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打伊拉克,美國到底賺了還是虧了?

__丶H


穩穩地賺了,而且是大賺特賺

2003年3月20日美國以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制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對伊拉克展開了軍事打擊,而僅僅在25天之後美軍就佔領了伊拉克全境。

雖然美國在伊拉克的主要戰事很快就結束了,但是直到2011年12月14日奧巴馬總統才正式宣佈伊拉克戰爭結束。

整場戰爭期間,美國共計花費超過2萬億美元,僅是伊拉克戰爭打響的第一年美國就支出軍費高達7000多億美元,超過了美國平時全年軍費總和。

(在伊拉克戰場上的美軍士兵)

從表面上看美國為了伊拉克戰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是戰後美國卻並沒有掠奪伊拉克的石油資源,這似乎是一筆得不償失的買賣。

但是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本的買賣是沒人乾的。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目的是為了改變中東的地緣政治,華盛頓的眼光絕不僅僅侷限於小小的石油上。

在911事件之前,中東是世界反美勢力的大本營,這裡的反美政權幾乎連成一片,從東邊算起有: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五大反美國家。

現在來看,這些反美政權美國已經除掉一大半了。而美國阿富汗和伊拉克則是美國第一輪下手鏟除的反美政權。

在2001年時美國藉口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包庇本拉登和基地組織,因此發動了阿富汗戰爭,推翻了塔利班政權,將美國的觸角正式深入中亞。

而本地區原先可是蘇聯和俄羅斯的傳統勢力範圍,美國此舉則標誌西方的影響力開始進入了俄羅斯的後院,從南部包抄俄羅斯。而在拿下阿富汗之後,美國就將下一個目標投向了伊拉克。

伊拉克和美國也有過一段美好的曾經,薩達姆在上臺執政之初時和美國關係還是不錯的。特別是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之後,美國失去了巴列維這個重要盟友,因此和伊拉克就走的更近了。在兩伊戰爭時期,美國向伊拉克提供了大量的先進武器,是薩達姆身後的大靠山。如果不是有美國人的支持,伊拉克恐怕是扛不住伊朗的。

但世界上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自從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後,美國就跟薩達姆撕破了臉。之後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下美國帶領多國部隊發動了海灣戰爭,將伊拉克趕出了科威特。

雖然此次戰爭是以美國的勝利告終,但以美國為首的聯軍並沒有推翻薩達姆政權。1992年共和黨人老布什連任失敗,民主黨人克林頓上臺。克林頓在上臺之後,將主要戰略中心轉向歐洲,暫時放鬆對中東的控制。直到2003美國在拿下阿富汗後,小布什才決定徹底解決伊拉克問題。

伊拉克為中東地區的心臟位置,佔領伊拉克向東可以與阿富汗形成東西夾擊之勢,包圍伊朗。向西則可以威脅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並能夠切斷伊拉克對於巴勒斯坦反以武裝組織的軍事支援。

(今天伊朗周邊的美軍基地)

另外,伊拉克也是俄羅斯在中東地區實力排名第二的準盟友。佔領伊拉克後可以有效的削弱莫斯科在本地區的影響力,進一步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

總的來看,伊拉克戰爭對於美國來說可謂是一舉多得。至於石油資源,這並不是美國所特別在乎的,因為美國壓根不缺石油!

首先,盛產石油的海灣諸國都是美國的盟友,美國有穩定的外海石油來源。

其次,美國本身也是石油大國。而且隨著頁岩油開採技術的成熟,開採成本的下降,今天的美國已經開始向石油出口國進行轉變。

最後,石油的定價權原本就在美國人手中,打不打伊拉克對於“石油美元”都不會產生任何的影響。

(美國的頁岩油開採點)

因此綜合上述三點來看,石油並不是美國攻打伊拉克的主要目的,甚至連次要目的也算不上,將目光過度集中在石油資源上實在是太小看美國人的眼界了。排擠俄羅斯勢力,在伊拉克扶植親美政權,包圍伊朗,推動本地區一系列顏色革命才是美國的最終目的。

從目前的結果來看,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所有目的都基本上達到了。並且通過發動伊拉克戰爭,美國小布什政府還大幅拉動了國內軍火採購,不僅拉攏了軍火財團,也變相刺激了美國經濟,可謂是穩賺不賠。


千佛山車神


1、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中從經濟上來講確實虧了,共計花掉七萬多億美元,死亡四千多戰士,但是人們不要忘了,美國在歷次戰爭中賺過嗎?在二戰中賺了嗎?在越戰和朝戰中賺了嗎?

