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班主任教育學生就算了,還要教育家長,這是為什麼?

孤風戾


一說到教育,總有很多人有話說,很多人都可以評頭論足,就算沒讀幾天書的人,都可以對教育指手畫腳,所以教育很難,老師很難做,家長很又不滿意。很多人一說就拿老師有兩個假期說事,而不知教育的煎熬,教師的心酸。教師一個人要管五六十個人,管了張三,就沒有管道李四,而李四就不高興,導致家長就不滿意。學生再調皮一點,經常讓老師身心疲憊,學生不聽話,不聽老師的話,老師的說教有時顯得蒼白無力,更有甚者,還有可能會頂撞到老師,而這個時候,老師唯一的辦法就只有請家長協同教育,可能在老師遇到這種特殊的情況下,受到學生的頂撞,或者辱罵,老師在心情不好的情況下,可能會對家長說出一些過激的話,老師管理教育那幾個學生都心力憔悴,哪會有心思去教育家長,只是在特殊情況下,希望家長也理解一下老師的難處,老師是會有理智的,如果當時老師在心情不好的情況下,說了過激的話,相信過後老師會對家長賠禮道歉。


小龍教與學


家長應該先明確下,你被老師教育什麼了?

如果老師教育你要孝順父母,要遵守公德,要認真工作,那這個老師真是吃飽了撐的,因為這完全是您的家庭教育和您的學生時代就應該已經得到並形成的了。

如果老師教您的是如何和孩子溝通,如何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採取合適的教育,如何和孩子改善關係,如何幫助孩子確立目標和生涯規劃,如何家校有效形成合力,如何幫助孩子走出陰霾,如何給孩子加油助力…那原因就是,您不會做這些,老師是要幫助您。而老師的動機就是讓您的家庭更和諧,讓您的孩子更優秀,讓您的家庭教育更有效。

現在很多家長經常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跟我做各種溝通,徵求我的意見,讓我幫助出謀劃策。他們又上進,又走心,還謙虛,因為他們的目的是要和學校一起培養個優秀的孩子。

而相反,已經被老師發現家庭教育存在問題的家長,卻一意孤行,還要質疑老師的幫助,甚至認為是被“教育”了。那您就多讀書,多實踐,憑一己之力培養好自己的寶貝,用行動避免老師的“教育”唄~您的家庭教育做得好,老師還得向您學習呢,還得號召別的家長向您學習呢!




多乎哉不多也啦


社會上有一種病,叫做職業病。老師的職業病就是說教。有些老師不但教育孩子,還連帶教育家長。這讓有些人看著就心裡不舒服。

我們該怎樣看待老師的職業病?

通常來說,患上職業病的人,有著敬業的心態。老師心懷熱枕,承載的教育孩子的責任,擔負起國家和人民賦予教育下一代的使命,不惜餘力完成教育任務。這就要求教師有敬業精神,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兢兢業業,盡心盡職。

孩子在校學習、生活,出現問題,老師屢次教育不見成效,自然心急,尋找孩子出現問題的癥結,從源頭上解決。生活現實告訴我們,一個問題孩子的身後藏著一個問題的家長。所以,有的孩子出現了問題,在校教育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只好把教育延伸到家長那裡,與之溝通,一番說教。

比如孩子身上存在的手機問題。中小學校禁止學生帶手機進校園,但還是有家長給孩子手機。前不久,某老師開家長會,集體上了一課:要想毀掉一個孩子,請家長給孩子一個手機。在談到家長的“手機癮”時,老師支招:“在生活習慣的養成上著手,遠離手機。如果把手機放在床頭,醒來的第一件事兒就是抓起手機;如果把手機放在幾步之遙的桌子上,醒來起床可以做好多事情……”

——家長對自己因不良習慣帶壞了孩子知道多少?這麼大的人自己沒活明白,被老師說教,的確令人尷尬,甚至心裡不爽,或者心裡生厭……

其實,相由心生。對待一件事情的心境,取決於看待問題的角度。孩子的教育工程是家校共育的合作項目,目的在於教育出優秀的下一代。倘若有的家長能想到這點,心會自然開朗,也會樂於接受老師的說教,提高家教的“業務”,真正做到家校共育。


家校一線


現實中,有些父母不管孩子要什麼,符不符合正常要求,總會快速滿足(或孩子稍一胡鬧就妥協)。他們錯誤地認為滿足孩子的需要,就是對孩子最好的關愛。

前不久在一次體育課上,一位學生的鞋帶脫了,這自然會影響跑步的,同學開始提醒他,後面老師也是注意到了。結果這名同學的一句回覆可是把大家給雷到了:這個等回家了叫媽媽幫忙,自己不會繫鞋帶呢!

現實中喜歡為孩子包辦一切的家長屢見不鮮,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小學生不會剝雞蛋,更有大學生不會擠牙膏……初二的學生連鞋帶也不會系?最後還是體育老師幫孩子繫好了。

最後班主任也知道了這件事情,於是找到了該學生的媽媽溝通。奇怪的是,孩子的媽媽竟然還輕描淡寫地說,畢竟只有一個孩子,平時比較寵呢,孩子大了以後就會了——這樣寵孩子,要是我,一定會教育批評,重一點,某些父母這是在“作惡、犯罪”,慣子如殺子。

有一種叫“逆商”的東西,家長要多學習並教給孩子——其全稱為“逆境商數”,一般被譯作“挫折商或逆境商”,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孩子從小就要擁有一顆純潔善良的心,一顆真正根植於內心的感恩心,能抗挫、敢擔當、求上進等,這些才應該成為所有父母的共識,如此孩子健康長大後才能深得其益。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開始,父母的一言一行時刻影響著孩子,可以說父母的身體、心靈狀態如何,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思想。

