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農村社會保障是農民問題的重要議題

专家:农村社会保障是农民问题的重要议题

圖為學術研討會現場。 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俊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四十年前,1978年12月召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我國改革開放的總方針,拉開了我國農村改革的序幕。今日(12月1日),在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等單位聯合主辦的首都農經理論界紀念農村改革四十週年學術研討會上,各位專家梳理和總結了40年來農業和農村發展經驗。南京農業大學鍾甫寧認為,農民問題今後應該是三農問題裡的核心,牽扯到社會安定團結。中國農業大學原校長柯炳生表示,農村改革出路只能是城鄉融合,真正取消戶籍社會權利和待遇差別。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農業生產總值增長了4.5倍,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了17.3倍。”人民大學副校長朱信凱表示。

與會專家針對農業和農村發展發表了自己觀點,其中農民問題是不少專家關注的焦點。

南京農業大學鍾甫寧認為,通過發展農業生產來增加農民收入這一說法,很值得懷疑。因為人們的胃是有限的,產品供應過多,價格一定下降,生產者收入將減少。要解決農村問題,根本來說還是要發展國民經濟,把更多的農民轉移出去。

“農民問題今後應該是‘三農’問題裡的核心,而非農業問題,我們的農業供應已經不是大問題了,農民問題是大問題。”鍾甫寧進一步表示,“農村社會保障是農民問題中非常重要的議題,農村老齡化趨勢疊加農村居民分散的特點,導致農村的社會保障將是今後的難題。”

國家發改委宏觀研究院原副院長馬曉河表示,農村改革重點要解決人、錢、地的問題。其中人的問題,就是下一步要讓農民有更充分的身份自由,應該放開條件,讓農民進城。

中國農業大學原校長柯炳生也認為,農村改革的出路只能是城鄉融合,真正取消戶籍、社會權利和待遇差別。

同時,馬曉河認為,應該讓農民有更充分的地權,地權要人格化,“地權是導致城市房價上漲根本問題。中國大廣場,大高樓,大標誌這麼多,就是地沒有人格化,我覺得中國土地下一步要做深刻改革。”

“現在農民增收不是靠農民的產業,而是靠到城裡打工,靠轉移收入,這是短期的治標不治本的辦法。”中國社科院農發所所長魏後凱提出,“要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穩定提高農民的經營收入,擴大本地產業支撐的工資性收入,使農民增收能形成一個長效機制,將收入建立在具有穩定的有產業支撐的基礎上。”

新京報記者 王俊 編輯 張暢 校對 郭利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