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良好的習慣?

用戶68878329


我們都聽說過“習慣改變命運、習慣成就人生/未來”,從這些話語中我們就可以看到習慣有多大的力量。習慣之所以重要,那是因為我們40%~50%的行為取決於無意識的習慣。若掌控了習慣,習慣便會成為我們最好的僕人;若不能掌控習慣,那習慣便會成為我們最壞的主人。

那如何才能快速且有效的戒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呢?《掌控習慣》一書給了我們四個步驟:提示→渴求→反應→獎賞。提示可以觸發渴求→因為渴求而做出反應(採取行動)→行動會獲得獎賞→獎勵會滿足我們的渴求,並激勵我們尋找更多提示,繼續行動獲得獎勵,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

第一步:提示 → 讓習慣顯而易見

對獎勵的提示越明顯,我們行動的可能性就越大。

1、思考習慣

思考習慣是改變習慣的第一步,我們可以找張紙寫下自己現有的習慣,並思考這個習慣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或者中性習慣。通過寫下習慣,並思考它的性質,我們會加深對習慣的瞭解。

因為習慣的特點之一是高度自動化,常常在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時候就完成了行動。比如工作了一會兒,就自動拿起手機來刷半天,然後才驚醒。所以對現有習慣的反思,會讓我們更有覺察力,等同樣的行為下次再出現時,我們就能更早的意識到,如果是好習慣就激勵自己堅持,如果是壞習慣就想辦法及時終止。

2、制定執行意圖

執行意圖說的是:為實現目標所確定的具體行動計劃。執行意圖的具體形式是“如果發生情況A,我就採取行動B”。這裡的情況A通常指的是特定的時間、地點,比如到晚上八點,我就去xx健身房鍛鍊一小時,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執行意圖。

相比“目標意圖”(如:我要鍛鍊身體),“執行意圖”(我每晚8點,去健身房,跑步一小時)能明顯提高行動的概率。這是因為執行意圖讓行動的提示更明顯,制定執行意圖時,對應的時間、地點就會成為提示,同時,執行意圖也規定了具體的行動,我們只要照做就行,不用臨時思考怎麼做,提高了行動效率,避免了拖延。

3、改變環境提示

很多時候我們的行為,並沒有經過大腦的深思熟練,而是受到環境的影響。因此我們可以:突出習慣對應的環境提示,來培養好習慣;消除環境中的提示,來戒除壞習慣。

例如:如果你想多喝水,那就在每張桌子上放上一瓶水,讓自己隨時能看到;你想睡前背單詞,那就把單詞書放在床頭。反過來,如果你想減少玩遊戲的時間,那就把遊戲機放在櫃子裡,讓自己平時看不見。

此外,我們還可以把習慣和特定環境聯繫在一起。比如在書桌前就只工作不娛樂,如果想玩手機就去沙發,想吃東西必須去餐桌,這樣一來,環境本身就會成為提示。在這種分工明確的穩定環境中,好習慣會更容易培養。

第二步:渴求 → 讓習慣有吸引力

我們越渴望獎勵,就越可能採取行動。

4、綁定喜好,把需要做的事和喜歡做的事聯繫起來。

比如你喜歡玩遊戲,同時又希望培養自己讀書的習慣,你就可以規定自己只有看完一定量的書之後才可以玩遊戲。這樣一來,對玩遊戲的渴望就會讓你更有動力去看書。

5、加入特定的群體

人類最深層的願望之一,就是群體歸屬感。當某種習慣有助於我們融入群體,它就有了更強的吸引力。因此,我們培養某個習慣時,可以想象哪些群體具備這個習慣,讓自己與群體接觸互動,接受群體的薰陶來改變行為(所謂“近朱者赤”也是同樣的道理,你想培養自己多讀書的習慣,就多和愛讀書的人做朋友,或者加入一些讀書圈子)。

