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女神林徽因也有婆媳困扰,梁思成的母亲为何始终不待见儿媳?

疯疯癫癫大洋葱


作为民国才女林徽因,她的家庭生活备受世人关注,甚至千古难题婆媳关系好不好,也要揣测一番才行。



虽然梁思成有两个母亲,但生母逝后四年才和林结婚。只有准婆婆一说,不太满意应当是真的。

梁思成的生母李蕙仙,为京兆公李朝威的幼女,礼部尚书李端棻(媒人)的堂妹。李蕙仙大梁启超四岁,大家闺秀举止端庄,又知书达理。她遵从旧式道德,典型的贤妻良母,对继母极孝,深得梁家喜爱,被梁启超称为"闺中良友”,因其亡命日本十四年,李蕙仙便成梁家支柱。在李氏去世后,祭文称"今我失君,双影彷徨"情真意切。


故李氏虽不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她希望有一个安心相夫教子,能照顾好儿子贤内助式的媳妇。她认为林徽因虽聪明美丽,新式家庭出生,未必肯做主妇,担心儿子被照顾得不好。当母亲心疼儿子的担心,倒也说得过去。

林徽因自幼游学英国,耳濡目染西方男女平等之思想,加之比较工科的思维,又活泼开朗。据说1923年梁思成有一回出了车祸,她去探视当着未来婆婆的面,举止亲呢小儿女状,这在传统思想的梁母看来,有失体统而言之不悦。


再加林徽因和徐志摩等诸多男性的交往,也许更让梁母心生嫌隙一一我儿子这么优秀,只有他选的女子,还有他追女方的说法吗?大概门户之尊的虚荣心作怪。

受西风影响的林徽因也不愿低眉顺眼讨她喜欢。林徽因不是梁母心中理想的准儿媳,准婆媳关系礼貌而不亲热,也很自然的了。

倒是公公梁启超,身为维新名士讲究男女平等,尊重女性。理解鼓励子媳的志趣爱好,赞成他俩的婚事。只不过李蕙仙在两人婚前便去世了,说其婆媳关系不好并不成立。


梁庶母王桂荃是李氏陪嫁丫头出身卑微,为梁启超生了四子两女,待人宽厚一律视为己出。

梁思成后来回忆说,一次考试成绩不好,亲母气急了,用鸡毛掸子捆上铁丝抽他,庶母心疼为其抵挡,关系亲密如此,更对媳孙疼爱有加,婆媳关系也不存在不和之说了。


元元的天下


林徽因名义上是有两位婆婆的,一位是梁启超的正妻李惠仙,即梁思成的生母,一位是梁启超的侧室王桂荃。虽然林徽因婚后真正与之相处的是小婆婆王桂荃,但实际上对她不满的是大婆婆李蕙仙,至于不满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李蕙仙出身豪门,堂兄是清朝礼部尚书李端棻,自幼熟读诗书,琴棋书画无一不通,是典型的大家闺秀,不仅有才学,还有着传统女子的贤良淑惠,识大体,能吃苦,生活的一切以丈夫为中心,是标准的贤妻良母,而接受过新思想洗礼的林徽因,有着新式女子的新潮作派,新与旧的冲突在所难免;

二,在旧观念里,梁思成是嫡长子,林徽因却是庶出。在门第上,林家和梁家,也是有距离的,在林父林长民在与张作霖的作战中牺牲前,林家已经开始败落,当时林徽因的留学费用,亦由梁启超负担;

三,李蕙仙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好,1922年曾经做过乳腺癌切除手术,随时有复发的可能,而她逝去后,作为长媳的林徽因是要主持全家十几二十口人的家庭事务的,而作为新式女子的林徽因,好像并不合适当这个大家庭的主持。这方面李蕙仙是有眼光的,果然在她死后,家庭主妇的重任落到了小婆婆王桂荃身上;

四,林徽因是并不符合李蕙仙心目的大家闺秀的标准的,特别是在梁思成车祸后,两人尚未完婚,但林徽因天天来探望时动作亲昵,举止不庄,这在李蕙仙眼里难免有轻浮之嫌;

