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园秘戏图

虚极子按: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波提切利的名画《春》其背景是座蓊蓊郁郁的橘园,橙黄橘绿间男欢女爱,你跑我追,弥漫着浓浓的情欲与生殖的意味,俨然一派喜庆的婚礼场面。

橘园秘戏图

▲ [意]桑德罗·波提切利《春》,1482年,蛋彩画,203 x 314 cm

意大利佛罗伦萨 乌菲兹博物馆藏

甜橙之类的柑橘水果并非欧洲所有,它们原产自中国东南部,最早提及甜橙的文献可以追溯到弱冠之年的屈原作于公元前314年的《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圜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缊宜脩,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橘园秘戏图

▲ 北宋·赵令穰《扇面画:橙黄橘绿》,册页,绢本,设色画,24.2 x 24.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入侵西班牙的摩尔人将柑橘引入欧洲,但直到1472年意大利人才首次知道世上竟然有柑橘这种色香味俱佳的果品。由于橙子和柠檬这类柑橘属水果富含维生素C,可以抵抗致命的败血症,所以很快便成为大航海时代远洋船只里的必备食物。来自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的水手还在贸易沿线的殖民据点上广泛种植柑橘,以便随时补给。而留在欧洲大陆的贵族和富商为了培植这种美妙而金贵的水果以供赏玩,纷纷在私邸花园里修建起带有大面积玻璃窗的温室,美其名曰“橘室”(Orangery)。

橘园秘戏图

▲ 法国巴黎凡尔赛宫的“橘室”,建于1684-1686年

芬芳馥郁的橙子在文艺复兴时代的佛罗伦萨还象征着烜赫一时的美第奇家族,因为他家族徽恰似一面缀有多个金红色脐橙的盾牌

橘园秘戏图

▲ 美第奇家族族徽

委托波提切利挥毫作画创作《春》的不是旁人,正是当时美第奇家族的实际掌门人以及佛罗伦萨城的统治者——“伟大的洛伦佐”(Lorenzo il Magnifico,1449-1492)。

橘园秘戏图

▲ [意]乔尔乔·瓦萨里《伟大的洛伦佐·美第奇的遗像》,1533-1534年,木板蛋彩画,90 x 72 cm

意大利佛罗伦萨 乌菲兹博物馆藏

伟大的洛伦佐将《春》赠予新婚燕尔的堂弟洛伦佐·迪·皮耶尔弗兰切斯科(Lorenzo di Pierfrancesco,1463-1503),即《春》中左侧那位cosplay墨丘利的年轻人。

橘园秘戏图

伟大的洛伦佐之所以伟大,正在于他深谙“以小换大”的诡道:他一边佯装慷慨地为堂弟筹办婚礼,一边又以“强制性贷款”为由剥夺了这个年轻人的财产继承权,变相地将这一支美第奇亲族的家产据为己有,令佛罗伦萨熬过了1478年之后的财政危机。

橘园秘戏图

▲ [意]菲利皮诺·利皮《东方三博士朝圣》,1496年,木板油画,258 x 243 cm

意大利佛罗伦萨 乌菲兹博物馆藏

橘园秘戏图

▲ 画面左侧的男子即当年的新郎官,婚后明显发福了

柑橘,这种原产自中国的舶来水果,被波提切利用来暗示该画作与美第奇家族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在老谋深算的洛伦佐赠予堂弟的礼单上,除了《春》这份私人订制的婚庆礼物外,还会出现哪些令人啧啧称奇的中华奇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