最常見的群體是和我們親近的人,比如朋友和家人,親近的人會施加一種無形的壓力,拉著我們向他們看齊。一項調查顯示,如果一個人有一個肥胖的朋友,他的肥胖概率會增加57%;當一個人體重減輕時,他的伴侶也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會一起減肥。(所以如果你想減肥,多跟瘦的朋友一起吃飯鍛鍊,減肥成功的幾率會更高。)

另外,那些成功人士也是一種群體,我們都會模仿自己羨慕的人,比如:模仿你偶像的說話和做事方式等等。作者建議我們閱讀成功人士的訪談,觀察他們的行為,找到值得培養的習慣,並模仿。這會讓我們覺得自己變得更優秀,促使習慣的養成。

6、改變思維模式

大多數習慣都會帶來好、壞兩方面的結果,比如攢錢理財的習慣,它既可以讓未來更有保障,但也會降低現在的生活體驗。如果我們想培養好習慣,就要多關注它的益處,提醒自己攢錢理財是獲得自由的手段,而不是在自我限制。這種思維模式會增強好習慣的吸引力,降低壞習慣的吸引力,從而引發行動的改變。

對於壞習慣,除了多關注它的壞處,還可以尋找替代行為。比如抽菸,很多人抽菸的目的不是喜歡抽菸本身,而是為了舒緩心情、解壓、或者裝酷,那麼為什麼不找一種更有益的方式呢?

第三步:反應 → 讓習慣簡便易行

習慣不是一下子就能要成的,它需要我們不斷重複行動,最終讓行動“自動化”,不用有意識的參與也能完成。而要讓行動能夠堅持,能夠不斷重複使行動自動化,那麼這個行動就不能太難。所以我們要讓行動簡便易行,降低行動的門檻,提高行動頻率。

7、削弱習慣的阻力

通過優化環境,來降低行動的阻力。比如健身這個行動,在選擇健身房的時候,就要儘量選擇離家近,上下班順路的地方。

提前做好準備,減少行動前的準備步驟(阻力)。比如你想早起做早餐,就可以在睡前把做早餐要用到的工具、食材提前準備好,第二天起床立刻就能開始做。

反過來,我們也可以增加準備步驟,提升壞習慣的阻力。比如,你經常因為上網而浪費了大量讀書學習的時間,那麼你就可以把網線、插頭等全部拔了,下次你想上網,你起碼要折騰幾分鐘。

8、採用兩分鐘規則

兩分鐘規則說的是:一開始培養新習慣,它所用的時間應該不超過兩分鐘。習慣難以堅持的主要原因就是好高騖遠,一開始就把目標、行動定的太高,最後自然難易堅持下去。而兩分鐘規則的目的就是呵護新習慣的萌芽,讓它不要過早夭折。比如你想養成每天讀書的習慣,那就先從讀一頁書開始。

其實這說的就是“微習慣策略”:

此外,兩分鐘規則還會改變我們對自己身份的理解。與自己身份不符的行為,不會長久。比如,你可能想攢錢理財,但如果你崇尚享樂主義,那麼即便你攢了點錢,最後還是會忍不住誘惑而花在吃喝玩樂上。但如果你相信自己是精打細算、會長遠考慮的人,自然就會控制支出,不亂花錢。所以真正能改變行為,讓行為保持下去的是我們對自己的理解。兩分鐘規則的好處在於它設立了一個很低的門檻,讓我們通過簡單的行動來改變我們對身份的理解。如果你每天都堅持讀書,哪怕每天只讀一頁,堅持一個月後,你也會打心底相信自己熱愛學習,把讀書學習看成生活的一部分,培養起長期的習慣。

9、建立承諾機制

承諾機制說的是:你一旦做出某種承諾、選擇,它就能在接下來的某個時間範圍內影響並改變你的行為,強制你行動和改變。

比如:你想想學英語但又怕學不來、堅持不下來,那就花點錢報個如“新東方”的課;或者想學快速閱讀,又怕學不會、學著學著就放棄,那就花點錢買個如“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的軟件。這樣一來,如果不去學,那錢豈不是白花了,這種厭惡損失的心裡會逼著你去行動。