2、美國在伊拉克推翻薩塔姆獨裁政權後,由伊拉克人民自己選舉自己的政府領導人,選來選去選出了一個真正的反美鬥士什葉派領袖薩德爾,這說明美國並沒有扶持親美的伊拉克政權,並沒有干涉伊拉克內政,更不是美國的殖民地。

3、美國推翻薩塔姆後,伊拉克新政府向全世界公平公正的招標石油開發,美國在競標中並沒有得什麼照顧,到是其它一些國家賺大了。

4、美國在行使公平、民主、自由、法制、正義方面賺大了,在中東地區樹立了民主的榜樣,為中東地區各國人民指名了方向,美國在伊拉克的所做所為,又一次得到了世界上百分之九十國家的尊重與讚揚,難道這還不夠嗎?





開拓進取創新篇


毫無疑問,美國打伊拉克戰爭是穩賺不賠的。大家可能要問了,美國花費了7630億美元軍費,還造成4491美軍陣亡,戰後還出現了一個反美的伊拉克政府,美國賺在了哪裡?下面銘蘇先生具體給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美國達到了維護石油美元霸權地位的目的。

美國為什麼要發動伊拉克戰爭呢?難道是真的懷疑伊拉克有大殺器嗎?非也,這只不過是美國發動戰爭的藉口而已。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維護美元石油霸權地位,當時的薩達姆政府宣稱放棄使用美元結算石油貿易,轉而採用歐元及其他貨幣,這對美國主導的石油美元霸權地位絕對是一個挑戰。美國還就靠著石油美元搜刮世界各國的羊毛,你薩達姆敢動美國的石油美元,那不是自尋死路嗎?所以,美國在推翻薩達姆政府以後,重新將伊拉克納入石油美元的結算體系,美國達到了維護石油美元霸權地位的目的。

第二、美國達到了維護中東秩序的目的。

在美國主導下的中東,美國為了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秩序,一方面籠絡那些比較聽話的產油國,像沙特、卡塔爾等國家,納入自己的美元石油貿易體系。對於那些威脅到美國利益的國家,美國一般採取打壓和制裁的措施,比如像伊拉克,薩達姆一心想稱霸中東,這對美國主導的中東秩序絕對是嚴重的衝擊,美國不希望任何一箇中東國家強大,威脅自己的利益。美國推翻薩達姆政府,解除了伊拉克對美國中東秩序的挑戰,同時也起到對周邊國家震懾的目的,如果不聽話,就是伊拉克這樣的下場。

第三、達到了實驗新式武器,檢驗高科技作戰方式的目的。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就推翻了薩達姆政府,這出乎世界各國的預料。薩達姆號稱中東一霸,軍事實力在兩伊戰爭中也展示過,結果在美國的高科技戰術進攻下,作戰體系崩潰,軍隊很快潰散,美國的高科技戰術令傳統作戰方式完全失去作用,美國達到了檢驗新式戰術的目的。同時,各國各式高科技武器也達到了實戰檢驗的目的。

綜上,雖然美軍發動伊拉克戰爭花費了數千億美元,也造成數千人的人員傷亡,戰後重建也花費了數百億美元,但是美國發動戰爭的目的達到了,美國通過石油美元霸權收割世界各國的羊毛豈止是數千億美元?


銘蘇先生


毫無疑問美國人賺了,而且是賺翻了,當然不是老百姓賺,是隱藏國家政府後面的各個利益集團,不掙錢而打仗,美國人沒這麼普世價值。

雖然美國前後在伊拉克花了幾萬億美金了,確實,這是一筆天文數字,從阿富汗戰爭到伊拉克戰爭,讓美國的國債飆升到了近20萬億,美國政府已經窮的叮噹響,換做別國,早破產了,但美國沒事,為啥?全世界都用美元嘛。

石油=美元=黃金,自美元霸權體系建立以來,美國在國際所為無不是在維持這個體系,當美元和黃金之間無法掛鉤了,他就在20世紀80/90年代通過沙特等國逐漸確立石油美元體系,全世界的石油結算都得用美元,石油是每個國家的運轉血液,所以,每個國家都得用美元。

通過伊拉克戰爭,美國雖然沒有掠奪伊拉克的石油,但實際上控制了伊拉克的石油資源,薩達姆作死就作死在想用歐元結算(手裡嚴重缺美元,沒辦法,美國人不給他好日子過),伊拉克作為石油生產大國,如果用歐元,那對其他石油大戶無疑不是一個好影響,美國必須出手,把薩達姆的想法扼殺在搖籃裡。

