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鑼鼓巷地區:衚衕禁停,自管會帶動居民停車“入地”

說到老北京胡同居民日常生活的第一難題,非“停車難”莫屬。近年來,交道口街道積極探索交通與停車治理新模式,組織居民成立“停車自管會”,實現了分別位於南鑼鼓巷主街東西兩側的福祥、蓑衣、前圓恩寺3條衚衕禁停。


南鑼鼓巷地區:衚衕禁停,自管會帶動居民停車“入地”


南鑼鼓巷地區:衚衕禁停,自管會帶動居民停車“入地”

“搶車位”

老北京胡同曾經變了味兒

在南鑼鼓巷主街東側的前圓恩寺衚衕裡,鬱鬱蔥蔥的樹下是三兩個坐著板凳嘮嗑的居民;道路兩旁的花箱裡鮮花綻放,向衚衕深處延伸;在五六個非機動車停放區域內,自行車、電動車整齊地排著隊;衚衕東口“公租車禁止入內”的牌子格外醒目……


南鑼鼓巷地區:衚衕禁停,自管會帶動居民停車“入地”


40歲左右的周鐵銳已在前圓恩寺衚衕住了10年,他用四個字來形容衚衕今日的景象——“脫胎換骨”。

2008年,周鐵銳搬到前圓恩寺衚衕時,衚衕裡的汽車很少,他就把車停在家門口,周圍的公共空間還富裕很多。街坊鄰居們經常“組團”在家門口支張小桌子,搬幾個凳子,坐在一起下下棋,聊聊天,十分愜意。後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買車的人越來越多,漸漸地,衚衕的“味兒”變了。

“搶車位”成了衚衕裡許多居民每日必備的“比賽項目”。我放輛自行車,你放輛三輪車;我放個舊書櫃,你放個舊椅子;我安一個地鎖,你安兩個地樁,鄰居們花樣百出,紛紛搶佔“停車陣地”。這事兒,周鐵銳也幹過。

南鑼鼓巷地區:衚衕禁停,自管會帶動居民停車“入地”

前圓恩寺衚衕整治前

“那會兒,我在自家門口安了倆地鎖,別人就停不了吧,可偏偏有人把車緊挨著我的地鎖停,我的車就沒處停了,我就到處找人挪車,為這事兒,鄰居之間吵過不少架。”這還不算什麼,最讓周鐵銳頭疼的是堵車,雖然從家到上車只需要不到1分鐘,可將車開出這百米衚衕卻需要近半個小時。

“有的時候,我要是去近點兒的地方,就乾脆騎電動車了。”周鐵銳統計過,他家兩輛汽車一年行駛的公里數,還沒有電動車行駛的公里數多。

南鑼鼓巷地區:衚衕禁停,自管會帶動居民停車“入地”

停車“入地”

居民“自管會”共商共治

為緩解平房區居民“停車亂、停車難”的問題,交道口街道出招,嘗試在前圓恩寺地區為居民打造了一處地下停車場,並於2016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

近日,記者來到該處停車場探訪,從地面看,停車場只有100平方米左右,灰色的電動門與灰磚青瓦的古巷風貌相互映襯。一輛車行至門前,電子攝像頭對車牌識別後打開了電動門,車輛駛入門內,停在空地上,居民便下車回家了。記者隨即進入地下停車場一探究竟,只見一臺自動升降機將剛才停放的車輛送入適合該車大小的車位上。


南鑼鼓巷地區:衚衕禁停,自管會帶動居民停車“入地”


“高大上”的地下停車場建好了,該如何收費呢?為引導居民共商共治,交道口街道組織衚衕居民於2016年4月成立了“居民交通自治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管會),讓居民自己定價。

周鐵銳作為一名“老司機”,首先被居民推舉為有車居民代表,與另外7位衚衕裡的“熱心腸”和1位南鑼鼓巷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組成9人自管會,共同商討衚衕停車問題。


南鑼鼓巷地區:衚衕禁停,自管會帶動居民停車“入地”


自管會召開多次會議後,最終將地下停車位的費用定為每月300元。不僅如此,自管會成員還共同研究制定了衚衕地下車庫車輛准入標準和衚衕交通秩序自管公約。

車位有了,價格定好了,卻仍有部分居民不願放棄家門口的“免費停車位”,將車停入地下。為此,自管會有車成員首先做出表率,將自己的車停入地下車庫。隨後,成員們深入居民家中,講政策,說好處,解疑慮,引導居民共同維護衚衕交通秩序和生活環境。