第四步:獎勵 → 讓習慣令人愉悅

當習慣帶來的結果讓我們滿足時,我們就更願意堅持習慣。

10、改變即時獎勵

好習慣難培養、壞習慣好培養,從大腦的角度來講,是因為我們的大腦非常重視及時的獎勵。雖然好習慣會帶來益處,但大多數益處都沒辦法立刻獲得,比如鍛鍊、讀書、存錢,其最大的益處都需要時間才能看到,直接收穫的卻是辛苦、不舒服等。而很多壞習慣則不一樣,它能帶來及時獎勵,比如抽菸可以馬上緩解你的焦慮,玩遊戲可以馬上讓你獲得快樂。

所以,我們要讓好習慣帶來的好處更醒目。比如攢錢買房子,就可以專門開一個賬戶存首付,每次剋制衝動消費後就把錢存到買房的賬戶裡,這樣一來我們就能直觀看到賬戶餘額不斷提升,這就是一種及時獎勵。

此外,我們還可以提高額外的獎勵。比如每讀完一本書之後,就獎勵自己看一部想看的電影、吃一頓大餐(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讓額外獎勵與好習慣造成衝突,比如鍛鍊的獎勵如果是週末去大吃一頓,那鍛鍊就沒意義了)。

相反,如果我們給壞習慣設置額外的懲罰,就能幫助戒除壞習慣,常見的方法是找一個問責夥伴來監督自己,一旦做出壞習慣就要承擔責任。【書中有個例子,有一個企業家希望自己每天6點前起床,他的方法是設置一條推特(類似於微博),每天過了6點就自動發佈,內容是“這個傢伙現在還沒起床,回覆這條消息你就能得到5美元”,這樣一來,所有能看到這條消息的人都成為了他的問責夥伴,在這種監督壓力下,他不得不早起,去後臺刪除這條要發的消息。】

11、追蹤習慣

追蹤習慣的意思就是:記錄下自己的習慣軌跡。比如,每當你完成了每天讀書的習慣,就在對應的日期上打一個√;或者再詳細一點,比如讀了幾頁書。這樣你就能直觀的看到自己的習慣軌跡了。

追蹤習慣的好處是:

①把追蹤這種行動本身變成了即時獎勵,看著記錄,就能讓自己覺得在不斷成為更優秀的人,當下就會覺得很滿足,從而把習慣堅持下去。

②提醒我們不要半途而廢。培養好習慣這條路上,最怕的就是半途而廢,特別是你努力了,但進步卻很緩慢、甚=甚至看不到進步,得不到想要的結果的時候。就像我們很多學員在練習“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件”的時候,剛開始的一兩個周,能明顯的感受到自己的進步,一下子就能實現一眼看十多個字,但越到後面提升的速度就會越慢,這就是到了所謂的“平臺期”(也就是遇到瓶頸),只有熬過這個階段,量變才會引發質變,習慣的結果才會體現出來。

如果在平臺期裡遇到挫折,我們可能因一時衝動、打擊而放棄,這時候看看自己記錄的行動軌跡,我們就會意識到:都已經走了這麼遠了,一旦放棄這些積累就白費了,於是就更容易堅持下來,最終突破平臺期。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件”助你提升“快速閱讀、記憶力、注意力”等方面的能力,提高你的學習效率!