通過戰爭,美國直接控制了伊拉克,伊拉克是中東的核心,教訓了伊拉克,震懾其他潛在不聽話的國家,從地緣上把中東抓的更牢了,那些海灣國家們更加對美國言聽計從,這可是巨大的戰略利益好處。

通過戰爭,美國對世界石油輸出的控制更嚴,石油美元日益穩固,全世界都踏踏實實地儲存大量美元,用美元結算石油,美國人更加肆意地在全世界刮羊毛,美國的每次經濟危機,讓全世界人民來承擔。

每次打仗,美國國內的軍工複合體就更強一步,美國軍費年年漲,經常打仗,軍火商賺的缽滿瓢滿,他們是美國政府後面的大金主,他們是最直接的受益人,那幾萬億大多都流進了這些利益集團的腰包。


雲中史記


美國在攻打伊拉克上到底虧不虧,就要看一下美國的利益在哪裡。

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擁有全球利益,在海外140多個國家擁有374個軍事基地的美國眼裡,伊拉克是一個擁有重要戰略價值的目標。

(伊拉克地圖)

伊拉克的戰略位置極為重要!

伊拉克的東方

從地圖上看,伊拉克屬於四戰之地。他的東面是著名伊斯蘭教什葉派國家伊朗。這是一個擁有8000萬人口,國土面積164萬平方公里擁有悠久歷史的古國!

(伊朗地圖)

伊朗古稱波斯,早在公元前5世紀,也就是中國的春秋時期,這裡就建立起了強大的波斯帝國。隨後,波斯帝國一路向西擴張,全盛時期橫跨亞歐非三大洲並且差一點將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古希臘滅掉!此後,雖然波斯經歷了幾次衰落甚至滅國,但每次崛起都會對西方世界產生巨大影響力!

(波斯帝國)

即便今天,伊朗仍然是什葉派領袖之國,其影響力不可忽視!

伊拉克的北方

伊拉克的北方是土耳其,雖然很多網友調侃土耳其亂認祖宗的行為,但土耳其的做法也反映了他的國民具有大國雄心!

歷史上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曾經一度兵臨維也納,幾乎佔據整個東南歐。全盛時期的土耳其橫跨亞歐非三大洲,國土面積50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2000多萬,其國力之強雄冠歐洲和近東。由於奧斯曼帝國和歐洲的敵對關係,致使商旅不能前往東方貿易,所以才逼迫歐洲人尋找新航路,最終興起了大航海時代!

(奧斯曼帝國)

今天的土耳其人口8000萬,國土面積78萬平方公里。而且土耳其一直試圖恢復祖上的榮光,只要有機會一定會重整伊斯蘭世界,再次建立起一個與西方對抗的強權!

伊拉克的南方

伊拉克的南方是沙特阿拉伯,這是伊斯蘭世界國土面積第二的國家,約210萬平方公里,人口3000萬。豐富的石油資源為沙特阿拉伯帶來了鉅額收入,是人們眼中的土豪國家,也是20國集團中唯一的阿拉伯國家!

(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管理著伊斯蘭教最重要的兩大聖地:第一聖地麥加和第二聖地麥地那。同時沙特國王的正式頭銜是兩聖地監護人,這個國家在伊斯蘭世界的地位不言而喻!

(強大的阿拉伯帝國就崛起於沙特)

伊拉克的西方

距離伊拉克西部邊境30多公里的地方就是阿拉伯世界的公敵以色列。以色列和周邊國家不同,信仰的是猶太教。這個人口只有800萬,國土面積只有2萬多平方公里的國家卻是當地軍事力量最強大的國家和最發達的國家。目前以色列人均GDP已經將近4萬美元!

(以色列)

由於各種原因,二戰以後中東世界的大戰大多都是圍繞以色列打的,而伊拉克也曾經加入過對以色列的圍攻。因為距離非常近,在伊拉克發射的近程導彈都可以威脅到以色列首都!

接下來再說說中東地區的獨特性


世界上有三個強大的區域,他們是:

東亞怪物房:這裡聚集了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國家,前超級大國俄羅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世界第一工業國中國;GDP世界第三,人口上億,工業水平一流的日本;工業發達,擁兵75萬,GDP排名11的韓國。

歐洲怪物房:19世紀以來,這裡曾經擁有世界十大強國中的7個。今天GDP前十的國家中還佔有4席。這個地方,不僅大國科技發達,就連小國的科技水平也讓人側目,比如瑞士人口只有800萬,卻有28個諾貝爾獎獲得者!

