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对儒家思想不满?

大无量67844802


境界不到。

1988年初,有75位诺贝尔得主在巴黎召开联合会议,他们发表了一个联合宣言,宣言里面说道:“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

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就影响着两千多年的伦理道德。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儒家思想,会与“保守、迂腐、陈旧”等词给联系起来,甚至于我们今天所学的《论语》,在一些人看来,只是一种空谈。


在我看来,如果没有一定的境界,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是无法理解儒家思想的。

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耳熟能详的句子,我们可以背诵,可以知道其中的意思,但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人实在不多。

2004年,王健林向员工推荐儒家经典《论语》,他认为这是集中国传统文化大成的东西,博大精深,部门经理、总助理一定要学。


我们可能在初中或者是更早,就开始接触到《论语》,当时我们的人生阅历还不够,压根无法领悟其中的精髓,加上要背要考,很多人或许从这个时候就开始恨上了“它”。

之后又可能觉得它只是在空谈大道理,于是就慢慢对它不感兴趣。


但其实,当我们的人生阅历足够丰富时,我们会发现,儒家思想,存在着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


金兔历史


我也不会搭理你,任你随意高潮。


现在很多人走偏了儒家的路。

三个例子:弟子规、女德班、YZ书院

你懂了吗?


大结论:

儒家做为一种成体系化的治国安邦的理论体系和文化思想,在很长的历史时间里,比起其同时代的文化(如埃及的太阳神、中东的伊斯兰、印度神教等),

儒家绝对是最先进的,这是我的看法。


我的反对

在儒家统治的世界里,人民是别想站起来了,只能跪着。


儒家的弱点

1. 无法强军事,打仗有点差

儒学盛行的朝代,在我的印象里,不是被番邦民族吊打就是外来之地干倒在地。

2. 儒家文化盛行,其他文化灭顶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儒家的帝王,它毁灭了其他所有的思想。

如诸子百家时代的百花齐放。

这也是儒家打仗不行的原因,因为“兵家思想”别灭了。

3. 儒家发展不了科学

这是我之前一个回答里面表述的思想。

儒家盛行,导致其他思想灭亡,搞科学甚至是医学的都要被干到在地,

汉朝的木犁耕田到了清朝还是木犁耕田,汉朝看病的望闻问切到了清朝还是望闻问切,汉朝的九章算术圆周率到了清朝还是九章算术圆周率。

孔子本人也不认可种地的老表农民。

而且,历史上任何的发明创造,在儒家眼里都只是奇淫巧技。


最后的最后,我引用一下王小波的杂文-我看国学


今天来稍微更新,评论区有些声音我不太喜欢。

如果你是认真的在和我探讨问题,即使和我的观点相左,我也会感谢你,因为你让我学习到了新的东西。


如果你只是在喷我,那我不会理你,你大可以不看我的回答。这个问题下面恐怕有几百个答案,你可以去看别人的。

谢谢!

有空关注下我啦,咱们来聊点有趣的历史儿~

赛赛君


儒家讲究用仁义道德去管教约束人,但是后来,人们发现这实在太难,导致了很多满口仁义道德现实中却违背道德的行为。


乱世行霸道,盛世行王道,在弱肉强食的世界,想靠仁义礼智信来管理,那是痴人说梦,强敌环伺,谁会听你说教!那些驱逐孔子的君王也不是傻子。如今,也一样。

结束乱世之后,结果儒学又变成了维护统治者封建统治的工具,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对大部分封建帝王来说就是邪说异端,而孔子的礼仪制度被强化扭曲使用,用来区分等级高低。


另外,讲究各种封建礼教的“大儒”,严重压迫了人性,比如朱熹,自己满口仁义道德,讲究“存天理灭人欲”,但却不孝母亲,逼奸儿媳,陷害好友,让人们对儒学连带非常反感。

儒家思想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因为其中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礼仪、道德、仁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甚至是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的重要品质,是不能丢弃的。“法理不在乎人情”这句话的确是对,但中国目前的状况是,很多时候人情大于法,这就乱套了。



澹奕


对儒家的评价,不宜简单地一刀切,而应该从更广阔的视角着眼。

从孔子的原儒,到子夏的西河之儒,到汉儒,到宋儒,儒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核心思想也好,价值取向也好,变动都非常激烈。

这里头,并不能一概而论,说儒家就是落后的、先进的。落后、先进是要结合时代来说的,汉代儒家维护了皇帝的合法性,缔造出了成熟的组织术,这对于后世几千年都影响深远;宋代以来,道德化的理学思想培养出了稳定的基层,宗族和乡贤维护了明清农村几百年的稳定。

踩在时间节点上,符合当时的需求,我们就可以说它是先进的。现代人类看上去理所当然的很多事情,搬到古代不见得就是好事儿。君不见王莽改制,很多思想甚至被人们说简直是穿越回去的,但王莽还不是天怒人怨完蛋了?不符合生产力的发展,不符合信息传递的效率,就会水土不服。

所以,站在现代人的立场上,非议几千年前的儒家如何如何,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把这批人扔回汉朝宋朝,就能搞出来更成熟更符合时代的组织术?穿越小说是不是看多了。

儒家是中性的,历史上符合时代发展的时候,它繁盛过;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也衰落过。君不见东汉之后一直到北宋之前,儒家都处于漫长的低潮么?

