不怎么烧柴草,但穷柴火,富水缸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们现在更要加强防火意识,保护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美丽清洁家庭居驻环境,节约用水,为建没美丽乡村做出我们每个公民应有的贡献!谢谢!


携手同行45


这是一句俗语,在常州溧阳地区是这样讲的,“穷灶门,富水缸”,这在农村是妇孺皆知的一句俗语。

在以前的农村,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大土灶,有一大一小两个锅眼,按两口铸铁锅,在两锅之问另按一口井罐,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烧柴时所产生的热量。

那时农村的主要燃料是农作物的秸秆和一些杂树枝,一部分堆放在家中,一部分堆放在屋外。

堆放在家中的部分,主要是为了烧水煮饭时的取用方便。但是有一个隐患,就是柴草要放在离灶门很近的地方。一不小心就会有火星爆出,若落在柴草上,很容易发生火灾。因此在每次用火之后,都要把灶门周围的柴草清理干净,不能留一草一稍在灶门口,要处理得干干净净,以免留下隐患,这叫“穷灶门”。

“富水缸”与“穷灶门”相对应。那时的农村人家都是以水缸貯水,而且一般都比较大。因为一家人的用水(包括烧、洗、吃、用)都靠这口缸里的水,因此,基本上必须每天保持满缸状态。有的农户也可能离水源较远,取水不易,把水保持满缸状态,就可以以备不时之需。

“富水缸”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在发生火灾时,用它来扑灭火灾。因为在农村,农民的居屋大部分以草房为主。而且农村基本没有消防设施,像水龙、消防车等。如果发生了火灾,村民只能敲着破面盆、洋田尺沿村呼救。用家中的盆盆罐罐从水缸中舀水扑救,若缸中无水,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水缸必须常满,这叫“富水缸”。

“穷灶门,富水缸”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当中总结出的生活经验,在现今的生活当中仍有着实际意义和借鉴作用。


陶田福


“穷柴火,富水缸”,这是六、七十年代农村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号。不过,我们这喊的是“穷灶门,富水缸”。

儿时,这两句话我总弄不懂,“灶门”怎么会“穷”,而“水缸”怎么就又“富”了呢?现在想来,不觉哑然而笑。

原来是这么个意思。

“穷柴火”也好,“穷灶门”也罢,都是讲厨房的灶头周围要收拾得干干净净,一点柴火都不与灶口相接,火种一定要灭掉。否则,无异于厝火积薪。说白了,就是把火放在柴堆下面。因为,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农村更是穷得叮当直响,连个像样砖瓦结构的瓦屋都看不到,更不用说现在随处可见的别墅一样的豪华钢筋水泥结构的小洋楼了。几乎都是草屋,就是草棚子,只分大小,除了草,芦苇杆,就是少得可怜的木料的柱子,檩子。这样的草屋,特别是风高物燥的秋冬天气,稍有火星飞溅,便可引发一场大火,有时,甚至一个村子,数十户人家都会付之一炬。这真是惨烈的灭顶之灾啊!我们读小学时,经常耳闻目睹过这样的惨剧,睹之惊心,闻之骇然。

“富水缸”,就是指水缸中要时时贮满水,一旦着火,人们便可最近距离获得水源,以扑灭火焰。

现在,农村人做饭,也大都用上天然气了,房屋基本都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穷柴火,富水缸”的口号,也消逝在历史的长河里。

但是,火在,火灾就在。安全警钟,必须长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