北美巨無霸:雖然北美地區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國的實力在地球上排名不高,但北美地區擁有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其一國的實力就可以和歐洲抗衡!

除了這三個地區之外,其他地區的國家相對來講都很佛系。比如與世無爭的東南亞國家,缺少強有力競爭者的南亞國家,實力不足的非洲國家等,這些地區如果沒有外來勢力介入很難變強!

但中東卻是一個特殊的地方,這裡是唯一一個具有能力成為繼東亞和歐洲怪物房之外的第三大怪物房。原因就在於,中東的各大國包括伊拉克都有想成為強國的雄心,同時各國之間有著巨大矛盾和競爭,這個局面類似於中國的戰國時期和近代時期的歐洲!

所以,不管有沒有外來勢力介入,只要給中東地區足夠時間這裡都會產生一大票能和歐洲列強媲美的強國。

但這並不符合美國利益,作為世界級的霸權國家,美國希望除了他全是弱國,這樣才利於控制!更不要說中東地區國家還有著與美國人不同的信仰。

因此,美國必須要介入中東局勢。而伊拉克因為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阻礙周邊強國崛起的重要棋子。只要美國控制了伊拉克,就如同在中東打入一顆巨大的楔子,足以擾亂中東!

所以,雖然十幾年來美國在伊拉克花了2萬多億美元,但自從2003年到現在,伊拉克還在美國控制下,可見錢花的值!


歷史風暴


不僅是虧了,而且是大虧特虧,美國花費數千億美元,打垮了一個國家的政權,然後又花費了數百億美元幫助它重建,但是美國不僅僅沒有從中獲利,而且在這個國家裡卻又重新誕生出一個反美政權。

這不得不說是美國的一個巨大失誤,不僅從政治角度還是從經濟角度,美國在伊拉克的所作所為,都配不上他作為世界超級大國的所應有的身份,不僅讓自己陷入了伊拉克泥潭之中,還給其他競爭對手以喘息時間,實在是虧到姥姥家了。

美國消滅伊拉克政權,花費大而收益小,是一個非常不划算的虧本買賣。

在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美國發動的兩場伊拉克戰爭,據說花費的軍費大概分別是960億美元和7,630億美元戰爭開支(當時美元計價),此外美國在第二次伊拉克戰爭佔領伊拉克期間,還在支出了超過500億美元的戰後重建經費,以扶持在伊拉克親美武裝勢力以及伊拉克的漳州重建。

雖然美國在軍事行動之後,始終努力控制伊拉克國內的局勢。但是伊拉克人並不感激美軍,隨著時間的推移,伊拉克國內各個武裝派系不斷互相交戰,且始終有武裝人員對美軍發動自殺式爆炸襲擊,導致美軍在伊拉克的駐軍部隊損失慘重,而伊拉克也在美軍撤離之後,誕生了一個反美的伊拉克政權。

隨著伊拉克薩德爾領導的反美政權的建立,使得美國在伊拉克建立親美政權的圖謀徹底破產,也就是說,美國在伊拉克花費20多年時間、幾千億美元,付出數萬人傷亡的代價,最終還是收穫了另一個“薩達姆”,如果算經濟賬的話,已經是不能用虧本這個詞可以形容的了。

美國以虛假的理由,摧毀了一個國家政權,導致其在國際上陷入全面被動,讓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再也不敢相信美國人的言辭。

雖然薩達姆在伊拉克執政時持反美立場,但是這不是美國可以無理由對伊拉克動武的原因,因此為了想辦法消滅薩達姆,美國不得不讓自己當時的國務卿鮑威爾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撒謊。

當時美國指責伊拉克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以此為由在2003年發動了對伊拉克的戰爭,可以戰爭結束之後,美國在伊拉克卻始終都找不到伊拉克生產儲存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從此“鮑威爾牌洗衣粉”便名揚天下,由此引發了全世界所有國家對美國的信任危機。

在這場信任危機中,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終於看清楚美國對其他國家的態度,這導致所有的國家包括美國的盟友們,都不敢再信任美國政府作出的保證,因為他們的國務卿既然敢在聯合國安理會上就伊拉克問題撒謊,那麼自然也就敢在其他問題上撒謊,這種認知可以說大大動搖了美國在國際上的領導者地位,讓美國眾叛親離。

所以說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不僅在經濟上是一個巨大的投資失誤,而且在政治上也同樣損失慘重,這種巨大的失誤不是一句“知錯就改”可以彌補的。

