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想要遷都的想法為何遭到眾多文人武士的一致反對?

鄧毅君


你們根本就不理解我內心的憂慮和痛苦,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從洛陽回到開封的趙匡胤,正處於一生中最煎熬的時刻。

因為他提出了一個偉大的國家級戰略構想,就是暫時遷都洛陽,後再遷都長安,然後依靠關中的地理優勢,練一支百戰強兵,效仿周漢,奪回燕雲十六州,恢復天下霸業。

只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種念想剛拋出來就被群臣們一巴掌拍死在沙灘上,最後不了了之。

那麼,為什麼宋祖的遷都計劃除了太麻煩被一幫臣子們堅決給否決了呢?

1、因為搬家實在太麻煩了。

何況當時的開封已經做了大宋朝十六年的首都,早就是朝廷的根本所在。

文武百官們都已經在開封買了房子,娶了老婆,都是有固定資產的人,這時候遷都,自己家裡可是要大把大把往外掏錢的,大家自然不幹了。

而且開封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地處黃河、汴水匯聚之地,交通方便,江南的糧食通過運河可以直達京城,省時省力,這比已經衰敗的洛陽、長安划算的多。

所以在群臣眼裡,宋祖提出遷都就是瞎折騰,勞民傷財。

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若遽遷都,臣實未見其便。

這是群臣對宋祖想要遷都的最直接的反應。

2、趙匡義私心作祟、利益捆綁,是宋祖遷都計劃失敗的另一個原因。

是人就會有私心,而且還是對皇位虎視眈眈的人,私心就更加重了。

經歷了五代十國“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戰亂時代,晉王趙光義還停留在兄終弟及、金櫃之盟的思維裡,所以在他擔任開封府尹的數年間,苦心經營,早就網羅了一大批文臣武將作為自己的親信。

如果遷都洛陽,再遷長安,那他還要重新打造班底,太耗費心神了;而且一旦趙匡胤不遵守金櫃之盟的誓約,他也無法保證自己還能揭起風浪。

所以在宋祖諮詢他意見的時候,才會輕飄飄的一句“在德不在險”,輕鬆的把一群文官給拉攏住了,卻把趙匡胤的構想徹底給壓了下去。

3、群臣沒有戰略眼光,看不到百年後的事,是宋祖遷都計劃失敗最重要的原因。

宋祖趙匡胤是宋王朝最厲害的人物,真正能謀國百年運的人,可惜他最大的缺點就是因為得國不正,所以在面對文官時有些畏手畏腳,比較軟弱。

當他提出遷都計劃後,面對一幫紙上談兵,只顧眼前利益的文官們,他根本無法強硬起來。

之前的杯酒釋兵權已經得罪了武將,不能因為遷都再得罪文臣,否則他趙匡胤恐怕真的要成為孤家寡人了。

所以在和群臣幾次談判後,他發現自己眼皮底下的那幫人,雖然飽讀詩書,但真正的戰略眼光不是一般的差,一氣之下才會留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的定論,並於開寶九年(公元976年)的十月駕崩了,年僅五十歲。

果不其然,宋以後出現了冗員、冗兵、冗費,加上對遼、西夏的歲貢,讓宋朝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以致20萬大軍聯金滅遼,還能被遼國殘兵打得丟盔棄甲,最後不得已花錢從金人手裡買回燕雲十六州充門面。

正因為看出了宋朝的虛弱,公元1127年爆發了靖康之恥,金軍南下,掠走了宋宗室上下,包括群臣、宮女在內的3000餘人以及巨大的社會財富。

而這距趙匡胤駕崩才過去了151年,可悲、可嘆!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堅持原創,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


江東汪郎


我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遷都是國之大事,不可草率。歷代遷都的都會遭遇諸多大臣的反對,面臨極大的阻力。如秦國時棄雍城遷咸陽,孝文帝棄平城遷都洛陽,隋煬帝營造東都洛陽,明成祖從南京遷都北平等等都遭到了激烈的反對,唯有帝王堅持到底,有“一意孤行”的決心方才成功。

宋太祖遷都的想法自然遭遇激烈的反對,最終是他妥協了,放棄了遷都的念頭。

我們可以對那些反對遷都的心理作如下分析:

一、認為遷都牽扯太多,有動搖國家根本的危害而反對遷都。

客觀的來說,遷都是一項系統化的工程,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的確有這些危害。比如要大興土木,營造宮殿官署及人口安置等,大耗財力物力是少不了的,所以一些大臣激烈反對,這一批大臣的反對沒有包含個人利益成分,是從國家角度出發的,值得尊敬。

