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班主任教育学生就算了,还要教育家长,这是为什么?

孤风戾


一说到教育,总有很多人有话说,很多人都可以评头论足,就算没读几天书的人,都可以对教育指手画脚,所以教育很难,老师很难做,家长很又不满意。很多人一说就拿老师有两个假期说事,而不知教育的煎熬,教师的心酸。教师一个人要管五六十个人,管了张三,就没有管道李四,而李四就不高兴,导致家长就不满意。学生再调皮一点,经常让老师身心疲惫,学生不听话,不听老师的话,老师的说教有时显得苍白无力,更有甚者,还有可能会顶撞到老师,而这个时候,老师唯一的办法就只有请家长协同教育,可能在老师遇到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受到学生的顶撞,或者辱骂,老师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可能会对家长说出一些过激的话,老师管理教育那几个学生都心力憔悴,哪会有心思去教育家长,只是在特殊情况下,希望家长也理解一下老师的难处,老师是会有理智的,如果当时老师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说了过激的话,相信过后老师会对家长赔礼道歉。


小龙教与学


家长应该先明确下,你被老师教育什么了?

如果老师教育你要孝顺父母,要遵守公德,要认真工作,那这个老师真是吃饱了撑的,因为这完全是您的家庭教育和您的学生时代就应该已经得到并形成的了。

如果老师教您的是如何和孩子沟通,如何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采取合适的教育,如何和孩子改善关系,如何帮助孩子确立目标和生涯规划,如何家校有效形成合力,如何帮助孩子走出阴霾,如何给孩子加油助力…那原因就是,您不会做这些,老师是要帮助您。而老师的动机就是让您的家庭更和谐,让您的孩子更优秀,让您的家庭教育更有效。

现在很多家长经常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跟我做各种沟通,征求我的意见,让我帮助出谋划策。他们又上进,又走心,还谦虚,因为他们的目的是要和学校一起培养个优秀的孩子。

而相反,已经被老师发现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家长,却一意孤行,还要质疑老师的帮助,甚至认为是被“教育”了。那您就多读书,多实践,凭一己之力培养好自己的宝贝,用行动避免老师的“教育”呗~您的家庭教育做得好,老师还得向您学习呢,还得号召别的家长向您学习呢!




多乎哉不多也啦


社会上有一种病,叫做职业病。老师的职业病就是说教。有些老师不但教育孩子,还连带教育家长。这让有些人看着就心里不舒服。

我们该怎样看待老师的职业病?

通常来说,患上职业病的人,有着敬业的心态。老师心怀热枕,承载的教育孩子的责任,担负起国家和人民赋予教育下一代的使命,不惜余力完成教育任务。这就要求教师有敬业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尽心尽职。

孩子在校学习、生活,出现问题,老师屡次教育不见成效,自然心急,寻找孩子出现问题的症结,从源头上解决。生活现实告诉我们,一个问题孩子的身后藏着一个问题的家长。所以,有的孩子出现了问题,在校教育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只好把教育延伸到家长那里,与之沟通,一番说教。

比如孩子身上存在的手机问题。中小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但还是有家长给孩子手机。前不久,某老师开家长会,集体上了一课:要想毁掉一个孩子,请家长给孩子一个手机。在谈到家长的“手机瘾”时,老师支招:“在生活习惯的养成上着手,远离手机。如果把手机放在床头,醒来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抓起手机;如果把手机放在几步之遥的桌子上,醒来起床可以做好多事情……”

——家长对自己因不良习惯带坏了孩子知道多少?这么大的人自己没活明白,被老师说教,的确令人尴尬,甚至心里不爽,或者心里生厌……

其实,相由心生。对待一件事情的心境,取决于看待问题的角度。孩子的教育工程是家校共育的合作项目,目的在于教育出优秀的下一代。倘若有的家长能想到这点,心会自然开朗,也会乐于接受老师的说教,提高家教的“业务”,真正做到家校共育。


家校一线


现实中,有些父母不管孩子要什么,符不符合正常要求,总会快速满足(或孩子稍一胡闹就妥协)。他们错误地认为满足孩子的需要,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关爱。

前不久在一次体育课上,一位学生的鞋带脱了,这自然会影响跑步的,同学开始提醒他,后面老师也是注意到了。结果这名同学的一句回复可是把大家给雷到了:这个等回家了叫妈妈帮忙,自己不会系鞋带呢!

现实中喜欢为孩子包办一切的家长屡见不鲜,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小学生不会剥鸡蛋,更有大学生不会挤牙膏……初二的学生连鞋带也不会系?最后还是体育老师帮孩子系好了。

最后班主任也知道了这件事情,于是找到了该学生的妈妈沟通。奇怪的是,孩子的妈妈竟然还轻描淡写地说,毕竟只有一个孩子,平时比较宠呢,孩子大了以后就会了——这样宠孩子,要是我,一定会教育批评,重一点,某些父母这是在“作恶、犯罪”,惯子如杀子。

有一种叫“逆商”的东西,家长要多学习并教给孩子——其全称为“逆境商数”,一般被译作“挫折商或逆境商”,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孩子从小就要拥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一颗真正根植于内心的感恩心,能抗挫、敢担当、求上进等,这些才应该成为所有父母的共识,如此孩子健康长大后才能深得其益。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开始,父母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孩子,可以说父母的身体、心灵状态如何,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想。

