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不满一年,估值20亿美元,汤唯、张震代言的瑞幸咖啡能成为中国的“星巴克”吗?

累么--


不能。

实业和互联网企业的做法、估值、价值完全不一样。

瑞幸我们可以看作是互联网企业,咖啡是他们的互联网产品。

为什么这么说?

据博主体验,瑞幸新店开业,每个人在小程序或者APP上注册会员就能免费领一杯,博主两手机号的就领了两杯,客单27元/杯。

店员说,这样已经大半年了,家家店都这样。

传统的咖啡、奶茶店怎么操作?没有新客免费一说,只有促销,也就是第二杯、第三杯怎么样。

互联网企业怎么样?瑞幸就是奶茶店里的饿了么、美团外卖,新客先尽量优惠、免费,补贴出一个会员出来,然后靠这些人头的持续消费赚钱,慢慢还以前补贴出去的钱。包括优步、滴滴打车这些互联网公司,甚至绝大数互联网公司的经营,都是这样。

一年狂开大几百家店以及超级疯狂补贴的钱哪来?来自风投融资。

20亿美元估值怎么来?天使轮吹自己价值1个亿,A轮接盘,再吹自己值5个亿了,找B轮接盘,到B轮已经吹自己值20亿美金了——这是在找C轮接盘了。等D轮,该吹百亿美金估值了,然后辅导上市,然后由股民接盘这个百亿、千亿大项目。

何来资本让这样的互联网企业敢这么吹?

账是这么“估值”的。比如我1月有5000个会员,到3月底已经5万会员了,会员增长速度1000%。4-12月疯狂开店,疯狂拉人头,到12月可能已经100万会员了。不谈重复的会员和刷的数据,就当100万是真实的消费人数,他们会这么算:一人一天一杯,单价20块,全年365天/年*20元/人/天=7300元/人/年,营业额/年=7300元/人/年*1000000人=7300000000元/年。

这是多少?一亿多点美元。

再根据今年的会员增长速度,在100万会员基础上乘以明年预期的会员增长人数,就是你B轮股东接盘时我们估计的项目价值,最终算到20亿美元。

这种项目全是水,能成就是乐视第二,靠不断刷数据和扩大营业范围不断融资,骗更多人进来不让它垮掉。

那瑞幸这样的呢?是画大饼、疯狂圈人头来支撑自己梦想中的故事。

为什么这么多人还投资?因为很多人的钱只是投入很少一部分,当做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故事听得挺好,就投一点。而天使投资人的钱、基金的钱、投行的钱,反正每年也有亏损项目的。最根本的,大家还是要搏一搏,现在这个火,万一成了,数十倍回报呢!都在博傻,看谁最终接盘,击鼓传花。

为什么说它不能成?

你知道星巴克这样的实业是怎么算钱吗?没什么估值一说,是实打实的零售,现金流非常充裕。

为什么美团、饿了么能成?因为人家发完新客的优惠券,又逼着商家做优惠活动。人家是平台,赚商家的血汗。不是消费者的。瑞幸呢?他补贴出去的是自己的,他只有自己一个商家,亏了是自己硬亏。

然后,为什么滴滴打车、美团这些能做出来?还有一点就是,人家是出行、吃饭这样的刚需市场,频次非常高。人家算估值,估计一个经常打车的人三天打一次车,或者经常点外卖的人两天订一次外卖,是能想出道理来的。而到处都是奶茶店的现在,你指望现在领你免费奶茶、咖啡的人,每天或每两三天都去你APP实现高频消费?

不存在的,只有天天去超市找地推摊子领免费纸巾的大妈才是他们想象中的高频人群。而我们,今天领完,明天换个号继续领免费的。没得免费了,转身就去美团买个十来块的奶茶,谁去你APP点27元一杯的焦糖玛奇朵?


林洁儿


喝过。瑞幸主打外卖服务就已经low了,商品重在服务与及时体验,外送直接降低了商品体验价值,具体说说槽点吧。

1.包装不如星巴克,封口交代可以被撕开,星巴克就不太容易。

2.应该标配的糖,奶,纸巾瑞幸竟然是要勾选的,一不留神,就什么都没有,一杯秃咖啡送来,上次点瑞幸馥芮白无糖,附件全选,觉得不甜后加了糖,万万没想到竟然没有搅拌棒。晃了几下杯子,想化糖,结果咖啡边缘撒出来了一些,不夸张的说星巴克是倒杯不撒,密封更胜一筹。

3.冷热咖啡星巴克是独立包装,瑞幸并没有

4.瑞幸咖啡豆没有星巴克的香醇,几乎身边人都这样评价

5.星巴克走会员,瑞幸走偏感觉像促销

瑞幸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无论品质还是细节。怎么就赶超星巴克了呢?应该沉淀下来好好研发与学习,瑞幸虽然在品种上对应星巴克较为齐全,但是树立品牌重要的是核心竞争力,什么是核心竞争力?那就是别人拿不走,学不来的东西。还是一味模仿那终究是网红,一时风卷云涌,见光死。



