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挑戰者2014


很多的家長都把孩子教育的希望寄託在學校、各類培訓機構,而忽略了家庭教育是任何學校、培訓機構所無法取代的。像孩子專注力的培養,就是需要家長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進行有意識的培養和薰陶的。

我們可以來看一下下面這張教育金字塔結構。

在這個教育金字塔中,底層的核心素養都是需要家庭來有意識的培養和完成的,也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責任。而中間層的知識和技能則主要由學校和各類培訓機構來承擔。



核心素養包括孩子的意志力,專注力,閱讀理解能力,思辨能力等等,這些能力的培養,都是需要家長從孩子幼兒階段就要開始有意識的培養。而如果這些核心素養家長不重視培養,那麼一旦孩子進入小學開始學習以後,各類學習問題就會充分暴露出來。比如現在90%以上的小學生都有注意力缺陷的問題,這都是跟我們的家長在幼兒階段沒有重視孩子意志力和專注力培養所造成的。



而能力的培養,都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通過長期的有意識引導培養和薰陶,才能夠逐步培養起孩子這些良好的能力和核心素養。

比如就以孩子的專注力為例,家長在家中陪孩子下下棋,其實就是在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孩子的專注力。孩子專注力的培養,可以通過生活中各種細小的環節來有意思的培養。當然,家長如果希望系統的瞭解怎麼樣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各種核心素養,還是需要通過專門的學習的。


生活即教育,所有的教育其實都是融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的。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之前我發過一篇關於學齡前兒童專注力特點的文章,文中提到了專注力可以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那麼在小學階段,孩子的大腦是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表現出的特點就是有了一定的意志力。具體表現在幾個方面。

第一,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更注重直觀的、具體的東西。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才會逐漸的學會把注意力關注到學習的內容上去。比如:低年級的學生上課時更關注的不是老師講的內容,而是那些形狀奇特的教具上,到了高年級,大概4年級左右,他才會更多的注意老師講的內容。家長在家裡輔導孩子學習的時候,就要有意識的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特點去進行。對於低年級的孩子,要讓學習的空間更有序,不要有太多無關的東西,不然會干擾到他。高年級的孩子因為能更快地將注意力注意到他要學的內容上,所以,相對來說,家長要省心很多。通過對低年級學生和高年級學生的對比,可以看出專注力的培養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第二個特點是小學生的專注力是帶有明顯的情緒色彩的,也就是說孩子在專注的時候和不專注的時候,你是可以從他的表情、動作上判斷出來的,不像高年級的學生或中學生會掩飾,就是說明明已經不專注了,卻要裝著自己很專注的樣子。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來說,他的情緒都會表現出來,不會裝,家長或老師在孩子不專注的時候,一眼就能看的出來,所以,你能夠及時的提醒到,這也為家長在日常的觀察提供了一個方向。

第三個特點是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的速度,也就是反應速度,低年級的會比較慢,一直要到中年級之後反應速度才會提上來,這也是和孩子腦區的成熟過程是有關的。

這三大特點在低年級的時候同樣會表現出男生跟女生的差別,仍然是女生要好一些,要到中年級以後男女生的這種差別才會逐漸拉平。這也就是有些家長說的,男孩要淘氣些長大自然就好了,所以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孩子的成長。

針對小學生的特點,家長首先要做的是改變學習的環境,具體要求是:

第一要整潔有序,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學習之前把環境佈置的更有條理一些,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儘量不要擺放在他的周圍,特別是對低年級的孩子,因為他們更容易被這些東西吸引注意力,這種整潔有序有條理的環境會幫助孩子養成有序的思維習慣,同時能更快的增加精力集中的速度。

第二,家長一定要記住,你的教育方式也是很關鍵的,我們經常說賞識教育,在這裡同樣重要,你要多用肯定的讚賞的方式,減少嘮叨和訓斥。因為孩子的注意力會放在她擔憂的後果上,而不是眼前要做的事情上,這種心理狀態對孩子的專注意識影響還是很大的。

第三對小學生專注力的培養,家長要懂得怎麼去提出明確的具體的目的和要求,提要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無關的信息要少一些,不要一下子提出太多的要求,這樣會讓孩子沒有辦法更快的確定目標,所以這個要求要簡潔。這個點很重要,他能幫助孩子快速有效的把注意力集中到要做的事物上,而不必迷茫與我是該先做這個,還是先做那個。

第四對於小學生專注力的培養與學齡前兒童是有差別的,小學的孩子不管是在心理、還是生理上、還是大腦的發育上都是越來越成熟,所以在小學階段是以練為主。

具體分為三個部分:一、感覺運動統合訓練,感覺運動統合的訓練可以增強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在家裡有三個方面是可以去做的,給孩子多做一些前庭平衡的練習,主要是對腦幹部分和肌體部分的練習。在家裡可以做的活動有趴在地上推球,在外的時候也可以走馬路牙子、平衡木等,還有推小車,推小車是極好的前庭訓練方法,同時他對孩子的手臂的肌力和軀幹的肌力都是一個很好地練習。在前庭訓練之後,還可以做一些協調方面的練習,做這方面的練習的時候,我們更強調的是孩子去觀察自己和環境的關係,這個對於專注力不好的孩子是非常重要的。能做的訓練如:跳格子、拍球、跳繩等,都是非常好的練習。

在小學階段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視知覺的練習,這和學齡前的孩子重點是不一樣的,更偏重於視覺追蹤和辨別的能力,也更偏重於視覺空間和動手能力的訓練,前者和閱讀有很大關聯,後者和書寫有很大關聯。

最後是在聽知覺上的訓練,低年級是以聽力記憶為主,多做一些附屬的訓練和短時記憶的練習,然後有意識得提問一下前面做過的內容,加強記憶保持的能力。然後再加強學生聽力記憶上的理解,可以讓孩子在理解的基礎上更好的保持專注。


小學知識點解析


注意力是智力的一部分。

家長首先不要破壞孩子的注意力。在孩子專心的做一件事情時,不管是遊戲玩耍還是觀察某些東西。家長都要儘量不去打擾他。比如一會兒問他喝不喝水,一會兒問他餓不餓,一會兒讓他別弄髒衣服。經常這樣做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是提高專注力的一個方法。因為孩子對感興趣的事注意力特別集中。

提高孩子學習的目的性。目的性明確。孩子的專注力就高。

提供一個好的學習環境。環境要整潔單一,沒有過多的玩兒的東西分散孩子的精力。家長也要做一些與學習有關的活動,不要看電視,玩手機。否則也會影響孩子注意力。

幫助孩子解決各種心理上的問題。不要讓孩子存在各種憂慮擔心。這些心理和情緒問題會影響專注力。

如果注意力從小沒有遭到很嚴重破壞的話,是不需要到一些訓練機構專門培訓專注力的。家長可以從網上學習一些方法。

歡迎轉發。


海川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孩子還小,不能完全寄託於外界的引導,最主要的還是父母的一言一行


輕輕家教嚴老師


專注力的培訓 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有人說注意力就是專注力 其實是有差別的,專注力是指注意力的維持時間的能力 具體怎麼要訓練專注力關注後可以互相交流


注意力蔡老師


發現我崽的專注力也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