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33%,獵豹在美國陷入欺詐案!誰來保護我們的隱私?

陷入廣告欺詐漩渦

11月26日,美國新聞聚合網站BuzzFeed News發文稱,應用程序分析公司Kochava發現有8款非常受歡迎的Android應用存在廣告欺詐行為,可能竊走了數百萬美元的廣告收益

其中,7款應用屬於紐交所上市公司獵豹移動(股票代碼:CMCM),包括清理大師、CM文件管理器、CM Launcher 3D、安全大師、電池博士、CM鎖和獵豹鍵盤等。

剩餘1款應用程序屬於總部設在硅谷的中國公司Kika Tech。值得注意的是,Kika Tech曾在2016年獲得來自獵豹移動的大筆投資,二者關係匪淺。

Kochava稱,這些應用程序在谷歌應用店Google Play的總下載量超過20億次,其中幾款是整個Google Play中最流行的生產力應用程序。據AppBrain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僅在過去30天裡,這些應用程序的下載量就超過了2,000萬次。

Kochava聲稱,獵豹移動和Kika的應用程序追蹤用戶下載新應用程序的時間,並利用這些數據謊稱是自己促使用戶下載了新應用程序,從而騙取廣告收益。

消息一出,輿論譁然,資本市場也反應迅速。11月27日,獵豹移動盤中跌幅一度超過34%,最終收跌32.84%,收報5.48美元,創出歷史新低。一夜之間,公司市值蒸發三分之一,怎一個慘字了得。


暴跌33%,獵豹在美國陷入欺詐案!誰來保護我們的隱私?

獵豹移動發起反擊

11月27日,獵豹移動發佈第一份聲明,堅決否定Kochava的指控,並逐條加以駁斥,具體包括以下5點:

1. 在提供給獵豹移動的證據中,Kochava宣稱無論是否安裝獵豹移動應用,“點擊注入”都會發生。但實際上,這與獵豹移動的應用無關; 2. Kochava聲稱,獵豹移動產品中嵌入的所有相關廣告SDK(軟件開發工具包)都是獵豹移動擁有和開發的。而事實是獵豹移動海外應用收入的近97%來自第三方廣告SDK。這些第三方SDK可以在世界上所有主要的廣告平臺上找到,也可以在許多主流的全球應用程序上使用。SDK與獵豹移動無關; 3. 媒體和Kochava故意誇大了獵豹移動和Kika Tech之間的關係,故意誇大了獵豹移動對Kika Tech的影響; 4. Kochava毫無根據的指控嚴重損害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聲譽,本公司保留對Kochava採取法律行動的權利; 5. 在調查了我們的第三方SDK之後,公司已經從應用中刪除了Batmobi和Duapps。

11月28日,獵豹移動發佈第二份聲明,稱Kochava向公開媒體提供了有關獵豹移動廣告系統的不實信息及判斷,造成獵豹移動股價劇烈波動及惡劣影響,決定對Kochava予以起訴

受此消息影響,11月28日當天,獵豹移動股價大漲21.17%,報收於6.64美元。


暴跌33%,獵豹在美國陷入欺詐案!誰來保護我們的隱私?


獵豹移動的前世今生

獵豹移動原名金山網絡,於2010年10月由金山安全和可牛影像合併而成,繼承了金山網絡15年的安全技術積累和可牛影像的互聯網基因

有金山網絡和可牛影像打底,獵豹移動一出生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成立以後發展迅猛,公司業績節節攀升。2011年至2013年,獵豹移動的營業收入分別為人民幣1.400億元、2.879億元、7.499億元。

2014年,獵豹移動開始謀求赴美上市,承銷商團隊成員包括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瑞士信貸證券以及麥格理資本等國際知名投行,陣容十分豪華。

2014年5月8日,獵豹移動正式登陸紐交所,發行價14美元,總股本為1.38億股ADS(美國存托股份),公司市值達到19.32億美元。

上市當天股價收漲8%,公司市值近21億美元。


暴跌33%,獵豹在美國陷入欺詐案!誰來保護我們的隱私?