我们所经历的这一次低潮,原因在于近代以来文化自信心的丢失——

鸦片战争前,我们是目空一切的,无它,在放眼可及的世界里,我们是最强的;

然后鸦片战争,帝国的士大夫第一次怀疑我们不是唯一强大的,但仍然坚信“道”大于“术”,要师夷长技以制夷;

同光中兴的泡沫被戳破,马关辛丑两个条约彻底打击了自信心,我们开始对自己的制度产生了怀疑;

大清朝灭亡,民国政府并没有让中国强大起来,五四以后,怀疑自己的文化出了问题。

大家看,一步一步的。这其中,救亡图存的目的性要远远大于冷静地审视传统。百年以来,儒家彻底被批倒搞臭了,是个人都会扯两句儒家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但是真的客观么?

比如,题干中说什么“法家攻击儒家是高言伪善,是妇人之仁的小仁”,稍微研究一下就知道,所谓的法家,李悝、吴起往上,是儒家的子夏,法家正是从儒家中脱胎的。仔细掰扯,子夏的儒学是不是儒学呢?

儒家在今天,是没有什么重新复活的土壤了,但作为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页,在非议之前,起码是不是应该了解它的思想史、发展史呢?


夜小紫


儒家思想是忠君思想,是愚民思想。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百姓只能安于本分,逆来顺受。君权至上,民如蝼蚁。稍有出格,就以犯上作乱,随意诛之,重则诛灭九族。久而久之,百姓胆小怕事,懦弱无能,毫无血性。逢人阿谀奉承,个个奴颜婢膝。王公贵族,纸醉金迷;黎民百姓,劳碌艰辛。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国家无生气,社会无进步。历经千年,亦不如古。历代帝王均尊孔子为圣人,对国民施以奴化教育。尽是些四书五经,仁义道德。仕子无进取之心,民族无战斗之勇。若遇外侮,土崩瓦解。其实在“五四”反帝反封建运动中,就提出了砸烂孔家店,提倡科学救国。开展了新文化运动。


晚亭闲叙


看了不少评论,我的感觉是老百姓的眼睛是亮的。 儒家思想被两千年来所有的封建统治者奉为至宝。儒家思想对老百姓没有任何益处。因为儒家思想就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当今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高科技时代。我们中国的有些人还抱着封建主义的儒家思想不放。请问难道你们想让中国进步嘛,想让中国发展吗?有些人身子在现代社会,脑袋还留在封建社会。你们想回到封建社会吗?那就请回去吧。老百姓可不想回去。


滨哥


批判儒学,先了解儒学

首先,这个很多人到底是多少人,我是存疑的。因为儒家确定的一套伦理秩序在今天仍然在正面发挥着他的作用。

其次,的确是有一部分人对儒家思想有所不满,但在这些人中不乏我们常说的键盘侠,包括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来看,

这些人到底读过几本儒家经典?

他们除了孔子以外,还知道哪些儒家人物?

儒家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过哪些阶段?

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

为什么在传统社会中,统治者要大力提倡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对社会治理的作用是什么?

......

关于这一系列问题他们是从来不加以考量的。我个人感觉儒家成了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中国为什么落后?儒家造成的!

西方为什么反对中国?儒家造成的!

中国为什么不像西方?儒家造成的!

中国为什么不能大量出诺贝尔奖获得者?儒家造成的!

中国想要富强,怎么办?完全废除儒家文化!

当我们在确定一个批判对象的时候,必须要对其有充分的了解,否则就是信口开河!

最后,我想谈谈自己对儒家文化的看法。

儒家长于个人修为,从孔子、孟子到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无不如此,如孔子就是希望通过孝悌忠信、诗书礼乐的教化来培养有德之君子。

但儒家的追求并不仅仅于此,最高目标是通过君子治国,创造国家、社会的和谐秩序,不断走向文明。

其实仔细想一想,这样的想法本没有错误,假如一个社会人人都是君子,那这个社会岂不是一个和谐完美的社会么?

可是儒家学说也有三个不足:

一是着重从善的方面考虑社会治理,轻视出现了恶该怎么办?所以中国传统的治国理念不是只靠儒学,而是儒法结合,互相促进。一味只靠道德治国,只会产生无数的伪君子!

二是对社会生产不够重视。虽然人人都会说仓廪实而知礼节,但如何才能仓廪实呢?儒家更多是从节流角度设想,而没考虑到开源!没有意识到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在道德塑造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

三是既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也不重视科技,所以在社会治理中分外强调等级秩序的重要性。我个人不否认等级秩序在维护社会和谐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但片面强调,甚至将其绝对化,这是绝对不适合个性发展,个人能力充分发挥的!

不知对于这个问题,各位是怎么看的呢?欢迎讨论!