班主任教育學生之餘也教育批評家長,到底該不該?仁都見仁,智者見智囉!我覺得,無論父母事業上多麼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失敗帶來的後果。把天才培養成庸才,是對家庭和人類文明的犯 罪;當然,把孩子教育成功也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一定是父母一生最自豪的成功。


種金易


作為一名老師,我覺得這件事情老師和家長就互相理解一下好了,理解萬歲。

家長怎麼理解老師呢?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前提:家長和老師都是為了孩子,為了孩子好。在這個前提下,家長的情緒可能就稍微緩和一下了。其次,我覺得大部分老師並不是想教育家長,只是他們做老師久了,說話的語氣像在教育人。家長朋友多多擔待。

老師怎麼理解家長呢?現在生活壓力大呀,很多家長都忙著工作,沒時間教育孩子。還有一部分家長想教育孩子,但是他們沒有太好的方法。所以,老師們可以給家長講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建議,但是要注意語氣哦,別讓家長覺得咱們在給人家上課。

最後我還是想提醒各位同行,教師做久了會有喜歡說教愛教育人的毛病,我們儘量克服一下。


物理老師老李


一般情況下,班主任老師是不會對學生家長指手畫腳的,哪怕學生家長對孩子放任不管,但也有一些老師實在看不慣學生家長的所作所為,哪怕明知會得罪學生家長也義無反顧地去教育家長,只是想要讓學生家長能為孩子提供一個比較好一些的居所環境和學習環境,以身作則,切實將孩子的教育問題當回事,如果學生家長看不上、聽不慣,也只能說,家長把老師的話“好心當成驢肝肺。”

也許有很多學生家長會反駁,教育孩子的事本應是教師的職責,強制學生家長批閱孩子作業,這是在推卸責任。家長由於工作繁忙時沒時間批改作業而招致孩子老師劈頭蓋臉的一頓好生教育,家長雖嘴上不說什麼,但內心當然不樂意,也對老師的這種做法感到反感,但細想下來,如果老師不怕得罪學生家長的情況下教育家長,這位老師一定是一位敢說、敢做、對孩子負責任的老師,家長不給孩子批改作業,雖家長心裡不認同,但老師的責任心還是自己的肯定的,只不過把家長說的臉面全無 ,心裡不痛快。

當然,如果家長是一位位高權重的領導,老師也只不過是與學生家長溝通怎麼更好的教育孩子,而家長的職業病確認是在教育自己,也只能說“自己好大的官威”,原先是阿諛奉承和拍馬屁,現在是實話實說,一時適應不過來而已,對於這些人來說,好話不如壞話。

不管怎樣,現實生活中如果碰到老師能大膽的批評家長哪裡那裡做的不到位,這樣的老師還是很負責的,不敢說教學質量一定很好,但一定不會差的,如果遇到,請珍惜你的這位老師。


天涯0咫尺


說實在的,很多家長伴隨著他們半吊子學業長大了,啪出了一個後代,作為家長就不需要學習了麼?當年考試考了幾分,考這麼點分拿什麼去教你的孩子,如果家長不會,那要不要學習?家長只是一種身份,不代表家長就不需要被教育不需要學習了吧!

被教育的很不爽的家長無非覺得,你不過和我年紀相仿甚至還沒我大的人,憑什麼教育我,你又多成功竟敢來教育我?無非這些心理罷了。

提高自身素養,不在於你是老師還是家長,不會因為你的職責改變而有變化,你不會就得去學不是麼?願意去學職場爾虞我詐,卻不願意學一丟丟教育相關的知識來惠及子女麼?又有家長說了自己很忙或者自己不是塊學習的料,以此來推脫,那麼,你既然說了自己不會又不行,那你就聽老師說啊,讓別人來教你啊,學不會具體的教育知識沒事,配合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來一起教育孩子總會吧,又不願意做,那隻能說,到底這孩子是誰的?

古語說,子女報答養育之恩,養育養育,物質基礎只能稱作養,精神知識才叫做育,二者缺一不可。

不會就去學!學不會就聽著!別嗶嗶!


牧陽人55437031


老師教育家長也是為了學生好!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老師教育家長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學生在思想方面出現了問題。有的家長可能忙於工作或家庭事務,對學生關心少,導致學生出現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老師要教育家長多關愛孩子,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發現問題及時引導。

二是學生在學習上出現了問題。比如學習成績突然下滑,老師為學生的學習著急。在這種情況下,老師要教育家長,關注學生的學習。要幫助學生尋找差的原因,鼓勵學生樹立信心,發奮努力,力爭取得優異成績。

總之,“師徒如父子”。只有老師與家長密切配合,相互理解,才能培養出優秀人才!



江山276911631


我只是幼兒教師,但是我喜歡教育家長這點,許多家長都知道,家長也“喜歡”被我教育?

前段時間另一班的一個家長說:我又該找※老師訓訓了!😓

我喜歡教育家長的原因是:

1、孩子的行為背後幾乎都有家長的原因,他們的成長進步離不開家長的配合。

2、只有家園、家校配合默契,孩子才更能夠變得越來越好。

3、如果老師的工作得不到家長的配合,那我們的工作效率會很低,甚至許多時候是做無用功。

4、家庭教育水平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未來。許多家長缺乏教育經驗,我認為我們有義務用己之長幫助家長提升教育水平。

歡迎大家補充。


媽咪老師


網友提的這個問題有待商榷。班主任是管理教育一個班學生的“頭”,其主要責職國家教育部及省、市、縣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都有明確的規定。說直接了,就是教育學生,對學生家長沒有教育的責任,也無這個權力,只能說因學生在自己的班級,因學生的某些情況與學生家長進行必要的溝通。因此這個提法還是有點太ganga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