五,林徽因与徐志摩之间一直风言风语不断,特别是1924年,梁启超和林长民等人主持的“讲学社”邀请泰戈尔访华时,泰戈尔在北京的活动,基本都由徐志摩做翻译,林徽因做陪同。当时他们的合照就是中间是白胡子老人(月老?),左边是金童,右边是玉女,珠联璧合。吴咏在《天坛诗话》里这样描述:“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徐志摩,有如苍松竹梅的一副三友图。”而后的5月8日,由新月社操办泰戈尔的寿宴上演出了一出泰戈尔的短剧《齐特拉》,林徽因饰演公主齐特拉,徐志摩演爱神玛达那,林长民演春神代森塔。英伦三人行,又凑着这机会聚到了一起。剧情浪漫,台词华丽,诗意盎然,戏假情真……徐志摩对林徽因的感情,死灰复燃,一时间各种流言传得沸沸扬扬。流言传到李蕙仙耳中,对林徽因自是不满——没出阁的女子,怎可如此招摇过市抛头露面并闹得满城风雨?准婆媳矛盾自然一触即发。

为此梁启超焦头烂额,唯有送梁林二人速速出国,一避流言的风头,二避李蕙仙的气头,三避徐志摩的念头……

然而李蕙仙在儿子的婚姻上来不及力挽狂澜操纵局面。1924年9月,一代贤妻李蕙仙女士,在和梁启超先生共同生活了三十三年之后,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五岁。李蕙仙的去世,客观上说,为林徽因嫁入梁家开了绿灯。1928年,梁思成"违背"了母亲的意愿和林徽因结婚。

  一生运筹帷幄的李惠仙猜到了开始,却没有猜到结局: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后琴瑟和谐,比翼双飞,始终不离不弃,林徽因用行动实现了她对梁思成的那个回答:

——你为什么选择的是我?

——这个问题我要用一生来回答。




易曼荼


梁思成的母亲李蕙仙出自传统官宦人家,讲究旧时的循规蹈矩,而林徽因有着新教育的背景,有时,她的行事、言谈打破传统俗套,表现得十分开朗,颇有西式知识女性之风。年龄与文化的双重代沟,导致李蕙仙对于林徽因这位”准儿媳”存有不满。

据称,李蕙仙的具体不满,在梁思成1923年因车祸住院时一度爆发,起因是,林徽因探望、照料梁思成时,言行很大方,与李蕙仙期待中的羞羞答答、言行内敛的传统女孩子形象似乎相去甚远。

不过,李蕙仙1924年就去世了,此时,梁、林还只是相互好感,并未结婚,甚至还没有完全确立恋爱关系,他俩的深爱是在美国求学期间才最终定型的。李蕙仙去世时,林徽因还不是李蕙仙的儿媳,只是儿子的准恋人。李去世好几年之后,梁、林才结婚(1928年)。因此,并不存在”梁思成母亲始终不待见儿媳”。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李蕙仙,梁启超一直非常看重林徽因,努力促成其儿子梁思成与林徽因走到一起。他并不是包办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婚姻,而是积极建议并鼓励他俩在文化上(尤其是建筑学方面)共同学习、相互交流,使他俩在共同的文化之旅中比翼齐飞,感情因此自然而然地瓜熟蒂落。梁思成这位特殊的”月下老”带给梁林之恋的促进作用,远远抵消了李蕙仙生前带给梁、林的阻碍作用。



晓帆轻舟


以前的婆婆很多比较强势。鲁迅的母亲很喜欢朱安。但鲁大师看不起她,有用吗?婆婆又不用靠她吃饭与她生活一起,夫妻感情会和皆能共同成长才是主要。


海之韵152652178


只能说是林徽因的准婆婆,因梁思成在五四运动时摔伤住医院治疗,得到林徽因细心仔细的照顾。当时的准婆婆波有微词,而当林微因和梁思成结婚时。准婆婆已经去世四年了。


wswmy6


准婆媳之间的教育文化背景差异,(1)性格上婆婆更内敛,林更开放,也不会哄人,(2)世俗关于林的风闻也不利于准婆婆有好感(3)人与之间的缘分就是这么怪,有的人见一面就相互喜欢,有的人一见面就相互不讨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