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帶一路”,BBC、紐約時報又打出這張牌?!

► 文 風聞社區作者@大包

最近,BBC和紐約時報不約而同地關注中國“一帶一路”煤電站項目的汙染問題。

美國自己的總統特朗普就是一個全球氣候危機的懷疑論者,去年美國退出了《巴黎協定》,但是紐約時報卻關注中國在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上所扮演的角色。

紐約時報給出了中國在南非的一座煤電站的衛星圖。並稱中國在世界各地出資修建了至少63座這樣的發電站,其汙染總和超過了西班牙。

對“一帶一路”,BBC、紐約時報又打出這張牌?!

這樣的指責合理嗎?其實中國在過去10年裡實施的海外發電廠,按紐約時報自己的統計就有199座,包括核電、天然氣、煤炭和可再生能源發電。紐約時報卻把煤電站單獨拎出來,抓住汙染的問題來做計算。

成本更高的新能源發電,常常需要補貼,但如果中國補貼新能源發電,美國人依然會站出來指責。

據國家能源局專家委員會主席張國寶回憶,財政部曾經出臺一個政策,對於1.5兆瓦以上前50臺國產化風機,每千瓦補助600塊錢。這件事被美國人抓住了,美國人就指責中國政府給補貼,對中國進行類似“雙反”的調查。後來大家發現,美國對新能源補貼比中國多很多,在網站上都能查到各個州出臺的新能源補貼政策,簡直多如牛毛。

美國甚至還這樣卡過中國,中國風電設備要出口到美國,就要求中國公司在美國本土有100臺以上的運營業績。看來,“環保”只是一張牌,不好用的時候,美國就會換一張來打。

對“一帶一路”,BBC、紐約時報又打出這張牌?!

BBC則報道了塞爾維亞最大的煤電站之一正由中國幫助擴建,將增加35萬千瓦的發電能力。接受採訪時,負責這一項目的官員表示,和中國工人“現在已經合作得非常好”,而項目“符合歐盟對於粉塵、二氧化氮和硫等汙染物的全部標準”。

但是“符合歐盟標準”這個結果顯然不是BBC肯買賬的,他們立即抓住了問題:這個煤電站將不會配備碳捕集和封存技術設備。BBC認為,這會成為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的一個因素。

碳搜捕和封存技術是什麼?很必要嗎?這就需要做一點科普。

將二氧化碳捕獲和封存的技術(CCS),就是將CO2和工業或有關能源的源頭分隔開來,運送到一個封存地方,然後長時間地和大氣隔離。順序上就是先捕捉,後運輸,最後封存,這麼多步驟加起來,是一項系統工程,雖然中國科研人員也正在全力鑽研,但是成本和風險問題都還沒有解決。

先算經濟賬,以碳運輸來說,管道運送一次性投資成本很大,而罐裝運送只適合少量的短途運送。受限於技術水平,碳封存的成本也很高,每噸CO2的埋存成本達到10美元左右。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項研究提出碳捕捉處理二氧化碳的成本約30美元(19歐元)每噸,也就是說,發電廠每向大氣中排放一噸二氧化碳就要支付30美元。美國伊利諾伊州的“未來發電”項目就因為成本問題取消,預計成本從8億3000萬美元猛增至18億美元。

按照美國的發電廠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計算,美國需要建1500個CCS項目,而實際情況是隻有數個示範項目成功運作。根據美國Energy Innovation LLC的計算,2017年美國建設超超臨界煤電站的度電成本為9.2美分/千瓦時,高於陸上風電(5.8美分/千瓦時)、太陽能光伏(7.1美分/千瓦時)。如果超超臨界煤電站加裝CCS設備,那麼度電成本將攀升至15.1美分/千瓦時,完全沒有競爭力,難以成為減排的有效手段。

說完了成本,再來說風險。

碳封存上的風險是,假如送進地底下的CO2不小心發生規模性外洩,則CO2和鹽水將會流入蓄水層,不但會對地下水產生影響,還會汙染飲用水。

碳捕捉過程也有環境汙染風險。碳捕捉過程必然耗費大量的能源,焚燒大量的燃料,也就會產生大量的NOx、SO2等其他汙染物;另外,也會耗費大量的化學藥品,如氨和石灰石等,控制NOx、SO2排放的耗費也將會上漲。

碳運送同樣有風險。為便於CO2運送,高濃度壓縮過程存在很大的風險。此外,如果CO2包含水汽,則對管道腐蝕後洩露的風險也要考慮。

除了成本問題和風險問題,再來說效果。MIT的一項研究指出,本來期望大部分的二氧化碳都能變成固體礦石。實驗卻表明,能達到這個要求的量非常少。

也就是說,科學家無法保證深埋的二氧化碳長時期來說一定不會洩漏。實驗發現,將二氧化碳注入地下深層鹽鹼含水層,只有跟鹽水池接觸的那層二氧化碳才變成了固體,而這導致其立起了一道“城牆”,進而導致其他二氧化碳無法跟鹽水接觸,所以仍舊保持其他的狀態。

綜上所述,碳搜捕和封存技術在現階段仍然是很不成熟的,存在諸多缺點。在符合歐盟環保標準的情況下,BBC用沒有碳封存相關裝置來指責中國煤電站的汙染問題,就完全是吹毛求疵了。

- 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