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不想带孩子,二胎问题出现冲突,你有什么看法?

萝卜丝的小猴子


现在,不想要小孩儿的毕竟还是少数。但很多人虽然想生二胎,但又不敢多生,这是个普遍现象。二胎政策放开后,并未出现所谓的婴儿潮,便是明证。以前大家挤破头想多生,现在为什么都不愿多生了呢?

现代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增高,对生孩子还要养育孩子这件事有责任感了,对传统的说法产生自我想法而不是随波逐流,对传宗接代这件事也有了现代的看法,对夫妻之间的个人空间更加重视了。另外就是社会保障,孩子医疗教育费用以及自身家庭安全感不足导致的不愿意生育。但是主要还是教育程度的提高让很多年轻人意识到养比生的重要,在自己没有能力前不愿意承担这样的压力与责任。

记得电视剧《裸婚时代》的一个场景设置,在当时引起了不少年轻人的共鸣。本来夫妻两人生活得挺滋润的,每天二人世界羡煞旁人。但是自从生了个孩子之后,本就没有稳固的事业基础,经济就开始动荡不安。又因为养个孩子从怀孕,生孩子,到养孩子开销巨大,使得财政负担很重。让人感觉到了"贫贱夫妻百事哀"。所以养育小孩是一件非常花时间精力金钱的事情,并且是没有什么回报的,不生不是错,生而不养才是错。

一只蟑螂和一头大象比起来,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一头大象对于整个大象种群来说,非常的宝贵,所以如果猎捕一只珍稀的大象,很有可能导致整个种群更加濒危。但不管你杀死几只蟑螂,对于整个蟑螂种群来说,也没有什么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中,面对大象和蟑螂会有截然不同态度的原因。

这个听起来好像跟人类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在人类的社会中,这样的逻辑同样存在。在当今世界,在一个经济比较稳定的社会中,人口出生率和这个家庭的经济收入水平呈一个u型曲线,也就是说,特别有钱的和特别没钱的人都愿意大量的生孩子,而所谓的中产阶级,生孩子反而会比较少。为什么呢?我们先把特别有钱的那部分人排除掉,去看比较穷的人和相对来说比较有钱的那部分人,看看他们的策略为什么不一样。

比较穷的人,即我无法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特别好的教育,但是呢,我可以通过多生孩子来增加我的孩子将来获取不同机会的几率,拼的是一个可能性。而那些中产阶级呢,他们可能已经奋斗到了比较好的阶层,这个时候他们需要的是稳定,而不再是拼几率,所以他宁可少生孩子,让每个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确保他们在这个阶层上继续向上走,而不是向下跌落。

对‘父母’这两个字有一种敬畏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像墨水一样,渗进了孩子的脑海里。如果一张白纸似的孩子就这么生生的被胡乱涂鸦了,而他们自己却毫不知情,这太可悲了。父母只负责生下来而不教好TA就是不负责任,既然担不起这个责任,不如别生她。不生才是对TA负责。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觉得无法给未来的孩子提供充足的保障,不想做不负责的事。我自己时常在想,为什么我父母没有经过我同意就把我带到这个世上,我不希望我的小孩也会这样想。”

心理准备不足:我还需要被照顾;独生子女、九零后群体已经步入了生育年龄,开始要考虑结婚、生育等事情。但很多人心理还没成熟,觉得自己无法照顾另一个生命,无法进入新的角色,所以很多人不想要小孩儿。还有一些人永远不想长大,拒绝成长,想要一直这样下去,这类人也几乎不会考虑孩子的问题,他们自己就是孩子。还有一些人,本身对孩子就无感,一点儿也不喜欢孩子,如果夫妻双方达成了一致,那么也就理所当然不会考虑生孩子的事情了。我们的父辈们,顺其自然的结婚、生子,他们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想过为什莫要这样做,也没有想过能不能照顾得了等等这一系列问题,所以很少会有不生育的想法,而是按照传统的“习俗”结婚生子。

注重亲密关系的体验和质量;我自己的同学,结婚六年了,没有考虑过生孩子的事情,夫妻二人经常到世界各地去旅游,他们觉得,如果生了孩子,就会对他们两人之间的感情造成影响,就不能像现在这么和谐。孩子的出生对一个家庭而言不仅仅是多了一个人这么简单,而是改变了整个家庭解构,转变了每个人的角色身份。在孩子到来的最初的时间里,会带来很多矛盾和冲突,例如,育儿理念的差异,婆媳矛盾的出现,夫妻关系的变更,夫妻关系同亲子关系的顺位问题等等,这些都会对两个人的感情造成影响,并且很多情况下影响是负面的。

先说说城镇的状况。城镇,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房价很高,物价很高,相应地培养孩子的费用也很高。而且,现在城市辅养孩子压力很大。在城市生活,花钱如流水,无钱过步难行。

幼儿园就很费钱,还要每天早晚大人接送。从小学起,就要参加各种学科辅导班,才艺培训班,十多年下来,是一笔不菲的开支。而且,现在大学学费昂贵,普通市民承受起来很吃力。等大学毕业了,父母又要考虑为孩子买房结婚,又需要很大一笔钱。所以,对于普通城市父母来说,一胎化已经非常深入人心了。养育一个孩子都这么困难,谁敢再多生几个呢?真生得起,养不起啊。

