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出家後是五大皆空還是會思念黛玉呢?

愛或情借來填一晚


肯定會想念 但與四大皆空無關

為什麼這麼說,佛說的四大皆空是放下,不要執念。而不是想念,過去在人的腦海裡,根本摸不去,忘不掉。

想念林黛玉只是對過去的一種回味,四大皆空是看到、看開,不再執著。

就比如古時候有一個禪師,被人都說他已經四大皆空,當被人問及想不想家裡的老母,他還是想的,但並非這樣就不是出家人,

出家人講究對過去的放下而不是記憶的抹去。


是天真吶


“漫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長。”我們就書論書。

《紅樓夢》主旨是談情,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

情有,家國,父子,父母,兄弟,姐妹,男女,師徒,朋友之情。

情緣一斷,萬事皆空。

那麼賈寶玉出家後四大皆空,還會思念黛玉嗎?

答案是不會的。

《好了歌》最後一句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他已情緣已斷“懸崖撒手”怎麼還會思念黛玉呢?

這就好比一部書,一把火化為了灰燼,玉石俱焚,那裡還有情緣?

又好比已到了冬天,萬物凋零,白雪皚皚,了無生機,賈寶玉經歷了由天之驕子,到囚犯乞丐的轉變,對封建社會己沒有一點留戀,有的僅是對未來的憧憬與希望,也好比大雪掩善的雪芹,等待著春天的來臨,《紅樓夢》就是封建社會的一首輓歌!


狼煙一九三一


《紅樓夢》寫作有個重要特點就是“草蛇灰線,伏延千里”,也就是作者非常善於埋設伏筆,原本紅樓夢八十回後的情節有很多都在前八十回有伏筆。

在第三十一回中,寶玉對襲人笑道:“你死了,我作和尚去。”林黛玉將兩個指頭一伸,抿嘴笑道:“作了兩回和尚了。我從今以後都記著你作和尚的遭數。”

這就是一個重要的伏筆,預示著在林黛玉死後,賈寶玉傷心欲絕,出家為僧。但因為種種原因,可能思念黛玉或是其它,後又還俗。然而,賈寶玉畢竟不屬於這個汙濁的塵世,最終二次出家,回到太虛幻境銷號,登上情榜。

請注意,以上所說只針對遺失的原本《石頭記》的八十回後的故事,而非目前高鶚所續通行本《紅樓夢》。


江上神思者


一、他是來體驗生活的(在那富貴場中、溫柔鄉里受享幾年),時間到了,回去了。從哪裡來又回到哪裡去(“社來社去”,文革的“工農兵學員”有一部分就是社來社去,經“推薦”從公社社員中來,接受完中專、大學教育後,又回到公社社員中,保留農業戶口、農民身份)。

二、逃避現實、逃避責任

1、最富貴溫柔的“富貴溫柔之鄉”就是老太太的懷抱、是大觀園。老太太走了,大觀園沒了。大觀園外風大雨大。

2、從不說“混帳話”的林妹妹也走了,心靈的港灣也沒了。

3、將要面對的是嚴厲的父親、說“混帳活”的老婆。

4、振興家業的責任自然落到他的頭上,而對於“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的他,如何承擔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

所以,二爺無奈地走了!


rnmh


因為他出家是為了逃避現實逃避寶釵,他出家就是為了能更近的接近黛玉。

賈寶玉曾經跟林黛玉說過,在他心裡除了老太太老爺太太就只有林妹妹了,言外之意就是他還是要先做孝子的。現在老太太沒了,家破人亡,他就可以自己做主,不用再顧及家人的感受啦,他要兌現當初他對黛玉許下的承諾。

去做和尚。


紅樓夢醒李鳳叢


翩翩少年賈寶玉

質本潔來還潔去

紅樓夢醒石頭記

胭脂國醉度群迷


普照2


古代有很多高士遁入空門都是為避亂,圖清淨,搞創作而僵臥在青燈古佛旁。猶如《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就是棄官隱寺寫宋代發生的故事,抒發心中的路見不平…。

賈寶玉也不例外,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黛玉是他人生的一段緣,一首詩,愛的瞳景,情的絕唱,腦海中的燈塔,命脈中的靈魂。豈能清空,除非沒有呼吸。


快樂人生40206654


賈寶玉的出家是臨時的,兩次出家,都因為寺院並非清靜之地而不得不逃走。雖然寶玉一直帶著黛玉給他的那個罩燈,但出家這兩段極短的時光,他還沒有靜下心來想黛玉。


窺夢紅樓


寶玉本身就是一個頑石,聽了空空道人和癩頭和尚談說紅塵粉巷風流趣事而心生嚮往,想往那安樂鄉里體驗一回,誰知生在富貴溫柔鄉里,前半生享盡榮華富貴,一門心思都放在身邊的女孩子身上,想守著她們,但頃刻間就分崩離析,長日裡一起廝打玩笑的姐妹們死的死散的散,他捨不得想救又無能為力,又接受不了,成日陷入無盡的思念和痛苦中,家裡又遭了難,骨肉分離,形容落魄,前面的錦衣玉食到頭來都是一場空,如同黃粱美夢一般,遭遇大起大落,無法釋懷,心靈無處安放無可寄託,也就只得出世了。


山間白雨


出家人四大皆空,是說已經看透世事而不再執著,並不是失憶。

黛玉同寶玉從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視為知己,這份情誼怎麼可能忘記。

正因為黛玉死了,寶玉才斷了塵緣。但是他還是會想念黛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