每天學習一點


俗話說,養成一個習慣需要21天,但是摧毀一個習慣分分鐘的事,所以

第一點,養成習慣貴在堅持,就像我在寫悟空問答,一開始挺懶的,但是我有動力,可以說是動機。我相信有一天,在認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我的語言編輯能力,邏輯思維能有所提高。將來為我發財之路多開一條路。

第二點,從小抓起,小學生是習慣養成的最佳期,比如建立時間觀念,不遲到不要早退,打掃衛生習慣等等。如果你已經長大了,就給自己制定21天習慣養成計劃,比如看書等等。

第三點,有所獎勵,今天依舊有去完成任務,如果你是去跑步,還風雨無阻,或者在你特別不想動的情況下依舊去了,那你就給自己買個喜歡一直沒買的東西獎勵一下,有獎會更有動力。




生物老師太難了


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只有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養成了,自學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高度發展了,才能使孩子今後走向社會打下良好的人生基礎。培養習慣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1、立足課堂,面向全體,滲透學習習慣的培養。

學習習慣是在學習活動中通過練習和不斷重複固定下來的學習方面的行為方式。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使學生順利地按要求完成學習任務,從而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小學生可塑性大,各種習慣容易養成,也易於改變。從小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他們當前的學習和今後的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1)培養學生質疑問難,勇於提問,敢於挑戰的學習品質,這是形成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前提。

(2)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和自覺研討的學習習慣,教師在指導學生自學時應注意結合各學科的具體任務,教給學生具體的學習方法,不放任自流。在自學過程中,如果遇到較難解決的問題,還應教會學生形成善於與他人研討交流的習慣,但要教育學生不要抄襲別人的作業。


胖胖的雨


良好的行為習慣受益匪淺。有以下五點總結給大家:

1. 區分好習慣與壞習慣。 不是所有的行為習慣都是好的,它有 良莠之分, 因此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首先要分清好壞, 慎重選 擇。要知道勤奮學習是好習慣,知恩圖報是好習慣,遵紀守法是 好習慣,等等。而凡事拖拖拉拉是壞習慣,偷雞摸狗是壞習慣, 好吃懶做是壞習慣, 沒有習慣的習慣是壞習慣, 妨害他人的習慣 是壞習慣,好習慣越多越好。

2. 注重細節,自我約束。 說話、走路、吃飯、吐痰等生活細節, 看起來是小事, 但是如果不注意, 一旦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就會 損害自己, 影響他人, 甚至會影響到國家聲望。 “走進一間屋子, 砰的一聲把門推開,喉間一口痰上來了,撲的一聲吐在地上,這 些好象是無關緊要的事。 但這既影響他人學習和工作, 又可能傳播病菌,一旦習以為常,就成為一種妨害他人的習慣”。韓國一 個公共場所,專門用中文貼“不隨地吐痰”,意大利比薩斜塔用 中文寫“不要隨地吐痰”,美國在廁所裡用中文寫出“便後請衝 水”,法國社論:中國不要把痰吐到全球。形象往往通過人的行 為習慣體現出來, 一個吐痰的細節, 就因為我們養成了隨地吐的 行為習慣,讓我們在世人面前丟盡顏面,蒙受羞辱。

3. 持之以恆。 習慣不是一天就能養成的,它是後天積累、慢慢 形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持之以恆的精神。吸菸是 個壞習慣,許多人也知道,也試著戒過,但中國菸民的數量仍很 驚人,為什麼?習慣養成了,改起來不容易,需要恆心,需要毅 力。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人生的主宰, 要擁有它, 絕對不能少了 “恆” 字。

4. 多向身邊的榜樣學習。 以擁有良好行為習慣的人為鏡子,時 時照自己,矯正自己的不良言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5. 不斷完善,追求完美。 好的習慣的養成是循序漸進的, 是在不 斷積累中趨於完善的,正如有人所言:三天改變觀念,三個月改 變習慣, 三年改變命運。 任何一個良好習慣的養成都需要完善的 過程。 在這裡我希望我們每一個大橋小學人都成為一個具有良好 行為習慣的人。

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氣質,堅持不懈,讓自己變得更完美吧!




