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活了上百年,獨孤求敗何時與它結伴,為何沒在射鵰中出現過?

籣蔲


獨孤求敗與神鵰結伴應該是在他處於壯年重劍時期,還未達到木劍境界的時候。

獨孤求敗前半生縱橫江湖,未曾一敗,這個時間就是他練級的過程,同時也是他大殺四方的過程。他在不斷的鑽研武學,不斷提升自己用劍的境界。

於是,獨孤求敗就自己鑽研了一套提升內力的方法,就是利用山洪和潮汐來練劍,提升自己的內功。

當然,獨孤求敗提升內力的過程和方法的唯一見證者正是神鵰。

這也是為何楊過在遇到神鵰以後,神鵰帶他去劍冢,而讓楊過去用玄鐵重劍,以及帶著楊過去利用山洪練劍。因為神鵰剛好就是在這個時期獨孤求敗相遇,他見證了獨孤求敗從重劍境界到木劍境界,再到無劍境界的過程。

在獨孤求敗打遍天下無敵手以後,總是想求一敗而不可得,他的孤獨寂寥油然而生,人生在世,難逢一知己,更難逢一對手,於是果斷埋劍,遠離江湖。

獨孤求敗在歸隱之際,就帶著神鵰,沒過多久,獨孤求敗就鬱鬱而終。當然,獨孤求敗離世也是在第一次華山論劍之前至少十年。



本身,射鵰時期雖然貫穿了郭靖的前二十年,實際上有十八年是一筆帶過,而且郭靖這十八年一直在大漠。

也就是說《射鵰英雄傳》主要故事就是郭靖十八歲到二十歲這兩年發生的事情。這兩年相對時間短,而且這個時期郭靖和黃蓉在一起,主要活動範圍是江南水鄉。

正是《射鵰英雄傳》主要的情節時間是很短,所以很難與神鵰相遇,畢竟神鵰是一隻野外活動的大鳥,不是人,只能偶然遇見,難以去找到。

另一方面,《射鵰英雄傳》故事發生的這個過程主要地點是在江南水鄉,嘉興,臨安,桃花島,遠的地方就是湖南桃源,再就是蒙古大漠。

這個過程中,基本上都是遠離襄陽,而神鵰所在之地就在襄陽附近,故而郭靖壓根沒有機會與神鵰相遇。

神鵰畢竟在襄陽附近的“劍冢”隱居數十年,也在野外活動,神鵰雖然力大無窮,可是不會飛,故而它活動範圍很是有限,基本上沒有在這些主要人物活動的範圍出現。

這樣來看,這些人物與神鵰未能相遇也是很正常。




當然,最重要一點是寫《射鵰英雄傳》的時候,壓根就沒有想到過寫《神鵰俠侶》。畢竟,《射鵰英雄傳》在前,《神鵰俠侶》在後。

正是如此,金庸先生不可能想的那麼長遠,壓根就沒有構思過神鵰這種動物。

個人感覺寫神鵰也是為了對應郭靖的雙鵰,畢竟郭靖黃蓉從大漠帶來,剛好對應郭靖的雙鵰,也算是一種傳承!

而神鵰作為改變楊過一生的重要物事,可謂影響深遠!

就像令狐沖遇到風清揚,學會一套劍法,武功迅速提升;就像狄雲遇到丁點,學會一套內功,威力極大;更像張無忌,遇到一直白猿,拿到《九陽真經》……

神鵰就是楊過的貴人,讓楊過從輕浮變得穩重,從武功低微到武藝高強!

在每個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貴人,往往是一次不經意的相遇,卻改變了一生。這是需要珍惜,也是需要抓住的。

神鵰是見證了獨孤求敗的武功的飛速提升,也幫助了楊過快速進步,真可謂是楊過的福源。



*忠肝義膽嶽老三聊武俠第223期*


忠肝義膽嶽老三


《射鵰英雄傳》主要寫的是年輕時候的黃蓉、郭靖、楊康、穆念慈,而《神鵰俠侶》的男主角楊過是楊康和穆念慈的兒子,《神鵰俠侶》中也穿插些郭靖黃蓉中年的事,就像前、後傳一樣,有連貫性,但是這倆部劇個人感覺是在寫江湖,塑造人物形象,所謂的大雕只是在做一個襯托,在楊過斷臂的這段時間裡來照顧他的這麼一個角色,因為楊過從小無依無靠,故事發展到這裡,硬性需求,為了增加故事的起伏性,也剛好交代獨孤求敗以後這隻神鵰的後續吧,大雕本身是獨孤求敗的武伴,在射鵰英雄傳中大概是沒有出現的意義吧,所以在神鵰俠侶中續寫進去,獨孤求敗是在打敗天下無敵手之後,隱居起來,終日與雕為伴,練習武功的。




晉善晉美大同玉


因為它在陪著獨孤求敗


世界音樂文化博物館


獨孤求敗就是慕容嫣,愛上了風流倜儻玉樹臨風的黃藥師,黃藥師的一個玩笑和爽約讓慕容嫣因愛生恨,最終走向獨孤,傲然挺立於武學巔峰。她只喜歡對著自己的影子練劍,因為無人能敵,最終改名獨孤求敗。


MerinKing


你這個問題呀,就跟很多人質疑楊過怎麼飛起來是一樣的


舍兮得兮


金庸已經去世,這個問題恐怕無法回答了。但是可以確定一件事情黃裳就是獨孤求敗。在古代人的壽命很短,獨孤求敗那時候已經隱居。可是他怕自己的功夫失傳所以就交給了神鵰!


仲夏築夢團隊李仲夏


因為金庸先寫的射鵰,後寫的神鵰


行雲流水與你同在


金老爺子寫射鵰時沒想起這茬,還沒構思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