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第一功臣,率百萬大軍征戰,戰至全軍覆沒,家族卻成頂級名門

東漢第一開國功臣鄧禹十三歲的時候就已經通讀詩書文章。他第一次見劉秀時,觀劉秀的面相氣度知道他日後肯定不是一般人,就與他做了好朋友。幾年後,劉玄登基為帝,很多人向劉玄推薦鄧禹為官,但是鄧禹不肯。

後來鄧禹知道劉秀在河北一帶,於是就馬上趕過去,追隨劉秀,為其效力。鄧禹幫劉秀分析了目前形勢,提醒他趁現在天下分崩離析,不如招攬四方有才之士,同時一定要順應民心,效仿高祖皇帝,到時候按照他的品德才幹,平定天下也是指日可待了。劉秀聽到後很開心,覺得自己找到了知音,其後鄧禹成了其麾下一員大將。

開國第一功臣,率百萬大軍征戰,戰至全軍覆沒,家族卻成頂級名門

公元24年,赤眉軍想要進兵長安,奪取關中,於是劉秀派鄧禹帶兵兩萬去殲滅他們。公元25年初,鄧禹的兵馬攻下河東,隨後揮師進攻安邑,劉玄命王匡等將軍出兵共計十幾萬迎敵,鄧禹首戰不敵,戰敗。這時軍師等人建議鄧禹退兵,鄧禹不肯。

第二天王匡的軍隊在陣前挑釁,鄧禹下令不要管他,後來敵軍沉不住氣,帶兵來攻,走到陣前時,鄧禹突然下令,全軍反攻,大軍勢如猛虎,敵軍戰敗而逃。至此,河東一地平定。

開國第一功臣,率百萬大軍征戰,戰至全軍覆沒,家族卻成頂級名門

其實鄧禹的軍事才能並不高超,相反,他更適合做一個輔佐君王的謀士(史載對其評價大多稱讚其治國韜略,如劉秀,司馬炎等等),看官們再往下看。

鄧禹平定河東時,赤眉軍已經打入了長安,連續幾天燒殺搶掠,百姓苦不堪言,無家可歸。這時候他們聽說鄧禹的軍隊經常打勝仗,而且紀律要求很嚴格,於是都帶著一家老小投靠鄧禹,再加上關中的軍民也來歸順,鄧禹大軍每天新增將士就有上千人,到年底,大軍已達百萬!

開國第一功臣,率百萬大軍征戰,戰至全軍覆沒,家族卻成頂級名門

​ 這時鄧禹的部下紛紛建議馬上攻打長安,可是他卻不同意,因為他覺得自己現在人雖然多,但是能打仗的卻很少,而赤眉軍佔領長安沒多久,士氣大盛,不能與他們硬碰。就這樣到了公元26年,當時赤眉軍已經把長安城所有的東西都搶光,開始撤退,往扶風那邊走,這時鄧禹才帶兵佔領長安。

可惜沒多久赤眉軍又捲土重來,鄧禹完全沒想到會這樣,只能迎敵,由於長安城的糧食之前已經被赤眉軍搜刮一空,因此鄧禹的大部分兵馬都吃不飽飯,導致最後大敗。戰敗消息傳到劉秀那裡,劉秀讓他回來,鄧禹不聽,想要雪恥,結果跟赤眉軍打了好幾次都輸了。主要原因就是糧草不足,軍心不穩,飢腸轆轆的將士們毫無作戰意志。

開國第一功臣,率百萬大軍征戰,戰至全軍覆沒,家族卻成頂級名門

到了建武三年年初,劉秀派馮異去幫鄧禹攻打赤眉軍。馮異提出東西夾擊,但是鄧禹求勝心切,完全不聽取建議,一意孤行,獨自帶兵與赤眉軍交戰。後敵軍詐敗佯輸,鄧禹不知有詐,一直追上去,結果被赤眉軍中途反擊,大敗,最後鄧禹只帶著殘存的24騎逃回。

至此,鄧禹手下的百萬兵從建武元年到建武三年,短短几年,因為鄧禹用兵不善,未能洞察時局,導致軍隊一敗再敗,人心盡失,戰死的士兵,加上投靠其他勢力的士兵,到最後他身邊只剩下了24人。可以說基本上是全軍覆沒了。

開國第一功臣,率百萬大軍征戰,戰至全軍覆沒,家族卻成頂級名門

雖然鄧禹戰場失利,但是他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成就。鄧禹有十三個兒子,他平日裡就以儒家十三部經典著作分別給予教育,再加上鄧禹後人經常與皇室通婚,所以鄧氏一族百年來出了很多優秀的人才,封侯者二十幾人,大將軍者十幾人,再低一點的官職的,則數不勝數。

鄧家還出過兩名皇后,分別是漢和帝和漢桓帝的皇后。到了三國時,蜀國重臣鄧芝也是名聲赫赫,鄧氏可以說是頂級的名門世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