南鑼鼓巷地區:衚衕禁停,自管會帶動居民停車“入地”


周鐵銳幫大家算了一筆賬,把車停在家門口看似既方便又免費,實則衚衕內車輛來來往往,搶佔車位發生的剮蹭事件時有發生,汽車刷漆維修需要花錢;衚衕裡樹多,鳥也多,停在樹下的車往往是被鳥屎“青睞”的重地,每週洗車一到兩次需要花錢;俗話說“時間就是金錢”,夏天開車前需要開門通風,冬天需要打開暖風熱車,天氣特別冷時,車輛還很難發動。“把車停入地下車庫,安全有了保障,洗車頻率也少了,而且還冬暖夏涼,這樣一比,300元一個月的停車費,真是超值。”周鐵銳說。

就這樣,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衚衕內60輛車全部“入地”。


南鑼鼓巷地區:衚衕禁停,自管會帶動居民停車“入地”


發臨時車證

為老人子女“探親”謀福利

衚衕居民停車有著落了,衚衕裡的老人卻有意見了。有多名老人找周鐵銳訴苦,老人提出子女來家看望自己,卻無處停車,走也不是留也不是,讓老人們很是著急。


南鑼鼓巷地區:衚衕禁停,自管會帶動居民停車“入地”


周鐵銳將這一情況反映給南鑼鼓巷社區居委會,居委會立即召開會議,與自管會成員一起商量解決對策。會上,自管會成員提出,工作日期間車庫車位空閒較多,可以拿出一部分共享。建議一出,立即得到大家支持。隨後,自管會商議決定,為衚衕內65歲以上的老人子女辦理臨時停車證,臨時停車費為每小時6元,30元封頂。

“6元已經是最低價了,外面的公共停車位,一般都要8到10元每小時,有的還是第一個小時8元,第二個小時15元,我們這兒可比外面便宜多了。”周鐵銳說。

如今衚衕靜了,環境好了,周鐵銳打心眼兒裡高興,他說:“如今的前圓恩寺衚衕,不僅又有了老北京胡同的味道,而且比我10年前剛來的時候環境更好了,就一個字——‘值’!”


南鑼鼓巷地區:衚衕禁停,自管會帶動居民停車“入地”


共建共贏

120個停車位供居民共享

福祥衚衕和蓑衣衚衕位於南鑼鼓巷主街西側,距前圓恩寺衚衕不到500米。

這兩條衚衕實現禁停,源於交道口街道2016年依託南鑼鼓巷“4條衚衕”修繕整治項目建起南鑼鼓巷南口停車場。南鑼鼓巷南口停車場,原是地鐵站施工建設後遺留的閒置平地,街道為緩解居民停車難,與北京京投置業集團有限公司在南鑼鼓巷南口建起一處地上停車場,共150個停車位,街道協調了120個車位用於4條衚衕居民停車。


南鑼鼓巷地區:衚衕禁停,自管會帶動居民停車“入地”


據交道口街道城市綜合管理科科長楊升介紹,南鑼鼓巷“4條衚衕”修繕整治項目涉及福祥、蓑衣、雨兒、帽兒衚衕,其中福祥和蓑衣這兩條衚衕搬遷騰退的人較多,車位需求量較少。街道採取居民自願報名的方式,給有意願的居民提供停車位。停車費用每月150元,是現今北京市停車費最低價。“我們建設這處停車場,絕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緩解南鑼鼓巷地區居民的停車需求。”楊升說。


南鑼鼓巷地區:衚衕禁停,自管會帶動居民停車“入地”


目前,4條衚衕居民在南鑼鼓巷南口停車場實際停放車輛數為60輛。

南鑼鼓巷作為北京市保存最完整、歷史資源最豐富的文化精品街區之一,南鑼鼓巷南口成為遊客的匯聚地,是重要的交通樞紐。為緩解地區旅遊高峰期交通壓力,南鑼鼓巷南口停車場拿出30個車位供遊客共享,費用為每小時12元。

楊升表示,下一步,街道將繼續推廣居民自治式的衚衕交通秩序管理模式,有針對性地選取有條件的衚衕實施禁停。

南鑼鼓巷地區:衚衕禁停,自管會帶動居民停車“入地”

文字 | 王慧雯

攝影 | 喬萬萬 王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