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书法”的王冬龄——他的楷书,你见过吗?

王冬龄说自己是“一直做书法”的。

“做书法”的王冬龄——他的楷书,你见过吗?

他认为,做人也叫“做”,书法也叫“做”。他从小学柳公权、颜真卿,到后来学习《九成宫》等。近30年,一直在临摹《龙藏寺碑》。

“做书法”的王冬龄——他的楷书,你见过吗?

《龙藏寺碑》碑额

但他最喜欢的还是草书,草书的表现力最强,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感、情绪和内在的修养性情,是最能体现书写性的艺术。草书最有意思的就在于它的线条的书写性,通过线条的虚实、快慢、枯湿、结构的变化,体现一个人的生命体验和他的精神气质。

“做书法”的王冬龄——他的楷书,你见过吗?

《龙藏寺碑》

从草书再到乱书,所谓“乱书”,就是打破界格,打破了书法的原有铁律,就是指过去所讲的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不能相互交叉。

“做书法”的王冬龄——他的楷书,你见过吗?

王冬龄临《龙藏寺碑》

他现在实际上是做了一个让字字之间、行行之间不但有了交叉,而且更有重叠,可以讲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像历史上徐渭、郑板桥有一种想打破行气的尝试,但是他们在形式上还是没有走出传统的框架,没有在书法的情绪上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做书法”的王冬龄——他的楷书,你见过吗?

王冬龄 临《龙藏寺碑》

应该说,“乱书”并不是他近年才开始搞的,在以前30年的书法创作实践中出现过,只是当时没有及时地把握与挖掘它。比如说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共逍遥”展览的《老子》5000言的后面,“挑”笔就是一个交叉,也可以称为“乱书”的一种雏形。

“做书法”的王冬龄——他的楷书,你见过吗?

王冬龄楷书

近年,他专门集中做了几次“乱书”的创作,把字形弱化了,线条更显得特殊了,同时因为这种交叉重叠的书法,使它更具有一种狂放不羁的纵横的草书精神,“乱书”不仅革命性地颠覆了传统书法的表现形式,同时,更是让书法走进了当代。

“做书法”的王冬龄——他的楷书,你见过吗?

《千字文》

他的作品《千字文》,规格为3m×10m,这个作品做好之后,有人说它像山水,有人说它像西湖的残荷,王冬龄自己觉得是很有道理的。

“做书法”的王冬龄——他的楷书,你见过吗?

《千字文》

一位会写楷书的书法家,非要玩“做书法”,你如何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