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與小米都很優秀,但又是如此的不同,誰更勝一籌呢?

華為與小米都很優秀,但又是如此的不同,誰更勝一籌呢?

微觀:第13期

華為和小米都是當下中國最優秀的企業之一。不過它們優秀的背後所遵循的邏輯是不一樣的

華為的轉型

華為由創業之始的貿工技轉型為發展中的技工貿的道路。貿工技到技工貿這本身就是對自己的挑戰,華為完全可以憑本事吃飯,卻偏偏要依靠能力吃飯(本事和能力,筆者是這樣理解的,本事依賴的是更多的資源,而這個資源與技能和才華無關,卻與人際關係息息相關,能力呢?依賴的更多是自身的技能和才華)。

華為與小米都很優秀,但又是如此的不同,誰更勝一籌呢?

這是追求自我進步與昇華。所以就有了今天的華為,開始參與到行業遊戲規則制定權的爭奪戰中來了,這對於創業之始就處在國際化競爭的華為而言,今天的成就不僅贏得了競爭對手的尊重,而且它還為中國大陸企業探明瞭企業發展路徑和方向

華為與小米都很優秀,但又是如此的不同,誰更勝一籌呢?

我們也可以由低層次的成本競爭步入到高層次的思想的競爭,這樣華為已經成為了中國大陸企業的導航員和標杆榜樣,其它的中國企業從中就可以獲得一個穩定的預期和向上奮鬥的動力與希望。

小米的物聯網經營

小米則利用互聯網思維。雷軍利用自己在市場中的影響力,通過互聯網成功的圈了一大批米粉,這個米粉最大的價值在於,通過互動創造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同時這種方式是又是通過具體的產品和服務來體現的,即米粉創造出最大的互動價值,這樣就誕生了小米手機以及與之相關的其他硬件產品和未來會出現的一系列的增值服務。

華為與小米都很優秀,但又是如此的不同,誰更勝一籌呢?

這就是小米的偉大之處,利用互聯網的連接功能,將客戶聚合在一起,然後通過互動,創造出互動價值,於是小米的生意也就源源不斷。

小米遵循的是互聯網信息時代的新經濟邏輯:大倍數贏利和無數贏利

小米和華為思維的差異

​小米是利用管理創新的方式獲得的成功,先尋找客戶,獲取客戶需要,然後再來整合產業價值鏈,這不僅提高了效率,而且還提升了企業的經營效果,尤其在移動互聯網信息時代,這應該成為一種主流的思維方式。

華為與小米都很優秀,但又是如此的不同,誰更勝一籌呢?

華為是通過技術創新(基礎性技術的創新)來創造出消費者,消費者獲得的永遠是產品的功能價值。

華為和小米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採用的兩種不同的思維,本身不存在誰好誰壞,只能說誰更適合,華為是創造未來,而小米是被創造的市場中,對這個存量市場進行科學的開放與利用。

華為與小米都很優秀,但又是如此的不同,誰更勝一籌呢?

它不僅僅只是提供整個行業的經營效率,而且更重要的是提升經營效果。如果說華為是以技術為本的話,那麼小米則是以人為本。它們是事物在發展過程中,兩個不同階段,它們的過往已經告訴我們了行業發展的趨勢規律。

同時也揭示出,在移動互聯網信息時代,未來的競爭或許就是這樣兩種思維的競爭了,於是OPPO、vivo的危機也就暴露出來了,是否真會這樣?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對此您有什麼想法和高見,歡迎留言與大家分享。

感謝:『科技思維』感謝您的到來,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哦,您還可以幫我們點贊、轉發和收藏哦!

找人: 想要加入『科技思維』創作團隊或者學習的朋友,請私信【合作】二字獲取聯繫信息,我們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