美國因為這個錯誤,在付出巨大代價之後,還在伊拉克浪費了二十多年的時間,這導致美國對世界其他地區控制力減弱,因此也給了其他國家發展壯大的機會,也導致了今天美國陷入全面被動局面。


落下m


美國不缺能源,而且還是能源出口大國之一,但長期以來就一直有幾個國家總是要把美國妖魔化!他們總是要把美國發動的戰爭與能源利益聯繫起來,值得一提的是,前南斯拉夫並不生產能源,但為何美國又要推翻它呢?況且打伊拉克,利比亞,以及現在的敘利亞,美國一定是付出了血本,而不是獲得了利益,但又為何非要編造這樣的聊齋故事來欺騙兒童呢?因為會觸及到他們的共同痛處,如果真說出美國發動戰爭的真實目的,會使這些埃打的或即將埃打的貨色們不知如何是好,雖然面紗早已蕩然無存,但對弱智的洗腦還得繼續進行,只要有故事就會有觀眾,這就叫悲哀。


橙色思維


美國打伊拉克付出的代價

在攻打伊拉克時,美軍只有138名軍人喪生,此後頻繁遭到反美武裝的襲擊使傷亡數達到4471人,3萬多人受傷;好費的軍資比越南戰爭和朝鮮戰爭都要多,達到了7630億美元,常年戰爭,政府窮的叮噹響,由於未經聯合國就發動戰爭,再加上戰爭中的各種醜聞頻發,使美國的國際形象大打折扣。

美國打伊拉克得到了什麼

得到了自二戰後夢寐以求的中東的一個立足點,撤退了也留有駐軍,伊拉克現在的國防主要還是依靠美國;提升美國政治軍事地位,建立美國主導的國際新秩序;石油美元結算,這個很關鍵,變相的每次經濟危機,讓全世界人民來承擔;提升了美國在中東的地位及影響力;可以威懾俄羅斯和中國,縮小俄羅斯和中國的生存空間;伊拉克的資源;提升了美國稱霸世界的希望等等。
很直觀的看出,美國大大的賺了,美國想得到的都得到了。現在中東,俄羅斯忠實的盟友就敘利亞一個了吧,而且敘利亞還在水深火熱之中。而美國還只是在背後操控著一切,不需要直接出手。


故祥雲


當然是美國賺得是缽盆飽滿!作為世界頭號流氓,又擁有世界最精明金融家的美國,沒賺錢的事是不可能發生的!據統計,美國從伊拉克戰爭至少賺了9000億美元! 利潤點之一,石油轉讓權!美國雖然沒有拿走伊拉克的一滴油,但是美國卻拿到了伊拉克油田的轉讓權!也就是說,美國成了這些伊拉克油田的真正房東!現在在伊拉克開採石油的公司都得從美國購買開採權。這可是一大筆的費用!據德國經濟學家統計,在往後十五年時間裡,每一加倫的伊拉克石油都會有0.5美元的錢是直接變成美國的紅利。美國可是一次性從開採商那裡拿走了這筆錢。

其次,美國不僅出售了伊拉克的油田還向伊拉克石油開採商出售了開採設備。據2010年的數據顯示,美國累積向伊拉克石油公司就出口了253億美元的石油開採設備。

當然,以上項目實際上是不賺錢的,因為美國在攻打伊拉克時候也支出了大筆軍費。真正賺錢的是美國對伊拉克提供了類似於辛丑條約的商業貸款!由於美國炸平了伊拉克,伊拉克必須進行戰後重建,而這戰後重建的資金就是由美國的金融公司對伊拉克政府提供的,這筆錢則是從上面兩個環節賺來的。美國放貸給伊拉克政府,每年收利息。按著現有利息計算,得出20年內,大致每年能賺500億美元左右!


優己


美國打伊拉克,賺大了。原因:

1,是美國成功轉移了國內矛盾目標,當時美國失業率高,打伊拉克擴大了就業。

2,擴大了美國的影響力,成功扭轉了恐怖襲擊的威脅次數增加地趨勢。向世界證明自己是世界老大,用新戰爭方式教訓反抗者。也為後二十年的安全起到了作用。

3,向世界展示實力,美國是真老虎。真霸主。

4,讓他們國家的軍火商大賺一筆,渡過了金融危機。

5,擾亂了海灣各國,捍衛了石油定價機制,穩定了美元的影響力。

6,鍛鍊了軍隊戰鬥力,實戰力,軍隊的指揮體系得到了驗證。影響力長遠,金錢無法衡量。

因此,美國打伊拉克的戰爭,賺大了。謝謝!這僅是個人觀點。不對之處,請諒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