墩墩杂货铺


很看好小蓝杯,价格定价合理,这个价格去买一杯茶饮可能都不够,起码喝咖啡是好过喝那些茶饮料,很多人担心瑞幸不做活动了,不做低价了就没人买了会死掉,瑞幸当然知道了,这就是瑞幸高明之处,它会一直保持这样的活动,这就是它原本的定价,只是定高一些,给个半折优惠,让消费者觉得划算,我第一次接触小蓝杯,买一赠一我记得是9月30日截止,然后我买了15送15,结果活动过后又一轮活动开始,现在继续活动。

很多人拿瑞幸和星巴克比,这根本定位就不同,星巴克70%都是几个人一起谈谈事情,各别人是拿着电脑或者玩手机,说白了大家诉求都是有个舒适的环境,真正觉得星巴克咖啡好喝,要跑去喝的人我觉得不会超过20%,瑞幸恰恰选择的是性价比,外卖厨房偏多,大多数不做堂食,这样大大降低了费用。

再说口味,我个人也认为赶不上星巴克,但是瑞幸的价格在这边,在怎么差也比肯德基,85c等强,它也是一杯还不错的咖啡。

烧钱是为了快速抢占市场,快速开店,快速建立品牌,快速建立消费习惯,这些烧完后,能否活下去,是看单店是否能自负盈亏活下去了,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你附近的瑞幸一天大概卖多少杯,店面多大房租多少,几个人,算算就知道了。



颖侨与荟侨


“ 瑞幸咖啡 ”非但不可能超越星巴克,还可能重复那些互联网风口企业的悲剧。咖啡是舶来品,国人本身就不怎么爱喝咖啡,他们更喜欢喝酒吃饭。

休闲环境来带动入店消费。而“ 瑞幸咖啡 ”根本就没有研究好营销策略,以为靠网络推广所谓的情怀和低价在线外送可以占领市场,未免有点太天真了。

当然一开始的风险投资项目项目都有人给钱融资,但也仅限于起步的一些融资。投资方如果看不到发展前景以后,后续资金必然会中断,届时这种低价烧钱开门店的游戏就进行不下去了。

我们希望国产品牌能够异军突起,但是,相关的服务理念必须与时俱进。

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敬请点赞关注,顺祝工作快乐!


陆燕青


实在怀疑,一群不懂咖啡的人,可以在这么短时间内创立一个可以长久的品牌。赤裸裸的资本运作。A轮投资的人不傻,只要有B轮;B轮投资的人也不傻,只要有C轮。





华生在西澳


瑞幸咖啡注定不是走星巴克这条路了。瑞幸咖啡是在互联网环境下产生的新品牌,和星巴克一直走线下的路数还是不同的,当然在瑞信咖啡的压力下,星巴克也开始走外卖路线了,这也是一种倒逼吧,瑞幸咖啡倒逼星巴克进步。

根据喝过瑞幸咖啡的人说,瑞幸咖啡的口感并不算好,品质自然也比不过星巴克。但是瑞幸咖啡只要把渠道铺起来,让人们习惯了它的存在,品质自然可以慢慢提升,而且花大价钱找大明星来代言,也是为了扩大品牌影响力,铺设渠道

所以瑞幸咖啡的打法在咖啡行业的确比较新颖,但是放在互联网行业并不是如此,互联网行业现在充满了热钱,靠着这样又一个出口流向各个行业,瑞幸咖啡作为具有互联网基因的产业,自然带来了这种打法,这种打法非常激进,不过如果后续走得稳当,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能够把星巴克竞争下去


海汇观潮



在星巴克已经在用户心里占有一定地位的情况下,瑞幸蓝色的logo及中国式配送,其实并没有他的竞争对手在同一纬度上做直接的对抗,而是做了差异化,再通过快取式及折扣形式迅速抢占用户心智。


小蓝杯谁不爱及鹿影logo作为瑞幸的代表色来说,蓝色对人的视觉冲击感极强,图案也十分简单能让用户快速记忆,整体扁平化的形象比较符合快速传播的基础,瑞幸蓝与星巴克绿形成了对比却又不冲突。


虽然没有完全统计过但最开始瑞幸多数是在办公写字楼附近,这也促进了瑞幸快取模式的推进。现在多数人喝咖啡其实是为了提神,尤其是午睡后下午办公的时候,犯困是很痛苦的过程。不排除还有很多人喝咖啡是享受咖啡的味道,我有个朋友是咖啡师,他在冲咖啡的时候严格要求温度、克度,甚至享受从炒豆磨豆到冲泡的过程,能体验舌尖到舌根不同的味觉变化,但对于我这种人来讲,基本是尝不出来。


而对比开在商业街购物广场居多的星巴克来讲,想要喝一杯咖啡排队没座位,甚至对于隔壁点一杯都能等上很久的喜茶来讲,瑞幸的快取抓住的部分用户的痛点,谁想在上班最困最难熬的时候等很久才能喝上一杯咖啡?所以瑞幸给了用户一个选择的理由。


