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沒有公共交通的小縣城按單雙號限行,你怎麼看?

致中於和973


這是一個很容易讓人吐槽的問題,但是也希望大家能心平氣和看待這個問題。

現在環境汙染,霧霾嚴重,的確成為社會普遍問題。尤其冬天來臨,霧霾天基本就不斷了,難得見一次晴朗天空。一些專家們也都發表各種見解,剖析問題根源,但是問題卻始終得不到解決。記得前些年實行刮沙塵暴有大風自然沒有霧霾,不知哪年開始,沙塵暴不見了,霧霾登場了,有人說植樹造林多了,把風擋住了,這種說法不知有無根據。

而後,城市中最大力度的就是工業停產,汽車限行,大小城市,不管公共交通工具多少,不管機動車多少,不管工業企業多少,一律實行限行,也不知道這一措施起了多大作用,反正大城市都快適應了,畢竟汽車多,工業企業多。

但是小縣城汽車保有量少,工業少甚至沒有,到底應不應該實行呢?能起多大作用呢?筆者不敢輕易苟同,反正在大環境下,如此做沒有錯誤,畢竟也是為改善環境做一份貢獻吧!




石門資訊播報


純粹是裝逼 裝的自己跟大城市似的


天蠍大帝37


一個小縣城限號就是耍流氓。


駱駝142750460


非常嚴重的:形式主義


車手149317743


這是領導裝逼的表現,一點都不考慮百姓的生活


笑看人生279593971


屁股決定腦袋,看看鄭州這幾天限行後重度霧霾就知道和汽車關係大不大了。朋友圈都在重新學習拼音了,pia pia pia


BanMengBanXing半浮生


滎陽這個芝麻點大的縣城,還限號。能說是溜鬚拍馬嗎?


張園滎陽


這明顯是耍流氓!


笑熬漿糊66


環境問題不是簡單的問題,已經上升到了一定程度

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從中央到省、市、區、縣都制定了指標,一年優良天數達到多少,PM2.5下降多少等等,可以說如今環境問題已經不簡單是一個城市,一個省份的問題應該是全國的問題。所以從這點來說,單單通過一個城市環境治理想要達到一定的效果顯然是不現實的。

換句話說,不要簡單的將環境問題理解為一般的民生問題,其高度已經上升到了一定層次(政治高度),從這點來理解或許你我心中會更明白些。

簡單從幾點就可以看出來:

第一、全國每個月都會有城市環境排名,各個省份、地級市都有各自區域的環境質量排名;

第二、排名不僅僅是排了而已,而且有相應的處罰措施。

比如:很多城市對於環境治理不重視,不完善的區進行罰款,多次整改不到位對於相關人員進行問責,區(縣)環境倒數要問責,地級市也是如此。可以說環境治理的好壞(主要是優良天數)直接影響到了其前途也不為過;

縣城進行單雙號限行是否必要已經不重要

這個問題說句實在話,很多朋友在網上或者朋友圈都進行了很多的批評或者抱怨,但是沒辦法規定既然已經出了,作為普通大眾只能遵守。那麼有沒有必要,已經顯得不那麼重要了。民間有句話:病急亂投醫。如今的環境治理也是如此,雖然有專家說顯示如今霧霾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汽車尾氣,但是真實原因恐怕大家都心知肚明。幾點猜測:

第一、產業結構不合理。尤其是北方大部分城市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無一例外的經過了農業——工業的發展階段,而且大部分北方大城市的重工業對於經濟有著直接影響。可以說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階段,但是可惜如今環境不給力實在忍受不了這麼多廢氣、廢水等汙染物了;

第二、環境治理欠賬太多。不得不承認改革開放這40年來,除去這幾年環境問題被提高到很重要的議程外,大多數時間的環境治理投入是不足的,大多數地區的環保部門形同虛設,這跟過去經濟建設為綱的背景有關;

第三、在經濟增長的壓力下,工業生產固然是不可能停止的,限行也就成了不得已的選擇。可以說,如今地方不僅僅要保持經濟穩定增長,還得保證環境質量穩步改善自身壓力還是巨大的;

綜上,在全國環境治理的背景下,尤其是環境治理壓力巨大的地區,城市限行是不得已的方法甚至於縣城也不得不做出舉動,畢竟誰也不敢揹負環境治理不力的罵名。你說呢?原創不易,喜歡記得點贊、關注、轉評哦。


勇哥雜談壹貳叄


好,支持,明天我們村也要單眼皮單號行,雙眼皮雙號行,瞎子全年禁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