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有什麼功效?哪些人適合吃?

印象池州



黃芪的功效和適應證是什麼?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黃芪長什麼樣?


黃芪為豆科植物,產於我國西北地區。

黃芪,甘溫、歸脾肺經。

黃芪的主要功效是:

1、補氣昇陽。適用於脾肺氣虛、氣血虧虛所致的食少便溏、氣短自汗以及面色淡白、心悸失眠、內臟下垂之證。

2、固表止汗。適用於表虛自汗和陰虛盜汗。

3、託瘡生肌。適用於氣血不足所致的瘡瘍久潰不愈。

4、利尿消腫。適用於氣虛水腫、小便不利。


根據黃芪的功效,可用於病後體虛、胃潰瘍、內臟下垂、慢性肝炎、腎炎、支氣管炎、腦血管意外後遺症、冠心病、糖尿病和虛性瘡瘍等疾病的治療。

介紹幾款用黃芪為君藥的治病方劑

1、《補中益氣丸》

補中益氣丸由黃芪、人參、白朮、升麻、柴胡、甘草組成。主治脾肺氣虛所致的氣短自汗、食少便溏、內臟下垂等疾。本方充分發揮了黃芪補氣昇陽的作用。

2、《當歸補血湯》

黃芪30、當歸6

黃芪大補脾肺之氣,以資生血之源;當歸補血和營,以達氣血雙補。

本方補氣養血的作用顯著,對氣血虛弱之證甚宜。本方可治血小板減少、瘡瘍久潰不愈、婦女閉經、產後便秘等疾。

3、《玉屏風散》

玉屏風散由黃芪、白朮、防風組成。

黃芪補氣扶正、固表止汗。白朮補脾燥溼、止汗。防風祛風勝溼、解表祛邪。

本方適合體虛自汗而又容易感冒的患者服用。本方黃芪為主,充分發揮了黃芪補益脾肺,固表止汗的作用。

4、中老年補益方

黃芪20、人參10、水煎服。

方中人參大補元氣,黃芪大補脾肺之氣。二藥合用,能補一身正氣。本方對體虛自汗、氣短乏力、食慾不振、四支無力的中老年人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本方也可同肉類、禽類一起做成藥膳食用,更能增加補益之功。


周天一覽


黃芪是一個最常用的補氣藥材,黃芪有多種功效,補氣是最基本的功效,具體的功效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補脾肺之氣。適合於脾肺氣虛所導致的身體乏力、飲食減少、氣短懶言、神疲、易感冒等病症。

2、補氣固表。黃芪適合因為脾肺氣虛、衛表不固所導致的自汗出、容易感冒,容易感受風寒邪氣,著名的方藥玉屏風散就是用黃芪配白朮配防風組成。

3、昇陽託毒生肌。黃芪能夠補足人體的中氣正氣、託邪外出、升提陽氣,比如最著名的方藥補中益氣丸,以及很多治療病程日久氣虛久不斂瘡,傷口潰爛久久不癒合的病症,都會使用黃芪以補足正氣,促進肌肉傷口的恢復。

臨床上有一些經典的配伍,能夠體現出黃芪的具體功效,比如黃芪配人參或者配黨參,兩者相互相承,加強了補氣的作用,很多補氣的方藥都會用到這兩個藥;黃芪配當歸,一補氣,一補血,補氣能生血,常用於氣血兩虛症;黃芪配防風,以補氣固表,又能夠發汗昇陽,又能補足正氣,又能驅邪外出,就是比較經典的配伍。

由此可見,黃芪是在中藥的歷史上一個補氣的經典藥材,味道甘甜,很多老百姓也會使用黃芪製作藥膳,結合自己的情況,可以配伍大棗、龍眼肉、當歸、人參等,可以燉煮豬肚、牛肉、雞肉等,根據自己的喜愛可以靈活選擇。

諮詢獲取更多中醫健康知識,點頭像,關注我,可發私信。


中醫心得雜談


黃芪有補氣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託瘡生肌的功效;適宜人群:氣短神疲,面白懶言,乏力倦怠,傷口久不癒合,易感風寒,冷汗,脈相微弱或細弱,舌淡白等氣虛陽虛中氣不足者,都適合用黃芪。


源味堂


黃芪比較溫和主要功效是補氣,黃芪沒有年齡限制,燉湯一家人都可以吃,黃芪用法:打粉、泡水、泡酒都是可以的


小羅滋補堂


我不內行,不敢妄言!


不忘初心152342871



用戶39692353743顧法


黃芪是補氣的良藥,抵抗力較差的人群食用可以增強免疫力,可以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供血,而且還能夠延緩細胞衰老的進程


君頭


黃芪泡水喝可以強壯身體,黃芪泡水喝有增強體質的功效,日常多喝黃芪水,還能改善精神狀態,對於氣虛體弱引起的氣短,氣促也會有很好的改善,還能增加身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修緣遇緣


黃芪溫和補氣。有時候它和紅棗一起煮水喝。煲湯也可以放點。


9944340958601


黃芪為補氣藥之一。主要有補氣的作用。可以用藥,也可以泡水。

適宜人群:懶氣少言,動則氣短。耗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