再从汤唯张震两个代言人来讲,其实比较符合职场的形象,提升了瑞幸的品牌价值的同时也符合了其“专业”的形象。


其次是瑞幸的营销模式,线上+线下电梯广告朋友圈推送,有一阵子感觉满大街都是瑞幸的广告,这种抢占视线的洗脑模式,快速打破了星巴克建立许久的咖啡与绿色之间的联系。


而APP+促销,也使产品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更紧密,举个例子肯德基在开通微信端,会员点餐积分的模式后也提升了一定的销量,减缓了了肯德基在高峰期点餐员忙不过来的情况,也让自己在手机里时刻抢与用户产生关联。


朋友间分享免费喝咖啡,这种模式挺常见的,饿了么美团订餐可以分享红包给朋友,自己也可以抢优惠卷,这种人拉人的模式既起到了传播的作用,又促进了用户的再次消费。瑞幸的单杯定价来讲多数是比星巴克单杯要低,排除咖啡券的鄙视链,和口感不提显然星巴克让咖啡成了一种时尚饮品被大众所接受,瑞幸的快取和促销又提高了这个人群的购买频次,如果说星巴克是在手磨冲泡和速溶之间做了个中间值,那么是否能说瑞幸利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在中国市场上在星巴克和速溶之间做了个中间值呢。


我们再看线上点餐+线下门店+专业配送;“WBC冠军团队进行拼配”加上汤唯张震的形象,打造专业的标签;人拉人模式亲友共享优惠,那这种事谁还做过?神州,瑞幸的创始人钱治亚是神州优车集团COO,用神州验证过的营销方法来撩动星巴克教育了的用户市场。从品牌传播性来讲瑞幸品牌的快速成长不是没有理由的。


但重要的是快速成长下的弊端也逐渐显露,服务于店铺之间的差异化,过快的扩张店面管理上是否足够完善,这些都需要后续的时间证实,在烧钱做营销的同时用户体验是否能保持的住这是很重要的。


同样回到品牌传播性,我记得上一个类似的话题讨论是在梨视频融资的时候。


猩探长


1、瑞幸的店开的太快太多了,店面质量参差不齐,没有对店面做过多要求,有的就是小奶茶店的店面,这个很掉价。当然瑞幸本来也不是要想星巴克那样提供舒服的场所,主要是针对写字楼,办公区的自取或外卖服务。由于店面问题,很难高大上的跟星巴克竞争。

2、瑞幸主要是靠活动廉价吸引,按照定价也只比星巴克便宜一点点,果汁和点心类更没有比星巴克便宜多少,如果后续恢复原价,相信很多人会选择星巴克,放弃瑞幸。原先没瑞幸时,公司里比较难看到有人喝星巴克的,我以为很多人不喜欢喝咖啡,喝不了咖啡,瑞幸出现后,发现喝咖啡的人好多。

3、口味来说,瑞幸的糖浆没星巴克好(个人原先喜欢喝香草拿铁,星巴克除了尝试新品外就喝香草拿铁),瑞幸咖啡口味还行,星巴克口味太淡,像拿铁都没什么咖啡味,尤其是最近喝的星巴克真没法喝,针对现在活动的价格,相信大部分人还是能接受的。

4、瑞幸目前的优势主要是外卖方便,各办公场所直接外卖就行,非常方便。而星巴克才在最近受瑞幸的竞争才开始做外卖服务,而现在的星巴克外卖严重影响到了店面的销售,我最近一次去星巴克店里买咖啡,第一家店被告知要等30分钟...在店里完全没人等待购买的情况下等30分钟,果断选择不买,然后又去附近另外一家星巴克,店里没其他任何顾客同样被告知要等20分钟,协商能否先做我这一杯,店员果断拒绝,我也很无奈的果断放弃了。回家路上默默打开瑞幸APP下单,回到家,瑞幸也送到了...

总结一下,瑞幸还是互联网套路,一旦不搞活动,用户会减少很多。也不可能超过星巴克,星巴克的品牌不可能挑战成功,而且店面逼格,星巴克杯子文化等都是无法挑战的,但是瑞幸在细分市场还是会对星巴克造成一点的影响,这也是星巴克一直不做外卖的情况下,现在急冲冲上线外卖服务的原因。有了瑞幸,喝咖啡也能多个国内品牌选择,而不只是星巴克,costa,zoo coffee了,个人支持瑞幸。


LeapingWay


我真的很好奇那些说以前都是喝星巴克,现在改喝瑞幸是真的每天都喝,还是偶尔喝一次,随便喝喝不考虑口感的?如果喝习惯了星巴克是不可能喝的下去瑞幸的,口味完全不一样好么,虽然星巴克也没有很好,但是瑞幸真的很不好喝,还不如麦当劳和711的现磨咖啡。资本玩的好,但是餐饮还是要落到品质上,不能圈一圈钱就跑了。


这个小霸王


我能说不能嘛。说到底就是一场资本的游戏。

如果能在资本及网路运营的同时,做好服务品质和内涵文化,也大有希望的,

倒真希望能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