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階段,教師的績效工資,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了嗎?

聽雨54325601


關於績效工效。是教師把自己的一部分工資拿出來,放在一起大家一起分,每個人放入的錢數也不一樣。而分的標準各地各校又不一樣,大多由校長或校委會成員說了算。可想而知,這樣的現狀能起到什麼作用?是滿足了個別人的私慾?還是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就我們這每年縣上評比出的先進校。學校績效發放就是領導每月比教師多二百多元。學校內的教師都想望外跑。大家說說,你辛苦一學期,而連自己應該得的也拿不夠,而讓一些不幹活或少幹活的人都貪去了,誰還不寒心?

現在公辦學校的質量為啥不如意?是老師變了?還是學生不行了?很大是無法調動廣大教師積極性,教師們都做起了和尚,不幹事,怕幹事或少幹事。


迎新納福一筆一劃


教師的績效工資,設計初衷是好的。但令設計者始料不及的是,它不僅沒有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反而不同程度地影響了教學積極性。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尷尬狀況?

1、利益驅使,個人主義作祟,工資意識強烈,我的奶酪誰也不能動。看過當地一個學校的教師工資表,個人績效工資扣留30%入大堆、按學期統一考核發放,大約每人在180~400元/月,對於靠純工資生活的基層老師來說,也是個不小的數字。一般認為:既然是工資就要全額髮給,搞獎勵刺激可以另外拿錢,得不著沒怨言。只獎不罰可以,有獎有罰別罰我。

2、教師工作考核是個“老大難”問題,難以量化認定。好多老師雖然嘴上不說,但內心總認為自己幹得多、工作量大、成績好。有時真正量化到桌面上,便惱了大花臉。校乾和老師、老師和老師之間,很容易在這時候產生矛盾。當然,也不排除個別校長存在主觀一言堂或欠公開公正的現象。

鑑於以上原因,有的學校乾脆“兩本賬”:一本應付每月的報批和檢查,一本學期末按原數發還,老師心領神會,皆大歡喜。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是不正常和不負責任的。績效工資怎樣處理為好,還望廣大教師同仁積極建言獻策!


鷹眼看教育


這是一個誰動了我的“奶酪”的問題!首先得肯定國家設立績效工資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在實施分配的過程中卻變了味!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績效工資從那裡來?績效工資是按工資比例從教師工資中扣出一部分來作為獎勵!教師們的工資高低不同,所以扣出的數目也不一樣,而且分配製度也是有各個學校自己制定。那麼問題來了,績效的分配方案由誰來制定?這樣的問題傻子都能想得到,當然不會是普通教師了!內部集團定製的方案,又怎麼會服務於大眾呢?這樣的績效又怎麼能讓教師們沒有怨言呢?

本來就是在拿自己的油炸自己的骨頭,連自己拿出去的那份都不能完全拿回來,這樣的績效又怎麼能調動老師們的積極性呢?

每到績效分配之時,就是教師與領導矛盾最深之時。我們學校的績效考核方法是以教學成績為主,但並不僅僅是教學成績一項獨大,還包含了課時量、獎狀、出勤情況等等來綜合考評。下面我就以我自身為例吧,去年我所任教科目成績排片區第二名,綜合考評全校前十,由於沒有當班主任,沒有在校委會,最終發到手的績效工資只有自己扣出去工資的百分之八十!可想而知,我身後那些教師們的績效工資又會有多少?

這樣的績效真能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沒有一套統一完整公平公正的考評方案!績效工資不僅不會成為激勵教師工作積極性的彩頭,反而成為製造教師矛盾和打擊教師工作積極性的源頭!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各位留言討論!如果喜歡請不要吝嗇你的點贊和關注!


山村老師看教育


績效工資現在所起的作用有限,並不能從根本上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

教師績效工資制度設計的初衷是希望教師的工資收入能體現“多勞多得、優質優酬”,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但是制度究竟怎麼樣,需要實踐檢驗。實際證明,教師績效工資制度並不完美,亟需改進。

1.把教師原工資的百分之三十拿出來做績效工資,真能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嗎?

肯定不能啊!教師還會覺得委屈,獎就獎唄,你拿出多少錢獎勵優秀我沒有意見啊,但你憑啥把我應得的勞動報酬拿走啊?打個比方來說,農場主把羊身上的毛薅下來一部分,對羊說:“好好幹,幹好了就還給你!幹不好可要給別的羊!”羊一臉困惑:幹好了你多給點草就好了,為啥要薅我的毛......這是不是有點耍流氓的感覺?真的能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嗎?

2.教師工作績效究竟該怎麼考核?績效工資分配方案怎麼做才科學?