二、觸動既得利益者的切身利益,故而反對。

這些既得利益者的反對向來是遷都的最大的阻力,尤其是在現都城佔有極大利益的人自然火力全開全力反對,因為遷新都觸動了他們手中的蛋糕。北宋反對遷都的人,大多如此當然他們不會用觸犯自己利益的理由來反對遷都的,他們的理由除了第一種人外,就是下面的第三種人。

三、認為新都洛陽不如開封。

應該說這第三種人的反對有一定的價值,洛陽早已破敗不堪,而開封結果後梁後周的營建,各類設施都比較完善。而且開封經濟繁榮,水運發達等等都是反對遷都洛陽的極好理由。

但是趙匡胤之所以要遷都,是看到了開封在軍事上的致命缺陷,那就是無險可守,遠如不洛陽地勢有險可據。

最有是晉王趙光義說了一句不鹹不淡的毒雞湯“在德不在險”結束了遷都紛爭。趙光義的這句話是在是一句有負營養的屁話,在強調修身的儒家看來這話沒有問題,但是國家大事豈可用個人修身養德的標準來衡量。

最終趙匡胤沒有遷都,我覺得主要原因還是在他個人缺乏果斷堅毅,沒有“乾綱獨斷”。

這也難怪,有“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北宋太在乎文官的意見了,或者說太需要這些文人士大夫來維持統治了。


微史春秋


宋朝沒有定都長安原因是多方面的。長安在經歷“安史之亂"之亂後又被黃巢起義軍所毀,黃巢軍毀帝陵、燒宮城、燒殺搶掠、姦淫婦女無惡不做。昔日世界第一大都城成了人間地獄。人口剩下十之三四。要想重新做為都城需要花費大量金錢,這對剛取得政權的趙匡胤無疑是巨大的負擔。
觀察北宋地圖就可知道,北宋疆域最大時西北界才到達蘭州,而蘭州距長安不遠,西夏國又虎視眈眈地望著長安,定都長安是要冒很大風險的,需要統治者有開疆拓土的勇氣。而北宋政權北面的幽雲十六州又被契丹所佔,汴梁又是“四戰之地",北面幾乎無險可守。自趙光義北伐失敗後,北宋就龜縮自保,缺乏進取之心。



趙匡胤本是北周大將,自“陳橋兵變"奪取政權後,由於害怕其它將領如法炮製,聽從了宰相趙普的建議,"杯酒釋兵權"奪取了石守信等將領的兵權。用文官指揮軍隊,軍隊中貪腐成風,這樣的軍隊毫無戰鬥力可言。

北方的燕雲十六州本是漢族的固有領土,但自石敬塘稱"兒皇帝"割讓給北方的契丹後,中原大地的天然屏障蕩然無存,北方草原部族可長驅直入直達黃河。以致北宋政權頭頂一直懸著一把利劍,待到金人南下時,繁華的東京汴梁化為"南柯一夢"。


據清代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三有記載:”趙匡胤對弟弟趙光義說:“遷都洛陽也非長遠之計,最好是遷至長安。我之所以想西遷,並無他意,只是要據山河之勝,守衛國都,這樣便可以裁撤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趙光義說:“國家之守,在德不在險。”趙匡胤嘆了一口氣,悠悠道:“只怕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趙匡胤離奇死亡,遷都一事不了了之。

北宋是中原士大夫和軍人建立的政權,這些人留戀故土,而不願到被破壞的長安城去生活。這是群臣婉拒遷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這裡面趙光義是其代表。



行雲流水1437995


定都開封由來。

經過數十年的征戰,宋太祖趙匡胤終於統一了中原和南方,大宋朝實現晚唐以來混戰割據後中原王朝的又一次大一統,此時宋朝定都河南開封。之所以將開封作為宋都城,是因為建國時,趙匡胤在汴京(現在河南開封)登基,是不得不以此地作為宋朝開國之都。


遷都計劃提出。

大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趙匡胤帶眾臣出開封遊洛陽,考慮到開封"形勢渙散,防維為難",趙匡胤突然提出了遷都洛陽,遭到了群臣強烈反對。惹了一肚子氣的趙匡胤是滿心不悅,犯了倔脾氣,乾脆就在洛陽住下了,這一住就是兩個月,怎麼勸都拒絕返回開封,期間還提出一遷洛陽,再遷長安。最後,還是他弟弟趙光義出面勸解,心有不甘的趙匡胤總算起駕回京了,但遷都計劃也就擱淺了。



趙匡胤計劃遷都原因。

開封作為國都,由於地處平原,無險可守,並非理想之地。作為軍事家的趙匡胤自然有清醒的認識,他心裡不止一次湧動過遷都的構想。而洛陽是他的出生地,地理優勢明顯好於開封,而且文化氣息濃厚,經濟發達,遷都洛陽,顯然是一種明智之舉。但是,無奈決心不大,這一計劃也就流產了。


群臣為何反對遷都?