傅盛(前排左五)與雷軍(前排右四)一起敲鐘 圖片來源:大公網

上市之前,獵豹移動的股東團隊已經堪稱強大:金山軟件持有約6.63億股,持股比例為54.1%;騰訊附屬公司TCH Copper持有約2.20億股,持股比例為18.0%;FaX Vision持有1.65億股,持股比例為13.5%,其他股東的持股比例均低於10%。

趕在獵豹移動IPO前夕,百度、金山、小米就提前簽署了股份認購協議,其中金山軟件將最高認購1千萬美元的股份,百度將最高認購2千萬美元的股份,小米旗下投資公司Xiaomi Ventures將最高認購2千萬美元股份。

獵豹移動上市後,公司股權結構略有變動,金山軟件的持股比例由54.1%稀釋至48.6%,獵豹移動CEO傅盛持股17%,張穎持股6.3%,其他高管和董事共持股24.0%。

2018年2月13日,獵豹移動發生兩起投票群委託協議。一是控股股東金山軟件向傅盛轉授獵豹移動37.81%的表決權;二是騰訊將不多於4,795萬股獵豹移動B類普通股的表決權轉授給傅盛。此後,傅盛及團隊在公司的表決權從7.5%提高到了45%以上


暴跌33%,獵豹在美國陷入欺詐案!誰來保護我們的隱私?


今年3月13日,獵豹移動公佈了一系列董事會變動:雷軍向董事會遞交辭呈,不再擔任董事長和董事職務,將擔任公司顧問;傅盛接替雷軍出任董事長,即日生效。

獵豹移動最新公佈的Q3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公司總收入13.52億元,同比增長16%,環比增長23%,超過公司業績指引上線。淨利潤1.93億元,同比增長20%。財報發佈後,獵豹移動股價開盤大漲逾10%,收盤時漲幅為9.6%。

加強手機APP監管

在獵豹移動因應用程序陷入廣告欺詐漩渦的時候,國內管理層對手機APP的監管也提到一個新高度。

11月28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在京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100款APP個人信息收集與隱私政策測評情況,結果令人堪憂

通過對通訊社交、影音播放、網上購物、交易支付、出行導航、金融理財、旅遊住宿、新聞閱讀、郵箱雲盤和拍攝美化等10類100款手機APP的測評發現,47款APP隱私條款內容不達標,其中34款APP沒有隱私條款。

另外,100款APP中多達91款APP列出的權限存在涉嫌“越界”,即普遍存在涉嫌過度收集個人信息的情況。其中,59款APP涉嫌過度收集“位置信息”,28款APP涉嫌過度收集“通訊錄信息”,23款APP涉嫌過度收集“身份信息”,22款APP涉嫌過度收集“手機號碼”等。


暴跌33%,獵豹在美國陷入欺詐案!誰來保護我們的隱私?


大家日常使用的支付寶、ofo小黃車、美圖秀秀、新浪新聞、e代駕、悟空理財、去哪兒網等APP均存在問題。在互聯網時代,消費者享受便捷的同時,個人隱私幾乎得不到任何保護,實在是可悲可嘆。

如何保障消費者隱私安全?中消協提出三項寶貴建議:一是加強隱私保護立法,從根本上為消費者隱私安全保駕護航;二是督促APP開發管理者根據APP核心功能,有針對性的採集用戶信息;三是各應用商店承擔起平臺審核責任,對不符合要求的APP及時下架。

目前來看,用戶隱私保護力度還遠遠不夠,但管理層的監管決心為消費者帶來無限希望。毫無疑問,用戶隱私保護任重而道遠,只願這一天早日到來。

結語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獵豹移動用血的教訓再次印證了這句話。在美國陷入廣告欺詐漩渦的同時,公司拳頭產品獵豹瀏覽器也在國內被點名批評。

11月28日下午,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的通報顯示,獵豹瀏覽器“默認監聽外接電話”,上了黑名單

早在今年8月至10月,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就針對應用敏感權限問題,對輸入法、瀏覽器、綜合視頻3類18款應用進行測評。

11月28日深晚,獵豹瀏覽器在官方微博回應稱,“默認監聽外接電話”是對獵豹瀏覽器的誤讀,獵豹瀏覽器只會檢測用戶的來電或去電狀態,但絕不會因此獲取用戶的電話號碼、電話內容等個人隱私信息。


暴跌33%,獵豹在美國陷入欺詐案!誰來保護我們的隱私?


獵豹瀏覽器同時保證,為解決通報中涉及的問題,獵豹瀏覽器的新版本正在緊急測試中,預計明天(11月29日)將完成全面上線。

獵豹瀏覽器曾在國內PC瀏覽器市場佔據重要地位,最近幾年卻遇到滑鐵盧。2014年12月份,在國內瀏覽器市場份額排行榜上,其他瀏覽器排名不變,只有獵豹瀏覽器被QQ瀏覽器取而代之,市場排名降至第5。

此後,獵豹瀏覽器在國內PC瀏覽器市場排名不斷下滑,到了2017年12月份,獵豹瀏覽器已經降至第7,市場佔有率為1.67%。


暴跌33%,獵豹在美國陷入欺詐案!誰來保護我們的隱私?


在外陷入廣告欺詐漩渦,在內拳頭產品市場佔有率節節敗退,獵豹移動遭遇兩面夾擊,日子自然不好過,儼然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