历史不冷门


南怀瑾先生对儒家思想的比喻很形象的说明了这个问题,他比喻说儒家思想就是个粮食店,老板是货真价实的,可是伙计参水了。粮食人人都要吃,参了水分的粮食人吃了会拉肚子,会拉肚子的粮食肯定不好,所以很多人就反对儒家思想了

就比方说对待父母过错。

论语:事父母几谏。很明白论语讲父母是有过错的,子女对父母的过错要劝介。

而后人说,天下无不是父母。

大宅门里白二奶奶把杨九红生的女儿夺过来,不让她养。杨九红女儿长大后不认她,她去和白七爷讲,白七爷就用这句话堵住了她的嘴


32开始改变


任何一种思想,都会有很多人反对,这是人类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的。放在中国来说,人和人之间的文化水平、思维能力、人生阅历、自身立场都不同,对同一种思想有着不同的态度,太正常不过了。

就拿儒学来说吧,表面上,似乎有很多人对其表示不满。但如果我们分层次看待这些人,就会发现其实情况都不同。为了便于表述,下面我简单分成几类,当然不全面啦,只是概述而已。

一、人云亦云的人

在反对儒学的人里面,这部分是数量最大的。

这些人,从来没有读过任何一部儒学著作,他们对儒学的认识,一部分来自于中小学课本,一部分来自于网络。

对于某些特殊年代成长起来的人,还来自于当时官方的宣传。有一次,我就看到网上有人在批判儒学,虽然错误百出,但他把孔子称为“孔老二”,基本上就暴露了他对儒学的认识是在60-70年代接受的。

这些人有的是没有阅读古典的能力,读不懂;有的是自身也没有兴趣,不想读。读不懂,不想读,但还是喜欢评论,就会如此。

对于这样的人,我的态度是:你们反对儒学,儒学也不稀罕你们喜欢啊。爱干嘛干嘛去吧。

二、一知半解的人

这部分人读过一些儒学文献,但或是读的太少,或是阅历不足,理解不准确。

比如,我以前读《孝经》,就非常震惊:世界上竟然还有这么落后、胡说八道、没有逻辑的东西,居然还被纳入十三经?

过了好几年,等我知道了“经学”,知道了“今文经学古文经学”,知道了唐玄宗篡改《孝经》,知道了郑玄对《孝经》的注释,我才慢慢理解,《孝经》原来并不是一个对个人修养进行评价的书,而是一本“政治书”,是对儒家政治伦理的一个阐释。这个 认识就深入了,也充分了许多,虽然还可以批判,但绝不是当年那种高声反对、极力辱骂的态度了。

对于这样的人,应该多有一些优秀的、好的著作进行传播,来帮助这些人。

三、立场不同的人

这部分人对儒学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其见识也超出一般的人,有些本身就是优秀的儒学研究者。但是,他们基于自身的立场,不赞同在今天大力推广儒学,不赞同颂扬鼓吹儒学。

这是因为,儒学是一门比较艰深的古典学说,将其面对当代社会进行阐释、新解,都是很专业,难度也很大的事情。但是,当代社会有许多人借着儒学的旗号,进行很多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宣传,这反而不利于现代社会的构建。

比如,有人打着儒学的旗号,鼓吹男尊女卑,鼓吹君臣之道等等。

有人打着儒学的旗号,把不入流的《弟子规》鼓吹成儒家经典,传播其中的糟粕;

有人打着国学的旗号,搞出了读经班、戒网学校等,严重侵犯了未成年人的权力……

但是,一般的群众,并不具备辨别能力,有些热爱儒学的人,反而受到了戕害。

所以,对于这些现象,即使是热爱儒学的人,在今天也要审慎发表对儒学的态度,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这些人所利用。所以,还不如直截了当的反对儒学更合适。

等再过一些年,这种现象少了,再提倡不迟。


danyboy



首先,要明确一点,确实有人对儒家思想不满,但是这就和做人一样,一个再好的人,也会有人不喜欢他,儒家思想也一样,一种学说再好,也会有人反对,更可笑的是反对的人有的根本不了解儒家思想,而是白痴式的反对。



不可否认,儒家思想也有其糟粕的一部分,这也是避免不了的,因为封建社会环境如此,再牛逼的人也不可能跳出这个时代。


前些时间,闹得很厉害的女德班就是如此,他们宣扬女人就应该做男人的附庸,引起了网上对儒家思想一片声讨,严格的说,这只是个别人对儒家糟粕的扩大化罢了。

我听的最多的就是,说儒家思想把中国人都教化成了顺民,才导致了近代中国的极弱,把近代的社会问题都怪罪在儒家身上。

我想问问你们,顺民怎么


了,非得像欧美非洲一样天天打仗你们就得意了?儒家思想对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在这就不展开说了。

儒家思想发展不了经济,促进不了科学发展,但是能改变人的意识,改变国家的格局,正所谓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先纠正你的意识,会让你少走许多弯路。


所以,我们也要理性看待儒家思想,加以辨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一味的去当愤青,作为网络暴力的打手,在我看来,那是及其的可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