班主任教育学生之余也教育批评家长,到底该不该?仁都见仁,智者见智啰!我觉得,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失败带来的后果。把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的犯 罪;当然,把孩子教育成功也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一定是父母一生最自豪的成功。


种金易


作为一名老师,我觉得这件事情老师和家长就互相理解一下好了,理解万岁。

家长怎么理解老师呢?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前提:家长和老师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好。在这个前提下,家长的情绪可能就稍微缓和一下了。其次,我觉得大部分老师并不是想教育家长,只是他们做老师久了,说话的语气像在教育人。家长朋友多多担待。

老师怎么理解家长呢?现在生活压力大呀,很多家长都忙着工作,没时间教育孩子。还有一部分家长想教育孩子,但是他们没有太好的方法。所以,老师们可以给家长讲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建议,但是要注意语气哦,别让家长觉得咱们在给人家上课。

最后我还是想提醒各位同行,教师做久了会有喜欢说教爱教育人的毛病,我们尽量克服一下。


物理老师老李


一般情况下,班主任老师是不会对学生家长指手画脚的,哪怕学生家长对孩子放任不管,但也有一些老师实在看不惯学生家长的所作所为,哪怕明知会得罪学生家长也义无反顾地去教育家长,只是想要让学生家长能为孩子提供一个比较好一些的居所环境和学习环境,以身作则,切实将孩子的教育问题当回事,如果学生家长看不上、听不惯,也只能说,家长把老师的话“好心当成驴肝肺。”

也许有很多学生家长会反驳,教育孩子的事本应是教师的职责,强制学生家长批阅孩子作业,这是在推卸责任。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时没时间批改作业而招致孩子老师劈头盖脸的一顿好生教育,家长虽嘴上不说什么,但内心当然不乐意,也对老师的这种做法感到反感,但细想下来,如果老师不怕得罪学生家长的情况下教育家长,这位老师一定是一位敢说、敢做、对孩子负责任的老师,家长不给孩子批改作业,虽家长心里不认同,但老师的责任心还是自己的肯定的,只不过把家长说的脸面全无 ,心里不痛快。

当然,如果家长是一位位高权重的领导,老师也只不过是与学生家长沟通怎么更好的教育孩子,而家长的职业病确认是在教育自己,也只能说“自己好大的官威”,原先是阿谀奉承和拍马屁,现在是实话实说,一时适应不过来而已,对于这些人来说,好话不如坏话。

不管怎样,现实生活中如果碰到老师能大胆的批评家长哪里那里做的不到位,这样的老师还是很负责的,不敢说教学质量一定很好,但一定不会差的,如果遇到,请珍惜你的这位老师。


天涯0咫尺


说实在的,很多家长伴随着他们半吊子学业长大了,啪出了一个后代,作为家长就不需要学习了么?当年考试考了几分,考这么点分拿什么去教你的孩子,如果家长不会,那要不要学习?家长只是一种身份,不代表家长就不需要被教育不需要学习了吧!

被教育的很不爽的家长无非觉得,你不过和我年纪相仿甚至还没我大的人,凭什么教育我,你又多成功竟敢来教育我?无非这些心理罢了。

提高自身素养,不在于你是老师还是家长,不会因为你的职责改变而有变化,你不会就得去学不是么?愿意去学职场尔虞我诈,却不愿意学一丢丢教育相关的知识来惠及子女么?又有家长说了自己很忙或者自己不是块学习的料,以此来推脱,那么,你既然说了自己不会又不行,那你就听老师说啊,让别人来教你啊,学不会具体的教育知识没事,配合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一起教育孩子总会吧,又不愿意做,那只能说,到底这孩子是谁的?

古语说,子女报答养育之恩,养育养育,物质基础只能称作养,精神知识才叫做育,二者缺一不可。

不会就去学!学不会就听着!别哔哔!


牧阳人55437031


老师教育家长也是为了学生好!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老师教育家长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学生在思想方面出现了问题。有的家长可能忙于工作或家庭事务,对学生关心少,导致学生出现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教育家长多关爱孩子,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引导。

二是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了问题。比如学习成绩突然下滑,老师为学生的学习着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教育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要帮助学生寻找差的原因,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发奋努力,力争取得优异成绩。

总之,“师徒如父子”。只有老师与家长密切配合,相互理解,才能培养出优秀人才!



江山276911631


我只是幼儿教师,但是我喜欢教育家长这点,许多家长都知道,家长也“喜欢”被我教育?

前段时间另一班的一个家长说:我又该找※老师训训了!😓

我喜欢教育家长的原因是:

1、孩子的行为背后几乎都有家长的原因,他们的成长进步离不开家长的配合。

2、只有家园、家校配合默契,孩子才更能够变得越来越好。

3、如果老师的工作得不到家长的配合,那我们的工作效率会很低,甚至许多时候是做无用功。

4、家庭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未来。许多家长缺乏教育经验,我认为我们有义务用己之长帮助家长提升教育水平。

欢迎大家补充。


妈咪老师


网友提的这个问题有待商榷。班主任是管理教育一个班学生的“头”,其主要责职国家教育部及省、市、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有明确的规定。说直接了,就是教育学生,对学生家长没有教育的责任,也无这个权力,只能说因学生在自己的班级,因学生的某些情况与学生家长进行必要的沟通。因此这个提法还是有点太ganga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