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赵普是宋朝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一朝宰相。比起一国宰相,比起对国家所做的功绩,赵普一生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他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赵普祖上的人都在朝为官,但是赵普个人却是小吏出生。比起一般进士入朝,或者是世家举荐的文人来说,他的文学素养就要差的不少了。

为什么说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后来他凭借辅佐宋太祖登基而受到宋太祖的重用,一路坐上宰相的位置,但是他本身的学识仍然是他的硬伤。

宋太祖曾经劝告他多读点书,圣上亲言,赵普自然不会听听就算了。从此之后,每次办公完回家,都会关起房门,从书箱里娶书出来认真研读。每次读完书,第二天早上去处理政务,效率都十分高,能很快将一切事情都处理好。

赵普能有这么大的变化,许多人都感觉十分惊奇。后来有一次,家里人无意间发现,他每次诵读的都只有《论语》一本书。起初还没什么,后来遇见的次数多了,就有了赵普是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宋太祖去世之后,他的弟弟赵光义继承了皇位,是为宋太宗、宋太宗继位之后,赵普仍然担任宰相的要职。

为什么说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早在赵匡胤出动北征到达陈桥驿这个地方的时候,赵普就曾经暗地里和赵匡胤商量,建议赵匡胤自己建国称帝。这件事情被赵匡胤拒绝之后,赵普干脆用酒将赵匡胤灌醉,然后杏黄龙袍加身,这才有了兵变上位。

在宋朝建立之后,作为武官发动兵变的宋太祖,对于手中掌握重大兵权的各位节度使,也就是随自己征战天下的老将不放心。是赵普给他建议了“杯酒释兵权”,赵匡胤于是召集诸位大将举办宴席,在宴席上哭诉自己做皇帝的不容易,然后轻而易举的收回了兵权。将诸位节度使的大权收归中央,巩固了宋朝的统治,中央集权加深,而这也离不开赵普的出谋划策。

为什么说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太祖去世之后,宋太宗继位,有了高梁河之辱。为了报仇,宋太宗发动了伐辽战争。期间虽然胜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夏季的到来,使得各项军费消耗日益增大,对于国家政局的影响十分不利。在当时是赵普坦言上书,言明继续用兵的危害,才劝诫了宋太宗的一意孤行,最终结束了无止境而消耗巨大的征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