iouwang


培養良好的習慣,首先一點,得從小抓起,在孩子漸漸懂事後,就得規範她的行為模式了,比如吃飯不能隨意浪費留半碗,坐有坐像,站有站像,見人有禮貌,知道跟人打招呼,從小學會尊重人,有吃的玩兒的跟人分享,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加油





布丁女孩的日記


1.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複會形成習慣; 90天的重複會形成穩定的習慣。即同一個動作,重複21天就會變成習慣性的動作;同樣道理,任何一個想法,重複21天,或者重複驗證21次,就會變成習慣性想法。所以,一個觀念如果被別人或者自己驗證了21次以上,它一定已經變成了你的信念。所以確定一個明確計劃和目標併為之堅持21天。

2.樹立各種實力較量的競爭意識,給自己樹立一個目標,就是給自己一定的壓力,強迫自己去完成習慣的培養和計劃,去挖掘隱藏在大腦裡的潛意識

3.做出一份對於自己的獎懲模式,強迫自己每天完成自己的計劃。

4.給自己做一份行之有效的計劃。

5.強迫自己樹立時間觀,準時、守時是養成良好習慣的前提條件。

6.找朋友或家人進行監督




小強解題


1.人養成習慣的週期是21天。這21天內多次重複練習,最終形成習慣。當然一個人是很難堅持下去的,可以加入一些群,與群友督促打卡。

2.可以每天把自己要做的事一項一項羅列下來,完成一項劃掉一項,這樣的行為很有成就感,同時也能提醒你是否遺漏了什麼事項。

3.作出一份獎懲制度。完成了給自己一個大獎勵,沒完成就懲罰自己,這樣能在不知不覺間養成你想形成的好習慣。


親子教育一點通


第一,明確目標。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好習慣的養成,同樣需要明確努力的目標,目標明確了才能更好的執行,才能為後續好習慣養成提供動力。

第二,制定細則。要想養成好習慣,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不是今天信誓旦旦,下定決心,然後就形成的,必須要有明確的執行計劃,計劃制定的約細約好,但是要注意具備可操作性,不能超出能力範圍之外。

第三,持之以恆。再好的計劃,如果沒有好的執行,就是廢紙一張,價值大打折扣。所以,無論開始多麼艱難,都要咬牙堅持下去,一般情況堅持21天左右,就會形成基本的習慣。

第四,外在監督。為了更好的督促好習慣的養成,最好找人來監督咱們去執行。這樣,會有外在的壓力,可以更好的督促我們去堅持,如果有點小獎勵更好了。




謙兒2013


1.喜歡的才會堅持,堅持就變成習慣!要培養好習慣,培養自己對這個習慣的喜歡是關鍵!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也要想法讓他喜歡!

2.拿一張紙寫出培養這個好習慣對你有哪些好處?至少寫21個以上的好處,儘量多寫,你寫得越多越詳盡,潛意識越能接收到你的信息,會自然而然助你一臂之力!

3.定時,定點,定內容去做你想培養習慣的事情有助好習慣的養成!


豐維營之有道


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並非易事,尤其是當你已經養成了一個不良習慣後,更加不易。

那怎麼才能更高效地培養一個好習慣呢?我想要把這個習慣作為大目標後進行拆解,給自己計劃出比較小的、可量化的目標,就這樣一步一步,通過養成微習慣,進而養成你想要的好習慣。

比如,你想能養成每天學英語的習慣。那麼你可以從每天朗讀一篇英語小文章開始。經過一段時間後,你已經習慣了,覺得每天不讀一點點英語,就會渾身不自在。恭喜你,這個微習慣已經養成了。然後就可以在此基礎上增加一點內容,比如,每天讀完這篇小文章後可以把裡面不會的單詞背下來。就這樣,一點一點增加,慢慢地,學習英語就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了。那麼每天學習英語的好習慣也就養成了。

生活中最強大的武器就是堅持,它是讓行為轉變成習慣的唯一途徑。我們列出來的目標越小越量化,堅持下去並最終實現的可能性就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