趙匡胤的遷都計劃一提出,就招致諸多勳貴朝臣的極力反對。之所以反對,大臣們羅列了一堆理由:首先是洛陽的基礎設施還不完善,相比較開封硬件太差,不足以支撐中央政府和大量駐軍在此辦公;其次是,開封漕運發達,運糧運兵都很便捷,無論從保障京城糧食物資供應還是出行等各方面,洛陽都不如開封;第三,他的弟弟趙光義說了一句安邦"在德不在險",什麼意思呢,決定國家興衰的因素不是靠天險等地理因素,而是靠政治因素,這句話的份量很重,最終讓趙匡胤做出了妥協。當然還有一種猜測未得到證實,就是趙光義作為開封府尹,經營多年,培植了大量自己的勢力,也是不想遷都的。


除了上面所說的各種政治因素,其實還有一些原因,就是跟這些朝中大臣的自身利益不無關係。眾所周知,宋取代後周算是和平過渡而來,並沒有像其他朝代更迭那樣,歷經戰爭破壞,各階層重新洗牌。宋代周後,這些上層人士多為後周王朝的故舊,在前朝他們早已在這裡廣置田產、莊園等大量不動產。因此,當趙匡胤提出遷都,自然遠離了他們的地盤,這些人首先考慮的不是國家安危大局,而是個人利益得失。如果真的遷都洛陽,就意味著他們放棄了已在開封獲得的既得利益,因此,各種理由的反對之聲能夠出現也就不足為奇了。


史說新傳


遷都觸動很多人的利益,故而最後不了了之!

首先觸動了弟弟趙光義的權力基礎。趙光義是權力最大的王爺,又是開封府尹,常年經營首都地區,各種關係利益盤根錯節。他在群臣中影響力很大,很多朝臣也深受他的利益影響,後期趙光義能夠順利接班成為宋太宗,也與此有關。

其次,觸動了廣大京官(有文臣也有武將)的根本利益,他們的房產置業、各種社會關係,幾乎都在首都,一旦遷都,這些利益都要打折,關係都要重建,對此,他們會強烈反對的。

再次,遷都影響了朝廷的短期利益,如財政收入、軍事部署,等等。這些都會成為大宋王朝短期的問題,牽涉面極大,不僅僅是開封、洛陽、長安地區受影響,全國大範圍都受影響。

(當然,從長遠看,遷都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但很可惜,宋太祖在極大的阻力下,沒有下定決心去遷都;從百年後的北宋滅亡,主要是首都很快淪陷導致北宋速亡的情況看,當時宋太祖要求遷都的想法是有遠見卓識的!)


楊老師談古論今


洛陽並不是什麼好選擇,趙匡胤遭到反對也是正常的。

汴梁在後梁、後漢、後周、宋初都是都城。不誇張的說,支撐北宋的力量一半都在汴梁。這種情況下,你要遷都,無異於自毀根基。

哪怕你從實用主義角度考慮,你去洛陽就能減少京城禁軍數量了?要那麼多禁軍,還不是想要強幹弱枝,和首都位置有多大關係呢?

我們假設真的遷都了,那麼蕭燕燕入侵那次,宋真宗還會去澶淵前線嗎?宋真宗不去的話,以當時中原已經弱化的軍隊,能擋住契丹人的那次入侵嗎?可能沒熬到契丹一樣衰弱就提前滅了,五代十國就要改叫“六代十國”了。澶淵之盟不光是幫北宋度過眼前危機,還帶來了和平,一段時間後,契丹人也進入王朝節奏,衰弱了。不怕自己弱,就怕別人不和自己一起變弱嘛。

趙匡胤遷都可能還是出於改變繼承人的想法。但其實他自己的支持者也在汴梁啊,也會反對遷都。


白完公會


遷都遭到反對不是趙匡胤一家遇到的問題。反對是一件很正常不過的事情,因為反對遷都的人的利益必將隨著遷都而損失。因為一旦遷都,全部的利益將重新洗牌。比如說:某人在首都購置了大量的房產、土地、莊園,同時在首都積攢了大量的人脈關係網,一旦首都發生變化,房產、土地、莊園將貶值,人脈關係網的變化導致他的社會關係產生鉅變,從而影響以後一系列的問題。

以上是一個陝西人的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