各地區、各學校對教師工作績效的核算方法五花八門。但是不管怎麼核算,一定要注意,核算權在誰的手裡,誰一定不會吃虧,這是人性。比如有些學校按工作量給老師劃分檔次,班主任最辛苦,是一檔,那麼校長等領導層一定就等同於班主任。有的學校還按照職稱來劃分檔次,歪曲了設置績效工資的本意。

教育教學工作其實很難進行量化考核。教育教學工作自身是非常複雜的,怎麼評價一個老師究竟幹得好不好?按成績?成績難道僅僅是教師一個人能決定的嗎?分班能做到絕對均衡嗎?我們都知道,遇上一個問題班級,學生不出成績,但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往往是要花費更大的力氣,出力不討好,這公平嗎?某些學校老師所吐槽的校長夫人挑班(哪個班去年成績好就接那個班)難道不是在這種刺激下產生的嗎?班主任配備能一樣嗎?有沒有人不願意和能力較弱的班主任搭班?教育教學,並不能完全看成績。

此外,學校也是個人情社會,不是公司企業。各種人際關係的影響也非常大,教師績效的評價很難做到合理、公平、公正。

績效工資現在等同於雞肋,並不能起到應有的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的作用。

要麼,教育主管部門應科學設計、統一評價標準;要麼,另闢渠道去解決績效工資的問題;否則,績效工資反而會萌生新的腐敗和不公,成為傷害教師工作積極性的利器。


七仙女兒說教育


基礎教育階段,教師的績效工資出臺。完全沒有調動教師教學積極性,在許多地方,還成了教育界的病疚。這表明,當初出臺這個政策的專家、教授等,根本沒有調查實際,憑著“想當然”的態度思考問題,實際是擾亂教育的行為。

當初,績效工資的提出,以及“教育專家”的解釋,細想之下就已錯漏百出。但是,“教育專家”講得多了,有些人就認為是對的了。這與傳銷洗腦手法一樣,聽得多了,就迷失判斷,認為它有道理,至少“初衷是好的”。

現在看來,這完全是“教育專家”無腦之舉。它以為“打破平衡,多勞多得”,實際上,績效工資被學校領導掌握主導權後,變成了領導們的“分紅”。許多教師,即使一學年勤勤懇懇,教學成績優秀,也拿不回自己扣掉的那部分績效工資。

那些“教育專家”們,搞個不倫不類的績效工資,卻沒有使用細則,這就給領導挪用有個藉口。可見,這些“教育專家”們,完全就是擾亂基礎教育的行為。


憤怒野虎


其實,30%的績效工資發放政策並沒有落實到位而適得其反:老教師拿出的多,評不到優秀就虧大了!年輕教師評了優秀當然就賺到!!所謂中層幹部,原來有個職務津貼什麼的,現在也只能從這裡分一杯羹啦——多一個1.3或者好多係數而已!付出多少有誰知道?建議取消這個30%,與公務員一樣100%按月發放,年終獎跟公務員同步!


els2057


扣出教師的30%工資作為績效工資,我認為此做法就不妥當。既然是教師的工資,就應該全額髮給教師。至於要提高教師的積極性,早有獎教獎學金,獎不獎,隨便你。反正我無誤人子弟,問心無愧。


手機用戶6911522392


hello,我是河北的一名高中教師,很高興為你解答。

績效工資是所有老師拿出30%基礎工資,放到一起在分分。分的政策就是領導的自主權了,一般中層以上有個獎勵,班主任有個獎勵,剩下的在平均分,所以,可以算算普通教師其實拿不到自己的那30%。

績效工資其實本身目的應該是鼓勵上課教師,但是執行過程中都有點變數。


河北教師圈


我所瞭解的沒有起到積極作用,一天帶5節課和一天帶2節課最終的績效工資都是一樣的,而且是一個學期發一次,在200元到300元之間。特別是農村基本上是全能教師,一個老師要帶好幾個科目的。我所在的地區教師平均髮卡工資在3200左右,很大一部份2800左右,公積金300作用,醫療60左右,有些人老是一篇蓋全說老師工資很高,高工資的就幾個人,男教師越來越少是因為啥,養活不了家啊。


我的宋老師


績效工資雖然說在執行時有點走樣,但出發點是好的。只要總結經驗教訓。是有出路的。拿出30%的工資,去激勵機制,獎勤罰懶,把死水走活。不但績郊制要搞。再配以紀律制度約束,搞未位淘汰制,對那些。不珍惜工作,不熱愛同學,拜金懶隋的人,如二年連續未位,對不起走人,今天工作不珍惜,明買珍惜找工作。這樣有紀律的約束,才會有文明素質的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