现如今,农村也不同以往啦。很多青壮年家庭落户城镇,农村种地的都是老弱病残。偶有留在农村的,也因学校或倒闭,或教学质量太差,送孩子到就近城镇上学。有的父母专门在城镇租了房子,接送孩子,以及做饭,并且倍读。有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全寄宿,然而要负担高昂的学杂费。所以现在,农村的生活成本和教育开支不同以往,也在急剧上升。现在,农村父母的理想状态,只生一男一女,也不敢多生啦,实在是承担不起今人头疼的养育费用啊。其实社会发展到从养儿防老重男轻女,到男女平等,到不想要孩纸,这恰恰也是社会的进步。

像日本现在少子化问题特别严重,很多国民都不愿意生孩子,他们足够满足自己的生活,年轻时多存钱,老了以后靠朋友和政府度过余生。老一辈父母总是把自己的梦想与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总是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够光宗耀祖。到了我们这里,我们没有什么梦想需要儿女帮我们实现,我们自己的梦自己追。

总之,现在社会形态急剧变化,不管城市,还是农村,生活经济压力都很大。很多人其实很想生二胎,但迫于经济压力等因素,而不敢多生。以后呢,别说是自由生育,就是奖励生育,人们也未必愿意多生啦。

我觉得现在的孩子生出来你就要给他一个好的起点,好的生活环境,看看变形计里那些孩子,我真的觉得父母好自私啊!那么小的孩子还丢家里,好多人说谁有钱不把自己的孩子带在身边,我觉得这话很无奈,但是也有自私的一面,中国人传统都说养儿防老,但是,首先孩子他也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啊!他有他存在的使命和意义啊!不是你的附属品啊!你们所谓的养儿防老是不是年轻时大人出去打工养孩子,老了孩子出去养你们啊!

如果这样我情愿不生,一辈子好孤单啊!再说说城里人,好多说在城里人孩子就要好很多,难道城里人没有穷人吗?我觉得城里生孩子比农村还考验,问问现在的人,每个月花费最大的是谁,肯定是孩子,因为大家都希望给自己孩子最好的,如果你的孩子穿的不好,吃的不好,容易自卑,有的甚至被别的孩子欺负,孤立,家长比孩子都难过,所以生孩子已经不是我们小时候说添双筷子碗的事了


玩逸i生活


生二胎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经济和人力问题最是主要的,要有经济基础,要有人帮着带,我现在也是一个二胎妈妈,对于我来说的话,我还是有点后悔的,生了二胎之后婆婆做了个手术不能带,老的要侍候,小的要安抚,几乎全部都是自己,精力完全是不够用的,整个人就像是一口仙气吊着,稍一放松就感觉能垮下去的那种,有人能体会那种欲哭无泪的感觉吗?特感觉对不起老大,原来的主心全部在她身上,生了老二,感觉女儿一下子懂事了,空闲帮着做饭扫地带娃。好在最难的日子都过去了,感谢岁月让我见看到她们的成长,辛酸伴着满足,愿我的孩子们健康长成,一生平安幸福。。。


布衣小君


带孩子不是问题,问题是压力山大呀!要了2胎,我这一个月七千左右都不够用呀!娃子感冒,生一下小病!都要上千的!还不说别的,七千多我每月就用几百块都没了!唉


努力2142028


其实生孩子没有想像的那么恐怖吧!带孩子也是一种乐趣,我喜欢陪孩子玩,大人的世界太复杂,小孩子多好骗啊😃😃要说二胎拉低生活水平,这个原因太可笑,二胎大多数是在生活比较好经济来源充足的情况下才考虑的,比起一胎来生活水平是上升的。再说工资水平,收入也是逐年上涨的,难道你还是在用30年前的工资养育30年后的孩子吗?说到底这都是各人自己家的事情,在这里讨论没多大意义。不想生说破喉咙都不生,想生的家庭再困难也会生。


玲玲


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些贪图个人享受,不想太多负担,肯定不想要二胎。而我,主张多子多福,儿孙满堂的境界,所以超生了,生了三!儿多母苦,这是必须的,但苦中作乐不也是另外一种享受!


多多妈的日常生活


不想带就别生,生孩子是自己的事,养孩子也是自己的事,而且有责任有义务好好教育你的孩子,这是做父母最起码的责任。社会没有义务帮你把孩子带成人。


我的收获在今天


很正常啊,连农村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生二胎,不要说城市的。毕竟生了就要养,比起生,养还是艰难很多。而且必定要降低个人生活质量。比如,你就不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说看就看的电影,说逛就逛的街。


如宝爱美


带孩子也没那么多事。有钱就行,孩子就是吃,喝,耍。


心静5752209227


有钱就生,没钱就不生二胎


A甜嬿茶叶素食


我认为年青人生二胎,再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双方父母都应该给与支持,不应该产生矛盾,给晚年下辈做后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